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脊骨(jǐ) 摇曳(yè) 瞳孔(tóng) 百舸争流(gě)
B.矩形(jǔ) 隽永(jùn) 跫音(qióng) 挥斥方遒(qiú)
C.依偎(wèi) 迂回(yū) 彳亍(chù) 木直中绳(zhòng)
D.携手(xié) 慰藉(jí) 流岚(lán) 驽马十驾(n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B.隽juànC.偎 wēiD.藉jiè。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对自我要有约束力,对他人要有亲合力,对处世要有宽容力,对求知要有精进力,对困境要有忍耐力,对成功要有推动力。
B.看着洁净如水的天空挂着一轮骄阳,看着嫩青的果实,看着郁郁葱葱的树,心中,不免有一丝丝隐隐的愁怅。
C.天高水深,那无数的“无色”便织成了这种可见而不可触的蔚蓝色,似有似无,给人一种遐想,一种缥缈,一种思想的驰骋。
D.戴望舒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彷惶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亲合力改为亲和力;B.愁怅改为惆怅;D.彷惶改为彷徨。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自媒体时代,人人急于表达,“语出惊人才能吸引眼球,回归常识却无人喝彩”的情形触目皆是,“表态先于判断,判断先于思考”的表达态势越来越严重。
B.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听到“中国梦”这三个字的时候,都会心潮澎湃,愿意为实现梦想奋斗终身。
C.六月,骄阳似火。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季节的丰富内涵,大街上,涌动的人流,以五颜六色的衣装,汇成横亘天地间的七色彩虹。
D.首届红运会于8月26日至28日在革命老区山东莒南举行,所有选手比赛时须根据项目要求,身着不同时期的军装、武工队或农民服装,让人不禁重忆那段艰苦而难忘的峥嵘岁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这里应该改成“比比皆是”。B.应将“终身”改为“终生”。C.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形容很活跃、很有劲头的样子,一般用于形容人。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B.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C.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带给热爱诗歌的人们感到神清气爽。
D.《相信未来》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答案】B
【解析】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读”通“逗”。C.“生”通“性”。D.“知”通“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古之学者必有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情上或情理上不需要。C.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D.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示例不同的一项是( )
示例:吾从而师之
A.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
C.耻学于师 D.积善成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为形容词作名词,其余为意动用法。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小学而大遗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形容词作名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例句和A项都是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日前,微软、雅虎、AOL、Earth Link四家公司联合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AOL执行副总裁兰德尔在会上指出:“我们要宣布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这次大规模起诉是我们各家公司发现和跟踪垃圾邮件制造者的成果展示,下一步就是让他们彻底失去发送垃圾邮件的能力。”Earth Link副总裁莱斯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联合起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垃圾邮件,垃圾邮件正在毁灭我们最为重要的通信工具。”微软发言人则认为对所有的被告进行处罚实行起来有些困难,这其中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在对有的垃圾邮件跟踪后发现,它们甚至来自阿根廷、印度、立陶宛、俄罗斯、南非等国家。不过雅虎所起诉的几个被告都是非常确定的。公司律师马特称他们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专家表示,随着反垃圾邮件工具的普及,进入用户邮箱内的垃圾数量将逐渐下降,一些垃圾邮件发送者将因为压力沉重、回报减少而不得不罢手。
▲
【答案】微软等四家公司将联手消灭垃圾邮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仿照下面的小诗,以“春笋”和“春天”(或“雪花”和“冬天”)为一组关系体,另写一首。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字数不要求与示例完全相同。(6分)
雷雨
夏天是强盛的
一踏进它的疆界
就听见隆隆的车马
奔驰在夜的长街
【答案】示例:春笋 春天是积极向上的/天雷的钟声一响/一只只小手比赛着举高/想在山花烂漫的教室演讲
雪花 冬天是调皮的/一踏进它的门槛/就看见飘逸轻灵的白蝴蝶/扑飞进大地母亲的怀抱
(5分。内容契合2分;语言3分,其中修辞恰当2分。有欠缺酌扣)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放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20分)
脚步声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我常常在黎明前黑暗中走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
③不过,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④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⑦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散文·海外版》略有删节)
12.结合全文看,第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
▲
13.谈谈你对文中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
14.请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和作用。(4分)
▲
15.文章中的“脚步声”有哪些含义?试结合全文探究。(6分)
▲
【答案】
12. ①引起下文(1分)。开篇从现实亲历写起,引起下文“多年”以后,“在繁华的城市里”“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的内容,从而生发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感叹(2分)。②渲染一种寂静的气氛(1分),表明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为下文在“喧嚣”中“听不到脚步声”等内容的生发议论作铺垫(2分)。
13. “我”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前方召唤每一个人,(1分)我也知道自己通无法实现这个遥远的目标,(1分)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为着目标去跋涉追求。(2分)
14. (4分)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落日在水面的余晖比成金光大道,想象“我”能沿着金光大道走到尽头。(1分)写出了人们渴望实现美好生活的人生时眼前常有的捷径幻象。(2分)为下文抒发人要务实前行作铺垫。(1分)
15. (6分)脚步声是自己在幽静的湖畔山林狂野行走时发出的声响;是人在寂寞孤苦的境遇中,坚持奋斗的自我意识;是人在迷茫或得意时及时审视自己时的领悟。(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2.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 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答韦中立①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②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③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④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⑤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⑥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⑦,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⑧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苟亟来以广是道⑨,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①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②仆:自称谦词。③吾子:对人相亲爱的称呼,可译作“您”。④卜:估量。⑤增与:加给,此处有渲染的意思。为:编造。⑥屈子赋:指《九章·怀沙》。⑦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⑧病:诟病,辱骂。⑨苟亟(qì)来以广是道: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亟来:常来。是道:指作文之道。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辱书云,欲相师 相:xiāng,互相
B.虽常好言论,为文章 为:wéi,写作
C.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hǎo,美好
D.如是者数矣 数:shù,多次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B.因抗颜而为师 小学而大遗
C.愈以是得狂名 作《师说》以贻之
D.至无雪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在这封回信中,反复强调“不敢为人师”,他虽赞扬韩愈“奋不顾流俗”“抗颜面为师”的精神,但又主张“取其实而去其名”,即不必讲求为师之名,应该注意为师之实;师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B.本文在阐述道理的同时,对于反对师道的人,不论从形象和用词上,都无不透露出批判的锋芒,把他们比作庸蜀吠日、南越吠雪的狗,他们的群怪聚骂,如“越蜀吠日”等等,都见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
C.为了说明拒绝“欲相师”的道理,他首先说“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言自身条件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这也是他拒绝“欲相师”的真正原因。
D.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在论述时人不重师道的弊端时辛辣幽默,在答复韦中立时则婉转平易,表现出长者之风。
19.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非 独 见 病 亦 以 病 吾 子 然 雪 与 日 岂 有过 哉 顾 吠 者 犬 耳 度 今 天 下 不吠 者 几 人 而 谁 敢 炫 怪 于 群 目 以 召 闹 取 怒 乎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 (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
【答案】
16.B
17.A
18.C
19.
非 独 见 病/ 亦 以 病 吾 子/ 然 雪 与 日 岂 有 过 哉 /顾 吠 者 犬 耳/ 度 今 天 下 不 吠 者 几 人 /而 谁 敢 炫 怪 于 群 目 /以 召 闹 取 怒 乎
20.
(1)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气魄宏大,有古人的风貌。
(2)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没有过错了。
【解析】
16.
试题分析:A.表示动作偏指一方;C.hào,喜欢;D.shu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两个“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B.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C.介词,“因为”/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D.副词,“才”/副词,表示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竟然”。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C.这 不过是文章大家的谦虚之辞,并不是真正原因。文中从历史根源、现实情况、社会风气诸方面谈到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敢为人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回答小题。(7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1.毛泽东用字精妙传神。节选部分的炼字就极富表现力,请说说表现在哪里。(3分)
▲
【答案】
21.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运用比拟的写作手法,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1)直接释义;(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22.“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
【答案】
22. 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的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美好,但却带着淡淡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 分析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 叙(描写)什么 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 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古诗文默写(8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
(1) 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3)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
(4)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答案】
(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2)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3)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
(4)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学者周濂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许多人都抱怨世界冷漠,埋怨他人无情,周濂的这句话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清醒者的感慨,面对这样的感慨,你有什么想法?
请以“最重要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
自我唤醒
世界,一半醒着一半睡着;睡着的,一半真睡,一半装睡。
上个世纪,鲁迅说阿Q“他睡着了”,阿Q是真“睡着”了,所以鲁迅这位大文豪擎起如椽大笔奋力呐喊,试图唤醒像阿Q一样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人。而今天,那些从“小悦悦”身旁经过的“众路人”,睁着双眼睡着了。学者周濂对于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说道:“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好一个“装睡”!周濂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社会众多犬儒主义者们的本质:他们心里亮着灯,却用眼皮堵死了透光的门窗。他们自卑,不相信个人有改变现实的力量;但他们又自大,以为只有自己才对现实感到不满。他们怀疑一切,不相信世界还有阳光,还有真善美。于是将自己封闭于自己那一个小小的个人天地里,自觉悠游自得。
是的,“装睡”也许不应该被视为罪恶,他们遵纪守法,安分守己,不肇事逃逸,不持枪抢劫,不行贿受贿,不贪赃枉法,他们只是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了自己的“安稳”坐视而已。但事实上,“装睡”者们一如“伥鬼”。他们是罪恶存在的条件,是他们使罪恶成为可能。“装睡”者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导致善消恶长。
“装睡”者多世故圆滑,而世故意味着发达的头脑和萎缩的良心。还有的“装睡”者,不只是失望,而且是放弃希望,并转而嘲笑希望。于是乎,看见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会嗤之以鼻:“理想能当饭吃吗?”听见有人说“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时,他会玩世不恭:“良心?良心几毛钱一斤?”消极的言论,消极的思想如雾霾一样蔓延,让人难以呼吸。“装睡”者以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万世大吉了,可他不知道,当黄沙湮没了整个森林,他作为“独木”还能逍遥吗?
“装睡”不是罪,但并不代表没有罪,于社会,于他人,于自己都是罪不可恕的。
扪心问问自己:“我在‘装睡’吗?”如果是,自己赶快醒过来吧。这个时代,没有“鲁迅”了。我们恐怕也不再是阿Q、吴妈,我们的心都亮着灯。周濂也说:“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决定醒来。”
自我唤醒是“装睡”者们醒来的不二途径。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世界。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春去了春还来;刺扎了手,玫瑰依旧在。想想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那个令人窒息的时代,在那个荒谬扭曲的年代,那“一代人”仍然从厚厚的乌云层里看到了一丝透出的亮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少一分世故的圆滑,多一分正义的冲动。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盏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只要有了我们,黑暗就会被驱散。反之,倘若我们每个人都闭上眼睛,青天白日也会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夜。
脱掉玩世不恭的外衣,认真对待生活。不要自比庄子、郑板桥,现世并不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们亦不必“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在这样一个真切的社会里,谁要游戏人生,谁的人生就将是一场游戏。
打开心扉,睁开双眼,让我们清醒地面对世界吧。
装睡,不过是一群人的虚伪
我们带着虚荣的心却说着别人的浮夸;我们充满着嫉妒却讽刺着别人的夸耀;我们充盈的自私却批判着别人的绝情。我们都是一群聪明人,因为不好的都是别人。
当周濂说:“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我们会反讥:“装清高。”这时,我们又自视为一种长久处于淤泥之中,这世界已被我所洞察,我虽沾染世俗之气,但是我不装啊,行得正坐得直,我们这样的人才是最真实的人。
当小悦悦事件被大众所知之后,我们又开始发表演讲了,那些过路人真是太冷漠了,太没有公德心了,这样的一个根正苗红,长在红旗下的小生命就没有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像那位拾荒老人一样做的。当然,作出这样评论的人有真心人,但我们混迹其中,没有人能发现的。我们都是一群善良的人。
我们在看到有人昏倒在街上时,是断断不会去救的,你想想啊,万一他赖上你,你不正大发了。但是当网上寻找姜小伙时,我们也会发表溢美之词:这小伙儿好啊,不怕被老人诬赖,送老人去医院。周围那些劝阻他的人,真是太坏了,太没有同情心了。如果你是那个老人,被人视而无管,你会怎么样?哎,我们真是太有同情心了,太有爱心了,连我们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但是,嘘,前面告诉你的小秘密一定要保守哦!我们都是一群正义之士。
当钓鱼岛事件掀起风波,我们高呼着“走,去砸日本产的东西,中国人不需要日货。”砸着别人的丰田车时,我们嘴角浮起淡淡的笑,心说:“切,有车了不起啊,我早看你不顺眼了,哼哼哼,活该。”我们才是爱国之士啊,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保钓决心。
当媒体高呼“我们要文明保钓时”,我们也应和倡议,“你们怎么能抢砸别人的东西呢,这也是中国人的物品啊!”我们才是理智,冷静的人。
其实,有时我们就是你们,是我们把我们和你们区分为两个团体,我们是正义,你们是邪恶;我们是孙悟空,你们是妖魔;我们是鲜花,你们是牛粪。我们以一种“叫醒你们”的方式来将我们与你们分化两极,并在我们的满足感增强中自我洗脑。
莫言说:“狂欢,只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我们说:“装睡,只不过是一群人的虚伪。”
扪心而问
学者周濂说:“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读至此,我便不得不慨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埋怨过社会的冷漠,道德的滑坡,但有时也该问问自己了:我是否对困难者冷眼旁观?我是否对年迈者指责呵斥?我是否……
有句歌词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但是反观当下,年幼的小悦悦被碾于车下,过路人却袖手旁观;温州进城农民工将生产却被售票员和乘客赶下车,于路边产女……当一件件诸如此类的事情曝光,我们在对无情之人在大加挞伐之时,是否想过,如果我是路人,如果我是乘客,我又会如何做呢?因此在我们指责别人的冷漠时,也扪心自问,思考自己吧。
这个时代,虽然冷漠无情,但热心温暖的举动还是存在的。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托起坠落的孩童;最美司机在生命最后关头保证了全车人的安全……他们的善良之举就如同暗夜里闪耀的星光,穿越时间,空间,在黑暗里永恒。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清醒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托起爱心的脊梁,由此可见,这个时代仍有清醒的人,他们正为装睡的人做好榜样呢。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这一路香花四溢,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是的,只要我们能献出自己的爱心,表达自己的善意,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时代,又何以会冷漠无情呢?打开心门,再遥远的距离也被缩短,再沉重的隔阂也被打破。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爱心的调和剂,不是更好吗?
于是,别再忙着去叫醒别人,寻一处静好无常的土地,学着剖析自己,反思自己吧。别再装睡,时代安好,何不睁开双眼瞧瞧这爱心的流动呢?
别再埋怨社会的冷漠,那是因为你还未曾播撒爱心。
别再感叹人的无情,那是因为你还不曾留下真心。
还在犹豫什么呢,朋友,趁我们年华正好,青春昂扬,将爱心的种子播撒大地,于这个时代开花结果,永恒流传吧!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的立意要来自材料,从材料的组成来看,学者周濂的那句话是材料的核心,我们解读这句话,语意重心在后一分句,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所以可参考以下立意:
(1)一味埋怨他人无济于事,改变需从自己开始。
(2)周濂的这句话是在批判当今大众的犬儒思想,如何在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独立地思考。
(3)因此在我们指责别人的冷漠时,也扪心自问,思考自己。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