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中东地区同步训练(有解析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动荡的中东地区同步训练(有解析新人教版九年级下)》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 选择题 ‎1. “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宗教冲突 D.大国干涉 ‎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东地区问题由来的外部原因,解题时注意“外部原因”,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都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再次进行长期的角逐,正是由于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是导致诸如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的外部原因,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动荡的中东地区中东问题的外部原因 ‎ ‎2. 1994年南非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选举,南非历史揭开新的一页,南非当选总统是 ‎ A.纳赛尔 B.曼德拉 C.阿拉法特 D.尼赫鲁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非拉的奋起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纳赛尔是埃及反帝反封革命的领导人; C.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 D.尼赫鲁是印度的领导人,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亚非拉的奋起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动荡的中东地区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 ‎3. 中东地区自古就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中东问题关键是解决 ‎ A.恐怖组织 B.印巴冲突 C.巴以冲突 D.伊朗核危机 ‎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东问题的关键。中东地区自古就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决中东问题关键是解决巴以冲突。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 ‎ ‎4. 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句话是针对(  ) ‎ A.巴以问题 B.印巴问题 C.联合国改革问题 D.和平与发展问题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题干中的“橄榄枝”代表和平。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渴望中东和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中东一直动荡,巴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故此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 ‎ ‎5. 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是(  ) ‎ A.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B.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 ‎ C.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此地区进行的长期争夺 ‎ D.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 ‎ 答案: C ‎ 7‎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历史根源,中东地区冲突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因素。该地区素有“中东心脏”之称,历史上欧洲殖民者、二战以后的大国无不企图控制这一地区,以取得战略优势,这就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化,冲突不断。 ‎ ‎6. 英法殖民者支持以色列发动企图夺回运河控制权的战争称(  ) ‎ A.海湾战争 B.第二次中东战争 C.以色列战争 D.第一次中东战争 ‎ 答案: B ‎ 解析: 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没有英法的参与。1956年,英法支持以色列侵入埃及,并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 ‎7. 二战后,作出决定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是(  ) ‎ A.巴黎和会 B.雅尔塔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亚非会议 ‎ 答案: C ‎ ‎8. 受“分治”政策的影响,长期严重对立、矛盾冲突不断的两对国家是(  ) ‎ ‎①印度和巴勒斯坦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③以色列和埃及 ④印度和巴基斯坦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答案: B ‎ 解析: 由于印巴分治而导致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对立,由于巴勒斯坦地区“分治”而导致了巴以对立。 ‎ ‎9.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 历史图片展,下列材料中不应该选用的是…(  ) ‎ A. ‎《巴勒斯坦地区图》 B.阿拉法特照片 ‎ C.《科索沃战争示意图》 D.《中东战争示意图》 ‎ 答案: C ‎ 解析: 科索沃战争反映的是欧洲问题,不是中东问题。 ‎ ‎10. 从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  ) ‎ A.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十月战争 ‎ 答案: A  ‎ ‎11. 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列强的必争之地,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  ) ‎ A.石油资源 B.水电资源 C.煤炭资源 D.橡胶资源 ‎ 7‎ 答案: A  ‎ ‎12. 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的外界因素是(  ) ‎ A.巴以冲突 B.列强的干预 C.阿拉伯国家的内部矛盾 D.民族矛盾 ‎ 答案: B  ‎ ‎13.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 A.印巴分治 B.巴以冲突 C.克什米尔问题 D.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 答案: B ‎ ‎14. 既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又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争夺控制权的城市是(  ) ‎ A.巴比伦城 B.麦加 C.耶路撒冷 D.麦地那 ‎ 答案: C ‎ 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既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又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激烈争夺控制权的城市是耶路撒冷。 ‎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二战以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因素(  ) ‎ A.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B.列强的角逐 ‎ C.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矛盾复杂化 D.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 答案: D ‎ 解析: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不是印巴冲突。 ‎ ‎16. 中东危机说明(  ) ‎ A.世界和平形势不复存在 B.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 答案: B ‎ 解析: 中东危机指的是巴以冲突不断,这说明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17. 下列关于中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目前,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②中东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 ‎③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都与中东和平进程有关  ‎ ‎④进入21世纪,中东矛盾有升级和加剧的趋势,成为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 ‎ 7‎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答案: A ‎ 解析: ①②③④都符合史实。 ‎ ‎18. 历次中东战争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 ‎ B.人员大量伤亡,难民大量出现 ‎ C.阿拉伯国家经济损失严重 D.严重制约了以色列经济的发展 ‎ 答案: A ‎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历次中东战争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巴以双方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 ‎ ‎19. 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说过:“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失落。”这句话的含义是 …(  ) ‎ A.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当前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 C.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当今国际格局无法确定 ‎ 答案: A ‎ ‎20. 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这一地区长期动荡,问题错误复杂。这一地区是(  ) ‎ A.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 ‎ 答案:B  ‎ 二、 综合题 ‎21.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及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条约。 一一高中人教版《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7‎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级下  近5年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的人处于赤贫状态。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和约》对欧洲国际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用意何在? (2)材料二“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是什么?列举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少两例)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人类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 答案: (1)暂时维持了战后欧洲秩序的和平稳定,但也埋藏了可怕的矛盾,战争一触即发。 警醒后人勿忘历史,警惕法西斯主义复活。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探索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攻克柏林 (3)经济多极化。 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  和平谈判,避免战 (3)经济多极化。 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  和平谈判,避免战争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凡尔赛和约》的正确评价。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二战后,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签订的《凡尔 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奥斯维辛 集中营代表着德国法西斯,我们纪念它,是为了记住教训。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及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贡献的的识记。从材料 二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可以看出20世纪的这场革命指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和斯大林又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十年间,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 的重要转折点,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识记及对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性质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决定世界 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 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就是典型事例。为了避免战争,人类应和平相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 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科索沃战争 ‎ ‎22. 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 【历史之感】 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7‎ ‎ 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⑵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 图7:中国富强 神八飞天 ‎ 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 答案: (1)当一个国家强大后就倾向于侵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任意两点得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益强大的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4)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人民珍惜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也可以算是以条根据热点引申出的探究题,考查战争与和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注意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 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 科索沃战争1999年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2)时间20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就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直接用课本专业词作答即可。 (4)实际考查中国如何处理外交关系,或对外的原则。 ‎ ‎2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现代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 材料三 图一 现代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图二 饱受饥荒之苦的非洲儿童 ‎ 7‎ ‎ 图三 孟买恐怖袭击   图四 在战争中失去土地的巴勒斯坦难民 (1)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形势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材料一中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的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发展中国家既是难得的机会,又是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概括出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危机。 (5)面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我们该如何应对?‎ 答案: (1) 一超多强 称霸世界 (2)欧共体(或欧盟) (3)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4)环境问题、贫困问题(或粮食问题)、恐怖主义、战争问题、(对应图片答四个得满分,缺少的酌情扣分) (5)致力于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形势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材料一中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称霸世界。)材料二中反映的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例如欧盟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发展中国家既是难得的机会,又是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根据材料三中四幅图片可知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危机是环境问题、贫困问题(或粮食问题)、恐怖主义、战争问题。面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我们该致力于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出席俄罗斯卫国胜利60周年庆典时表示,60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和平。 ‎ 7‎ ‎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写出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并写出它形成的标志 (2)据材料二,请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战役名称。 (3)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二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盟友关系破裂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标志是什么?美苏长达三十多年的对抗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据材料三,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中东危机、美国进攻伊拉克、多国轰炸利比亚……你认为威胁世界 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2个) ‎ 答案: (1)两极格局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斯大林格勒战役 (3)国际反法两斯联盟的建立(或者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91年苏联解体 (5)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宗教纷争、民族矛盾、核危机等(任意答两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曾经与今天的危机与战争。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它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点意义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反法两斯联盟的建立(或者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二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盟友关系破裂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长达三十多年的对抗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宗教纷争、民族矛盾、核危机等。 ‎ ‎25. 读图题: 1.以上两幅图片中的人物为中东和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左图中间的人物是   。右图左边的人物是   ,中间的人物是   ,右边的人物是 ,这三人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   奖。 ‎ 答案:克林顿 拉宾 佩雷斯 阿拉法特 和平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教材插图,可知左图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的历史性时刻,图中间的人物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右图是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接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画面。 ‎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