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金华、丽水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客:“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奶粉罐”里乾坤大
“月面微型生态圈”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在罐子里,土豆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是如何引入“生态圈”
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
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
实验的意义更大,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
科研工作,这对人类未来在地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圃,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于里的动植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
生命周期。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
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
30
由于“罐子”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那些能登上月球的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
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溫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小个子”品种。拟
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只需1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因此把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
给了它
美国电彩《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
500天,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交为现实。如果嫦娥四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
着“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4期,雍黎撰文,有删改)
(1)根据文本对“月面微型生态圈”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 月球表面自然光线 ② 氧气 ③ 发芽,生长,开花
(2)小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到月亮上种西瓜多好!”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
(3)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30
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将首次登月
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月亮上能种土豆吗
【分析】这则材料分为两个小节,首段介绍了说明内容: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第一小节介绍了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的运行原理。第二小节介绍了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宜种植什么样植物。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根据第一小节中的“在罐子里,土豆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提炼可知,第一空应为月球表面的自然光线。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这些氧气由虫卵吸收,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从而正常生长。据此分析可作答。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小节中的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溫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和“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给说明文拟题的能力。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说明文的题目常用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作答本题时,可同意任何一个题目,然后围绕这几点作用表述理由即可。
答案:
(1)①月球表面自然光线。②氧气③发芽,生长,开花。
(2)登月植物个子要小,月面微型生态圈容不下西瓜,罐内温度最低可达零下10度,登月植物要耐寒,而西瓜不行,如果土豆在月球种植成功,有可能成为未来太空的主食,而西瓜不能成为主食。
(3)我选B,这个标题将重大的科学实验说得通俗有趣,走生动地表现了即将成行的意思,到月亮上种土豆去有科幻色彩,同时这是一本面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期刊,这个标题更能激发儿童阅读与探究的兴趣。
30
【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嘉兴、舟山
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舟嘉日报》上的文本,回答11-14题。
▲
舟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现有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65个,现面向社会公开招租,相关情况及要求如下:
一、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基本情况
舟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拥有的位于舟嘉市区范围内共6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其中银亭6个,普通亭59个。每个银亭室内可使用面积8m2,广告面积3m2。每个普通亭室内使用面积3m2,弧形广告面积2.38m2,其中1个银亭和11个普通亭,每天6:30-22:00由服务人员工作使用。
二、招租标的情况
标段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
租赁期限
挂牌价(元/年)
竞价保证金(元)
备注
一标
65个
3年
69800
20000
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递增5%
三、租金支付方式和签约时间
租金每一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以后每期租金需在下一个租期开始前15天内支付,逾期一个月不交付,出租方有权终止合同。履约保证金2万元在签约前支付,租赁到期时结清相关费用后退还,不计息。
四、竞租对象
1.投标公司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
2.招标单位须依法依规经营。
五、报名和竟租时间、地址
1.报名时间:2018年5月18日到2018年5月31日(节假日除外);
2.竟租时间:2018年6月1日15时开始。
六、联系方式
30
1.现场咨询电话:0573-83850005,联系人:潘先生;
2.报名咨询电话:0573-82512026,联系人:李先生。
七、详细情况及具体要求以挂牌文件为准
舟嘉市资源要素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8日
11.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3分)
A.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
B.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
C.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
D.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
12.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
B.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
C.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
D.小标题“竟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竟租对象条件”。
13.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2分)
14.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3分)
【答案】11. D 12. D
13. (1)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2)(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14. (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
【解析】
11. 本题考查对文本标题的拟写。注意语言要简洁,主要内容要完整。要包括文体和主要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D项最适合。
12.
30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应该是65个服务亭。B: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递增5%。C: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
13. 本题考查对招租公告内容要求情况,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资料即可。还应该包括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和(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14.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签约前一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
杭州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30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2. 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14. 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15. 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答案】12. 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13. 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14. 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15. 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解析】
30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掌握。在文章开头段用汤姆克鲁斯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躲避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这个具体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刷脸认证准确度之高,已超过人眼。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回答此题时要注意,应联系前后的文意来具体回答。一般词语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不要回答原意。“围猎”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脸”指上文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这个题目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大爷有两个担心,第一是担心别人拿着他的照片去取钱。第二皱纹增多难以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 从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题目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就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去分析,刷脸技术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答题。好的方面是,刷脸技术准确、 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不好一方面是,刷脸的 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湖州
非文学作品阅读
何为诗人
余秋雨
余秋雨: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诗人。这种说法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第一个"之前,中国己经有了《诗经》。
《诗经》很了不得。这三百多首诗,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我一直认为,古代比现代史有诗意,《诗经》就是最早的证据。
30
请大家品味一下“诗经”这两个字。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以诗为经”,把《诗经》当作族群精神的经典。发展了几千年之后,我们现在重新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的诗意,使精神不再苦涩,使生活不再窘迫,这就是连现代西方人也十分迷醉的所谓的“诗意的栖居”。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用如此简洁的汉语短句表达出如此经典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得那么大气从容,实在让人佩服。现在不少人呼吁让孩子从小读古代经典,开了好多的篇目,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诗经》。可见那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但是,《诗经》虽好,却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诗人。《诗经》中虽然也有少量署名,但我们认为那是对集体创作所采取的一种个人署名方式,本质上还是集体创作,还是以指向一个个明确的人。
诗经》是一种集体话语,到了屈原,变成了个体的话语,这就使他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丛治辰:秋雨老师,您曾在一本书中说过,《诗经》第一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而屈原第—次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人。
余秋雨:诗人有一种个体精神的审美自立。诗人的自立需要有一种自然环境的诱发。例如,树木幽深处的花开花落,奇山怪水处的似梦似幻,巫风浓郁处的神人对话,大江险峻处的生死抗衡……正是这一切,熏陶着他。结果,黄河流域的“平原小合唱”,变成了长江流域的“悬崖独吟曲”。
屈原与诸子百家也不一样,诸子百家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大道尽在我心”的导师形态,教主形态,像一尊尊雕塑一样矗立在门徒们面前,等待他们提问。屈原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答,他不知道用什么区训导比尔呢。他要呈现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苦恼、哀怨、分裂。他没有雕塑般的坚硬,而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他不认为世间有多少通用的哲理,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
万小龙:说到这里,我想应该把“诗人”放在一个更高的人生坐标上,并非只是一个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余秋雨: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在屈原之前还没有出现。其实知道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
诗人就是诗人。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诗的时代。
(选自《中华文化四十七讲》,有删改)
10. 下列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下那个是( )
A. 《诗经》被我们先人当做族群精神的经典,体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不朽诗情。
30
B. 文中提到孩子们的经典阅读篇目没有《诗经》,意在批评家长漠视传统文化。
C. “只担忧杜鹃叫得太早,群芳谢得太快",表面屈原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柔软,
D.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目的在于说明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11.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诗人”的解释是“写诗的作家”。根据上文的观点,写出对“诗人”一词新的理解。
(2)请写出一位符合这一“新理解”的诗人(本卷出现过的诗人除外),并简述理由。
12. 有人说:“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0. B 11. ⑴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彻底诗化的人),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⑵示例:李白。无论是“举头望明月”的静夜思乡,还足“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精神追求,李白就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人。
12. 示例⑴:同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当然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着。“诗”对物质生活而言,确实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但是它可以让生命具有诗人气质,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过一种诗化的生活,拥有诗性,活出诗情。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示例⑵:不同意:诗,当然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这个“美”是精神的、气质的,它确实可以让我们在尘世中"诗意地栖居”。但是知识未必只是让我们“活着”。知识也可以让找们活得“美”。“知识改变命运”“美美地生活”就是这个道理,示例(3):需要辩证地看待。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让我们活得美,诗,可以让我们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诗意地栖居”,这本身就是“有用”。它们都是有用的,都可以让我们活得美。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意在说明有些人只愿意向孩子灌输教条,而不是诗情。
11.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诗人”就是在生命整体上充满诗人气质的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介绍。
1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字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本题答案不唯一,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即可。
30
衢州
阅读提示
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題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阅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 2018-0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
2017年1月至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引题)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
(主题)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
2
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二等奖
3
(引题)宁夏西吉县村医牟天明四十年拖着病腿
(主题)深一脚 浅一脚 巡视不觉遥
4
(引题)广西恭城坚守“生态立县”30余年
(主题)11任县委书记一根接力棒
5
三流服务白瞎了一流设施
6
物我两忘渺沧海 寄托无限在人间
7
没有监管的信任是放任
2017年3月至4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让企业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2
(引题)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
(主题)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
二等奖
3
(引题)福建陆续换发二维码门牌
(主题)扫一扫 门儿清
30
4
组织问你话,不是在找茬
5
(主题)广西、四川法院向离婚夫妻发出“冷静期”通知书
(引题)静静,能否拯救婚姻
6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7
大学要有“遥远的掌声”
2017年5月至6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银证保都姓“监”
2
不怕你了解,就怕你不了解
二等奖
3
“让我们一起种下思想的种子”一记中国和非洲学者从《摆脱贫困》一书探寻中国减贫经验
4
(引题)接到任务,6小时内抵达机场;飞抵后,6小时内开展应急救援
(主题)这家医院会飞
5
(引题)院长单霁翔,被网友称为“最牛导游”,自称“看门人”
(主题)故宫,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6
作品想“上去”,编剧就得“下去”
7
“连接陆地的不是大海,而是航海的人”
2017年7月至8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2
西方之乱何以成了“灯下黑”
二等奖
3
共产党人应做现代君子
4
(主题)“希望对抗只在赛场上”
(引题)写在“国际军事比赛-2017”闭幕之后
5
(主题)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
(副题)追记江西修水县杭口镇抗洪英雄程扶摇
6
(肩题)一度要价50万元,如今“指导价”两万元
(主题)一个小镇彩礼的潮起潮落
2017年9月至10月好标题
30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历史怎么假设部不如现实这般精彩
2
(引题)贵州惜力大数据,提升监督效能
(主题)纠四风:变“人来看”为“云在算”
二等奖
3
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4
送外卖不该找不着北
5
(引题)康巴汉子给藏羚羊当“奶爸”
(主题)在青海可可西里保护站感受管护员铁汉柔情
6
(引题)修机场、建桥梁、筑房屋,中企全方位提升当地现代化水平
(主题)串起马尔代夫“散落的珍珠”
2017年11月至12月好标题
等次
序号
标题
一等奖
1
“习总书记办的,都是俺们盼的”
2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二等奖
3
陪娘亲喝一杯城里的咖啡
4
快递信息不能“回收利用”
5
“网红”故宫,没有“冷宫”
6
永不僵化的政党永远年轻
(选入本卷时略去了三等奖)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A
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
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主题)
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30
B
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30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抜、希望拿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们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故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让人拍案叫绝。
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引题)
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
30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琭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牌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12.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进年度好标题的意义。(4分)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
30
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 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13.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2分)
14.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2分)
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15.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4分)
新闻阅读·评析观点
16.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2分)
【答案】12. 示例:从链接材料中可以开出,有些新闻标题常常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所以,《人民日报》作为媒体人业务的标杆,进行年度好标题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
13. B 14. 示例:不好。这个标题尽管具有口语化特点,但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且“竟然”一词,表示意外,暗含否定,以此唤起读者的好奇,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之嫌。
15. 示例:(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2)给读者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读者深入阅读时查证资料。(3)新闻中的图片还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受引读者的注意力。
16. 示例:不是。有些标题的特点不能用“口语化”来概括。如“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言简意赅,具有对称美,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哀思,语言是典雅的。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新闻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主要内容,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即可。《人民日报》评选进年度好标题的意义在于: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
13.
30
新闻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群众口头语言的自然形态,而是编辑、记者对群众的原生态的口语加以提炼后形成的标题语言,它虽然少了些庄重、典雅,却多了通俗形象和生动有趣。B项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体现了“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
14. 本题考查对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的要求: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要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结合新闻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即可。
15. 本题考查新闻中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的作用,结合新闻的内容和真实性特点来回答即可。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
16.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有些标题的特点不能用“口语化”来概括。如“三更风雨行,英雄扶摇去”,语言典雅,具有对称美。
绍兴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两封信,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
【甲】
青春热线编辑:
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我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和别人接触我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
我害怕与别人接触。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
沉 思
【乙】
沉 思:
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虑,也很迷茫、很无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
30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
从你来信的叙述中,我基本可以推测你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尚未完成的阶段,所以会格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感到“提心吊胆”,生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但是,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会极大地有利于积极、顺利地完成这个成长任务。
自我调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二是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学会悦纳自己是在自我同一性探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对周围人际关系的种种担心和猜疑,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如果潜意识里有一个不舍理的信念,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喜欢,不值得被爱,现实中我们往往会把这种信念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会讨厌自己,对自己有看法。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内心真正接纳自己,愿意无条件地去爱那个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就会发现“别人觉得我不好,我就一定不好”这个不合理信念的荒唐之处,就能够淡定豁达地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身心和谐,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是我们照顾好自己感受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一个标志。举个例子来说,你信中提到的一个场景,当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时,知道他们只是要“占点小便宜”,那么要忍让接受还是拒绝反抗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界线来作评估:如果是无关痛瘁的事情,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且不会造成困扰,那就可以接受;如果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心理底线,忍让会令自己内心很不舒服,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你所提到的戒备心,其实也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
当然,这两个方面的调整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需要你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发展任务,照顾好自己的感受,自信、乐观地经营好自己的人际交往,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正能量。
30
小月儿
(选自《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心箱》2015年6月30日,略作删改)
10. “沉思”来信有何目的?你觉得“沉思”看了“小月儿”的回信会有哪些启发?
11. 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
A. “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
B. “小月儿”认为人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C. “小月儿”建议“沉思”要无条件接纳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D. “小月儿”结合“沉思”的来信内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并指出如何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
12. 根据对象选择得体的语言才能达到劝说的效果。以【乙】文画线句为例,结合加点词分析“小月儿”劝说的效果。
13. “心箱”是有关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知名栏目,走过了十五六个春秋,可是近两年这个栏目停办了,很多读者大呼可惜,强烈要求继续开办,你赞同吗?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
【答案】10. “沉思”描述自己人际交往的困惑,是为了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启发: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我调整(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 11. C
12. “小月儿”用“本身”“过于”等词,从心理发展规律上,客观而科学地指出“沉思”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宽慰她(他)不用特别紧张焦虑;“只要你愿意”鼓励“沉思”主观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等词,充满鼓励期许之味。“小月儿”这样的劝说语言,让“沉思”更好地认同接受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13. 赞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栏目方便他们咨询心理问题,并能得到专业的解答;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心理问题,也会深受启发;我们从这些专业的解答中,获得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劝说的方法,提高劝说的能力。
不赞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纯属个人隐私,公开刊登在报纸上不太合适;这个栏目的停办一定也有某种客观的原因,如大量信件的处理,回复信件的专业人员不够等;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这种书信体的传统栏目需要改版创新。
【解析】
30
10. 试题分析:从“沉思”的来信中的“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和“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可以看出“沉思”在信中描述自己人际交往的困惑,目的是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小月儿”的回信给“沉思”的启发,需要到“小月儿”的回信中筛选、整合信息作答。注意从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第②段“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第④段“自我调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二是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结尾段“也需要你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三段中的“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可以看出A项“‘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说得过于严重,是错误的。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二段中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可以看出B项“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五段中的“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可以看出D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是错误的。
12.
3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得体。要求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小月儿”的劝说效果。“劝说”的意思是说服,讲道理使人听从。劝说是一门艺术。要注意:根据对象和场合,说话要委婉,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语气要平和;要以理服人。“小月儿”用“本身”一词,说明“沉思”所处的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现在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中的“过于”一词,宽慰“沉思”不用特别焦虑;“只要你愿意”鼓励“沉思”主观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对“沉思”充满期许。“小月儿”这样的劝说语言,符合劝说对象的实际情况,平和并且以理服人,充满鼓励与期许,能让“沉思”更好地认同并接受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需要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如果赞同继续开办,理由可以从“心箱”这个心理咨询栏目的咨询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与学习这个栏目的劝说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不赞同继续开办,理由可以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纯属个人隐私,不宜公开;栏目本身遇到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义乌
阅读两封信,完成小题。
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
【甲】
青春热线编辑:
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我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和别人接触我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
我害怕与别人接触。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
沉 思
【乙】
沉 思:
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虑,也很迷茫、很无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
30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
从你来信的叙述中,我基本可以推测你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尚未完成的阶段,所以会格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感到“提心吊胆”,生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但是,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会极大地有利于积极、顺利地完成这个成长任务。
自我调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二是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学会悦纳自己是在自我同一性探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对周围人际关系的种种担心和猜疑,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如果潜意识里有一个不舍理的信念,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喜欢,不值得被爱,现实中我们往往会把这种信念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会讨厌自己,对自己有看法。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内心真正接纳自己,愿意无条件地去爱那个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就会发现“别人觉得我不好,我就一定不好”这个不合理信念的荒唐之处,就能够淡定豁达地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身心和谐,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是我们照顾好自己感受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一个标志。举个例子来说,你信中提到的一个场景,当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时,知道他们只是要“占点小便宜”,那么要忍让接受还是拒绝反抗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界线来作评估:如果是无关痛瘁的事情,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且不会造成困扰,那就可以接受;如果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心理底线,忍让会令自己内心很不舒服,那么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你所提到的戒备心,其实也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
当然,这两个方面的调整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需要你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但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发展任务,照顾好自己的感受,自信、乐观地经营好自己的人际交往,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正能量。
小月儿
(选自《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心箱》2015年6月30日,略作删改)
10. “沉思”来信有何目的?你觉得“沉思”看了“小月儿”的回信会有哪些启发?
11. 选出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A. “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
30
B. “小月儿”认为人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C. “小月儿”建议“沉思”要无条件接纳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D. “小月儿”结合“沉思”的来信内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并指出如何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
12. 根据对象选择得体的语言才能达到劝说的效果。以【乙】文画线句为例,结合加点词分析“小月儿”劝说的效果。
13. “心箱”是有关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知名栏目,走过了十五六个春秋,可是近两年这个栏目停办了,很多读者大呼可惜,强烈要求继续开办,你赞同吗?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
【答案】10. “沉思”描述自己人际交往的困惑,是为了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启发: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我调整(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 11. C
12. “小月儿”用“本身”“过于”等词,从心理发展规律上,客观而科学地指出“沉思”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宽慰她(他)不用特别紧张焦虑;“只要你愿意”鼓励“沉思”主观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等词,充满鼓励期许之味。“小月儿”这样的劝说语言,让“沉思”更好地认同接受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13. 赞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栏目方便他们咨询心理问题,并能得到专业的解答;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心理问题,也会深受启发;我们从这些专业的解答中,获得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劝说的方法,提高劝说的能力。
不赞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纯属个人隐私,公开刊登在报纸上不太合适;这个栏目的停办一定也有某种客观的原因,如大量信件的处理,回复信件的专业人员不够等;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这种书信体的传统栏目需要改版创新。
【解析】
10.
30
试题分析:从“沉思”的来信中的“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和“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可以看出“沉思”在信中描述自己人际交往的困惑,目的是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小月儿”的回信给“沉思”的启发,需要到“小月儿”的回信中筛选、整合信息作答。注意从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第②段“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第④段“自我调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地爱自己,二是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结尾段“也需要你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三个角度进行概括。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三段中的“这种状态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可以看出A项“‘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说得过于严重,是错误的。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二段中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到这个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评价就会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静地接纳善意的、有改进意义的评价,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可以看出B项“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从“小月儿”回信的第五段中的“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可以看出D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是错误的。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得体。要求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小月儿”的劝说效果。“劝说”的意思是说服,讲道理使人听从。劝说是一门艺术。要注意:根据对象和场合,说话要委婉,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语气要平和;要以理服人。“小月儿”用“本身”一词,说明“沉思”所处的是心理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现在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你也不需要过于焦虑”中的“过于”一词,宽慰“沉思”不用特别焦虑;“只要你愿意”鼓励“沉思”主观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对“沉思”充满期许。“小月儿”这样的劝说语言,符合劝说对象的实际情况,平和并且以理服人,充满鼓励与期许,能让“沉思”更好地认同并接受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13.
3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需要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如果赞同继续开办,理由可以从“心箱”这个心理咨询栏目的咨询与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与学习这个栏目的劝说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不赞同继续开办,理由可以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纯属个人隐私,不宜公开;栏目本身遇到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宁波
7.(10分)
“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
本报记者 包凌雁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李珏
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说一句:我觉得好热……空调就自动开启。躺在床上说一句:我要睡觉了……家里的灯光、电器会立即关闭。这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将很快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中小企业主导的新宁波品牌,正在为这一部部“科幻大片”谱写新剧本。
“动口不动手”的未来智能家居
十年前,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何金挺在装修自己的小家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如果通过互联网把所有带电设备统一管理起来,该有多方便。说干就干,何金挺踏上了创业之路。
一晃四年,他的智轩科技首次以自主研发的“移动云物联”专利技术,开发了ThinkHome智能家居系统,一举打破了我国被海外品牌垄断的高端智能家居市场格局。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创业英雄汇》上,何金挺向全国观众演示了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该项目最终以2亿元的估值成功获得风投,也让这个宁波本土的“网红”品牌声名鹊起。
C919首飞的“幕后英雄”
家中已是一个科幻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同样日新月异。如今,走进银行或者高铁站、机场的出发大厅,迎面走来为你服务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机器人小姐姐。4月27日,宁波GQY视讯发布消息说,公司的银行机器人已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开展运营工作。而这家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就是视讯和机器人产业。
去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大飞机C919首飞,指挥中心的GQY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犹如指挥者的神经中枢和眼睛,在首飞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飞行中的全天候监控,把视频图象实时传递,还将领空、气象等信息实时纳入,组成了一幅飞行综合的立体图,成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从手机镜头到“嫦娥探月”都有新宁波品牌身影
30
手机镜头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的舜宇光学、让我国核磁共振费用从千元降至200多元的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宁波大成新材料,以及为“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发射配套的宁波星箭航天机械……越来越多的新宁波品牌,正在颠覆着人们对传统宁波制造的印象,而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了创造新宁波品牌的有生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宁波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宁波品牌的加速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宁波产业升级充满了希望。
未来的“科幻世界”中,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新宁波品牌值得期待!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8日,有删改)
(1)这则报道该编入《宁波日报》哪个版面? C
A.阅读 B.艺林 C.要闻 D.国际
(2)这则报道具有时代性,请结合报道内容作出解释。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如果受报纸版面限制,编辑一般会用下面两种方式对稿件加以处理:①从各段中选取语句作出摘要;②保留一段。现在,这则报道需要围绕标题“‘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进行缩减,如果你是编辑,你认为哪种方式更适合?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是一则新闻,第一段为导语,介绍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新宁波品牌谱写新剧本。主体部分分三个小节具体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几种新宁波品牌。最后一段为结语,展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则新闻介绍了当前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宁波品牌,所以应编入要闻一项。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掌握。这则新闻的时代性主要体现了在两点,一是智能家居系统,机器人,高清大屏指挥系统等高新科技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产物,二是出现在宁波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在这个特定的进代才涌现出的企业,这与体现了这则新闻的时代性。
(3)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无论认同哪一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
答案:
(1)C
30
(2)【示例1】报道写的是“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如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银行机器人在建行、农行等各类网点的运营工作等,这些高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时代性的体现。【示例2】报道内容写到宁波市已经累计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10548家,其中287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涌现是时代性的体现。
(3)我认为第一种更适合。因为这则报道围绕“‘科幻世界’中的新宁波品牌”,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次介绍了一系列新宁波品牌,各部分内容紧扣标题且不存在主次或包含关系,所以,采用第一种方法,既能缩减文字,又能保留主要信息。如果用第二种方法缩减则会导致信息不全。
【点评】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
②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③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④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温州
(二) 跟着名家读鲁迅(35分)
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完成5-7题。
前 言
(1)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和后代。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比较一致的意见,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子》、唐诗、《红楼梦》、鲁迅著作。鲁迅是和孔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
(2)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国民,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鲁迅入门读本》
鲁迅 原著 钱理群 编选导读
(3)“鲁迅与青年”
30
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的人”,【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和智慧而停止思考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这里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年轻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气概。鲁迅追求“真”的彻底性更表现在,【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真人”——本真、真诚、真率的智者,应该是人生之一大幸。
(4)鲁迅同时是一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与创造性。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尽管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坚持读下去,自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而且常读常新。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5)正是出于这样两大基本信念: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当代中国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我们将这本《鲁迅入门读本》奉献于诸位面前。
(6)现在,请打开本书,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
2012年2月4日
目 录
30
第一编 感受鲁迅:人之子与人之父
一、父亲与儿子
我家的海婴
五猖会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二、儿时故乡的蛊惑
阿长与《山海经》
社戏(节选)
我的第一个师父
风筝
第二编 阅读鲁迅(一):人•动物•鬼•神
一、人与动物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狗•猫•鼠
二、人•鬼•神
无常
补天
铸剑
三、生命元素的想象
死火
雪
秋夜
一、 诗与画
鲁迅新诗与旧体诗选(八首)
看司徒乔君的画
30
第三编 阅读鲁迅(二):睁了眼看
一、睁了眼看
论睁了眼看
夜颂
灯下漫笔(节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另一种“看”
示众
孔乙己
药
狂人日记
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四编 阅读鲁迅(三):生命的路
一、生命的路
导师
生命的路
补白(节选)
二、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
读书杂谈
作文秘诀
无声的中国
30
(有删节)
5.阅读“前言”,下列不是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意图的是(▲)(3分)
A.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
B.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
C.告诫青年不要把鲁迅当做人生导师。
D.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
6.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篇,在第(3)段【A】【B】中选择一处,结合阅读体会,参考示例,完成阅读笔记。(4分)
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
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藏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和失误。
备选作品:《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示例】文中语句: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
阅读笔记:《藤野先生》中,鲁迅去日本求学,是救过的不懈探索,也是思想的不懈探索。他写道一群中国人围观同胞被枪毙时拍掌欢呼,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冷漠麻木的过敏只能做无用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结论真的有点“可怕”呢。
7.《鲁迅入门读本》旨在引领青年走进鲁迅的世界。请阅读“目录”,根据本书的编排和选择的文章篇目,探究编者怎样来达成这一目的。(6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和“导读”,完成8-11题。
选文 导读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37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
开篇道出“奴才”本质。
“似乎”二字颇耐寻味。
37
“那人”真的傻吗?
此句可否写成“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
“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
8.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4分)
9.联系上下文,关注“导读”,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4分)
10.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6分)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1.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借助“导读”,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8分)
5.(3分)C
6.(4分)示例1;我选择《二十四孝图》,为A句作笔记。《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犀利地写出“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背后的人性冷漠。让人不寒而栗。在大家想当然流传着,并昏聩地灌输给儿童时,他语出惊人,说出了别人不想说、不愿意说、不敢说的话,让我们感受到封建孝道的虚伪性。
示例2:我选择《父亲的病》,为A句作笔记。《父亲的病》,是少年鲁迅的一段心路历程。他深爱他的父亲,但他能真率地写出自己当时希望父亲快点咽气的想法。他还回忆了在父亲临终前顺从旧习俗呼喊父亲的行为,这成了他一生的心病。这也是世俗之人不愿说、不敢说的,鲁迅却不加掩饰地说了出来。
示例3我选择《二十四孝图》,为B句作笔记。《二十四孝图》中的文字,读来触目惊心。文中真实地描述了儿时鲁迅担心父亲学郭巨埋儿的心理,展现了小鲁迅内心的恐惧和迷茫。这让我看清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不人道。
示例4:我选择《父亲的病》,为B句作笔记。少年时期的鲁迅目睹父亲治病、去世的过程,其间的痛苦真是一言难尽啊。尤其是与庸医周旋的无助和痛苦,让我仿佛看见了少年鲁迅的单薄身影。而他写父亲去世时自己内心的矛盾,凸显了痛苦的深沉。
7.(6分)从“目录”看出,编者不仅精心编排了全书的结构。也精心选择了相应的篇目。先通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阿长与山海经》等篇目,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富有生活味、亲近感的鲁迅;再通过“阅读鲁迅”
37
三个板块的作品,让读者了解到鲁迅如何看生活,看人生,看社会,看人性,看生命,让读者走近一位真实、深刻、敢于批判的作家鲁迅。这样的编排,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符合青年读者的阅读心理,能引导青年真正走近鲁迅的世界。
8.(4分)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9.(4分)“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好毫不着急得样子;“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10.(6分)相同之处;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比如,闰土向“我”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例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不同之处;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而文中的奴才,为了稳做奴才,他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要功献媚,显得很丑恶。
11.(8分)
正确理解文章中傻子的“傻”,借助“导读”深入理解傻子的“不傻”,由此推导鲁迅的写作意图,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示例1;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的。他不计后果帮助奴才。结果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和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绝望中犹有希望。
示例2.;“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和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悲观。
台州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写给下一代的信
黎加厚
一个周末,我们家谈到了新生一代的未来。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封给孩子未来的信:
孩子,看到你甜蜜的笑容,我们仿佛看到了你美好的未来。我要告诉你,你真幸运,未来我们国家将发生许许多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改变你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37
1956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探索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认知、思考、学习和工作。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你成长的每一天,都会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未来看到的,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想象不出来,就像我们的上一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现在上街买菜扫码付钱的生活情境。
牛津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也就是你读大学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整个社会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替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蓝领和白领劳动者的数量将减少11%至90%。现在许多传统的、热门的职业到那时已经不存在了,你童年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早就没用了,你会面临很多新兴的行业、新的技术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我在资料中看到国外一位专家分析了机器和人类的特点,他把人和机器的思维由低到高分成5级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想象力,并预测机器替代人类劳动的时间(见文中图表)。
图表: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化
到本世纪20年代,那时你已经上幼儿园,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上市;到本世纪40年代,那时你已经大学毕业,同声传译、速记员、银行柜台的出纳和会计等工作已经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了。
到那时,教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机器能够处理的部分将减少学习时间,降低考试难度,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即可;更多的时间和教学内容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上面。
孩子,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你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再过几年,你就上幼儿园了。要记住,上幼儿园不是超前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而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引发热爱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丹尼尔·
37
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预测,21世纪是“创感时代”。培养下一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十分重要,未来属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
亲爱的孩子,在你的人生路上,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学会与人相处,还要学会与机器和人工智能相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把教育四大支柱的顺序倒过来,改编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供你参考。
学会做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你要具备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不仅要重视做人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的培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孩子,想一想未来,那时候人们见面会用“你是人还是人工智能”打招呼。你该如何回答?
学会共处:你的成长是在社会环境中与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处,更要重视学会与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和谐共处。未来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的重复性劳动,而是机器和人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机器更擅长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人类应该做机器无法做的事情。人和机器相互补短,共同发展。
学会做事:你一出生,就生活在信息化的新型时代,需要学习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做事。要学会充分利用计算机、云计算、移动终端和APP软件,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你的学习和生活,这对你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会求知: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必须要学会如何学习。人生道路很漫长,学校学习到的东西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你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这真的需要一个人终身不断学习。我们期望你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高效学习,与人工智能共同学习。
亲爱的孩子,未来的几十年,我们将陪伴你成长。你要加油,朝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四大支柱”的方向努力,并且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未来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获得幸福的生活。
(选自《人民教育》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
37
12.阅读文中图表,请简要说明图表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化的特点。(3分)
▲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A.牛津大学最近一项研究显示,20年后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全社会的失业人数大大增加。
B.作者认为新生一代的学习方式会发生变化,学习小学数学、英语、汉语拼音将不再重要。
C.在信息化的新型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D.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现在未发明的新兴技术,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14.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中,作者为什么把“学会做人”排在首位?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4分)
▲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11.文章写了人工智能将大大改变社会生活,教育和学习方式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1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劳动从低层次思维到高层次思维将逐步被机器替代。
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
13.C
评分标准:共3分。
14.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未来属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作为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应该培养创造力、动手实践等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标准:共4分。答到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得1分;答到“学会做人”是人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3分。意对即可。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