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关税法《崔利一一斯穆特法》,对890种商品增加了税率,把关税平均提高了34%以上。美国的自私行为招来了各国的纷纷报复,大幅度提高了各自的税率。这场关税战带来的最大后果是( )
A. 各国竞相实行严格的经济管制 B. 美国的商品输出受到严重阻碍
C.人类开始面临着新的大战威胁 D.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得以重建
2.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3.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B. 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5.《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中记载:“我(哈耶克)年轻的时候,只有很老的长者相信自由市场制度。等我人到中年,除了我自己,就没有人相信它了。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活得足够久,看到青年人再次相信它。”材料中的“青年人再次相信它”可能是在( )
A.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期 D.20世纪70年代以后
6.据俄罗斯《权力》杂志记者报道,俄国政府在2007年版《教师手册》中下达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指示:“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性);戈尔巴乔夫——坏(毁灭了国家)。”下列与之相对应的说法是( )
A.斯大林的好是指实行了单一的公有制 B.赫鲁晓夫的坏是指大量种植了玉米
C.赫鲁晓夫的坏是指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D.戈尔巴乔夫的坏是指承认市场作用
7.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它成立20余年后,主要借款对象由西欧各国变为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各国购买力,促进了世界贸易。该组织( )
A. 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建立于1945年,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
D.以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为其重要特点
8.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B.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9. 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 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 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 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 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10.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11.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配合政治统治的需要
12.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 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13.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
14.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 )
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
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 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
15. 传记学家阿尔森·古留加这样评述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 应该是( )
A. 苏格拉底 B. 莎士比亚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16.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
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B.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 D.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17.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8.“它在一般人和虔诚信徒中唤醒了宗教,将宗教几乎逐出了政治。它的主要性质,即人类心灵的解放以及精神领域内绝对权力的废黜。”这里的“它”( )
A.冲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控制 B.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弘扬人文主义
C.打破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宣扬进化论挑战基督教神学创世说
19.《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20.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 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其朝野贤豪,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土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
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
A.“敢有垄断以置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C.“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D.“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2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 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 )
A.革命摇篮井冈山 B.遵义会议旧址 C.革命圣地延安 D.西柏坡
23.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应梁启超之邀访问中国,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实用主义哲学和以实验主义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热烈讨论。这一讨论( )
A.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B.导致激进派与改良派汇流
C.推动了哲学研究的国际合作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4.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 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C. 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
D. 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
2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0 分)历史展览是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某校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公众举办了一次历史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
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请指出展览一中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以及本质区别。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2 分)
展览二:中外史学著作
《史记》
《历史》
作者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记述内容
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 但是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2)据材料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8
分)
27.(18分)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是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一个根本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
——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5分)
(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若把历史发展轨迹放在一个时空坐标系中,在任何一个横向社会时间坐标点上,历史发展轨迹都会对应一个最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如果按着社会时间顺序连续排列这些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就会得到一条上升性的直线式历史发展轨迹——“中轴线”。在资本主义
现代化发展轨迹与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演化对比示意图上,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与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表现出两条立体交叉的运行线路,B点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起始阶段,BC线路代表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D点代表的是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起始阶段,DE线路则代表着以苏联模式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轨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安庆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D
D
C
B
A
C
C
D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B
C
C
C
A
A
C
D
B
D
26.(1) 共同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封建专制)。(2 分) 本质区别:西方(欧洲)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东方(中国)是儒学思想在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4 分) 因素:①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③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束缚。(6 分)
(2)共同点:以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4分)
原因:社会生产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4 分)
27.(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3分)
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4分)(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3分)
思想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2分)
(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2分)
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4分)
28.示例一:
论题:传统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起始阶段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
阐述:从1917年到1950年30多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苏俄(联)比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但不能否认,就是依靠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使苏联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化强国。在苏联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遭遇严重挑战,经过罗斯福新政直到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才最终摆脱这场危机。综上,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优于同时期资本主义现代化。(10分)
示例二:
论题:二战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优于传统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分)
阐述:1929年大危机后,资本主义开始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国家干预,使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相反,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逐渐陷入困境,最终导致苏东剧变,社会主义现代化遭遇挫折。综上,二战后资本主义现代化由于新理念的支配,发展要优于传统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10分)
(示例仅作为参考,不作为阅卷唯一依据,考生如果选择“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开始现多样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其中最大亮点”“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现代化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也有了新的变化”等作为论题并言之有据,也可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