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科技教育文化:
1.(2017山东潍坊卷)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1号”。
【答案】1967 1970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2. (2017年山东东营卷) “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
【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3. (2017年湖南长沙卷)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又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答案】T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由此可见,本题说法是正确的,故选T。
3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钢铁长城
4. (2017年河南卷)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
5.(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雍正时,锦衣卫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错误: 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邓稼先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错误: 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3)《天方夜谭》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错误: 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4)标志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德国进攻苏联。
错误: 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错误:锦衣卫 改正:军机处
⑵错误:邓稼先 改正:袁隆平
⑶错误:《天方夜谭》 改正:《荷马史诗》
⑷错误:德国进攻苏联 改正: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试题分析:(1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清朝雍正帝在位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此,本题说法错误,锦衣卫改正为军机处。
(2)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本题说法错误,邓稼先改正为袁隆平。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二战”的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本题说法错误,德国进攻苏联改正为日本偷袭珍珠港。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社会生活:
1. (2017年贵州安顺卷)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 就业 ”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铁饭碗”被打破,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