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分项解析--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附解析2017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历史分项解析--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附解析2017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 ‎1.(2017年甘肃庆阳卷)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意义的认识。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BD和彭德怀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 (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卷)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 (2017年广东卷) 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B 37‎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有关知识的识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因此,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东北沦陷局部抗战。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4. (2017年广东卷)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5.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 C.朝鲜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文的血染台儿庄指的是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喋血平型关指的是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因此,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6.(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37‎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开始了合作抗日,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跟日军展开激战,最后,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A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7.(2017年湖北襄阳卷)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三大战役的胜利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8.(2017年湖南怀化卷)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37‎ ‎9.(2017年湖南怀化卷) 1945年,为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正式受降仪式做了必要准备的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湘西会战 C.常德会战 D.芷江洽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芷江洽降的意义的认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岗村宁次与中国政府商洽投降事宜,中国方面指定日军代表到湖南芷江恰降,为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正式受降仪式做了必要准备。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0.(2017年湖南岳阳卷)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的“苦难十四年”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1.(2017年湖南长沙卷)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描述中,关键词表达最为恰当的是( )‎ A.遵义会议——决定起义——生死攸关 B.中共七大——道路选择——准备条件 C.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宪法——改革开端 D.中共十五大——三步走战略——重大转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遵义会议和决定起义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颁布宪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C不符合题意;三步走战略是中共十三大之后制定,故D不符合题意;1945年4‎ 37‎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2.(2017年江苏南京卷) 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血肉筑长城 ‎13.(2017年江苏苏州卷)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洋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答案】A ‎【解析】‎ 37‎ 试题分析: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是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只有当时的遗迹和新闻照片最客观。《拉贝日记》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具有真实性。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CD不是最主要理由。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4.(2017年江苏苏州卷) 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全面抗战初期,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5.(2017年山东东营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D.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7‎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6.(2017年山东聊城卷)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表该宣言旨在( )‎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败八国联军 C.消灭北洋军阀 D.赶走侵华日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到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阶段。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ABC不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7. (2017年山东聊城卷)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8.(2017年山东潍坊卷) 1937年12月,马保三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名义,宣布武装起义。同时,正式通知国民党县长宋宪章,要求联合抗日。从中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A.工农红军完成改编 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C.国共合作尚未开始 D.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题文材料 37‎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简称八路军,说明工农红军完成改编。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 (2017年山东潍坊卷)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 A.消极抗战 ‎ B.片面抗战 ‎ C.全民族抗战 ‎ D.开展游击战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0. (2017年山东潍坊卷)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 抗日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相关史实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CD不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1. (2017年浙江金华卷)‎ 37‎ 中国共产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下列属于中共领导下反法西斯侵略的战役是( )‎ ‎①平型关战役 ②台儿庄战役 ③萧皇塘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22. (2017年浙江金华卷)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材料二:城头莲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夺我中国蚕利”之原因。 ‎ ‎(2)归纳材料二.并简述中国人民是怎样将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的?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依据材料,谈诫新形势下我国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答案】(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 ‎(2)材料二反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通过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归祖国,使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 ‎(3)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夺我中国蚕利的原因有: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 37‎ ‎(3)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等方面。我国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八年级上•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23. (2017年湖南长沙卷) 2017年l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朴一 材抖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图2是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2分)‎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 2分)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2 分)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3)中国人民的执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何时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 37‎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 ‎【答案】(1)执战开始的标志;南京大屠杀 ‎(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中流砥柱 ‎(3) 1942年l月l日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这些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此题考查二战带来的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巨大的灾难和浩劫,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和美国这两个不同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实现了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这说明了抗击反人类行动,应加强国际合作,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不同实现联合。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伤害,我们应倡导国家间互不侵犯,互相尊重核心利益。我们应该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共同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血染卢沟桥、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4.(2017年湖南怀化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37‎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孙中山为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领导了哪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1)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邓小平理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有关知识。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的指导思想。‎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7‎ 血肉筑长城;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2017甘肃庆阳卷)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政机构,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是什么?‎ ‎(3)台湾地区曾先后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后来分别是怎样回归祖国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1)西域都护.‎ ‎(2)元朝;驻藏大臣.‎ ‎(3)荷兰;日本;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归祖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域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本题考查台湾的有关知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郑成功指挥舰队切断台湾城和赤嵌楼荷军的联系。最后赤嵌楼荷军只好投降。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4‎ 37‎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6.(2017年贵州安顺卷)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2分)‎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1分)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分) ‎ ‎【答案】(1)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1分)‎ 37‎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分)‎ ‎(4)渡江战役(1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因此,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27.(2017黑龙江龙东卷)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的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页献,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題。(7分)‎ 37‎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举出一例)(2分)‎ ‎(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如何?(1分)‎ ‎(3)今年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这个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 ‎(4)‎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获得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1分)‎ ‎(5)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 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中“九二共识”指的是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哪一原则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分)‎ ‎(6)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答案】⑴黄埔军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答出一个即可)(2分) ‎ ‎⑵东三省沦陷;(1分)‎ ‎⑶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或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1分)‎ ‎⑷南京;(1分)‎ ‎⑸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或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 ‎⑹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合作共贏;(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37‎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到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阶段,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本主要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会共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8.(2017年湖北鄂州卷)(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1分)‎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分)这种“民族凝聚力”‎ 37‎ 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概括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1分)‎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4)材料四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1分)“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怎么做?(1分)‎ ‎【答案】(1)鸦片战争;(1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1分)‎ ‎(5)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知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 37‎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认识。从历史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中学生应努力学习,勇于拼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29.(2017年湖北襄阳卷)【捍卫主权: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6 分)‎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 年9 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1 分)‎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 分)说出该事件期间中国人民为捍卫主权喊出的口号。(答一个,1 分)‎ ‎(3)抗战开始于哪一年?(1 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1 分)‎ ‎(4)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国耻。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了哪一伟大构想?(1 分)‎ ‎【答案】(1)条约:《南京条约》‎ ‎(2)事件:五四运动 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等 ‎(3)1931年 含义:中华民族取得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或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等)‎ ‎(4)构想:“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37‎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开始丧失,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相关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顺利回归祖国。‎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0.(2017年湖北襄阳卷)【大国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8 分)‎ 材料一 ‎ 图3 图4‎ 材料二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 年)。‎ 材料四 2011 年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 37‎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 ‎(1)材料一中的图3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伟大发明的雏形?(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 所示路线的历史作用。(1 分)‎ ‎(2)指出材料二中“公约”的名称。(1 分)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2 分)‎ ‎(4)依据材料四,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请你为西班牙《起义报》的这篇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2 分)‎ ‎【答案】(1)发明:指南针 作用: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传播了东西方文明等)‎ ‎(2)名 称:《九国公约》‎ 影响:便利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或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等)‎ ‎(3)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对日作战(或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 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4)主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我国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图3是指南针。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此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因此,“1937—1944 年”期间的中国被美国人赞赏。‎ ‎(4‎ 3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以知道,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四就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体现,故主题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1.(2017年湖南邵阳卷)(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史话 ‎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 ‎【侵略之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二 新闻纪实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37‎ 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4分) ‎ ‎【答案】(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2分)‎ 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侵略与反侵略关系,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或甲午中日战争、 20 世纪 30~40 年代全面侵华)。(2分)‎ 变化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3分)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十四年抗战:1931~1945 年,(2分)史实: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任写抗战史实一例得2分,共4分)‎ ‎(3)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这种说法是对抗战历史本质的真实回归,是更完整、更准确的抗战表述,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每点 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日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的图一和图二,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鉴真是唐朝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隋唐时期的日本遣唐使,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事例。图三和图四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从图片和所学知识来看,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占主流。近代史上,中日关系对抗占主流。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因闭关自守而落后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后更加虚弱等。‎ 37‎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十四年抗战取得胜利。‎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2.(2017年山西卷)“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2分)‎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B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3分)‎ ‎(2)下面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7‎ 任务三【对比事件——感悟②】(2分)‎ ‎(3)完成下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4)“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4分)‎ ‎(5)右边是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6)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2分)‎ ‎【答案】(1)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孔子: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墨子: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孟子:主张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和亲(1分)册封(1分)元朝设置宣政院(1分)‎ ‎(3)②合则两利;民族大义 ;责任担当;国共关系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 ‎(4)示例1:万隆会议:针对会前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指出,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7‎ 示例2:《联合国家宣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战火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26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示例3:欧 洲联盟:二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级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摒弃前嫌走向了联合之路,成立了欧共体。此后,组织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向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到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任选两例作答,答出具体史实得1分,说明作用得1分,共4分。)‎ ‎(5)积极: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科技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推动 经济发展转型等。消极:科技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 ‎(积极、消极各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6)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谐的国际关系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保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全民族共同利益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有关知识。任选两位思想家即可。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辩证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墨子:主张互爱互利,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孟子:主张“仁政”,以民为本。‎ ‎(2)本题考查民族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使臣到大唐求亲的情景,反映的是唐和吐蕃的和亲。《顺治帝会晤五世达赖图》反映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对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的册封。元朝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 ‎(4)本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两例即可。选万隆会议:针对会前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指出,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求同存异”‎ 37‎ 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选《联合国家宣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战火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26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选欧洲联盟:二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级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摒弃前嫌走向了联合之路,成立了欧共体。此后,组织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向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到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本题考查对科技与生活的认识。分析科技与生活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科技的积极影响是: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科技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等。科技的消极影响是:科技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版八年级下•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版九年级下•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民解放战争:‎ ‎1.(2017年河南卷) 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答案】C ‎【解析】‎ 3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过程。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2.(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1947年夏,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过程。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标志着中共转入战略反攻。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3.(2017年湖北襄阳卷)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4.(2017年湖南衡阳卷)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 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答案】会宁;淮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由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主力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37‎ ‎5.(2017年湖南邵阳卷) 1947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___的序幕(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6.(2017年湖南岳阳卷)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重要问题。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 )‎ A.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B.商讨加入联合国事宜 C.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筹备召开政协会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7. (2017年山东东营卷)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爆发 B.战略进攻开始 C. 战略决战到来 D.渡江战役开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37‎ ‎8.(2017年山东潍坊卷)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9.(2017年山西卷)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右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A.百团大战,主动出击 B.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 C.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图片所给提示信息:1949年4月24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ABD和题文图片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0.(2017年贵州安顺卷) ‎ 37‎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图2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2分)‎ ‎(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1分)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分)‎ ‎【答案】(1)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1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分)‎ ‎(4)渡江战役(1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 ‎(2)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4)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因此,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1. (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的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页献,以下是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題。(7分)‎ ‎(1)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举出一例)(2分)‎ ‎(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如何?(1分)‎ ‎(3)今年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这个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 ‎(4)‎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获得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1分)‎ ‎(5)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 37‎ ‎, 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中“九二共识”指的是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哪一原则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分)‎ ‎(6)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答案】⑴黄埔军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答出一个即可)(2分) ‎ ‎⑵东三省沦陷;(1分)‎ ‎⑶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或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1分)‎ ‎⑷南京;(1分)‎ ‎⑸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或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 ‎⑹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合作共贏;(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关内容的识记。1924年5 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有关知识的识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到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阶段,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会共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6)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合作,打败了日本取得抗战胜利。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合作共贏。‎ 37‎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12.(2017年湖南怀化卷)《渡江战役图》(只填写代表地名的字母)‎ ‎(1)渡江战役东起  ,西至  。‎ ‎(2)人民解放军占领  ,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答案】(1)C;A.‎ ‎(2)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3.(2017年江苏南京卷)(10分)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瓷都美名扬天下】‎ 37‎ 材料一 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2分)‎ ‎【革命道路新开辟】‎ 材料二 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 ‎(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1分)‎ ‎【枪杆子里出政权】‎ 材料三 下图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影晌?(2分)‎ ‎【绿色崛起谱新篇】‎ 材料四 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 37‎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3分)‎ ‎【答案】(l)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2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l分)‎ ‎(3)历史事件:① 南昌起义(1分) ② 渡江战役(l分)‎ 影响: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l分)‎ ‎② 渡红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l分)‎ ‎(4)评分标准:本题为探究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 例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材料一的“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有: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的“南昌暴动纪念”和“朱德自用”可知反映的是1928年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分析材料三的“1949年4月21日,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可知是渡江战役。渡红战役中,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答案开放。今天我们建设“幸福江西”,应充分利用国家 37‎ 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江西经济。‎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3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