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 (2017年广东卷) 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史实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冲击下,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中国人民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这些都是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成立,和题文时间不符合。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选项是正确的。
10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3.(2017年山东聊城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故“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侵华。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4.(2017年山东潍坊卷) 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1. (2017贵州安顺卷)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牛活。下列现象小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答案】B
10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制碱》,将制碱的奥秘公布于世,打破碱业垄断。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北京居民日常生活有可能乘坐火车。无声电影和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居民日常生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 (2017年江苏南京卷) 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
【答案】T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生活习俗。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新式旗袍和中山装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T。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4.(2017年山东潍坊卷)
10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题文的“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是民国时期平等思想的体现。ACD和题文材料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5.(2017年山西卷)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6. (2017河南卷) (7分)(2017•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10
(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
(2)不接纳反对(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铁路.原因: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②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③近代化的推动;④西方思想的传入.
(3)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分析材料一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可以看出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是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是蒸汽机。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交通工具的知识点。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以总结出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交通工具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和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 (2017年贵州安顺卷)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牛活。下列现象小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答案】B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制碱》,将制碱的奥秘公布于世,打破碱业垄断。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北京居民日常生活有可能乘坐火车。无声电影和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居民日常生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2. (2017年山东东营卷) (12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2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4分)
10
【答案】(1)洋务运动;(2分)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4分,答出两项即可)
(2)进化论。(2分)
(3)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2分)作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前期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中还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3.(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1分)
(2)北宋时,哪一项发明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分)
(3)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部作品?(1分)
(4)《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作者是谁?(1分)
(5)近代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1分)
(6)揭开制碱奥秘,使我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的著名化学家是谁?(1分)
【答案】⑴《金刚经》;(1分) ⑵指南针;(1分)
⑶《天工开物》;(1分) ⑷李时珍;(1分)
10
⑸京张铁路;(1分) ⑹侯德榜;(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金刚经》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因此,本题答案是《金刚经》。
(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指南针的有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北宋时,制成了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开始向外传播。
(3)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地位。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时珍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西方国家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东方医学巨典”。
(6)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侯德榜的科技成就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制碱》,将制碱的奥秘公布于世,打破碱业垄断,后来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联合制减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4.(2017年湖南邵阳卷)(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湖南学者认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一半是湖南人的历史,并不为过。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推动着中国近代历史前进: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二是19世纪50~60年代洋务派湘军集团代表人物;三是19世纪末维新志士群体代表人物;四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代表人物;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代表人物等。
10
有广东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主导作用,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广东人身影,如洪秀全、康有为、詹天佑、孙中山……
——摘编自红网
(1)将湖南历史名人中的“曾国藩、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蔡锷”与下列表格中的“人才群体”相对应。(5分)
人才群体
湖南历史名人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
①
洋务派湘军集团
②
维新志士群体
③
辛亥革命志士群体
④
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
⑤
(2)近年,就“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湖南人还是广东人”这一问题部分网友展开了激烈争论。你对这种争论持何种态度?为什么?(3分)
【答案】(1)①魏源 ②曾国藩 ③谭嗣同 ④蔡锷 ⑤毛泽东。(每点1分,共5分)
(2)态度:支持或反对。(1分)
理由:支持——在争论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热爱家乡,缅怀家乡先辈等, (任写一点得 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反对——这种争论过于突出地域意识,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推动我国近代社会历史前进),不利于团结,耽搁学习时间等。(任写一点得 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注:如答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并说明理由也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是湖南湘军的创建人之一。谭嗣同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蔡锷属于辛亥革命的有志之士。毛泽东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
(2)依据材料二的“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健几秒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工业革命。依据材料二的“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可以概括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进入工业时代。
10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