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十) 非典型性议论文本阅读
一、[2018·淮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和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41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2分)
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4.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下列图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表一:
41
2011年学生喜欢古典诗词原因的调查数据表:(安徽师大附中高中文理两个班154名学生)
原因
吸收传统
文化精华
提高学
习素养
古诗词语言美、
意境美的熏陶
为了应
付考试
人数
19
35
21
69
百分比
12.8%
24.5%
13%
44.8%
表二:
2016年学生喜欢古典诗词原因的调查数据表:(周至中学高一到高三六个班300名学生)
原因
喜欢它
的思想
喜欢它
的语言
老师的讲解、电
视媒体的宣传
考试时有
很大帮助
人数
53
128
86
33
百分比
17.6%
42.7%
28.7%
11%
A.从图表一看:2011年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原因倾向于应付考试。
B.从图表二看: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原因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倾向关注古诗词的文化思想内涵和语言独特的魅力。
C.近年来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大型系列节目,主要是因为经典在日趋凋敝,为了提醒人们在喧嚣的时代不要忘记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D.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中,诗歌的价值大于散文的原因是古典诗词不仅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它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也在世界美学上独树一帜。
二、[2018·河南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纪秀生
41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4分)
41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原文选择表述有误的一项 ( )(3分)
材料一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A.材料一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B.材料二引用外国语言学家的评论,表明汉语已经在全球快速传播,引起了外国人的好评。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因为民族语言而显著提高。
C.材料一展现的是语言的特征,与文本第④段“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相照应。
D.材料二叙述的是语言的重要性,与文本第①段“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相照应。
三、[2018·徐州一检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1分)
建筑要有人文之根
石 羚
①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
②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
41
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
③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④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
⑤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
⑦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2018年2月6日05版,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41
2.本文是针对哪两种现象提出观点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2018·徐州二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
①“3·15”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人们还在谈论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消费者的数据权利。比如,一则“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就持续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价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算得上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②明明是明码标价却能暗度陈仓,消费者只能大叹防不胜防。随着新闻的发酵,身边也有朋友做了类似小实验,发现上述情况绝非个案:同在办公室的甲与乙同时打开某打车APP,呼叫起终点相同的快车(平价车)。但发现,平时常呼专车(高端车)的甲,显示价格就比平时只用快车的乙略高。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手法显得很隐蔽很“高明”,能通过赚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来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欢天喜地拥抱新经济,认准了平台反而深受其害,这真的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③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差别定价并非一定是坏事。飞机头等舱价格总是数倍于经济舱,演唱会内场座位必然高价,企业版软件总比家庭版贵很多,它们并不是比普通座、大众版“好”那么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之所以被接受被实践,不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
41
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④从年初支付宝个性化年度账单引发的大数据信任危机,再到“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大数据时代普通消费者的弱势处境暴露无遗。尽管互联网从诞生之际,就被冠以“透明”美誉,但今天看来,这份透明是非对称的。一方面,平台化意味着新的中心化,平台手握海量数据,对个人生活轨迹以及消费偏好精准画像,让个人无处藏匿;另一方面,就像“大数据杀熟”案例所展现的,平台可以有所隐瞒,只以“有限真实”示人。这样的权力结构,像不像站在一只望远镜两头对视的人:一方看到了对方无限放大清晰的像,另一方则只能看到一个极度缩小的黑点?
⑤当然,这绝不是说大数据带着原罪,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毕竟,面向万物互联的未来,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是无法扭转的趋势,无论是通过大数据营销快速撮合交易,还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完善社会治理,数据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换个角度说,当大数据无孔不入,也要谨防数据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数据王国”滥用数据权力。只有保证普通用户数据权利与平台数据权力间的大致平衡,才能为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
⑥从深层次上说,大数据使用引发的几次公众信任危机,与人们对于技术运用的期待,是一体两面的。当网约车踢出了黑车,当12306挤出了“黄牛”,全社会已经倾向于相信: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让社会更有效率,更可以激发诚信透明的商业伦理和商业文明。这一份期待,也当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自觉与技术伦理共识。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3日)
1.针对“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的疑问,作者给出的观点是什么?(3分)
2.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1
3.结合文本思考,“大数据杀熟”应该怎么理解? (2分)
4.结合文本,概括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和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所谈的“差别定价”的不同。(4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不拖延的人,离幸福更近一步
①许多伟大的创作者都有拖延的毛病,有些还为自己发明了对抗绝招。《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每天开始写作前,会把衣服脱光,换上一件破破烂烂、衣不蔽体的睡袍,因为当他这么见不得人时,就没办法写到一半跑出去逛街,只能乖乖待在书房里写作。
②心理学家整理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拖延症患者,大约分为以下四大类型:想要拼到最后一刻的冲刺者;对结果怀有恐惧的逃避者;选择困难者;容易分心、爱寻求刺激的人。
③要解决拖延症,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比较接近哪种类型。这些背后的动机稍有不同,所以进一步认识或许能帮助你跟自己对话。但无论你是哪个类型,有个观念必须认知,踏出第一步再说!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动起来!
④这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凭我自己的经验,绝对比在原地犹豫不决要来得舒服多了。从前写作时,总是因为对自己的作品期许很高,苦思半天却无法动笔。但后来我发现,只要能够逼迫自己开始写,先不管文字好不好,开始了这个行为,身体会逐渐适应,心情也会逐渐进入状态。所以我现在会在开始写一篇文章前,乱写一通,并告诉自己:我现在写的第一句根本不是文章的第一句,只是在暖身而已,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动起来再说!只要先有一些动作,让自己开始朝着目标动起来,就是最好的第一步。
⑤其次,把大的任务切成小块。要盖完一栋房子,先从一块一块砖头垒起来开始吧。我们会拖,往往在于我们虽然设定了目标,但缺乏计划好的行动。在面对一件复杂、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从最基本的行为着手。把一个大任务切成小块,规划后再去执行,是很重要的技巧。
41
⑥要完整地读完一部书,读前你最好先拟定一个时程,设定一个合理时数(例如半小时或一小时)来做这件事,并且做完就给自己一个奖励,有必要的话让自己中途休息几分钟再继续。如每天除了设定所读的内容这个目标外,你还要思考读书前要做什么,例如给自己倒一大杯水、把桌子清理干净、稍微做一下伸展等。这都是为了让你能顺利完成“静心读书”的计划,也应该编制一套行动指南,去除许多原本阻止你完成事情的障碍。当你内心设定好一个执行计划,并按照这个计划设定每一个工作小目标,能大大提升你完成整个计划的可能性。
⑦当一个人看到老年的自己,你就会自动存养老金了。很多上班族都知道,要尽早为自己的养老存钱,但对于大多数25~35岁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在做财富规划的还是少之又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想象“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也就很难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这个“未来的我”变成一个具体的面孔,让自己看到、感受到,那整个视野将大大不同,“迫切感”也就油然而生。所以,面对遥远的计划,你要想办法把未来的感觉带到现在。加州大学哈尔·赫什菲尔德教授就做了一个实验来颠覆这个现象:他找了一群大学生,把他们的照片先修成老年人的样子。接着,他让这群学生戴着眼罩,进入一个VR(虚拟现实)世界探索,然后在这个虚拟环境里,他们遇见了“未来老年的自己”。经过这个体验后,赫什菲尔德教授请这些大学生做一个财富规划的习题。比起没有看到老年自我的控制对比组,凡是见到老年自我的学生,把自己未来的退休金都增加了一倍。
⑧因此,成为一个不拖延的人,还需要调整自己的时间观,让自己看得远一点,想象拖延给未来所产生的后果,你就会感受到这个压力。这不是鼓励悲观,而是用比较实际的态度设想未来,让自己能未雨绸缪。你将会深刻感受到:现在真的不能再拖了!不拖延的人,离幸福会更近一步。
(选自《人民网》2018年2月)
1.简要分析文章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2.结合全文分析,如何才能做一个“不拖延的人”呢? (4分)
3.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说说你对拖延的看法。(3分)
链接材料
41
(1)美国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总结了他与成千上万拖延者合作的经验,得出如下结论:“拖延有时是一种本能,适当拖延可以带给人们暂时释放压力的快感。”
(2)俗话说“事缓则成”。比如购买过程中因为无法承受昂贵价格拖延,最终可能会因为商品过季而打折;争吵拖延,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平静下来,更有效率地解决争端而且避免伤害到亲友;毛泽东跟日本鬼子游击拖延战术,最后打败了武器发达的日本人,取得胜利。
(3)事实上,有些情境下的拖延还会给我们带来其他好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件被推迟的乏味任务被别人完成了”。
六、[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 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
41
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3日)
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2分)
2.阅读下面加点短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41
3.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3分)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学生的精神
陶行知
①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②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③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④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么,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的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⑤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须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中国民众的不能团结,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
41
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⑥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
1.文章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2分)
2.请说出选文第①段句子中加点词语“这”所指代的内容。(2分)
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
4.下面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3分)
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朱棣篡位之时,使他草“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夷十族。当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迫方先生一笔锥。
八、[2018·攀枝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2分)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41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41
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4分)
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九、[2018·广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8分)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表1)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
手机
电子阅读
平板电
41
线阅读
阅读
器阅读
脑阅读
2016年
55.3%
66.1%
7.8%
10.6%
2017年
59.7%
71.0%
14.3%
12.8%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表2)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
(单位:分钟/天)
年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平板
电脑
电子阅
读器
2016年
20.2
13.2
6.6
57.2
74.4
13.9
5.5
2017年
20.4
12.0
6.9
60.7
80.4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
41
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41
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2.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4.《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4分)
5.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5分)
41
十、[2018·福建]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一时间归国成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材料二】下表是“归国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迅猛增加。
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
C.众多海外留学生不愿在国外做“旁观者”,希望同到国内,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D.潘建伟与高徒回国,是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
2.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3分)
41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4分)
十一、[2018·岳阳]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问题。(10分)
【文本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目的是什么?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二】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三】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至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迥
41
然不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间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1.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B.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
2.根据文本信息,比较“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有什么不同?(2分)
3.根据【文本一】【文本二】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2分)
4.军军想将上面三则文本作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帮他补充完成下列写作提纲。(2分)
摆出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现象 分析难以保持专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原因和影响
5.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2分)
41
十二、[2018·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18分)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
41
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材料1】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接起来。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
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50-12:00
上课
12:10-12:20
学习英语语法
12:20-12:40
午餐
12:40-12:50
背诵一首古诗词
41
12:50-14:00
午休
14:00-14:20
阅读名著片段
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的“理解”需要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2.“链接材料1”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3.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5分)
4.老师要求背诵《桃花源记》,小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
41
十三、[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5分)
贴心的回家之路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
【一组数据】
历年春运人数(单位:亿人次)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2.62
23.59
25.57
28.61
31.10
34
33.23
28.1
29.1
27
(据百度百科)
小贴士:8号召开的2018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初步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目前,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线正在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力争给乘客带来最好的体验。
(据“国际在线”)
【一组新闻】
新闻一 “今年春运,高铁首次从西安开行到贵阳。D1701次节前上座率都在90%以上,节前两天的一等座车票都售罄了。”中国铁路西安铁路局集团客运处技术科科长陈志铁介绍,之前从西安至贵阳的普速列车运行时间需要22小时22分,而动车仅需7小时41分,运行时间压缩近15个小时,使从西安去往贵阳、昆明、桂林、南宁、北海等方向更加便捷。
新闻二 开行更多爱心专列。今年春运,铁路部门不仅继续开行81对主要运行在贫困地区的小慢车,还推出各种形式的“精准扶贫专列”。2月5日开行的D3826次“精准扶贫”高铁专列,将运送从云南到珠三角务工的人员回家;2月6
41
日开行的D3782次“摩托大军”高铁专列,为往返粤桂的务工人员提供便利;2月8日开行的D1818次“城市建设者”高铁专列,将帮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川渝籍务工人员返乡。
新闻三 2018年春运期间,中国铁路总公司进一步完善车站和列车设备设施。连接售票网的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大幅增多,从去年的571台增加到1000台,旅客可实现5秒内自助“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大大提高了验证环节的通过能力和通过效率。在沈阳火车站,旅客通过手机APP可以实现自助位置引导、餐饮引导、设施查询等信息服务;在北京站,旅客进入验证口后,打开手机GPS或蓝牙“摇一摇”,就能找到候车室,还能进行挂失;在上海虹桥站,每天将有超过1万名旅客选择不取车票、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乘车,无线化、无纸化的高铁出行让旅客脚步更轻快。
(选自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一则评论】
中国铁路跑得再快、再远,最终还要抵达人心。告别了A点到B点的枯燥,中国铁路也正在重新定义旅途。徜徉在春运的“千帆竞发”中,车站和列车上的满格信号,让手机电脑不会被“束之高阁”;准时运行的“站站停小火车”,也在为城乡通勤的人们不停地来回奔波。从自主选座、外卖订餐,到清理乘车证、开展会员服务,曾经“高高在上”的“铁老大”,已经变成了身边贴心的旅程助手。
这样的温度,离不开铁路段上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当代时传祥”蒋明轶,一名长期干着脏活累活的集便器专修工,“我愿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人”的誓言令人动容;“轮椅哥”马成良,一个推轮椅的普通客运员,“愿意做旅客的眼睛、手和腿”,一趟趟往返于候车大厅与站台之间;“时代楷模”刘晓云,一位百问不倒、百问不恼的值班站长,自学手语、急救知识,待旅客如亲人……不仅仅是春运,每一趟看似寻常的出行,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铁路人在保驾护航。
(选自《春运,抵达终点更要抵达人心》,
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春运”全球罕见,大量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回家过年。
B.随着时代的发展,回家过年的旅客出行越来越便捷。
C.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更多的人出行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乘车。
D.每一趟看似寻常的出行,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铁路人在保驾护航。
2.请解读图表中的数据,归纳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3分)
41
3.“一组新闻”中表现出今年春运具有哪些特点?请从三则新闻中各提取一个关键词进行概括。(3分)
4.“一则评论”中春运“更要抵达人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抵达人心”?(3分)
5.请根据文本材料与你个人的阅历,探究形成春运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
十四、[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4分)
网络时代也别放弃慢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广大读书人、爱书人的节日。在这一天前后,全国各地的诸多
41
场所,总会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类活动。“世界读书日”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为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是否更持续深入人心?
——2018年“世界读书日”阅读调查
图一:阅读时间
图二:阅读形式
图三:阅读的读物
【材料二】
数字时代不需要阅读了吗?
在数字时代,更需要坚定对阅读的信仰。技术从来不是单向进步的,数字阅读再次对此提出佐证。由于海量内容和快速搜索的出现,许多读者已经基本上是一个无记忆的动物了。各种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检索功能器的使用,使我们的记
41
忆功能退化。凭借那些不是通过阅读而获得的知识和记忆所进行的思考,始终是浅薄的。人不能将经过机器整合过的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尽管我们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把这些知识组合得十分精妙,但这种精妙只能以机器能够达到的水平为基准。
从这个意义上看,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思考能力反而有可能逐步退化。如果说现代医学在实现人类安乐死问题上是一种进步的话,这种科学的进步必然带来伦理上的退化。同理,我们在数字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人类自身某种功能的退化,这是不是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自身功能的一种安乐死呢?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慢阅读可以改变浮躁心态吗?
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但在读书、涵养身心等方面,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和“淡定”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程序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这种“慢”,玩味、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得到相得益彰的推进。人因为爱书,智慧而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活动和发展的“精雕细刻”吧。也就是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马《慢阅读》所倡导的,“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
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毕竟,思维不是机器和程序,不是输入程序就能得到某种结果,而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触发,而这种“触发”和“迸发”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越是轻松,越是自由,越是舒缓而淡定,就越能诞生“机智和智慧”。
“快速、快感、快扔”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干什么事情都要看钱、看物质,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在作怪吗?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与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年轻人已经成为当下购买付费电子读物的主力军。
B.我国阅读人群中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占比最高。
41
C.手机时代,读有声书得以发展,将来必会超过电子书。
D.每天超过一小时阅读时间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群。
2.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小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3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加横线的“安乐死”?(2分)
4.从“材料三”来看,“慢阅读”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优点?(3分)
5.有人认为慢阅读很难实现,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一、
1.给予平静与慰藉;提供民族精神典范(智慧风范等);帮助形成一致审美方式;帮助获得古典韵致;给予心灵滋养。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由文章第③段“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第④段“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第⑤段“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重温那
41
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以及第⑦段“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中组织答案。
2.央视面向大众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联系本文①②段我们可以得知,上文写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大众喜爱,这种方式即指《中国诗词大会》这种节目形式。
3.放在A处。(理由)示例一:从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看。第③段讲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而材料写的是王海军个体对诗词的热爱。材料证明了观点,所以放在A处比较合适。示例二:从人称指代看,第③段最后一句“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中“他们”指的是读书的个体,而第④段中的“他们”指的是文学巨匠与大师,材料中的王海军是个体现象,所以材料放在A处比较合适。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观点与事例间的关系能力。首先明确材料的写作内容——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热爱诗词,并有不错的成就。而第③段的中心句是“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材料与中心句的观点一致,所以应该放在这里。
4.C [解析] 本题是表格分析题。这是两个表格,因为抽查人数不同,所以在分析时不能看数据,要看百分比。A、B两项对表格的分析都是正确的。而C项,根据文章第⑧段可知,央视宣传经典古诗词,主要原因不是经典日趋凋敝,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二、
1.①我们曾经对汉语有自信,但近现代以来,这种自信产生了动摇。②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有其独特的优点。④汉语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文章第②段“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第③段“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第④段“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第⑤段“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等内容组织答案。
2.首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和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然后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并列举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最后指出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必要性。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本段先写“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接着写到“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最后说“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据此总结。
41
3.B [解析] 对第二则材料分析有误。第二则材料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的观点。
三、
1.建筑要有人文之根。
[解析] 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无论模西建筑还是仿古建筑,都是对文化根基的不自知,就好比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第⑤段“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由此可以归纳,中心论点正是文章的标题。
2.模西建筑热、仿古建筑热。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答“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也可)。
[解析] 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文章①②段列举的是模西建筑的现象,第③段是具体分析其弊端。第④段由过渡句“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开始阐述仿古建筑的弊端,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从中分别筛选提取,精准概括即可。
3.列举模仿西方建筑热潮,批判“东施效颦”的行为,引出了“建筑”论题,并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建筑要有人文之根”的重要性。同时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文章开篇列举模西建筑的热潮,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让读者领悟到没有人文之根盲目模仿的可悲可笑。从而引出了论题——建筑,并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建筑要有人文之根。
4.举例论证。举开平碉楼,马达加斯加的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的例子有力论证了“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或“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这个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 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和作用。第⑤段列举了地方特色建筑的事例,证明了这一段开头的分论点“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四、
1.拥有技术者不仅要有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
[解析] 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细读文本,可以发现①②段列举了差别定价的两个事例,③④段从理论上分析了“大数据杀熟”的原因。第⑤段才归纳出中心论点“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
41
2.举例论证(事实论证)。用事实具体、鲜明地论证了数据权力不尊重用户权利的观点,说服力更强。
[解析] 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和作用。读画线句子,很容易确定是举例论证。举了同一家酒店同一个房间对不同顾客价位不同的例子,论证数据权力“看人下菜碟”,不尊重消费者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3.平台通过海量数据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损害消费者权益。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词语有字面意思,在文中往往还有语境意思。“大数据杀熟”,隐含着“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的内涵。根据文章③④段进行分析总结,意对即可。
4.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差别定价”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而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是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解析]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和概括题。锁定第③段对两种视角的“差别定价”的比较阐述,不难发现答案,可以进行概述:前者对消费群有益,后者对消费者有害。
五、
1.引出论题,做一个不拖延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因为是开篇,列举的是名人对抗拖延的事例,引出了论题——拖延,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不拖延的人,离幸福会更近一步。还用故事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要解决拖延症,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比较接近哪种类型;朝着目标,先动起来,走好第一步;把一个大任务切成小块,规划后再去执行;还需要调整自己的时间观,让自己看得远一点。
[解析] 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学生跳读文本,不难发现第③段“要解决拖延症,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比较接近哪种类型”,第④段“只要先有一些动作,让自己开始朝着目标动起来,就是最好的第一步”,第⑤段“其次,把大的任务切成小块,规划后再去执行”,第⑧段“成为一个不拖延的人,还需要调整自己的时间观”,有“先”“其次”这样的标志词,然后自己概述回答即可。
3.示例一:材料中主张适度拖延好处多。我同意这个观点。“三思而后行”,“冲动是魔鬼”,冷静思考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示例二:尽管材料中说适度拖延好处多,我还是赞成不拖延,离幸福更近一步。因为机会稍纵即逝,只有不拖延者才可以抓住。
41
[解析] 此题属于材料链接主观题,读懂材料是关键。材料里的观点跟文本观点背道而行,是在论述“拖延”的好处。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尤其可以采用辩证的观点,有理有据即可。
六、
1.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索;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出下文论述。本文围绕“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来展开,论证阅读的作用。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首先吸引读者,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同时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
2.句中加点的短语“一位作家曾指出”,表示后一句内容是有据可寻的,是一位作家提出的,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本意,再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其所体现出的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3.示例:曾有一段时间,学业考试让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读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书中福楼拜在忙碌中依然会捕捉生活之美,这种做法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却不可庸碌”的道理,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书目,从一本书中的具体一句话或某一情节阐发阅读带给自己的好处和改变,注意以小见大,越具体越细微越好。书籍对自己的改变,一定要是正向积极的,催人奋发的。同时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七、
1.今日的学生及一般教员,要有学生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文章的标题是一个短语,不可能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但它却表明了全文论述的话题。文章是从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很容易自满的通病开始谈起的,结合结尾“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进行整合即是选文的论点。
2.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意义。“这”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仔细阅读“这”前面的文字,找到其替代内容。
41
3.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要改造社会必须具有委婉的精神,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读者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这句话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是对“委婉精神”的一种形象比喻。解答此题,要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去揣摩其表达效果。
4.放在第⑤段最合适。因为方孝孺的事例体现了读书人具有的坚强的人格,这和第⑤段的论点“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相符。(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分析与运用。先确定材料中事实论据表明的观点,这则有关方孝孺的材料体现了读书人具有坚强的人格。然后阅读原文每个段落,找到文中不同段落的分论点,确定材料可以作为哪一个段落的论据。本文中只有第⑤段的论点与材料表明的观点有关。最后,验证,将所给材料代入段落,验证与该段观点是否相符。
八、
1.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据说”的意思是根据别人说。表达此信息的来源并非发言人,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作者并不肯定阿基米德故事的真实性,所以,“据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原句在第⑤段倒数第二句,直接使用原句作答。
3.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或“牛顿借鉴前人成果,发现万有引力”);②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或“门捷列夫借鉴前人成果,制成元素周期表”);③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或“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④法拉第要做大量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事实论据的概括。围绕第③段“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作者在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列举了牛顿、门捷列夫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获得伟大发现和爱迪生、法拉第经历许多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事例。
4.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的理解。依据第⑦段,“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是一般人的错误认识,不是作者观点。
九、
1.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对比能力。需要学生梳理大量数据的关系,做题时注意回归文章一一对比,根据关键词与文中各项数据和表格统计数据进行对比。C项中“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与表2提供的信息相矛盾。由表2“
41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可知,阅读“报纸”的时长2017年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故选C。
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逻辑的把握,注意题目设置的陷阱,答题时注意表示时间范围限定词语,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A项错误,文中没有说明2017年的“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B项错误,由“广州调查”中“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可知非“同年”;C项错误,由“广州调查”“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可知。
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对比能力,需要注意选项所指的人物观点,细心观察选项有无偷换概念或增删观点等。D项错误,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④段“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可知原观点并没有肯定“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另外,阅读的“深”与“浅”取决于阅读者与作品内容两个方面。
4.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②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个人物的整体观点及他对阅读持有的态度,然后回到原文“各抒己见”第⑤段,对其观点进行概括即可。
5.示例一: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示例二:我认为纸质阅读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各种电子阅读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期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找到适合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本题可从两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一、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可联系生活找出其不可替代的现象,如公文、合同、藏书爱好者收藏的书籍等这些都是纸质的,而且都是不可替代的。二、纸质阅读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可从数字化阅读的优点,如:方便、快捷等入手,要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
十、
1.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材料一中“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但并非是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迅猛增加。故A错误。
2.第一阶段,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
41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结合。配图可以让人更直观地了解文字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义。此图已分为三种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6年增长到47.3%,第二阶段3年就增长到85.4%,第三阶段4年中每年基本保持在80%左右。
3.促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科技队伍的实力;推动国家做出加快人才建设的战略决策。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三分析可得知答案。
十一、
1.C [解析] 此题考查文意把握。我们不妨先逐个概括,然后综合归纳。仔细阅读文本,不难看出【文本一】说生活中部分产品故意吸引你的注意力来消磨你的时间,使你不能深度思考。【文本二】讲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再去专注甚至深度思考一件事。【文本三】介绍专注于一件事到来的独特的心理享受。把以上三者进行综合,可知正确答案为C。
2.生活中大多数人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愉悦的保持时长短暂;愉悦感的获得依靠媒体等外物,把自己的生活导向空虚和无聊。丘吉尔获得愉悦感,却是全身心付出,经过了观察、比较、剖析、内化等一系列深度思考过程;愉悦保持时长绵长,因为不时有新知识纳入自己思维体系而获得快乐与满足;愉悦感的获得从自己出发,生活永远有额外的兴味,也将永远充实。(能从付出精力的程度、愉悦的持久度、愉悦的影响度选择一点作答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其中【文本一】的句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愉悦感来自外界的刺激,这种感受来得轻而易举,稍纵即逝。【文本三】讲述丘吉尔从走路坐车的时候发现新的景色,被一幅美术作品所吸引,画画的专注与对生活的思考中获取愉悦感,回答时分别把两种愉悦感的不同列举出来即可。
3.最终会因为太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做出判断而丧失热情,丧失抗争欲望,失去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能力,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概括出答案,合理即可。
4.强调保持专注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如何提高专注力,加强深度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面的两个表格分别是提出问题部分和分析问题部分,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入解决问题部分。议论文围绕提高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进行论证,引出解决问题部分需要“强调保持专注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如何提高专注力,加强深度思考”。
5.示例:我曾沉迷于游戏,陷入其中,成为“愉悦感”的奴隶,这组文本引起我思考,要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把它安排进日常,保持专注。
[解析]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
41
需要联系三则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作答。三则文本重点强调了保持专注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文本一】主要是写娱乐和游戏对生活的影响,【文本二】主要是议论,【文本三】写丘吉尔从高雅的画画中获得愉悦感。综合三则文本,我们要远离游戏与娱乐性的东西,重拾高雅的乐趣,从读书和优雅的音乐与画画中获得知识与乐趣,只有这样才会培养专注力,培养我们对生活的深度思考能力。
十二、
1.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文意。解答此题,要在熟悉文章内容和题干的基础上,在文章中找到每一个选项的具体位置并进行比对。D项,其表述在原文第六段,由“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可知“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选项“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的表述有误。
2.心理意象法。相同点: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不同点:心理意象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而罗马房间记忆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与分析。细读链接材料1的内容,链接材料1“罗马房间记忆法”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接起来”。再结合原文看,与原文“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说法一致。进而可以判定出是“心理意象法”。最后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可知其相同点都是要“联系”,不同点在于“心理意象法”提到“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图画、一个动态的故事”,说明该方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罗马房间记忆法”提到“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可知该方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中事物。
3.①分散学习法,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②交叉学习法,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③习题检测法,挑战数学易错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与探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何晓羽的作息时间表。其作息时间表上按时间段进行学习规划,与原文“分散学习法”当中“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分散学习法”。由7:30-7:50时间段做了两件事和原文“交叉学习法”中的“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交叉学习法”。从时间表里看到何晓羽“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与原文“习题检测法”里的“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习题检测法”。
4.①详尽发问法。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②心理意象法。想象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③分散学习法。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
41
[解析] 这是一道拓展类试题,要求对背诵《桃花源记》推荐方法,首先要分析文章中适合于背诵课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详尽发问法、心理意象法、分散学习法;然后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结合文言文《桃花源记》的文章内容进行具体阐述。答题时,应严谨分析文中的几种方法并与文言文进行结合,按照原文中的思路进行答题,理由要准确,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十三、
1.C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把握文本信息内容的能力。每个选项都对应着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仔细阅读文本,根据选项逐个去对应文本内容,尤其要关注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C项中“更多的人出行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乘车”对应文本材料“新闻三”,可知上海虹桥车站每月有超过1万名旅客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乘车,而相对于虹桥这么大的车站,1万多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选项C错误。
2.示例:近十年春运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我国的春运压力一直没有释放。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解读探究结论的能力。此表只有两个项目,一是年份,一是对应年份春运的人数,因此主要看不同年份春运人数的变化,从人数变化中去寻找结论。从2008到2017年,春运人数一直有二三十亿人次,说明春运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春运压力始终存在。
3.示例:高铁更便捷、爱心专列、高科技带来高效率。
[解析] 本题考查文本信息提炼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只要认真仔细阅读“一组新闻”的内容,提炼关键词,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要注意的是三则新闻都要阅读,加以提炼。
4.示例:“抵达人心”就是要关爱乘客,让他们出行更方便。要加强服务,保障安全,并引导他们做好防骗防偷等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并利用文本信息做出合理推断。解答此题,对照题目找到文中对应此题要求的答题区域在“一则评论”“一组新闻”,仔细阅读这两块材料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5.示例:形成春运的原因,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所以,人们都需要回家过年;二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都要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三是我国教育的空前发展,大量学生出门学习。要解决春运难题,一是要发展经济,让人们可以在家乡找到工作;二是加速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这样减少人口迁徙。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个人阅历和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中看,春运主要是因为人们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集中在春节这个时间回家过年。再结合自己的阅历,知道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出门在外的游子都要回家过团圆年。解决的方法主要是减少人口流动,减少人口流动就要发展当地经济。
41
十四、
1.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推断能力。C项“将来必会超过电子书”推断绝对化,由图二“读电子书”的占比19%,而读有声书的占比仅0.24%,不足以推断出“必会超过电子书”。A项由图三可知;B项由图二可知;D项由图一可知。
2.都采用了问句的形式,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从三则材料标题来看,都使用了疑问句,疑问句可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会思考为什么,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3.“安乐死”是比喻的说法,指数字时代海量内容和快速搜索使人们无须记忆,记忆力退化,凭借数字化整合将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会使我们的思考能力退化。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二中“由于海量内容和快速搜索的出现,许多读者已经基本上是一个无记忆的动物了……人不能将经过机器整合过的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思考能力反而有可能逐步退化”可概括出。
4.①改变人的精神趣味和人格风貌;②在慢阅读中,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能诞生机智和智慧;③改变人的浮躁和功利化心态。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该题应抓住材料三来分析,材料三共有三段文字,第一段写慢节奏、慢阅读对人的精神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影响;第二段写从思维的角度看待慢阅读,即慢阅读对思维的影响;第三段指出“快速、快感、快扔”弊端。通过对文字的分析就可以概括出对“精神与人格”“思维发展”“心态”的影响等方面的优点。
5.示例一:我认为慢阅读确实很难实现。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手机、电子书等充斥在人们的阅读之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快速化、碎片化的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如果再让他们回归到原来的传统阅读是很难的,再加上现实生活的快节奏也冲击着“慢阅读”的实现,因此,在现阶段要实现“慢阅读”确实是有难度的。
示例二:我认为并不困难。现实生活中,人们虽然习惯了使用手机、电子书等现代阅读方式,但是,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还是希望得到一种“优哉游哉”慢节奏,在“慢阅读”中思考、沉淀,改变浮躁,追求自由、舒缓、淡定中诞生智慧和机智,因此,我认为慢阅读不难实现。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观点、探讨文章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文本与生活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侧重于从生活中人们对阅读习惯的养成、人们生活节奏的快速化等对阅读的影响方面来阐述理由。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