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侧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A.直立行走 B.会使用火
C.使用磨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
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
3.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该大战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
4.“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他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5.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
A.奴隶制开始形成 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6.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建立于
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好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务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C.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D.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8.《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齐桓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晋文公称霸 D.勾践称霸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1页
9题图 10题图
9.如上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10.上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它是:
A.郑国渠 B.灵渠
C.六辅渠 D.都江堰
11.右图是安放在泰山岱庙大殿前的秦泰山刻石部分,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李斯书写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2.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13.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②西汉建立③秦朝实施暴政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14.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2页
15.
4
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60年
16.《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赤壁之战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17.近年流行穿越剧,如果你穿越回汉末三国,那么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是
A.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
B.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C.208年,周瑜火烧赤壁,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D.220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废魏帝建立西晋王朝
18.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B.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19.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示意图的一部分,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A.陈 B.东晋 C.宋 D.前秦
20.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役中:
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23.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集序》
2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巩固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3页
25.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8分,共计50分)
2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艺术篇】
图(a) 图(b)《兰亭集序》
(1)图(a)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
(2分)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b)是谁的书法作品?(2分)
【思想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把他的思想作为治国思想?(2分)
【科学篇】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2分)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2分)
【感悟篇】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分)
4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4页
27.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周朝实行周王室把疆域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受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尽义务即可。
(1)材料一中“周王室把疆域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统一后的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有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新皇帝在中央都设置了哪些官职?(3分)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汉武帝为了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8.理解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16分)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废除井田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四: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长袍宽而长。)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5页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正确填写下表格(6分)并叙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分)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1.
(2)材料三、四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哪两个方面?(2分)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4分)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追溯历史,南方经济也有相似的表现。(8分)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6分)
4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6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 B B D B 6~10 D D A D D 11~15 C D A A C
16~20 A D A B C 21~25 D A B D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6分,29题8分,共计35分)
26、(1)甲骨文。王羲之。
(2)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汉武帝。
(3)“五禽戏”。《伤寒杂病论》。
(4)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国家强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7、(1)分封制。
(2)郡县制。影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3)措施: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规定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颁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或者封国问题。)
28、(1)政治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2分),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2)材料三是穿汉服;材料四中的措施是: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9、(1)牛耕 2分(或铁制工具和牛耕均可)
(2)江南地区的开发 (2分)
原因: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b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须答出其中或其他言之成理的两点即可,4分,每条2分。
北方人口南迁为必答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