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分项解析--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附解析2017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历史分项解析--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附解析2017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02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统一国家的建立:‎ ‎1. (2017年广东卷)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使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故A错误;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还有其它商品。故B错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2. (2017年湖北省鄂州卷)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3.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卷)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西晋 ‎【答案】B 23‎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秦朝的相关知识,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4.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卷) 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 )‎ A.刘邦 B.诸葛亮 C.刘秀 D.米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邦是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A不符合题意。BD不是皇帝,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地方史 ‎5. (2017年湖南省衡阳卷) 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6.(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卷) 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答案】D ‎【解析】‎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史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7.(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卷) 2017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详细诠释了从古至今“丝路精神”的延续与积淀。下列历史人物中,对最早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鉴真 D.张謇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8.(2017年湖南省长沙卷)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是秦始皇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出现在尧舜禹时期;王位世袭制开始于启;分封制开始于西周,秦朝废除。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9.(2017年江苏苏州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郡 23‎ 县制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是秦始皇在地方的政治制度。ACD和秦朝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0.(2017年江苏苏州卷) 下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耕织结合 D.农商皆本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 ‎11.(2017年山东东营卷) 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 北庭都护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标★号的区域是新疆地区。公元前60‎ 23‎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BCD和标★号的区域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2.(2017年山东聊城卷) “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3. (2017年山东聊城卷)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 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家乡传染病流行,仅他的家族就死了很多人。他决心钻研医学,于是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14. (2017年山东潍坊卷) 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圆形方孔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会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将战国时期不同的货币形制统一为圆形方孔钱。秦朝时,已经统一了货币,故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BCD不符合题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3‎ ‎15.(2017年山西卷)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从图1到图5是中国汉字不断演变的过程。图4反映的是西汉早期造纸术的发明。图片不能体现出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①③是图片信息反映出的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16. (2017年浙江金华卷)“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 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见 ‎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 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A.①⑦ B.①④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17.(2017年山东东营卷)(14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3‎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分)‎ 材料二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书体? 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敦煌。‎ ‎(3)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材料中能感受到哪些古老的艺术?(4分)‎ ‎(4)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 ‎【答案】(1)孔子;(2分)儒家。 (2分)‎ ‎(2)小篆;(2分)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发展。(2分, 答出其中一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亦可)‎ ‎(3)壁画(绘画)、音乐、舞蹈(反弹琵琶、胡璇舞、飞天等)、雕塑等。 (4分,答出两项即可)‎ ‎(4)诵读经典、练习书法、欣赏绘画等。 (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1)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23‎ ‎(2)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在文化上,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3)本题答案不唯一。依据题文的“敦煌”和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的画面,我们能感受到壁画(绘画)、音乐、舞蹈(反弹琵琶、胡璇舞、飞天等)、雕塑等这些古老的艺术。‎ ‎(4)本题考查学生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到:经常诵读经典,从小练习书法,学会欣赏中国的绘画、古典音乐、舞蹈等。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 18.(2017年湖南长沙卷)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 ‎——《论语·为政》‎ 村料二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2分)这一治国思想在汉、唐时期被统治者采用,举一例说明。(2分)‎ ‎(2)依法治国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治国方略。美国独立后主要依据哪一宪法治国?(2分)法国哪一文件的颁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2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在继承古代和近代治国思想的基础上,你认为当今我国应采用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 ‎【答案】(1)以德治国(也有民本思想);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太宗:轻徭薄赋政策等等。‎ ‎(2) 1787年美国宪法。《法典》‎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解析】‎ 23‎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依据材料一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可以看出孔子主要的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唐太宗统治时期,以民为本,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近代西方的治国是依法治国。在继承古代和近代治国思想的基础上,当今我国应采用的治国方略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9.(2017年湖南长沙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图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5分)‎ 材料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请回答:‎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2分)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2分)‎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4分) ‎ ‎(3)清雍正皇帝时胡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分)19世纪7O年代,率军收复了新疆地区(除伊犁荤之外) 的湖南人是谁?( 2分) ‎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3分)‎ 23‎ ‎【答案】(1)南海;西域都护 ‎(2)明 抗击外来侵略 戚继光抗倭等 清平定内部叛乱 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3)设驻藏大臣,左宗棠 ‎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秦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2)本题考查明清的有关知识。明朝戚继光抗倭,荡平了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维护了祖国的海防。清康熙帝在位时,派兵平等了三藩之乱。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4)本题考查学生对边疆问题的认识。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通过分析秦汉和明清时期对边疆问题的处理,左宗棠收复新疆,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我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要加强国际合作,坚决制止分裂祖国的行为。‎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20.(2017年甘肃省庆阳卷)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是什么?‎ ‎(3)台湾地区曾先后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后来分别是怎样回归祖国的?‎ 23‎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1)西域都护.‎ ‎(2)元朝;驻藏大臣.‎ ‎(3)荷兰;日本;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归祖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本题考查台湾的有关知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郑成功指挥舰队切断台湾城和赤嵌楼荷军的联系。最后赤嵌楼荷军只好投降。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1.(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 23‎ 的重要手段,开放与包括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根据示图和材料下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它依托历史,弘扬丝路精神,顺应世界潮流,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世界联动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1)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中国古丝绸之路开始开辟于哪个朝代?( 2分)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传入西方的技术有哪些?(4分)‎ ‎(2)唐朝时在广州设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什么?(2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两个西方围家?(2分)‎ ‎(4)根据本题的前提语、示图和材料,概括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丝路精神”。(4分)‎ ‎【答案】(1)汉朝(或西汉、汉武帝时期)(2分)凿井、冶铁(4分)(写出一个给2分,但不超过4分)‎ ‎(2)市舶司(2分)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或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写出一个给1分,不超过2分)‎ 23‎ ‎(3)欧洲工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即可)(2分)西班牙和葡萄牙(2分)(写出一个给 1分)‎ ‎(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平等互惠、联系交流、和平与发展。(写出一点给2分,但不超过4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等商品和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入西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广州设置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市舶司。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宫廷购回奢侈品,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因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或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 流是世界经济发展 的重要手段,开放与包括是各国文明进 步的重大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体现的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平等互惠、联系交流、和平与发展等精神。‎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 ‎22.(2017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卷)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髙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引起热烈反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⑴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1分)‎ ‎⑵材料一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经阿拉伯人传入的10‎ 23‎ 个数字符号是由什么人发明的?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2分)‎ ‎⑶今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1分)‎ 材料二 在2015年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说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换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⑷“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1分)‎ ‎⑸ “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对抗的产物。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答案】⑴加强了东西方(亚欧)联系;传播了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1分)‎ ‎⑵古印度人或印度人均可;蔡伦;(2分)‎ ‎⑶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⑷世界贸易组织(WTO);(1分)‎ ‎⑸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的认识。分析材料一的“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传播了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阿拉伯数字和造纸术的认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阿拉伯数字。东汉宦官蔡伦用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为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3)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3‎ ‎(4)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3.(2017年湖北省襄阳卷) 【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8 分)‎ 材料一 ‎ 图3 图4‎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 年)。‎ 材料四 2011 年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3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 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1 分)‎ ‎(2)指出材料二中“公约”的名称。(1 分)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2 分)‎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2 分)‎ 23‎ ‎【答案】(1)发明:指南针 作用: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传播了东西方文明等)‎ ‎(2)名 称:《九国公约》‎ 影响:便利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或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等)‎ ‎(3)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或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 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主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我国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图3是指南针。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此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因此,“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四就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体现,故主题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4.(2017年湖南怀化卷)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 23‎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于什么时候?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 ‎(2)明朝前期,明成祖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谁出使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那一个国际组织?‎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潮流?‎ ‎【答案】(1)西汉或汉朝;张骞.‎ ‎(2)郑和;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 ‎(4)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重视发展科技;重视培养人才;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湘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对中国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对中国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投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3‎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5.(2017年湖南邵阳卷)(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 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材料二 从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4~16 世纪文艺复兴之前, 欧洲是政教合一的封建时代,宗教裁判所可以仅仅因为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说这样一个科学学说,而把他视为异端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因此,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40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下图是某校初三·三班吕亚楠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手抄报照片, 其中“四大发明是什么”的答案有点模糊不清,请你补充完成。( 4 分)‎ ‎(4)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1)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4分)‎ ‎(2)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每点2分,共 6分)‎ 23‎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每点1分,共4分)‎ ‎(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等。(任写一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分析材料一的公元 1~ 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可以看出在公元1000年之前,中国的科技领先世界,在公元1000年之后,中国的科技落后于西方。‎ ‎(2)分析材料二的“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0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 ‎(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比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我们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注意趋利避害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 ‎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迁都长安 ‎ ‎③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改用汉族姓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①③④‎ 23‎ 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2017湖南省邵阳卷)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3.(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卷) 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 )‎ ‎①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 颁布均田令③ 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④ 颁布“推恩令”⑤ 迁都洛阳 A. 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①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都和北魏孝文帝有关。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的措施,可以排除。故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4. (2017湖北省襄阳卷) 【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5 分)‎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1 分)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1 分)‎ 23‎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1 分)‎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1 分)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1 分)‎ ‎【答案】(1)思想家:孔子 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制度:科举制 ‎(3)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或说汉话);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或穿汉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或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或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调制(或学汉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民族交融;或促进了民族交流)‎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为政以德。汉朝重视德政,出现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唐朝重视德政,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诞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5.(2017年湖南省衡阳卷) (16分)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 孝文帝日:“‎ 23‎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唐皇长策】‎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4分)‎ ‎【清帝奇功】‎ 材料三 1761牟,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6分)‎ ‎【答案】(1)说汉话(或语言方面)。(2分)影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2)平等(或团结或友爱或开明或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2分)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人藏;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建碑,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2分。答出其中l点即可)‎ ‎(3)态度:鼓励(或欢迎、表彰、奖励、团结或隆重接待、妥善安置等相近意思皆可)。(2分)其他特点:一是严惩叛乱。举例: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粉碎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二是加强管理。举例:设立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在中央设理藩院。三是实行册封。举例:册封达赖、班禅。(6分。每一特点1分,每一举例2分,写出两个特点两个例子即可)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494‎ 23‎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又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材料一 的“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反映的是说汉话。‎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三的“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可以看出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持鼓励态度。清朝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做法:一是严惩叛乱。如康熙帝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帝粉碎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二是加强管理。如: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雍正帝设驻藏大臣等。三是实行册封。如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班禅。‎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