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数学大一轮讲义--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文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高考数学大一轮讲义--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文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讲 坐标系 最新考纲 1.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 知 识 梳 理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与点的极坐标 ‎(1)极坐标系: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平面上任一点M的位置可以由线段OM的长度ρ和从Ox到OM的角度θ来刻画,这两个数组成的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的极坐标.其中ρ称为点M的极径,θ称为点M的极角.‎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点M 直角坐标(x,y)‎ 极坐标(ρ,θ)‎ 互化 公式 ρ2=x2+y2‎ tan θ=(x≠0)‎ ‎4.圆的极坐标方程 曲线 图形 极坐标方程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的圆 ρ=r(0≤θ<2π)‎ 圆心为(r,0),半径为r的圆 ρ=2rcos θ 圆心为,半径为r的圆 ρ=2rsin θ ‎(0≤θ<π)‎ ‎5.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直线l过极点,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θ=α(ρ∈R).‎ ‎(2)直线l过点M(a,0)且垂直于极轴,则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__θ=a.‎ ‎(3)直线过M且平行于极轴,则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__θ=b.‎ 诊 断 自 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 ‎(2)若点P的直角坐标为(1,-),则点P的一个极坐标是.(  )‎ ‎(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是唯一的.(  )‎ ‎(4)极坐标方程θ=π(ρ≥0)表示的曲线是一条直线.(  )‎ 答案 (1)× (2)√ (3)√ (4)×‎ ‎2.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y=1-x(0≤x≤1)的极坐标方程为(  )‎ A.ρ=,0≤θ≤ B.ρ=,0≤θ≤ C.ρ=cos θ+sin θ,0≤θ≤ D.ρ=cos θ+sin θ,0≤θ≤ 解析 ∵y=1-x(0≤x≤1),‎ ‎∴ρsin θ=1-ρcos θ(0≤ρcos θ≤1);‎ ‎∴ρ=.‎ 答案 A ‎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则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由ρ=2sin θ,得ρ2=2ρsin θ,所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 ‎ 答案 x2+y2-2y=0‎ ‎4.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点A的极坐标为A,求点A到直线l的距离.‎ 解 由2ρsin=,得2ρ=,‎ ‎∴y-x=1.‎ 由A,得点A的直角坐标为(2,-2).‎ ‎∴点A到直线l的距离d==.‎ ‎5.(2015·江苏卷)已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sin-4=0,求圆C的半径.‎ 解 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以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圆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ρ2+2ρ-4=0,化简,得ρ2+2ρsin θ-2‎ ρcos θ-4=0.‎ 则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2y-4=0,‎ ‎∴(x-1)2+(y+1)2=6,因此圆C的半径为.‎ 考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例1】 将圆x2+y2=1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曲线C.‎ ‎(1)求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l:2x+y-2=0与C的交点为P1,P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过线段P1P2的中点且与l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 (1)设(x1,y1)为圆上的点,在已知变换下变为曲线C上点(x,y),‎ 依题意,得 由x+y=1得x2+=1,‎ 故曲线C的方程为x2+=1.‎ ‎(2)由解得或 不妨设P1(1,0),P2(0,2),‎ 则线段P1P2的中点坐标为,所求直线斜率为k=,‎ 于是所求直线方程为y-1=,‎ 化为极坐标方程,并整理得2ρcos θ-4ρsin θ=-3,‎ 故所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 规律方法 (1)解答该类问题应明确两点:一是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公式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明确变换前的点P(x,y)与变换后的点P′(x′,y′)的坐标关系,用方程思想求解.‎ ‎(2)求交点坐标,得直线方程,最后化为极坐标方程,其实质是将x=ρcos θ,y=‎ ρsin θ代入转化.‎ ‎【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伸缩变换φ: ‎(1)求点A经过φ变换所得点A′的坐标;‎ ‎(2)求直线l:y=6x经过φ变换后所得直线l′的方程.‎ 解 (1)设点A′(x′,y′),由伸缩变换φ: 得∴x′=×3=1,y′==-1.‎ ‎∴点A′的坐标为(1,-1).‎ ‎(2)设P′(x′,y′)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 由伸缩变换φ:得 代入y=6x,得2y′=6·=2x′,‎ ‎∴y′=x′为所求直线l′的方程.‎ 考点二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例2】 (2016·北京卷改编)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极坐标方程C1:ρcos θ-ρsin θ-1=0,C2:ρ=2cos θ.‎ ‎(1)求曲线C1,C2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判断两曲线的形状;‎ ‎(2)若曲线C1,C2交于A,B两点,求两交点间的距离.‎ 解 (1)由C1:ρcos θ-ρsin θ-1=0,‎ ‎∴x-y-1=0,表示一条直线.‎ 由C2:ρ=2cos θ,得ρ2=2ρcos θ.‎ ‎∴x2+y2=2x,即(x-1)2+y2=1.‎ 所以C2是圆心为(1,0),半径r=1的圆.‎ ‎(2)由(1)知,点(1,0)在直线x-y-1=0上,‎ 所以直线C1过圆C2的圆心.‎ 因此两交点A,B的连线段是圆C2的直径.‎ 所以两交点A,B间的距离|AB|=2r=2.‎ 规律方法 (1)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的关键是抓住互化公式;x=ρcos θ,y=ρsin θ,ρ2=x2+y2,tan θ=(x≠0).‎ ‎(2)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时,要注意ρ,θ的取值范围及其影响;要善于对方程进行合理变形,并重视公式的逆向与变形使用;要灵活运用代入法和平方法等技巧. ‎ ‎【训练2】 (2015·全国Ⅰ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C1:x=-2,圆C2:(x-1)2+(y-2)2=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C1,C2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θ=(ρ∈R),设C2与C3的交点为M,N,求△C2MN的面积.‎ 解 (1)因为x=ρcos θ,y=ρsin θ,所以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 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cos θ-4ρsin θ+4=0.‎ ‎(2)将θ=代入ρ2-2ρcos θ-4ρsin θ+4=0,‎ 得ρ2-3ρ+4=0,解得ρ1=2,ρ2=.‎ 故ρ1-ρ2=,即|MN|=.‎ 由于C2的半径为1,则易得△C2MN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C2MN的面积为S=×12=.‎ 考点三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例3】 (2016·全国Ⅰ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a>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4cos θ.‎ ‎(1)说明C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直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其中α0满足tan α0=2,若曲线C1与C2的公共点都在C3上,求a.‎ 解 (1)消去t,得C1的普通方程x2+(y-1)2=a2,‎ ‎∴曲线C1表示以点(0,1)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 将x=ρcos θ,y=ρsin θ代入C1的普通方程中,得到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2ρsin θ+1-a2=0.‎ ‎(2)曲线C1,C2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 若ρ≠0,由方程组得16cos2θ-8sin θcos θ+1-a2=0,由已知tan θ=2,可得16cos2θ-8sin θcos θ=0,从而1-a2=0,解得a=-1(舍去),a=1.‎ 当a=1时,极点也为C1,C2的公共点,且在C3上.‎ 所以a=1.‎ 规律方法 (1)第(1)题将曲线C1的参数方程先化成普通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第(2)题中关键是理解极坐标方程的含义,消去ρ,建立与直线C3:θ=α0的联系,进而求a.‎ ‎(2)由极坐标方程求曲线交点、距离等几何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用极坐标解决,可先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求解.‎ ‎【训练3】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1,圆C的圆心的极坐标是C,圆的半径为1.‎ ‎(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2)求直线l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 解 (1)设O为极点,OD为圆C的直径,A(ρ,θ)为圆C上的一个动点,则∠AOD=-θ或∠AOD=θ-,‎ ‎|OA|=|OD|cos或|OA|=|OD|cos.‎ 所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2)由ρsin=1,得ρ(sin θ+cos θ)=1,‎ ‎∴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0,‎ 又圆心C的直角坐标为满足直线l的方程,‎ ‎∴直线l过圆C的圆心,‎ 故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直径2.‎ ‎[思想方法]‎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对于简单的我们可以直接代入公式ρcos θ=x,ρsin θ=y,ρ2=x2+y2,但有时需要作适当的变化,如将式子的两边同时平方,两边同时乘以ρ等.‎ ‎2.直角坐标(x,y)化为极坐标(ρ,θ)的步骤:‎ ‎(1)运用ρ=,tan θ=(x≠0);‎ ‎(2)在[0,2π)内由tan θ=(x≠0)求θ时,由直角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点所在的象限(即θ的终边位置).‎ ‎[易错防范]‎ ‎1.确定极坐标方程,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及其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 ‎2.平面上点的直角坐标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但点的极坐标的表示形式不唯一.当规定ρ≥0,0≤θ<2π,使得平面上的点与它的极坐标之间是一一对应的,但仍然不包括极点.‎ ‎3.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时,应注意两点:‎ ‎(1)注意ρ,θ的取值范围及其影响.‎ ‎(2)重视方程的变形及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使用.‎ ‎(建议用时:60分钟)‎ ‎1.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ρ=cos θ+sin θ和直线l:ρsin=.‎ ‎(1)求圆O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θ∈(0,π)时,求直线l与圆O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 解 (1)圆O:ρ=cos θ+sin θ,即ρ2=ρcos θ+ρsin θ,‎ 圆O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x+y,‎ 即x2+y2-x-y=0,‎ 直线l:ρsin=,‎ 即ρsin θ-ρcos θ=1,‎ 则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1,即x-y+1=0.‎ ‎(2)由得 故直线l与圆O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2.(2017·贵阳调研)以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 ‎(1)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过极点O作直线l交曲线于点P,Q,若|OP|=3|OQ|,求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 解 (1)∵ρ=,ρsin θ=y,‎ ‎∴ρ=化为ρ-ρsin θ=2,‎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4y+4.‎ ‎(2)设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θ=θ0(ρ∈R),‎ 根据题意=3·,‎ 解得θ0=或θ0=,‎ 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θ=(ρ∈R)或θ=(ρ∈R).‎ ‎3.在极坐标系中,求曲线ρ=2cos θ关于直线θ=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 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ρ=2cos 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2=1,且圆心为(1,0).直线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因为圆心(1,0)关于y=x的对称点为(0,1),‎ 所以圆(x-1)2+y2=1关于y=x的对称曲线为x2+(y-1)2=1.‎ 所以曲线ρ=2cos θ关于直线θ=对称的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4.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C,半径r=3.‎ ‎(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2)若点Q在圆C上运动,点P在OQ的延长线上,且=2,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 (1)设M(ρ,θ)是圆C上任意一点.‎ 在△OCM中,∠COM=,由余弦定理得 ‎|CM|2=|OM|2+|OC|2-2|OM|·|OC|cos,‎ 化简得ρ=6cos.‎ ‎(2)设点Q(ρ1,θ1),P(ρ,θ),‎ 由=2,得=,‎ ‎∴ρ1=ρ,θ1=θ,‎ 代入圆C的方程,得 ρ=6cos,即ρ=9cos.‎ ‎5.(2015·全国Ⅱ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t为参数,t≠0),其中0≤α<π.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2:ρ=‎ ‎2sin θ,C3:ρ=2cos θ.‎ ‎(1)求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 ‎(2)若C1与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 解 (1)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曲线C3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0.‎ 联立解得或 所以C2与C3交点的直角坐标为(0,0)和.‎ ‎(2)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ρ≠0),‎ 其中0≤α<π.‎ 因此A的极坐标为(2sin α,α),B的极坐标为(2cos α,α).‎ 所以|AB|=|2sin α-2cos α|=4.‎ 当α=时,|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 ‎6.(2017·唐山质检)已知曲线C1:x+y=和C2:(φ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1)把曲线C1和C2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设C1与x,y轴交于M,N两点,且线段MN的中点为P.若射线OP与C1,C2交于P,Q两点,求P,Q两点间的距离.‎ 解 (1)曲线C1化为ρcos θ+ρsin θ=.‎ ‎∴ρsin=.‎ 曲线C2化为+=1(*)‎ 将x=ρcos θ,y=ρsin θ代入(*)式 得cos2θ+sin2θ=1,即ρ2(cos2θ+3sin2θ)=6.‎ ‎∴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2)∵M(,0),N(0,1),∴P,‎ ‎∴OP的极坐标方程为θ=,‎ 把θ=代入ρsin=,得ρ1=1,P.‎ 把θ=代入ρ2=,得ρ2=2,Q.‎ ‎∴|PQ|=|ρ2-ρ1|=1,即P,Q两点间的距离为1.‎ 第2讲 参数方程 最新考纲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椭圆的参数方程.‎ 知 识 梳 理 ‎1.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通过消去参数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如果知道变数x,y中的一个与参数t的关系,例如x=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g(t),那么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用x,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3.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 点的轨迹 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 直线 y-y0=tan α(x-x0)‎ (t为参数)‎ 圆 x2+y2=r2‎ (θ为参数)‎ 椭圆 +=1(a>b>0)‎ (φ为参数)‎ 温馨提醒 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系数的平方和为1时,t才有几何意义且几何意义为:|t|是直线上任一点M(x,y)到M0(x0,y0)的距离.‎ 诊 断 自 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参数方程中的x,y都是参数t的函数.(  )‎ ‎(2)过M0(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参数t的几何意义表示:直线l上以定点M0为起点,任一点M(x,y)为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  )‎ ‎(3)方程表示以点(0,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  )‎ ‎(4)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点M在椭圆上,对应参数t=,点O为原点,则直线OM的斜率为.(  )‎ 答案 (1)√ (2)√ (3)√ (4)×‎ ‎2.曲线(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 A.在直线y=2x上 ‎ B.在直线y=-2x上 C.在直线y=x-1上 ‎ D.在直线y=x+1上 解析 由得 所以(x+1)2+(y-2)2=1.‎ 曲线是以(-1,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所以对称中心为(-1,2),在直线y=-2x上.‎ 答案 B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t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消去t,得x-y=1,即x-y-1=0.‎ 答案 x-y-1=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sin θ)=-2,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则C1与C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由ρ(cos θ+sin θ)=-2,得x+y=-2.①‎ 又消去t,得y2=8x②‎ 联立①,②得即交点坐标为(2,-4).‎ 答案 (2,-4)‎ ‎5.(2016·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椭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设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解 椭圆C的普通方程为x2+=1.‎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x2+=1,‎ 得+=1,即7t2+16t=0,解得t1=0,t2=-.‎ 所以|AB|=|t1-t2|=.所以线段AB的长为.‎ 考点一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例1】 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 ‎(1)求直线l和圆C的普通方程;‎ ‎(2)若直线l与圆C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y-‎2a=0,‎ 圆C的普通方程为x2+y2=16.‎ ‎(2)因为直线l与圆C有公共点,‎ 故圆C的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4,‎ 解得-2≤a≤2.‎ 规律方法 (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消参数常用代入法、加减消元法、三角恒等变换消去参数.‎ ‎(2)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哪一个量是参数,并且要注意参数的取值对普通方程中x及y的取值范围的影响,一定要保持同解变形.‎ ‎【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直线l:(t为参数)过椭圆C:(φ为参数)的右顶点,求常数a的值.‎ 解 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y-a=0,‎ 椭圆C的普通方程为+=1,‎ ‎∴椭圆C的右顶点坐标为(3,0),若直线l过(3,0),则3-a=0,∴a=3.‎ 考点二 参数方程及应用 ‎【例2】 (2014·全国Ⅰ卷)已知曲线C:+=1,直线l:(t为参数).‎ ‎(1)写出曲线C的参数方程,直线l的普通方程;‎ ‎(2)过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与l夹角为30°的直线,交l于点A,求|P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1)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 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2x+y-6=0.‎ ‎(2)曲线C上任意一点P(2cos θ,3sin θ)到l的距离为 d=|4cos θ+3sin θ-6|,‎ 则|PA|==|5sin(θ+α)-6|,其中α为锐角,且tan α=.‎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sin(θ+α)=1时,|P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规律方法 (1)解决直线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问题时,一般是先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解决问题.‎ ‎(2)对于形如(t为参数),当a2+b2≠1时,应先化为标准形式后才能利用t的几何意义解题.‎ ‎【训练2】 (2017·石家庄质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x-1)2+y2=1.直线l经过点P(m,0),且倾斜角为.‎ ‎(1)求圆C和直线l的参数方程;‎ ‎(2)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且|PA|·|PB|=1,求实数m的值.‎ 解 (1)由曲线C:(x-1)2+y2=1.‎ 得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2)设A,B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x2+y2=2x中,‎ 得t2+(m-)t+m2-‎2m=0,所以t1t2=m2-‎2m,‎ 由题意得|m2-‎2m|=1,得m=1,m=1+或m=1-.‎ 考点三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综合应用 ‎【例3】 (2016·全国Ⅲ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 ‎(1)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P在C1上,点Q在C2上,求|PQ|的最小值及此时P的直角坐标.‎ 解 (1)曲线C1的普通方程为+y2=1.‎ 又曲线C2:ρsin=2.所以ρsin θ+ρcos θ=4.‎ 因此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4=0.‎ ‎(2)由题意,可设点P的直角坐标为(cos α,sin α).因为C2是直线,所以|PQ|‎ 的最小值即为P到C2的距离d(α)的最小值.‎ d(α)==,‎ 当且仅当α=2kπ+(k∈Z)时,d(α)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此时P的直角坐标为.‎ 规律方法 (1)涉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综合题,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当然,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 ‎(2)数形结合的应用,即充分利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者利用ρ和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解,能达到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 ‎【训练3】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 θ+cos θ)=3,射线OM:θ=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 解 (1)圆C的普通方程是(x-1)2+y2=1,又x=ρcos θ,‎ y=ρsin θ,所以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 θ.‎ ‎(2)设(ρ1,θ1)为点P的极坐标,‎ 则有解得 设(ρ2,θ2)为点Q的极坐标,‎ 则有解得 由于θ1=θ2,所以|PQ|=|ρ1-ρ2|=2.‎ 所以线段PQ的长度为2.‎ ‎[思想方法]‎ ‎1.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常用的消参技巧:代入消元、加减消元、平方后加减消元等,经常用到公式:cos2θ+sin2θ=1,1+tan2θ=.‎ ‎2.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来求解两曲线间的最值问题非常简捷方便,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 ‎3.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化生为熟,体现了化归与转化思想.‎ ‎[易错防范]‎ ‎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在消参数的过程中,要注意x,y的取值范围,保持等价转化.‎ ‎2.确定曲线的参数方程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必要时通过限制参数的范围去掉多余的解.‎ ‎(建议用时:60分钟)‎ ‎1.(2017·合肥调研)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α为参数),在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ρsin θ+ρcos θ=m.‎ ‎(1)若m=0时,判断直线l与曲线C的位置关系;‎ ‎(2)若曲线C上存在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1)2=2,是一个圆;‎ 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0,‎ 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r,‎ 所以直线l与圆C相切.‎ ‎(2)由已知可得,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解得-1≤m≤5.‎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直线l 经过点P(1,2),倾斜角α=.‎ ‎(1)写出圆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求|PA|·|PB|的值.‎ 解 (1)由消去θ,‎ 得圆C的普通方程为x2+y2=16.‎ 又直线l过点P(1,2),且倾斜角α=.‎ 所以l的参数方程为 即(t为参数).‎ ‎(2)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x2+y2=16,‎ 得+=16,t2+(+2)t-11=0,‎ 所以t1t2=-11.‎ 由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PA|·|PB|=|t1t2|=11.‎ ‎3.(2016·全国Ⅱ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6)2+y2=25.‎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l与C交于A,B两点,|AB|=,求l的斜率.‎ 解 (1)由x=ρcos θ,y=ρsin θ可得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2ρcos θ+11=0.‎ ‎(2)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设A,B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的极坐标方程得ρ2+12ρcos α+11=0.‎ 于是ρ1+ρ2=-12cos α,ρ1ρ2=11.‎ ‎|AB|=|ρ1-ρ2|==.‎ 由|AB|=得cos2α=,tan α=±.‎ 所以l的斜率为或-.‎ ‎4.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两个坐标系取相等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0<α<π),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4cosθ.‎ ‎(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当α变化时,求|AB|的最小值.‎ 解 (1)由ρsin2θ=4cos θ得(ρsin θ)2=4ρcos θ,‎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2=4x.‎ ‎(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y2=4x得到t2sin2α-4tcos α-4=0.‎ 设A,B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是t1,t2,‎ 则t1+t2=,t1t2=-.‎ ‎∴|AB|=|t1-t2|==≥4,当α=时取到等号.‎ ‎∴|AB|min=4,即|AB|的最小值为4.‎ ‎5.(2014·全国Ⅱ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θ∈.‎ ‎(1)求C的参数方程;‎ ‎(2)设点D在C上,C在D处的切线与直线l:y=x+2垂直,根据(1)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的坐标.‎ 解 (1)C的普通方程为(x-1)2+y2=1(0≤y≤1).‎ 可得C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0≤t≤π).‎ ‎(2)设D(1+cos t,sin t),由(1)知C是以C(1,0)为圆心,‎ ‎1为半径的上半圆.因为C在点D处的切线与l垂直,‎ 所以直线CD与l的斜率相同,tan t=,t=.故D的直角坐标为,即.‎ ‎6.(2017·长沙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在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1)求C的普通方程和l的倾斜角;‎ ‎(2)设点P(0,2),l和C交于A,B两点,求|PA|+|PB|的值.‎ 解 (1)由消去参数α,得+y2=1,‎ 即C的普通方程为+y2=1.‎ 由ρsin=,得ρsin θ-ρcos θ=2,(*)‎ 将代入(*),化简得y=x+2,‎ 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为.‎ ‎(2)由(1)知,点P(0,2)在直线l上,可设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即(t为参数),‎ 代入+y2=1并化简,得5t2+18t+27=0,‎ Δ=(18)2-4×5×27=108>0,‎ 设A,B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 则t1+t2=-<0,t1t2=>0,所以t1<0,t2<0,‎ 所以|PA|+|PB|=|t1|+|t2|=-(t1+t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