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
1. (2017年甘肃庆阳卷)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1840—1842年,英国以鸦片受到抵制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卷)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3.(2017年广东卷) 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29
题8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导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ABC和表格信息无关,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4. (2017年湖北鄂州卷)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5.(2017年江苏苏州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29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这是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项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D项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故A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6.(2017年山东聊城卷)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入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认识。题文的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CD和鸦片战争无关,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7. (2017年山东潍坊卷)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8.(2017年浙江金华卷)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的历史.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思考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年代尺上的信息补充完整。
(2)从“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3)今天的 “一带一路”战略和两位伟人的实践都是为了追求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表述这一梦想.并从经济和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答案】(1)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后建立新中国。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表南方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故A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本题考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贡献。1927 年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2017年山西卷)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图中近现代的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9
(图一、图二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3分)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2分)
(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下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3分)
【答案】(1)图一:鸦片战 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图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图一、图二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9
(2)创建军队: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1分)转折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共同特点:从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和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
(3)示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昌起义是效仿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中心城市武装暴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效仿苏联两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事件匹 配得1分,表述正确得1分,共2分)
(4)现象、原因、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闭关自锁的大门被打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图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在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因此,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是:从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和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中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描述是历史现象。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叙述的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叙述的是改革开放的影响。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29
10. (2017年湖南长沙卷)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一下问题。
材料一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美国都有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首’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摘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三 邓小平说:“计划侧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立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偏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这次革命完成后,为拓展市场,英国发动了哪次侵华故争?( 2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具体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是通过哪一次革命?( 2分)“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最早于哪一时期基本实现?(2分)
(3)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管理和成果分配方式上是如何改革的?(4分)
(4)材料二、三中马克思和邓小平都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2分)
【答案】(1)鸦片战争;罗斯福新政
(2)十月革命;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发布;
(3)改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为统分结合、包产到户、农民自主经营。改平均主义为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4)什么是杜会主义。(或发展生产力)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这次革命完成后,为拓展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929
29
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显著成效。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斯大林执政后,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分析材料二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和材料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归纳出马克思和邓小平都强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1.(2017年湖北鄂州卷)(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1分)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这种“民族凝聚力”
29
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概括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1分)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1分)“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1分)
【答案】(1)鸦片战争;(1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1分)
(5)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知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9
(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认识。从历史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中学生应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12.(2017年贵州安顺卷)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2分)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1分)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分)
【答案】(1)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1分)
29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分)
(4)渡江战役(1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4)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因此,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3.(2017年湖北襄阳卷)【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6 分)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 年9 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1 分)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 分)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答一个,1 分)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1 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1 分)
29
(4)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1 分)
【答案】(1)条约:《南京条约》
(2)事件:五四运动
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
(3)1931年
含义:中华民族取得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或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等)
(4)构想:“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开始丧失,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相关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顺利回归祖国。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9
14.(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
材料一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⑴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⑵材料二中,淸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1分)
材料三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⑶依据材料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分)
材料四 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⑷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自人教版普通髙中《历史》必修II
⑸被国际公认的己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分)
⑹右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
⑺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1分)
【答案】⑴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分)
29
⑵闭关锁国;(1分)
⑶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⑷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分)
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
⑺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2)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影响的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任理事国的席位。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大会,心情激动,仰天大笑。
(7
29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于中国近代的落后,导致了中国的被动挨打,在外交上没有地位,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中国的外交取得辉煌的成就。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版八年级下•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
15.(2017年湖南怀化卷)某班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科技革命与中国”的主题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工业革命兴起于哪个国家?写出该国与近代中国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到什么时代?进入这一时期的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写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名称。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写出“联想巨型计算机”、“神州五号飞船”是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
(4)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结合以上的探究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英国;鸦片战争.
(2)电气时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电子技术;航天技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3)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联想巨型计算机”是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神州五号飞船”是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4
29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的认识。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从科技革命中得到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2017年河南卷)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 (2017年山东东营)“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没有进入北京。②④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2017年湖南怀化卷)近代历史上,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大肆侵占中国领土,共割占了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判断对错)
29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的手段,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故本题说法正确。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甲午中日战争:
1. (2017年广东卷)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题文材料“(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 腹已半腐。”表明清政府政治腐败,这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ABD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2.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请问图3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2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3.(2017年湖南岳阳卷)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4.(2017年浙江金华卷)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材料二:城头莲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夺我中国蚕利”之原因。
(2)归纳材料二.并简述中国人民是怎样将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的?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依据材料,谈诫新形势下我国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答案】(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
(2)材料二反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通过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归祖国,使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
(3)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
29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夺我中国蚕利的原因有: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
(2)分析材料二的《台湾行》,可以归纳出材料二反映出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在1895年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台湾等给日本的史实。材料三的《开罗宣言》声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了将材料三的声明变为现实,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
(3)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等方面。我国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5.(2017年甘肃庆阳卷)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是什么?
(3)台湾地区曾先后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后来分别是怎样回归祖国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1)西域都护.
(2)元朝;驻藏大臣.
(3)荷兰;日本;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归祖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9
(2)本题主要考查西藏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6.(2017年广东卷)19世纪未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如题26表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
29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1分)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2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2分)
【答案】(1)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影响: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2)目的: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引起了中国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3)变化:由出卖中国的利益(领土)到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原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因素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智慧,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的“189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华民族开始觉醒。因此,《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出卖中国的利益。分析材料三的“(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可以看出国际社会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
(4
29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中国的落后导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国际社会维护中国的领土要求。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智慧,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等。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2017年湖南邵阳卷)(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史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
【侵略之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二 新闻纪实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29
。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4分)
【答案】(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2分)
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 20 世纪 30~40 年代全面侵华)。(2分)
变化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3分)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十四年抗战:1931~1945 年,(2分)史实: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任写抗战史实一例得2分,共4分)
(3)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每点 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日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的图一和图二,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鉴真是唐朝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隋唐时期的日本遣唐使,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事例。图三和图四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从图片和所学知识来看,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
29
(3)依据材料二的“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是: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C赔款少于《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017年湖南怀化卷)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9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2017年湖南邵阳卷) “中国人口约为 4亿5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 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 ”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7年山东东营卷)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与“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没有进入北京。②④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
29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2017年湖南怀化卷)某班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科技革命与中国”的主题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工业革命兴起于哪个国家?写出该国与近代中国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到什么时代?进入这一时期的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写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名称。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写出“联想巨型计算机”、“神州五号飞船”是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
(4)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结合以上的探究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英国;鸦片战争.
(2)电气时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电子技术;航天技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蒸汽代替了人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1900——1901年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的认识。曾经错失良机的中国已经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从科技革命中得到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9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
1. (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因此A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的表述正确;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因此C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因此D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 (2017年河南卷)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 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 (2017年湖南长沙卷)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图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5分)
29
材料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请回答:
(1)“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秦朝时期我国疆域最南到了哪里?(2分)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2分)
(2)明期中后明至清明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4分)
(3)清雍正皇帝时胡期(1722-1735年在位)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分)19世纪7O年代,率军收复了新疆地区(除伊犁荤之外) 的湖南人是谁?( 2分)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3分)
【答案】(1)南海;西域都护
(2)明 抗击外来侵略 戚继光抗倭等 清平定内部叛乱 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3)设驻藏大臣,左宗棠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秦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本题考查边疆问题。1727年,雍正皇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阿古柏。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29
(4)本题考查学生对边疆问题的认识。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通过分析秦汉和明清时期对边疆问题的处理,左宗棠收复新疆,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我国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坚决打击。要加强国际合作,坚决制止分裂祖国的行为。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