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 )
A.支配地位 B.次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从属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同步富裕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指( )
A.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
B.消灭分配差别,实行平均分配
C.先富帮后富,实现同步富裕
D.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4.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财政的作用之一。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A.减少财政赤字
B.加强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
C.增加发行国债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是( )
A.增加就业 B.促进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6.沭阳县某中学高二政治教师组织部分学生以“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下列最适宜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
A.沭阳县公安局某派出所
B.蓝天商贸城物业管理委员会
C.沭阳沭城镇某居委会
D.中国共产党沭阳县委员会
7.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 )
A.广泛性 B.平等性 C.真实性 D.国际性
8.目前,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A.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B.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C.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决定权 D.任免权
10.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整合了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
A.只能监察政府,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B.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C.制约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D.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11.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 )
A.最高审议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监督权 D.最高立法权
12.2018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律政协会议即席发言时,委员们积极争抢麦克风建言献策,会场气氛热烈,被称之为“抢麦大会”。这是( )
①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②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体现
④我国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工程。2001年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建设,新开工项目上百个,总投资额数百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和差异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国家的支持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4.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5.2018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④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党和国家要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
①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④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
A.扩大人民币供应量,减少我国财政的支出
B.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C.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D.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环境保护税征收产生的影响是( )
A.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B.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下降﹣﹣财政赤字减少﹣﹣经济平稳运行
C.相关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减少﹣﹣企业效益下降﹣﹣环境污染减少
D.企业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提高﹣﹣生产规模扩大
19.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③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④坚持同步富裕,消除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表明( )
A.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人大代表监督
D.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21.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B.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C.维护公民的监督权
D.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22.201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七条强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知( )
①政府要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②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
③政府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④中央政府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村委会和居委会 D.人民政府
2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
③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用于人民消费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 )
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②促使人们的交易活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④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6.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申诉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截止2018年10月,各地各级党政领导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一互动栏目解决群众问题的总量突破了100万项,总字数达到3亿,相当于300
本《新华大字典》的体量。人民网的这一举措( )
①密切了群众与领导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创新了监督体制,提高了党政领导的公信力
③便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④便于公民足不出户高效快捷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8.2016 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管党 治党的又一利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审议通过( )
①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②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
④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201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它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国家统一 B.民族融合 C.信仰自由 D.高度自治
30.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和效益联动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上述措施的依据是( )
①公平是效益的保障,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提高职工工资就没有物质基础
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对错)
3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缩小收入差距 (判断对错)
33.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判断对错)
34.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看不见的手”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利用“看得见的手”。 (判断对错)
3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公民在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判断对错)
36.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判断对错)
37.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判断对错)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判断对错)。
39.人民政协可以行使部分国家职能 (判断对错)
40.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判断对错)
三、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重视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材料二: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但财政实际只投入6500万;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但农民实际只得到2500元。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
42
.某地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生态小公民教育,教育局组织专业老师编写地方教材《生态小公民》,提高全市中小学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了加强对乱排乱放污染的企业和个人的监管,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开通了市民举报热线电话。9月份市政府接到市民张华的举报电话,举报该市骨干企业纳税大户A化工企业利用夜晚偷排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废气,政府环保部门立马核实,该企业确实存在违法排放问题,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对该企业作出了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报到处理情况,该市市长非常生气,指示法院对A企业管理人员绳之以法给予严惩。
(1)请你对市民张华和政府的行为进行评价。(7分)
(2)请你为该市实施蓝天白云计划设计两条方案。(7分)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 )
A.支配地位 B.次要地位 C.重要地位 D.从属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国有经济。
①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解答】A符合题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BCD不合题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并不是居于次要地位、重要地位和从属地位。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有经济的地位”的基础知识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科的基础。学生要注意夯实基础,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以避免失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同步富裕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重要性: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赶超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答】AD不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说法错误,应该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指( )
A.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
B.消灭分配差别,实行平均分配
C.先富帮后富,实现同步富裕
D.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分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解答】A不合题意,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措施,不管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B表述错误,“消灭分配差别,实行平均分配”说法错误,属于平均主义,会导致普遍贫穷;
C表述错误,“同步富裕”错误,应该为共同富裕;
D符合题意,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和无关的选项。
4.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财政的作用之一。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A.减少财政赤字
B.加强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
C.增加发行国债
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再分配、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的投入);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a、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解答】A不合题意,减少财政赤字属于财政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B不合题意,加强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体现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C不合题意,增加发行国债属于财政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D符合题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财政用于民生领域,即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5.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是( )
A.增加就业 B.促进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解答】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的是
ABC不合题意,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都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不符合题目要求;
D符合题意,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不是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故选:D。
【点评】本题为反向选择题,难度一般,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6.沭阳县某中学高二政治教师组织部分学生以“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下列最适宜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
A.沭阳县公安局某派出所
B.蓝天商贸城物业管理委员会
C.沭阳沭城镇某居委会
D.中国共产党沭阳县委员会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性质:村(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权机关。
(2)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3)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广大村民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现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形式民主管理的权利;
②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③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情,都有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④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
【解答】A.不合题意,沭阳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属于政府部门;
B.不合题意,物业管理委员会属于企业;
C.符合题意,沭阳沭城镇某居委会属于居民自治组织,是居民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地方;
D.不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沭阳县委员会是党的部门,不是群众自治组织;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7.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 )
A.广泛性 B.平等性 C.真实性 D.国际性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的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而不是广泛性;
B不合题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人民民主对人民来说是平等的,但对敌人是不平等的;
C正确,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D错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际性”不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特征;
故选:C。
【点评】此类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区分基本概念: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8.目前,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A.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B.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C.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1)从选民的角度看,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适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2
)从候选人的角度看,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选民的选举。差额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局限性是如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发生违法状况。
(3)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是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属于差额选举。
【解答】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是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属于差额选举,所以正确答案为A;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决定权 D.任免权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解答】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
ACD不合题意,立法权、决定权和任免权都是人大的职权;
B符合题意,行政权是政府的权力。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本题着重考查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可准确答题,本题也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0.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同级人大产生,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整合了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
A.只能监察政府,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B.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C.制约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D.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①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解答】A错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并不是只能监察政府。
B错误D正确,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C错误,政府行政,中国共产党执政。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国家设置监察委员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解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时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即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时政热点为背景而设置的材料,因此学生在平时要多关注时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
11.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 )
A.最高审议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监督权 D.最高立法权
【分析】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最高决定权(决定国家或地方重大事项)、最高任免权(任免一府两院领导及其组成人员)、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以及一府两院的工作)。
(3)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代行人大部分职权。
【解答】A错误,“审议权”的行使主体是人大代表,而不是人大;
BC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体现的是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最高立法权,而不是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D符合题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最高立法权;
故选:D。
【点评】
正确区别全国人大的“四权”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解题时要紧扣“审议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一关键词汇,对应选项进行选择。考查学生识记、识别政治概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18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律政协会议即席发言时,委员们积极争抢麦克风建言献策,会场气氛热烈,被称之为“抢麦大会”。这是( )
①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②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体现
④我国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委员们积极争抢麦克风建言献策,会场气氛热烈”,这是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表明人民政协在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说法错误,政协委员只能参与,不能管理国家事务;
④不合题意,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意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3.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工程。2001年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建设,新开工项目上百个,总投资额数百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和差异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国家的支持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答】①③正确,新开工项目上百个,总投资额数百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错误,民族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
④错误,国家的支持是外因,不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民族地区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4.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分析】题目考查: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解答】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民族团结的内容,排除
B说法错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不包括民族互助原则,排除;
C说法正确,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故入选;
D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排除
故选:C。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5.2018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④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说法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说法错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地位不平等,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6.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表示,党和国家要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
①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④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
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④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解答】①说法错误,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不能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④符合题意,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有利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说法错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是增加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7.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
A.扩大人民币供应量,减少我国财政的支出
B.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C.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D.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
【分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
①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②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解答】A不合题意,扩大人民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减少我国财政的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故与题意不符;
B正确,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属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C不合题意,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
D不合题意,完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属于外贸政策的调整,不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故选:B。
【点评】正确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是解题的关键。该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这一信息,明确答题指向。注意题干的规定性,题肢的适应性是解答选择题的重要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环境保护税征收产生的影响是( )
A.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B.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下降﹣﹣财政赤字减少﹣﹣经济平稳运行
C.相关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减少﹣﹣企业效益下降﹣﹣环境污染减少
D.企业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提高﹣﹣生产规模扩大
【分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种类;税收政策
(1)税收的种类:
①流转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各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所得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③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④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属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⑤行为税:是国家为了对某些特定行为进行限制或开辟某些财源而课征的一类税收。
(2)税收政策:
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解答】A符合题意,征收环境保护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降低,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B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财政支出不一定下降;
C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是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法律依据,相关商品价格不一定上涨;
D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企业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成本上升;
故选:A。
【点评】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9.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③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④坚持同步富裕,消除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解答】①②③符合题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④说法错误,应该是坚持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消除收入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20.“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表明( )
A.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人大代表监督
D.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B符合题意,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错误,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的监督,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
21.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B.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C.维护公民的监督权
D.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解答】D符合题意,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ABC
不合题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维护公民的监督权,都不是题中做法的根本目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可运用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难度中等。
22.201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七条强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知( )
①政府要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②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
③政府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④中央政府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国政府的职能
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
②③符合题意,《土壤污染防治法》对国务院职能的规定表明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政府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④说法错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体是人大。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国政府的职能,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也可运用排除法去除本身说法错误的及无关的选项。
23.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村委会和居委会 D.人民政府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也称行政机构、国家管理机关,通常简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解答】AC不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村委会和居委会,不属于国家机关;
B不合题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不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
D符合题意,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政府。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
2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
③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都用于人民消费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④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答】①②④符合题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说法错误,把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不是都用于人民消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25.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 )
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②促使人们的交易活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④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
①实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优点: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③不足: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和利益驱使)、盲目性、滞后性,
④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把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不符合题意,促使人们的交易活动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必须制定完善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而不是靠市场自身来实现;
③
表述错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容易出现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26.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申诉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2)真实性表现在: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解答】①符合题意,王某就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对环保局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表明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说法错误,享有质询权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不是公民;
③符合题意,公民因此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的问题提起行政诉讼并胜诉,表明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不合题意,公民享有申诉权的说法正确,但不能体现材料主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与材料主旨内容无关的及说法错误的选项。
27.截止2018年10
月,各地各级党政领导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一互动栏目解决群众问题的总量突破了100万项,总字数达到3亿,相当于300本《新华大字典》的体量。人民网的这一举措( )
①密切了群众与领导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创新了监督体制,提高了党政领导的公信力
③便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④便于公民足不出户高效快捷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分析】本题考查: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各地各级党政领导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这一互动栏目解决群众问题的总量的突破,这一举措便于公民足不出户高效快捷参与民主监督,密切了群众与领导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监督体制的创新,只涉及监督方式的创新;
③说法错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的是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管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及无关的选项。
28.2016 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管党 治党的又一利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审议通过( )
①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②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
④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今后的党建更要“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激励、正能量、正效应”,这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
②说法错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早已确立;
④错误,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的说法太绝对。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二要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无关的选项。
29.201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它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国家统一 B.民族融合 C.信仰自由 D.高度自治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解答】A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正确的做出本题,本题难度较小。
30.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工资和效益联动机制,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增长幅度可在不超过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范围内确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当年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上述措施的依据是( )
①公平是效益的保障,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②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提高职工工资就没有物质基础
③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④实行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各自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解答】①错误,公平是效益的保障,并不等于说人们收入差距越小越公平,越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②③符合题意,之所以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和效益联动机制,是因为生产决定分配,没有效益的提高,提高职工工资就没有物质基础。分配反作用于生产,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④错误,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线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知识点有正确的把握,特别是对于知识点中的具体内容或者细节要有准确的理解,对细节的理解偏差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 (判断对错)
【分析】题目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
【解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填:错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
3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缩小收入差距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1)生产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解答】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会拉大收入差距。
故题中观点错误。
【点评】本题属于判断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并理解基础知识。
33.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错 。(判断对错)
【分析】题目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解答】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题目说法不全面,故题目说法错误。
故填:错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正确的识记,特别是对知识点内的细节有正确的把握,把握细节有利于快速解题。
34.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看不见的手”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利用“看得见的手”。 正确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
1、国家宏观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平,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2、市场配置资源
①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市场信号)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②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和利益驱使)、盲目性、滞后性,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甚至导致两极分化。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把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解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被称为“有形的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把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故本命题正确。
【点评】
本题是一道判断题,考查学生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学生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此题,学生需要注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国家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是易错点。
3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公民在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这是司法、守法上的平等,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解答】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这是司法、守法上的平等,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故本题错误。
【点评】本题为判断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区分易混知识、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相关知识,判断题经常会考课本上不常用的知识点,考生平时看书时一定要细心一点。
36.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解答】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故原命题错误。
【点评】正确区别“公民”和“人民”概念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该题是一道简单判断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知识的能力,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37.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是: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解答】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故原命题错误。
【点评】该题是一道简单判断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的能力,根据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3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对 (判断对错)。
【分析】题目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②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④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⑤优越性:A.保障 了人民当家作主;B.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C. 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答】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因此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本题目说法正确。
故填:对
【点评】题目难度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清楚的认识,同时需要对知识点的细节正确识记,对细节的掌握是判断题的解题关键。
39.人民政协可以行使部分国家职能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解答】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但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故题中观点错误。
【点评】本题为判断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区分易混知识、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40.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故该命题错误。
【点评】本题是一道判断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知识的能力,较简单,只需根据我国的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解答该题需区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重视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材料二: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但财政实际只投入6500万;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但农民实际只得到2500元。
(1
)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
【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一小问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属于影响类主观试题,材料“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小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面向市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材料“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但财政实际只投入6500万”应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材料“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但农民实际只得到2500元。
”应该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解答】(1)
影响:
①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②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④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措施:
①面向市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②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该地财政应加大基础设施支出。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地财政应加大民生支出。
【点评】(1)
第一小问为影响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影响主体是什么;其次要注重其理论依据,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分析。答案呈现要遵循“教材知识+具体影响”的模式。
第二小问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解答这类题要特别留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等,从材料中找答案,从多个角度思考并做到多角度分层次书写。
(2)为措施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42.某地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生态小公民教育,教育局组织专业老师编写地方教材《生态小公民》,提高全市中小学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了加强对乱排乱放污染的企业和个人的监管,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开通了市民举报热线电话。9月份市政府接到市民张华的举报电话,举报该市骨干企业纳税大户A化工企业利用夜晚偷排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废气,政府环保部门立马核实,该企业确实存在违法排放问题,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对该企业作出了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报到处理情况,该市市长非常生气,指示法院对A企业管理人员绳之以法给予严惩。
(1)请你对市民张华和政府的行为进行评价。(7分)
(2)请你为该市实施蓝天白云计划设计两条方案。(7分)
【分析】(1)本题题目类型认识类主观题,答题范围政治生活,要求结合材料对市民张华和政府的行为进行评价。市民张华举报该市骨干企业纳税大户A化工企业利用夜晚偷排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废气,表明公民能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理性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也说明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在提高;政府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生态小公民教育,涉及履行文化职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但;该市市长指示法院严惩违犯企业管理者,是对法院工作的干涉,违背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2)本题要求为该市实施蓝天白云计划设计两条方案,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只要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均可,可从多角度思考。
【解答】(1)
市民张华:
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理性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说明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在提高。
政府:
①认真履行文化职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生态小公民的教育,加强对环境的监管维护蓝天白云;
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该市市长指示法院严惩违犯企业管理者违背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2)
只要言之成理,毎条方案可得,从经济或政治的角度作答均可。
【点评】(1)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作答,主体限定明确,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分别在教材的第一二单元,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解题时要根据材料中市民与政府的做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比较难的是可能评价不出政府违法的地方,因此考查的是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意答案必须有利于蓝天白云计划的实施,即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经济、政治角度回答的,言之有理均可。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2/11 10:45:56;用户:陈莲灿;邮箱:ldcd211@xyh.com;学号:2238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