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四模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四模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6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 史 试 卷(文科)‎ ‎ 命题人:侯晓燕 审题人:侯新磊 ‎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2.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3.‎ 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  )‎ 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4.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5. 表1 ‎ 正月 ‎ 命女红趣织布 ‎ 二月 ‎ 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 三月 ‎ 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 六月 ‎ 命女红织缣缚 ‎ 八月 ‎ 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 十月 ‎ 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 表1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6.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 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士族注重本家族的谱系 C.突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D.谱学是选官的重要依据 ‎7.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有学者根据二十四史的本纪对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做了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秦到清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大概2/5的皇帝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登上皇位的。对此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 B.历史结论的发展性和历史认识的多元性 C.制度的原则性和实行的灵活性 D.史实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 ‎8.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9.元史专家箫启庆认为,元朝视儒士与僧侣一样,为了救济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甚至沦为奴隶的儒士,元朝特别设立了“儒户”,让部分读书人取得优先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储备人才的用意。比较而言,成为儒户的读书人,其地位应在贵族、官吏之下,与僧侣相同,但较一般民众为高。这种说法(  )‎ A.不符合元朝读书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B.体现了不同学者对史料的不同解读 C.揭示了元朝文化落后的政策原因         D.为认识元朝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10.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 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            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 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            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11.图1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 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 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 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12.表2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  ) ‎ 中国 ‎ 西方 ‎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 ‎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        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 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        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 ‎13.图2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 ‎ A.官员出身逐渐发生变化                     ‎ B.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 ‎ D.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14.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15.表3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 ‎ 表3‎ 时间 ‎ 地点 ‎ 企业 ‎ 原因 ‎ ‎1868 ‎ 上海 ‎ 耶松船厂 ‎ 反对工头克扣工资 ‎ ‎1883 ‎ 上海 ‎ 江南制造总局 ‎ 反对延长劳动时间 ‎ ‎1912 ‎ 汉口 ‎ 俄商砖茶厂 ‎ 反对俄国策划外蒙“独立” ‎ ‎1915 ‎ 上海、长沙 ‎ 码头、日资企业 ‎ 对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 ‎1916 ‎ 天津(北京等 ‎ 地工人支援) ‎ 法资企业(各业工人组织“工团”领导斗争) ‎ 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扩大租界 ‎ 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B.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C.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D.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16.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7.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 A.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                B.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 C.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18.表4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 ‎  ‎ 河北户 ‎ 占河北耕地 ‎ 山东户 ‎ 占山东耕地 ‎ 河南户 ‎ 占河南耕地 ‎ ‎10亩以下 ‎ ‎51.4% ‎ ‎14.6% ‎ ‎57.4% ‎ ‎19.8% ‎ ‎55.0% ‎ ‎15.2% ‎ ‎10-50亩 ‎ ‎41.1% ‎ ‎49.6% ‎ ‎37.8% ‎ ‎52.2% ‎ ‎38.4% ‎ ‎49.9% ‎ ‎50-100亩 ‎ ‎5.8% ‎ ‎20.3% ‎ ‎3.9% ‎ ‎16.9% ‎ ‎5.0% ‎ ‎19.2% ‎ ‎100亩以上 ‎ ‎1.7% ‎ ‎15.5% ‎ ‎0.9% ‎ ‎11.1% ‎ ‎1.6% ‎ ‎15.7% ‎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 A.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农业经济地域差异明显 C.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D.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19.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 C.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 ‎20.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  )‎ A.“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 ‎2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  )‎ A.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22.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23.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人类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 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24.表5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整个欧洲 ‎ ‎23.2 ‎ ‎28.1 ‎ ‎34.2 ‎ ‎53.2 ‎ ‎61.3 ‎ ‎62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法国 ‎ ‎4.0 ‎ ‎4.2 ‎ ‎5.2 ‎ ‎7.9 ‎ ‎7.8 ‎ ‎6.8 ‎ 德意志诸邦/德国 ‎ ‎2.9 ‎ ‎3.5 ‎ ‎3.5 ‎ ‎4.9 ‎ ‎8.5 ‎ ‎13.2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日本 ‎ ‎3.8 ‎ ‎3.5 ‎ ‎2.8 ‎ ‎2.6 ‎ ‎2.4 ‎ ‎2.4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印度 ‎ ‎24.5 ‎ ‎19.7 ‎ ‎17.6 ‎ ‎8.6 ‎ ‎2.8 ‎ ‎1.7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B.德国发展速度最快,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 C.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 D.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5.‎ 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26.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2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 A.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 B.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定程度影响了当时社会 D.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 ‎28.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  )‎ A.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B.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 C.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29.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  )‎ A.崇尚契约精神     B.意图规范市场     C.代表商人利益     D.主张经济自由 ‎30.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31.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 ‎32.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 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 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 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长期存在的原因。(14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1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 ‎1949年〜1958年 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护照号码多为6位印刷号码,护照签发量不大,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1959年〜1978年 逐渐将护照中的俄文改为法文,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护照开始增加简单防伪特征,如水印、凹版印刷等。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建设处于停滞阶段。‎ ‎1978年〜1990年 这一时期护照将之前护照中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文字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护照号码也逐渐升至7位数号码,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笫一个高潮。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 ‎1990年〜2000年 中国护照逐渐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设计,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护照号码由7位升为9位。‎ ‎2000年以后 普通护照签发数量又迎來一次新的高潮,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申领护照的当亊人和相应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规定。2012年5月启用电子护照,我国护照签发已迈入全数字化的新时代。‎ ‎——据李悦勤《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与发展探析》等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护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3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循资格》继承北魏《停年格》的思路,把官资、停替年限和选数结合起来考虑,所奉行的原则是 “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有差等,卑官多选,高官少选,贤愚一贯,必合乎格者乃得铨授。自下升上,限年摄级,不得逾越”。从根本上讲,它带来的铨选规范,是以牺牲“选贤任能”原则为代价换取的。……两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进而形成了无处不在而又具有赵宋特色的资格之法。 ‎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资格之法施行的背景。(6分)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格之法对中国古代官僚选任的影响。(9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