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无锡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来说,金庸确实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存在,一个无法绕过的文学存在——有人当然可以________,有人当然可以________,但是无视其存在的那些关于文学的种种言说,往往被他的小说“撞”得________,无法自圆其说。‎ ‎                              ‎ A. 置之不理   漠不关心   破绽百出 ‎ B. 不屑一顾   视而不见   破绽百出 C. 置之不理   视而不见   支离破碎 ‎ D. 不屑一顾   漠不关心   支离破碎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会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影响,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作为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得到交流、融合 ‎②文化的这种地域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 ‎③但同时,文化也并不完全局限于地理环境 ‎④它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制约着不同地域的文化性质、类型、发展方向和速度 ‎⑤它也通过种种方式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向其他地域传播 ‎⑥因而文化总是具有地域性特点 A. ⑥②①③④⑤ B. ⑥②④③⑤① C. ②④③⑤①⑥ D. ②④⑤⑥③①‎ ‎3. 下面诗句描写的景色,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是(3分)(  )‎ A.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陆游《马上作》)‎ B.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 C.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马朴臣《渔》)‎ D.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4. 阅读右面这幅漫画,对它的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 城市虽繁华,何处筑我巢?‎ B. 都市求生存,雏鸟也努力。‎ C. 嗷嗷待哺中,邮件怎果腹?‎ D. 水泥森林密,只此寻片绿。‎ 二、 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章叟讳文,字简甫,后以字行。其先自闽徙而为吾吴之长洲人。赵宋时,已负善书名,兼工镌刻,而叟之大父昶、父浩尤著,至叟则益著。‎ 叟生而美须眉,善谈笑,动止标举有儒者风。宁庶人①国豫章,慕叟能而罗致邸中,与故知名士唐伯虎、谢思忠偕。伯虎觉其意,佯清狂不慧以免。而庶人卒谋反,挟叟与思忠从行,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裸袒二千里,而归谒其父,相抱哭。时叟年仅三十,自是其艺益高,资亦小裕。盖又十年,而复游豫章时,朱邸诸王孙故无恙。素闻叟名,延至为上客。叟饮醉间,游庶人故宫,徙倚叹息,歌《黍离》之章,作羊昙恸而后返。‎ 吾郡文待诏徵明,名书家也,而所书石,非叟刻石,不快。待诏每曰:“吾不能如钟成侯、戴居士,手自登石。章生非吾茅绍之耶?”绍之者,赵文敏客也。而是时,祝京兆希哲、王太学履吉、陈太学复甫、彭征士孔嘉有所书,亦必属之叟。叟他所墓刻,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右军《十七帖》,其能夺古人精魄如生动,即拓者赝古得善价,而其人莫辨也。而故分宜②相欲登肃帝所赐制书,札谕于石,而聘叟往,留相邸四岁而后归。分宜败,邸客无得免者,于叟略不濡。人谓叟善为客,往客宁庶人不死,今客分宜相复不濡。叟笑曰:“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待诏故辞宁庶人聘者也,孔嘉则辞分宜相聘者也。”‎ 叟性好客,虽一室,亦必洁治庋,置图籍彝鼎之属。客至相与摩娑,小时则呼茗,茗已呼酒,酒至命炙。诸贤士大夫如待诏辈磬折而入委巷,不避也。叟好客,且时时从博徒游,所得资随手散尽,至卒而不能具丧礼。其明年仲子藻为人傭书,强自力以倡其伯季,葬叟于武丘乡采字圩祖茔,盖万历甲戌之三月也。‎ ‎(选自《弇州山人续稿》,有删改)‎ 注:①宁庶人:指宁献王。②分宜:严嵩别号。‎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延至为上客  延:延请 B. 亦必属之叟     属:请托 C. 亦必洁治庋  治:研究 D. 至卒而不能具丧礼  具:备办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先前,章简甫的祖辈从福建迁到苏州,以擅长书法著称,并工于雕刻,他的伯父章昶及父亲章浩尤为著名。‎ B. 宁献王仰慕章简甫的才能,把他招募到府邸中,与知名人士唐伯虎、谢思忠等人一起做事。‎ C. 章简甫常为文徵明刻帖,文徵明是著名书画家,书写文字要刻石时,若不是章简甫刻石便会感到不快。‎ D. 章简甫生性好客,不重钱财,又不拘小节,许多贤士大夫都很乐意和他交往。‎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谋脱身不得,至中道乃尽出所赐金帛予守者,宵行乱军中,几死者数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向者以智免,今者以廉免,虽然,去待诏与孔嘉远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章简甫的?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九日蓝耕会饮 唐·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9. 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特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整首诗是如何写“悲”的?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 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 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7)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8)血沃中原肥劲草,________________。(鲁迅《无题》)‎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小 兄 第 路 翎 警察何奎文在热闹的人行道上叉着腰慢慢地走过来了,有时踢一下地上的摊子,有时掀一下挂在墙上的货品,严厉地命令这些摊子在十分钟以内一律滚开。但不久他就很疲劳了,满脸流汗,衣服完全汗湿。天气如此热,他觉得非常口渴,似乎要抓住谁毒打一顿才痛快。当发现有个酸梅汤担子摆在路边,他便觉得要对它发一下脾气,至少先弄杯冰酸梅汤吃吃再说。‎ 守着担子的是两个小孩。他们恐怖而绝望地看着他的来临。‎ ‎“摊子为什么摆在路边上?”他凶狠地问,“你们大人呢?”‎ 两小孩是弟兄,大的叫王小二,小的叫王小三。他们睁大眼睛,几乎要哭出来了。‎ ‎“大人回家吃饭去了!”终于大的一个说。‎ ‎“简直不像话,告诉他们,下回我就不客气了!”何奎文教训地说。“……好,来杯酸梅汤!”犹豫了一下,他说。‎ 听见他要酸梅汤,王小二忽地活泼、天真了,从凳子上跳下来,打开锅子掏了一大杯。他为能替警察办到这件事而得意。‎ ‎“要不要冰?”他快乐地问。‎ ‎“莫名其妙!”王小三插进来说,“警察喝酸梅汤当然要冰的!”‎ ‎“屁!”小二愤怒地叫,“有时警察喝酸梅汤才不要冰!”他抬起头说:“不过我看你警察先生要冰,我有的是!”‎ ‎“少废话!”何奎文说。他被这两个小孩的对话弄得很苦恼,生怕会失去了尊严。‎ ‎“那是要冰了!”小二喜悦地说。他取出冰来,敏捷地刨起来,同时不住地对警察何奎文说着话。他觉得他和这个警察很亲爱,他的心里是兴奋得要发狂了。‎ 但小三说他刨得不好,走过来和他抢夺了。他自然不肯让,于是两人叫骂着揪打起来,小三被推跌到了地上。‎ ‎“老子非刨,”那热情的小孩在地上哭着叫,“看哪个刨得好!”‎ ‎“不哭啦,小家伙!”警察何奎文吃着冰说,“谁刨还不是一个样子……”‎ ‎“他会刨个屁!”王小三爬起来猛力推开哥哥,抓起一块冰,“警察你再吃一杯,看我来刨!”‎ 他踮起脚,高举手臂刨着。他太矮了,还没有摊子高,刨了很久只刨了一点点。忽然,右手的拇指在刨子上割破了,血流了出来。‎ 他用嘴吮吸一下流血的手指,跑去搬了张小凳子,爬上去,重又刨起来了。这一次他刨得很顺利,只是把冰弄碎了,糟蹋了很多。他一点也没有想到那块冰究竟要值多少钱,迅速地就把它刨去一大半。‎ ‎“够了,装不下了!”警察何奎文说。‎ 他满脸都是快乐的光荣:“我刨得好不好?”‎ ‎“好个屁!”‎ 小二一面愤恨地说,一面把他挤了开去,动手替警察刨第三杯。两兄弟互相叫骂、讥笑,各个都怀着英雄的心愿和天真的爱情,把整块冰都拿来献给这可怕而可爱的警察。警察何奎文,先是根本不关心,现在却快乐了,疲劳也恢复了,不住地赞美他们:‎ ‎“我是公正人,你们两个都卖力,刨得都好!哎,你这个样子要把你弟弟吃下去了,世间没有再比亲弟兄好的……我吃不下了,好了——喂,叫你们不要吵,你们轮流一个一个地刨……”‎ 不知为何他心里非常感动,丢了几百块钱在摊子上,走开去。但两个小孩却又叫喊着向他追了过来。‎ ‎“不要钱,哪个要钱不是人!”小二喊。‎ ‎“还他!一个钱都不要!”小三狂热地叫。‎ 他们在这种奇特的爱情上做着竞争,不顾一切地表达着赤诚的心。警察何奎文站了下来。‎ ‎“为什么不要钱呢?我这个人是吃白食的?”他动情地生气地说,觉得他自己真是太软弱了。‎ ‎“不要!不要!”‎ ‎“算了吧!不要就拿来还我!”他忽地生起气来了,“告诉你们大人,下回摊子还是不准摆在路边上!以为两杯酸梅汤就买得动我?哼!我又不是不给钱,是你们不要!”‎ 警察何奎文做出一副蛮横的样子来,看了两个娃儿一眼,走开去了。‎ 两个小孩呆站着看着他,失望和空虚袭击了他们。他们走了回来,发觉冰已经弄光了,而这一块冰是起码要卖两千块的。‎ ‎“怎么办呢?”小三差不多要哭出来了。‎ ‎“全是你!拍那个瘟警察的马屁!有什么稀奇,老子长大了还是会当警察的!”‎ 这时他们的母亲走来,看着泼得满摊子的酸梅汤说:“怎么弄的呀。卖了多少钱?”‎ ‎“是一个瘟警察!”小三哭着说,但王小二觉得说出这个来是丢人的——他觉得泄漏出他心里的刚才的那一阵热情来是丢人的,赶紧堵住了他弟弟的嘴巴。‎ ‎“妈,是我口渴自己吃的!”他坚决地说。‎ ‎“我揍不死你!说,卖了多少钱?”‎ ‎“没有卖钱。”‎ 那失望、痛心的妇人举手猛力打在他脸上。他摇晃了一下,狠狠地咬着嘴唇。看见他这样的顽强,那愤怒的母亲拿起一根木棍对着他打去。可他仍不作声,心里倒觉得很快乐。‎ 一九四六年八月(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头部分用了“叉着腰”“踢”“掀”等动词,写出了警察何奎文巡检道路时的趾高气扬。‎ B. 小兄弟俩从起初的“恐怖而绝望”转为“忽地活泼、天真”,是因为从警察何奎文的态度中看到了不被驱赶的可能。‎ C. 两兄弟间疯狂的刨冰竞争深刻地反映出内心对警察的恐惧感,既借此讨好何奎文,又意图转移他履行职责的视线。‎ D. 两兄弟觉得何奎文“可怕而可爱”,“可怕”是因为何奎文是警察,他可以决定酸梅汤摊子的去留,“可爱”指何奎文没有了警察的凶狠威严。‎ ‎13. 小说在人物称谓上为什么反复强调“警察何奎文”?(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探究文末部分小二行为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耿云志 马克思有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话之所以正确,主要是它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这里的理论,泛指一切来源于实践而又系统的思想。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是有思想的,人们都按照一定的思想行动。正因为历史的创造者们思想各不相同,历史才和他们每一部分人的想象都不一样。由此,我们研究历史的创造者们的思想,即追问他们为何起而行动,又为何那样去行动,就不是没有意义的。‎ 思想是为应对现实问题而产生的。能够产生思想的人,通常是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并可以享有超过一般生存线以上生活的人。但思想需要训练,没有一定的训练,很难产生有价值的思想。自古迄今,能够提供出有价值的思想的人总是很少,能称得上思想家的就更少,原因就在此。‎ 但重大的历史运动,总有很多人参加,他们被怎样的思想鼓动?如何被鼓动?马克思接着他的那句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所理解的历史运动中的事物的根本,一是大众心理,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把握这两点,就能掌握群众,思想就能变成很大的物质力量。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百业萧条,外受列强欺凌,内部民不聊生。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必须有某种根本改变才能延续国命、民命。革命党人和立宪派都看到了剥极而复的机遇,双方虽然取径不同,但根本改变制度、体制之意相近,所以各能抓住一部分群众,演出革命和改革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在这两大历史运动中,人民面对现状的思变心理、制度与体制必须做某种变革的时势发展趋势是客观基础。在此基础上,革命党人和立宪派的领袖们各自逐步提出有系统的思想,再利用各种渠道加以传播,以影响和掌握群众,使其加入到自己领导的运动中来。到了1910年,立宪运动一再挫折,立宪派也认识到革命的危机不可免,陆续转变到拥护革命的立场上来,修订思想、路线和策略,促使两大社会力量的合流,逼迫清帝退位。这有力地显示了思想变成物质力量的历史真实性。‎ 可事实上,错误的、有害的思想也能变成物质的力量,因而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在德国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党人,莫不通过思想影响、俘虏群众,发动侵略战争。人们何以会受其谬误的思想理论的毒害呢?一方面社会时势的发展会有曲折乃至逆转,另一方面大众的心理并非总是健全,会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发生扭曲和病态。这时,谬误的思想理论便会乘虚而入。‎ 既然正确和错误的思想都有可能变成物质的力量,并造成重大的社会后果,人们就不能不对思想及其抱持非常谨慎的态度。那么提高教育的程度,使大多数的民众能够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就成为最基础的工作。不仅要通过发展教育,缩小谣言和迷信的市场,还要大力提倡言论思想的批评自由。马克思说,历史从矛盾的叙述中清理出来;真理通过辩论而益彰显。在一个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讨论与批评的社会,谬误的思想影响群众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可以产生思想的高层知识分子,应该特别注重训练,用事实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在讨论和辩论中接近真理,用真理的声音影响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验证思想的真理性。‎ ‎(有删改)‎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研究历史创造者们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各不相同。‎ B. 人都有思想,并都能产生思想;思想一经掌握群众,就变成很大的物质力量。‎ C. 错误的思想因社会时势发展受到阻碍和大众心理的不健全而能毒害群众。‎ D. 形成有价值的思想必须经过训练,事实的检验和讨论、辩论都是训练的方式。‎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引用马克思的三句话,分别起到了引出话题、推进论述和提出解决方法的作用。‎ B. 以清末革命与立宪两大运动为例,充分论述了思想是如何变为物质力量的。‎ C. 通过例证论述错误的思想也能变成物质力量,引出我们对思想应持的态度。‎ D. 文章最后两段,对社会和知识分子提出要求,由普遍到特殊,阐述了思想产生并影响群众的路径。‎ ‎17. 有价值的思想应具备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在当天下午于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举行的进博会分论坛“贸易与创新平行论坛”上,微软公司创始人、泰拉能源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称,希望与中国的创新人才一起努力,以创新来减少全球贫困、战胜疾病、应对气候变化。‎ ‎“我每次来到中国都很开心,第一次是将近25年前。中国这25年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市场开放能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尔·盖茨首先盛赞中国脱贫成果,称中国可以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力量。“‎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第二次脱贫浪潮的例子,其中,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66%降到4%。现在,非洲等地区正在推行第三次脱贫浪潮,中国将成为第三波脱贫浪潮的催化剂。”盖茨认为,中国可以为非洲国家脱贫提供成功经验。‎ 盖茨称,中国的很多创新成果不仅能服务中国,而且能服务世界。比如,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合作进行药物研究,帮助中国克服艾滋病、结核病、营养不良等疾病。他透露,本周晚些时候,他将前往北京为设在清华大学的药物研发机构揭牌,这一合作机构将主要研发针对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需要的新药,希望改变低收入人群无法购买药品的问题。‎ 盖茨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在该领域已有合作基础。2017年3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盖茨基金会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在京启动。该机构关注全球健康问题,针对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重大疾病研发新药,充分发挥中国研发各方面的优势,开展国际药物研发合作,加快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向临床药物的有效转化。‎ 盖茨称,他们正尝试用人工智能抗击疟疾。“低收入人群往往无法购买所需药物,我们正在利用AI抗击疟疾,每年45万人被疟疾夺走生命。AI诊断和人类专家一样准确。”盖茨基金会还在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疫苗设备。相关设备在使用特殊冷却剂的基础上,不要电力和电池,只要冰就能完成药物的保存。在非洲缺电地区,这种冰桶式的设备大有用武之地。‎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比尔·盖茨曾表示自己有三个理想:一是每人有一台电脑,都用上windows系统;二是消灭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每人有平等的医疗机会;三是让穷人都能够用上清洁经济的电。2006年,在评估了所有已在理论上被研究和讨论过的核反应堆类型后,比尔·盖茨选择了行波堆,并创立了泰拉能源公司来发展该项技术。在此次论坛上,盖茨以泰拉能源董事会主席的头衔参会。‎ 盖茨认为,中国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探索对全球都有积极意义。“我相信核电的光明未来,但我们必须要解决成本、核废料和安全问题,这就是泰拉能源的使命,行波堆能解决上述问题。”盖茨说道。‎ 近年来,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频率颇高,主要原因是来华推销其引以为傲的第四代核能技术行波堆。目前,泰拉能源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并推动行波堆落地。“我们在中国有合作伙伴,希望用核电支持中国和其他国家高速发展需求。”‎ 行波堆属于钠冷快中子反应堆,在设计上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行波堆”在形成核裂变后,推动中子往复燃烧,形成行波状,因此得名。天然铀中只有约0.7%的同位素能被直接利用,但是利用行波堆技术,铀资源的30%~40%,甚至60%~70%可以物尽其用。‎ ‎(虞涵棋、杨漾《比尔·盖茨参加进博会》,《澎湃新闻》,2018年11月5日)‎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论坛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表达了希望与中国的创新人才一起努力的愿望,以创新减少全球贫困、战胜疾病、应对气候变化。‎ B. 比尔·盖茨盛赞中国脱贫成果,称中国可以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力量,中国已成为第三波脱贫浪潮的催化剂。‎ C. 比尔·盖茨相信核电有光明的未来,他认为,行波堆能解决成本、核废料和安全等问题。‎ D. 近年来,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频率颇高,他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他希望用核电支持中国高速发展需求。‎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盖茨基金会正与中国合作进行药物研究,针对发展中国家人群健康需要研发新药,降低现有药品价格,改变低收入人群无法购买药品的问题。‎ B. 盖茨基金会正尝试用人工智能抗击疟疾,并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新设备,这种设备只要冰即可完成药物保存,在非洲缺电地区将大有作为。‎ C.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的三个理想都高度关注普通人群,让普通人拥有电脑,拥有平等医疗机会,用上清洁经济的电。‎ D. 行波堆在设计上属于第四代核电技术。它推动中子往复燃烧,从而形成核裂变。利用这个技术,铀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大幅提高。‎ ‎20. 材料集中体现了比尔·盖茨的哪些理念?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作文(70分)‎ ‎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情,是人与人的情面与交情。人情可贵,人情也可能是负担;有人说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温暖在……人情,蕴含人生百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注意事项:‎ ‎1.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作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共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花部农谭》序 焦 循 梨园共尚吴音,花部曲文俚质,余独好之。盖吴音①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殊无足观。花部②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天既炎暑田事余闲群坐柳阴豆棚之下侈谭故事多不出花部所演。‎ ‎(有删改)‎ 注:① 吴音:特指发源于吴地的昆山腔。 ② 花部: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22. 用“/”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断句。(4分)‎ 天既炎暑田事余闲群坐柳阴豆棚之下侈谭故事多不出花部所演 ‎23.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指的是________的《窦娥冤》、________的《汉宫秋》、________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3分)‎ ‎24. 与花部比较,焦循认为吴音有哪些不足?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边城》中,“得座碾坊”是指二老和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二老和翠翠的婚姻,其实二老心里只想撑个渡船。‎ B. 《三国演义》中,周瑜猛然想起了火攻曹操,但曹操的营垒坚实,人马战船数量太多,又没有把握说服刘备联盟,于是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 C. 《茶馆》中,裕泰茶馆主人无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底层人民只能卖儿女讨生活,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无法维持生计等,反映了旧中国的黑暗,康大力等人上西山暗示了旧中国的出路。‎ D. 《哈姆莱特》中,老国王的鬼魂嘱咐哈姆莱特复仇时不可对王后有不利的图谋,只让她去受上天的裁决和内心的刺痛。‎ E. 《风波》中,七斤的愚昧无知、七斤嫂的精明泼辣、八一嫂的古道热肠、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赵太爷的封建遗老形象在一条辫子掀起的风波中得以充分展示,小说以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地在土场上来往结尾,意味深长。‎ ‎26. 简答题(10分)‎ ‎(1) 简要概括《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结社的经过。(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家》中有一段语言描写:“我不走那条路。我要做一个人,一个跟男人一样的人。……我不走那条路,我要走新的路,我要走新的路。”这段话中的“我”是谁?“那条路”“新的路”各是一条怎样的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 近代以来,“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分道扬镳并逐渐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后,出现了许多尴尬。检视分途后的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文学之文”的辉煌与“文学之文”的审美特质关系不大,那些受读者欢迎的、影响大的“文学之文”,大多是具有“应用之文”的特征作品。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之间虽有一定界限,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文”或“文章”这个整体的名义出现,多数时候还因二者融合而相得益彰,出现了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贾谊的《过秦论》等传世美文。“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划界又诉讼纷纭。陈独秀认为文学之作品与应用文字的区别在于有无“美感”,有属前者无属后者。“美感”是极具个性的抽象的东西,以之作为标准,难免见仁见智。对此,刘半农就曾明确反对:“科学上应用之文字,皆当归入文字范畴;必须列入文学范畴者,惟诗歌戏曲、小说杂文、历文传记三种而已;私人之日记信札,不能明定其属于文字范围或文学范围,要惟得己则已,不滥用文学以侵害文字,斯为近理耳。”许多措辞微妙、婉转精致的碑、诔、铭、颂、论、奏、说、函等应用文,凝聚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倘若统统排除在文学之外,中国文学就真的只顾专咏风花雪月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分途后还引发另一场争论:“应用文仅足供日常琐屑之用,美术文则关乎人生之存亡、风化之变化”,“应用之文字,所以代记忆、代语言,苟名为人者,无不当习知之;美术之文字,则以典雅高古为贵,不特非人人所必学,即号为学者亦可以不学”,“语文教育重‘文学之文’而轻‘应用之文’,‎ 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贻害无穷”。‎ ‎(有删改)‎ ‎27. “文学之文”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后出现了哪些尴尬?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应如何处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画线句中,刘半农是如何看待“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3分) 解析: 置之不理: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不屑一顾: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视而不见: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破绽百出:说话做事到处都是漏洞。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2. B(3分)‎ ‎3. C(3分) 解析: 整体感知,传统水墨画相对来说,多用黑白两色,排除色彩鲜艳的诗句。‎ ‎4. B(3分)‎ ‎5. C(3分) 解析: 治:修理。‎ ‎6. A(3分) 解析: “大父”这里指祖父。‎ ‎7. (1) (两人)谋划不能够脱身,走到半途中,把所有的赐金交给看守,然后半夜在乱军中逃亡,数次几乎死去。(“谋”、“中道”、“宵”、“几”、句式)(5分)‎ ‎(2) 我先前凭借智慧才脱身免罪,现在是凭借廉洁才脱身免罪。虽然这样,我与文徵明、彭孔嘉还是相差太远。(“向”、“以”、“免”、“去”、句式)(5分)‎ ‎8. 出身书香门第,刻工世家;刻书技艺高超;机智勇敢;廉洁自律;好客慷慨。(每点1分,答对四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章文,字简甫,后来把字(简甫)当作名字来行世。他的祖先从福建而来,成为吴地苏州人。赵宋时期,(他的祖辈)已经凭借擅长书法而闻名,并工于雕刻,而他的爷爷章昶、父亲章浩尤为显著。到了章得甫就更加出名。‎ 章简甫长的须眉俊美,善于言谈,举止洒脱有大学者的风范。宁献王分封到南昌,仰慕他的才能,就把他招募到府邸中,与老的知名人士唐伯虎、谢思忠等在一起做事。唐伯虎察觉到宁献王的意图,假装癫痴糊涂才得以脱身。然而宁献王最终谋反,挟持章简甫和谢思忠,让他们跟从行事,两人谋划不能够脱身,走到半途中,他们交出所赐金帛给看守的人,然后半夜一起在乱军中逃亡,数次几乎死去。后赤身露体走了二千里,才回到家中拜见他的父亲,父子相见抱头痛哭。这年他三十岁。这以后,‎ 他书刻技艺更加高超、资产也丰足有余。又过了十年后,他再次游历南昌时,朱家府邸的各位王子们与过去没有任何变化。他们时常听闻章简甫的名声,邀请他到府中待为上宾。他喝醉后,重游宁献王的旧时宫殿,流连徘徊,感慨叹惋,吟诵《黍离》的章句,像羊昙一样恸哭后才返回。‎ 我郡的待诏文徵明,是著名的书法家,而他所书写的碑文,如果不是章简甫雕刻碑文,那么他就不高兴。文徵明每每说:“我不能如钟成侯,戴居士那样能亲手刻石,章简甫不就是我的茅绍之吗?茅绍之是赵孟的客人。而当时,京兆祝允明、太学王履吉、太学陈复甫、征士彭孔嘉等人所书写的作品,也一定嘱托给章简甫刻写。他雕刻的碑文有华氏《真赏斋帖》、陆氏《怀素自叙》、孙氏太清楼的王右军《十七帖》。他都能够生动传神地呈现古人的书法的精髓,即使拓印的人拓印了伪造古人的作品得到高价,而人们都不能够辨明真假。而严嵩想石碑上雕刻肃帝所赏赐的诏书及一些文书、命令等, 就聘请章简甫前往府中, 把他留在相府内四年后,才返回家中。严嵩奸情败露,他府中的门客都没能够免罪,而章简甫却没受到牵连。人们说他为客亲善, 过去做宁献王的门客没有死, 如今做严嵩的门客又没有受到牵连。他笑着说:“我先前凭借智慧才脱身免罪,现在是凭借廉洁才脱身免罪。虽然这样,我与文徵明、彭孔嘉还是相差太远。这是因为文徵明曾辞去宁献王的聘请,彭孔嘉也辞去了严嵩的聘请。”‎ 章简甫性情好客,即使居一间居室,也一定打扫干净,修整柜架,放置图书、祭器、酒具等一类物品。客人来了后,一起抚摩把玩,时间短就呼人沏茶,茶喝完后就命人备酒,酒端上来就命人温酒。诸位贤大丈夫们如文徵明等一样的人都恭敬地进入偏僻简陋的小巷中,而不回避他。 他好客, 还体现在他时时跟从赌徒一起交往赌博, 所得到的钱财随意散尽挥霍,到死时,却没有钱准备丧 礼。 之后第二年, 受雇替人抄书的他的第二个儿子章藻,强力倡议他的伯伯、 叔叔, 在苏州虎丘采字圩祖坟中埋葬他, 时间为万历甲戌三月。‎ ‎9. 登高望远,突出蓝水辽远,玉山高耸,意境开阔;千涧“落”,两峰“寒”,点明深秋萧瑟,暗含诗人凄楚悲凉之情。以壮景写哀情。(前两点各2分,第三点1分,共5分)‎ ‎10. 借会饮欢笑反衬悲;借壮阔萧瑟秋景渲染悲;借人事难料直抒悲。(每点2分,共6分)‎ ‎11. (1) 善假于物也 (2) 乘骐骥以驰骋兮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4) 会当凌绝顶 (5)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 浪淘尽 (7) 贫贱不能移 (8) 寒凝大地发春华(8分)‎ ‎12. C(3分) 解析: 不是为了转移警察视线。‎ ‎13. 交代人物身份,强调警察职业特点;表现人物复杂心理及其变化;警察身份是矛盾冲突的起因,推进小说情节发展; 表现强权与人性冲突的主题。(每点2 分,三点满分, 共6 分)‎ ‎14. 小二阻止小三说下去,对自己讨好警察的行为感到羞愧:对自己应对警察保全摊位的得意;渴望成为警察、拥有权力的隐秘心理。(每点2分,共6分)‎ ‎15. B(3分) 解析: “人都有思想,并都能产生思想”错,缺少相应条件。‎ ‎16. D(3分) 解析: 不是阐述思想产生的途径,而是如何防范错误思想。‎ ‎17. 有实际的针对性(应对现实问题),具有系统性,经过社会的实践(在社会上产生过影响)。(每点2分,共6分)‎ ‎18. B(3分) 解析: “已成为”应是“将成为”。‎ ‎19. C(3分) 解析: A. “降低现有药品价格”无依据;B. “只要冰”错,还需要“特殊的冷却剂”;D. “推动中子往复燃烧,从而形成核裂变”应是“形成核裂变后,推动中子往复燃烧”。‎ ‎20. 创新理念,合作理念,人本理念,平等理念。(每点2分,三点6分)‎ ‎21. 略(70分)‎ 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 天既炎暑/田事余闲/群坐柳阴豆棚之下/侈谭故事/多不出花部所演(4分)‎ ‎23.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3分)‎ ‎24. 吴音文辞繁缛难懂,内容狭窄低俗。(一点1分,两点3分)‎ ‎25. B E(5分) 解析: B项,应是周瑜想火攻曹操,时方隆冬,江南只有西北风,没有东风南风,无法实施火攻。E项,八一嫂算不上古道热肠,她也是在看热闹的看客;“赵太爷”错,应是赵七爷。‎ ‎26. (1) 由探春提议结诗社;李纨自荐诗社掌坛;各成员自起别号;开展咏海棠评诗活动;确定海棠诗社名。(每点1分,共5分)‎ ‎(2) “我”是琴(张蕴华);(1分)“那条路”是抛弃自己所爱的人,去做男人的玩物;(2分)“新的路”是争取与觉民的爱情。(2分)‎ ‎27. “文学之文”的辉煌与“文学之文”的审美特质关系不大(或受欢迎的、影响大的“文学之文”大多具有“应用之文”的特征);划界诉讼纷纭;引发孰重孰轻之争。(每点2分,共6分)‎ ‎28. 承认二者有差别,二者要融合,二者要并重。(每点1分,共3分)‎ ‎29. 明确反对以有无美感进行区分;承认二者的差别但不赞同二者对立:主张按作品内容、体裁给它们划界;不要滥用文学的界定妨害语言文字的表达。(每点2分,三点6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