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问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问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12‎ 环境问题 考向预测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 ‎[模拟诊断]‎ ‎[2017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解题思路】(1)本小题考查工业生产的污染问题。从资料可知,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的特点: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多。进而推出其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点多面大。‎ ‎(2)本小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从图中可看出90年代焦化企业规模小,单厂运量小,以汽车运输为主,尾气污染量大,且运输线路多,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现象严重。‎ ‎(3)本小题考查产业园区对污染的治理措施。通过对比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可知企业的数量减少,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治理污染。由于生产集中,运输量大、线路少,为修建铁路专用线提供了条件。采用封闭式运输,可进一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答案】(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环境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 ‎2.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考向预测 考向2 可持续发展 ‎[模拟诊断]‎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1~3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1.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3.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伴随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诸多变化,为此,人类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第1题,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河湖水量开始会增加,但随冰川融水量减少,水量会减少,B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第2题,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 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第3题,四选项中,ACD分别是人类生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或无害化生产,只有B选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选B。‎ ‎【答案】1. D 2. D 3. B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 ‎(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生态效益 ‎①防止生态环境恶化;②降低污染,净化环境;③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社会效益 ‎①改善农民生活环境;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污染治理费用 生态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 ① 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考向预测 考向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真题诊断]‎ ‎(2016·海南高考)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在7%左右,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第2题,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答案】1.C 2.B 3.D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2019届高三·惠州调研)如图示意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Ⅰ、Ⅲ为植被指数上升区,Ⅱ为植被指数稳定区,Ⅳ为植被指数下降区。据此完成1~2题。‎ ‎1.Ⅱ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 )‎ A.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 C.山地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Ⅲ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 )‎ A.生态退耕 B.人口外迁 C.冰雪融水增加 D.降水显著增加 ‎(2019衡水模拟)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如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 B.生态混合型农业 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 D.自给自足型农业 ‎4.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 ‎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 ②过度垦荒导致荒漠化加剧 ③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 ④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高频易错题 ‎ ‎ ‎(2019启东中学)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第6题。‎ ‎6.图示区域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 B. 人口激增 C. 土壤贫瘠 D. 植被破坏 ‎(2019六安中学)读某地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清洁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 提高了蔗糖的产量 B. 提高了蔗糖的质量 C. 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D. 提高蔗糖生产速度 ‎8.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 A. 东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北地区 ‎(2019青岛二中)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 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10.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精准预测题 ‎(2019南京中学)下图为河南省南阳市某地石漠化景观,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已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双选)‎ ‎11.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质疏松 B. 土壤贫瘠 C. 过度垦殖 D. 乱砍滥伐 ‎12.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合理的是( )‎ A. 封山育林、建设草地 B. 修建梯田和灌溉设施 C.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D. 发展规模化小麦种植 ‎(2019正定中学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完成13~15题。‎ ‎13. 关于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空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 B. 中东装机容量小,与其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有关 C. 中国装机容量大,与其常规能源短缺有关 D. 美国装机容量小,与其生物质原料少有关 ‎14. 关于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发电,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 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热,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 C. 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消耗大量农业秸秆,破坏生态平衡 D. 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15.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需要根据时间来调整太阳能发酵棚中阳光板与地面夹角。下列时段,夹角需先调大再调小的是( )‎ A. 元旦到植树节 B. 植树节到劳动节 C. 劳动节到国庆节 D. 国庆节到元旦 ‎(2019湟川中学)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16~18题。‎ ‎16.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17.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样、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 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 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18.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灌木 D. 针叶林张 参考答案 经典常规题 ‎【答案】1.A 2.C ‎【答案】3.B 4.D 5.C 高频易错题 ‎ ‎ ‎【答案】6.B ‎【答案】7.C 8.B ‎【答案】9.D 10.B 精准预测题 ‎【答案】11.CD 12.AB ‎【答案】13.A 14.B 15.D ‎【答案】16.D 17.C 18.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