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中学、芮城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材料体现了
A.“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C.专制集权的法家思想 D.崇尚节俭的墨家思想
2.“自秦汉以降,虽有一副君主专制的骨架,但骨肉之间实含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血脉,而因此民本主义血脉的周身流转,遂使君主专制的政治弊害得以减轻和纾解。”秦汉以来,“民本主义血脉”能够“周身流转”,最早得益于
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C.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3.吕思勉认为:“宋学是不适宜于竞争的,而从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却受其指导,那就无怪其要迭遭外侮了。”作者意在强调
A.理学在宋代成为官方哲学
B.理学本身有内省性和收敛性
C.理学导致了宋代的内外交困
D.理学造成宋代科技的落后
4.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5.“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样一种英雄豪杰结义场景在明清小说里频繁出现。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
A.对社会平等的精神诉求 B.对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
C.对传统艺术的巨大挑战 D.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6.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
A.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B.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民族危机
C.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
D.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
7.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自相矛盾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8.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C.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9.“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在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0.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11.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由此可知当时
A.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D.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
12.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
A.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 B.对雅典城邦政体的不满
C.宗教意识浓厚 D.排斥人文主义
13.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服务殖民扩张的理论 D.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14.卢梭赞同国家的建立与利益有关,但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谈到:“我将努力把权力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以便使正义与功利二者不致有所分歧。”对材料中卢梭的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是为人的实际利益而产生 B.人的利益要合乎正义
C.社会契约思想与以往截然不同 D.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
15.“然而大革命开始后的严峻现实,又像一座巍然屹立的冰山,无情地压碎各种梦想,让它们化为无形的泡沫和可怜的眼泪。狂热的梦想与严峻的现实、幸福的追求与绝望的痛苦、自由的快乐与孤独的感伤……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情感,形成一股自我崇拜、自我怜爱、自我表现的浪潮。”下列作品诞生于这一“浪潮”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16.梭伦有诗云:“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使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梭伦改革在当时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缓和了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 B.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C.维护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7.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18.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A.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B.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C.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D.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19.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0.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民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A.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C.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21.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推翻沙皇专制 B.维护农奴制度
C.废除农奴制度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22.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中国人模仿西方,在短时间改革了兵制,花大把金钱制造军舰、购买大炮……其实这是表象的文明化。因为这些都是显在的有形之物,学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学习西方来改革自国的政治法律,改变国民气质,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了。”作者主要说明日本应该
A.从制度精神层次学习西方
B.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工业化
C.培养人才强调“和魂洋才”
D.结合先进的“文明开化”思想
23.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方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出戊戌变法
A.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
B.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D.冲破了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
24.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儒家思想尚未取得独尊地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了。春秋末一些典籍基本遵循孔子本然形象。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简直就是庄子的“不言之教”。孔子的为政“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下启了韩非的极端尊君、极端维护等级制度的势位思想。梁启超则说:孔子的为人行事,有时表现为“温良恭让”,有时又表现为“发强恭敬刚毅”;有时表现为“冲淡悟退”,有时又表现为“内热栖皇”,奔走于诸侯之门;有时表现为“无可无不可”,有时又表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编自张岩《试析战国诸子著作中孔子形象发生形变的原因》
材料二 孔子曾经提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指人们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励人们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动。……而朱熹等理学家舍此不论,一定要把孔子“僵化”成一个干巴巴只会以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材料三 葛兆光说: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
——任世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
材料四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诸子著作中孔子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思想的影响。(6分)
(3)材料四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
——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 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关注的领域有何不同。(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不同的原因。(8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晚期,东西方一些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材料 近代史上的社会变革言论摘要
序号
言论
①
“如果没有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地主就不可能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如果使用地主的土地而不因此履行相应的义务,则是违反任何一种正义性的。”
②
“断然废除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其核心者,唯“脱亚”二字而已。”
③
“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立宪之故。皇上翕受嘉谟,毅然断行,此……生民之幸也。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诏布告天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②对应的国家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内部障碍。(4分)
(2)②③对应的两国当时在外部条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两国的最终命运有什么不同?(8分)
运城中学、芮城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 DCBDA 6-10 CABDA 11-15 CADBA 16-20 BDCAD 21-24 BABD
25.(1)变化:由真实表现到变异性(偏离、对立乃至矛盾、尊崇与美化。)(4分)
原因: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声名显赫,影响巨大;孔子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孔子为人行事的多变性;阶级属性的差异。(任意3点,每点2分,6分)
(2)影响:遏制了人欲;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促进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了童蒙教育的发展。(任意3点,每点2分,6 分)
(3)康有为。(2分)《孔子改制考》。(2分)
26.(1)不同: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8分)
(2)不同:梁启超:政治领域;陈独秀:思想文化领域。(4分)
(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人文主义宣传思想解放、理性主义宣传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任意2点,每点2分,4分)
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最迫切的任务;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这三者使思想解放滞后。(任意2点,每点2分,4分)
27.(1)内部障碍:①农奴制度;②幕府统治(4分)
(2)相同遭遇: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2分)
命运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并崛起为东方强国,成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