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3.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4 B.6 C.8 D.12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2H B.2H+ C.2H2 D.H
5.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离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核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12 Mg
镁
24.31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7.有一种含氧的多原子分子由m 种元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1 B.m≥1 C.m≥2 D.以上都不对
8.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6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属于金属元素
9.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B.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
C.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0.关于Na与Na+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B.Na得到1个电子后能变为Na+
C.Na+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质量相差很大
11.质子数和电子数与NH4+相同的微粒是( )
A.NH3 B.Na+ C.K+ D.H2O
12.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已知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3.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16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14.化学上用符号“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和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族的元素对应的原子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在逐渐增加
B.同一周期的元素对应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第ⅠA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
D.同一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6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X=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17.写出两种质子数为9且电子数为10的微粒符号 、 .
18.如表是某原子(在X中X为元素符号,Z为原子的质子数、A为该原子的质量数)的相关数据:
11H
12H
13H
816O
818O
918F
质子数
1
1
1
8
8
9
中子数
0
1
2
8
10
9
核外电子数
1
1
1
8
8
9
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了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三条:
(1) ;
(2) ;
(3) .
16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而不是钙原子,也不是钙的单质.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别为:氧元素的含量为48.60%,硅元素的含量为:26.30%,铝元素的含量为7.73%,铁元素的含量为4.75%.
【解答】解:在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为48.60%,硅元素的含量为:26.30%,铝元素的含量为7.73%,铁元素的含量为4.75%;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3.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4 B.6 C.8 D.12
16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熟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由题意“已知C﹣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
故选B.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2H B.2H+ C.2H2 D.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意义:
(1)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种类)元素.②表示物质.(固体的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单质.)
(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种同位素)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时,只表示原子个数.
【解答】解:A、表示两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
B、表示两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表示两个氢分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氢原子,故错误;
D、元素符号H可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元素的符号和意义,知道其有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离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核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16
【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故可知答案.
【解答】解: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
故选:B.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12 Mg
镁
24.31
A.该元素的名称是镁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上图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名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根据核外电子数可以推测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
【解答】解:A、由上图元素周期表,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镁,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
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结合“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l2个电子,故B不可选;
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
D、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而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D可选.
故选D.
16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7.有一种含氧的多原子分子由m 种元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1 B.m≥1 C.m≥2 D.以上都不对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可根据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元素只有种类,原子既有种类又有数量.
【解答】解:若m=1,说明该物质是单质,如O2、O3.
若m=2,该物质是氧化物,如CO2、SO3、Fe3O4等.
若m=3,则该物质可能为含氧酸、碱或含氧酸盐等.
若m=4,也有如NaHCO3,当然还有复杂的如有机物等.
综合以上分析答案应是B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也可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8.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④属于金属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时,元素种类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①和②的质子数相同,所以①和②是同种元素.
①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稀有气体是指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所以②不属于稀有气体.
16
11号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选B
【点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但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镁原子和氦原子.
9.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B.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
C.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由题意可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可推测正确选项.
【解答】解:A、核裂变是原子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化,则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为质子数相同的不同类原子,但为同种元素,故B正确;
C、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其相对原子质量不相同,所以说法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0.关于Na与Na+说法正确的是( )
16
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B.Na得到1个电子后能变为Na+
C.Na+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质量相差很大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据Na和Na+两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钠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它们的电子数不同,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因它们的核电荷数均是11,所以是同种元素,两者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故对;
B、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钠离子是钠原子失掉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错;
C、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阳离子Na+,故二者的电子数不同其核外电子排布也不同;故错;
D、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阳离子Na+,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两者质量几乎相同;故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学生应注意单原子形成的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抓住质子数是判断元素的关键.
11.质子数和电子数与NH4+相同的微粒是( )
A.NH3 B.Na+ C.K+ D.H2O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微粒中质子数为各原子的质子数之和,若微粒为分子,质子数=电子数;若微粒为阳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若微粒为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解答】解:NH4+中N原子的质子数为7,H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NH4+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
A、NH3中质子数为10,电子数=10,故A错误;
B.Na+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故B正确;
C、K+中质子数为19,电子数=19﹣1=18,故C错误;
D、H2O中质子数为10,电子数=质子数=10,故D错误;
故选:B.
16
【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阳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12.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已知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考点】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
C、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分析.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原子质量相同.
【解答】解: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不是生成新原子,故错.
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
C、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因此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故正确;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故错;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原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原子知识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3.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C.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D.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16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四中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A、由于中子不显电性,该微粒中只有中子,所以不显电性.故A正确;
B、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质量≈一个氦原子的质量=4,故B正确;
C、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中子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化合价为+,故C错误;
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中子质量约等于质子质量,记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依据.
14.化学上用符号“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和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就说明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解答】解、A、此项表示的X、Y离子的中子数相等,而XY离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此项错误.
B、Xn+和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是离子的电子数相等,此等式表示X、Y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符合题意,正确.
C、此项等式表示XY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故不正确.
D、此项等于没有正确是意义,故不正确,
故选B.
16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要在原来原子里的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电子得失,故不易选出正确答案.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族的元素对应的原子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在逐渐增加
B.同一周期的元素对应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第ⅠA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
D.同一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进行解答;
C、根据第ⅠA的元素H不是非金属元素,进行解答;
D、根据同一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增强,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故A说法正确;
16
B、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所以同一周期的元素对应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B说法正确;
C、根据第ⅠA的元素H不是非金属元素,所以第ⅠA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同一周期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9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 .
(2)X= 8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填序号).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解答】解:(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故填:9;40.08.
(2)X=8;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这是因为BC中的核电荷数相等.
故填:8;BC.
16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B.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7.写出两种质子数为9且电子数为10的微粒符号 F﹣ 、 OH﹣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同说明是一个离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说明是阴离子.
【解答】解:质子数为9的原子为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则电子数为10,即为F﹣
质子数为9的原子团有氢氧根OH,得到一个电子,则电子数为10,即为OH﹣
故答案为:F﹣;O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难.
18.如表是某原子(在X中X为元素符号,Z为原子的质子数、A为该原子的质量数)的相关数据:
11H
12H
13H
816O
818O
918F
质子数
1
1
1
8
8
9
中子数
0
1
2
8
10
9
核外电子数
1
1
1
8
8
9
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了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三条:
(1) 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原子 ;
(2)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
(3)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很多种原子,而且这些原子的中子数不同,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
16
(1)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原子;
(2)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3)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4)对原子来说,质子数一核外电子数;
(5)质量数=质子数十中子数;
(6)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故答案为: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原子;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中子数.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有关原子的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