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九 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向预测 ‎1.由五年考频可看出,本专题着重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程、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及其作用特点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以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的过程模式图、神经递质或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呈现,常结合物质运输方式、ATP进行考查且多以非选择题为主。‎ ‎3.考纲新变化:考纲第2条“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表述更加准确,预计2018年高考对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要求更高;考纲第5条“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要求由II变为了I,降低了要求。备考时要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通过列表比较识记动物和人体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能等。‎ 知识框架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考点一 神经调节 ‎1.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的产生 ‎①静息电位 ‎②动作电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 ‎③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促进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2. 神经调节中常考的物质运输方式 ‎(1)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K+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它们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通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 ‎(2)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需要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将Na+从膜内泵到膜外,将K+‎ 从膜外泵入膜内,且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非跨膜运输中的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 ‎(1)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提高膜对阳离子尤其是Na+的通透性,Na+的内流使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通道开放,尤其是Cl-的通透性增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如由-70 mV增加到-75 mV),但仍表现为外正内负的状态。此时,突触后神经元不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4. 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1)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3)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例1. 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解题思路】a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次经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不能传到最右边的神经元上,所以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因为电表①能偏转两次,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答案】D ‎“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 技巧方法 考点二 体液调节 ‎5. 激素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6.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一般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三个等级。‎ ‎(2)反馈调节: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7. 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其模型如下)‎ ‎8. 激素及其作用的靶细胞 ‎(1)‎ ‎(2)‎ ‎(3)‎ ‎(4)‎ ‎(5)‎ ‎ ‎ 例2. 在研究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三位生物学家(甲、乙、丙)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切除A动物的甲状腺,出现了①肌肉震颤、痉挛(抽搐),②体温下降,③嗜睡等症状。‎ 乙:用B动物完成与甲同样的实验,只出现症状②、③,没有出现症状①。‎ 丙:在研究C动物时,发现每个甲状腺旁边各有一个深色小组织块(甲状旁腺)。他切除了甲状腺,保留了甲状旁腺,得到与乙相同的结果。‎ ‎(1)乙在得知丙的研究结果后,推断A、B、C三类动物都有____________,并通过观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 ‎ ‎(2)科学家通过上述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吸收的作用。若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__________后,症状①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证明这种推断的正确性。‎ ‎(3)科学家继续对甲状旁腺进行深入研究后,它的功能已基本清楚(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种激素从腺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相结台,执行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 ‎②从图中可判断PTH和降钙素通过_____作用,共同维持了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 ‎【解题思路】(1)乙、丙对照表明:甲状旁腺与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相关。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一并切除。(2)切除甲状腺出现体温下降,表明甲状腺激素有加强细胞代谢产热,维持体温的功能;出现嗜睡等症状,表明甲状腺激素有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切除甲状旁腺出现肌肉震颤、痉挛(抽搐),由于肌肉细胞缺乏钙离子会出现类似症状,表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肌细胞吸收钙离子的功能。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维生素D,能够促进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缓解症状,证明了推断的正确性。(3)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传递给靶细胞相关信息,调节细胞代谢,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②PTH促进血钙上升.降钙素促进血钙下降,二者为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钙浓度相对稳定。‎ ‎【答案】(1)甲状旁腺 切除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 ‎(2)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钙(Ca2+) 维生素D ‎ ‎(3)体液(血液循环) 信息交流 拮抗 动物激素相关实验解题策略 技巧方法 ‎(1)验证激素功能的一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 ‎(2)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数量要足够多。‎ ‎(3)确定表示实验结果的指标,如验证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实验可用耗氧量、死亡时间、代谢或活动状况等表示实验结果,具体实外应具体分析。‎ ‎(4)不能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在对照实验中的作用。‎ ‎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1.(2018全国卷III)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2.(2018全国卷II)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3.(2018江苏卷)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4.(2018海南卷)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 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 分别浸入 0.5% 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 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 0.5% 硫酸溶液 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 0.5% 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 (填“能”或“不能”) 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 ‎5.(2018全国卷II)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 ,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 。‎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 。‎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高频易错题 ‎ ‎ ‎1.(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图甲表示用电流表检测神经纤维某部位的电位变化情况,图乙是该神经纤维受到一次有效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图甲中电流表指针应指向0毫伏 B.图乙中A点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启 C.图乙中0〜0.5毫秒膜电位的变化主要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 D.图乙中1〜2毫秒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被动运输 ‎2.(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B.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 D.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2018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有一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断胰岛素效应的多肽X,用其处理小鼠后,可获得一种名为β亲菌素的激素,该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 B.用多肽X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升高 C.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 D.β亲菌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胰岛A细胞 ‎4.(2018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层的唯一传出神经元,对乙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浦肯野细胞接受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GABA,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这是因为GABA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促使_____________(阴、阳)离子内流,使膜电位保持_____________(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2)乙醇引起浦肯野细胞释放GABA减少,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导致小脑_____________中枢的协调功能失衡,出现走路不稳等症状。‎ ‎(3)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异常而引起。‎ ‎5.(2018届甘肃省张掖市全市高三备考质量检测第三次诊断)在人体中,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如图1所示,糖皮质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中,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调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随___________流到全身。当机沐注射大量糖皮质激素后,图1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会导致上述三种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需要与___________结合,才能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过程。这些特异基因表达后,—方面使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抗体减少,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功能;另一方面会导致血糖浓度___________,进而引起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精准预测题 ‎1.(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 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 ‎2.(2019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11月月考)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释放后,先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人体产生“快感”,之后再被递质载体蛋白运回突触小体。毒品可卡因可以和该载体蛋白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长期使用可卡因,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可卡因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会减弱,造成毒品依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功能 C.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D.吸毒者大多伴有乏力、怕冷等症状,可能是毒品导致了甲状腺与下丘脑功能障碍 ‎3.(2019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人体的健康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既能够分泌激素,也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B.浆细胞既能够分泌抗体,也能够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 C.肾上腺素既属于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既能够作用于神经细胞,也能够作用于腺体细胞 ‎4.(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_________。图甲中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_________。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丙为__________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2019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11月月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和ⓑ为电压计。用适宜刺激皮肤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且肌肉收缩。‎ ‎(1)图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射弧为某同学的缩手反射弧。该同学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其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射弧为某脊蛙(破坏蛙脑,保留脊髓)的搔扒反射弧。实验过程中,将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你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经典常规题 ‎1. 【解题思路】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 D正确。‎ ‎【答案】D ‎2. 【解题思路】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答案】D ‎3. 【解题思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 ‎【答案】C ‎4. 【解题思路】(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 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由于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因此不会出现屈肌反射。 (2)阻断传入神经后不出现屈肌反射,说明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脊髓是神经中枢,捣毁乙的脊髓,则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此时再用 0.5% 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5. 【解题思路】(1)依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垂体的有无,因变量是通过检测幼龄大鼠的体重变化来反映其生长发育的状况,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据此结合题意所示的实验方法(切除法)、不完善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可知,①A组(对照组)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 组(实验组)要切除垂体;③的内容为“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前者主要促进生长,后者主要促进发育,二者共同协调,机体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可见,若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则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 (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 ‎(2)生长 促甲状腺 高频易错题 ‎ ‎ ‎1. 【解题思路】甲图中膜外为正、膜内为负,所测电位为静息电位,虽未受到刺激,但存在电位差,有电流通过电流表,A错误;图乙中A点对应静息电位,钾离子通道开启,钠离子通道关闭,B错误;图乙中0〜0.5毫秒膜电位由负电位逐渐变为0电位,主要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C正确;图乙中1〜2毫秒起作用的主要是钠钾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答案】C ‎2. 【解题思路】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正确;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因此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能够通过反馈调节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答案】D ‎3. 【解题思路】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脏、肌肉,而多肽X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所以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A正确。多肽X能阻断胰岛素的作用,而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所以用多肽X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由题意可知β亲菌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即产生的胰岛素会增加,所以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因缺乏胰岛素导致的糖尿病,C正确。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所以β亲菌素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胰岛B细胞,D错误。‎ ‎【答案】D ‎4. 【解题思路】(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浦肯野细胞接受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促使阴离子内流,使膜电位保持外正内负,而未产生兴奋。(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越少,对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作用越弱。所以如果乙醇引起浦肯野细胞释放GABA减少,则阴离子内流减少,对突触后神经元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的协调功能失衡,出现走路不稳等症状。(3)人体呼吸频率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如果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呼吸急促症状,这是因为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异常而引起。‎ ‎【答案】(1)阴 外正内负 ‎ ‎(2)减弱 维持身体平衡 ‎ ‎(3)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一体液)‎ ‎5. 【解题思路】 (1)由图1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当机体注射大量糖皮质激索后,通过(负)反馈调节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同时抑制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减少。(2)由图2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启动特异基因表达过程。一方面引起浆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另一方面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的作用,故其可以升高血糖浓度。血糖含量升高的同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以不断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1)分级 血液 (负)反馈 减少 ‎ ‎(2)受体 浆 体液 升高 胰岛素 精准预测题 ‎1. 【解题思路】①→②电位变化表示受刺激后由静息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可表示P点兴奋产生过程,A错误;③处是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是K+外流,因此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有K+外流,B错误;电表Ⅱ偏转是因为R处带正电荷,S处带负电荷,因此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因此从图示结构看,给予适宜刺激后,兴奋不能传递到S,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 ‎【答案】C ‎2. 【解题思路】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完成,该过程体现了过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传递的功能,B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其与后膜受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C正确;毒品可能造成下丘脑功能障碍,导致体温调节的正常途径被打破,故会“怕冷”,毒品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水平下降,故有乏力症状,D正确。‎ ‎【答案】B ‎3. 【解题思路】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且胸腺可以分泌胸腺激素,A正确;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但是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肾上腺素既属于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C正确;反射弧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因此神经递质既能够作用于神经细胞,也能够作用于腺体细胞,D正确。‎ ‎【答案】B ‎4. 【解题思路】(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突触小体;若在甲图中的④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A不会发生偏转,电流表B能发生 一次偏转。(2)兴奋产生的机理是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根据题意分析,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其中4是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4)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者抑制,因此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5)根据题意分析,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1)突触小体 0 1 ‎ ‎(2)协助扩散 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 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 ‎(3)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 ‎(4)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 ‎5. 【解题思路】(1)据图分析,图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2)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当医生用针刺其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是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此现象可以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影响;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未出现屈反射,说明该药物应该是抑制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所以可能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而不能倒过来传递。验证此传递特点时需要选择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部分,然后给予适宜刺激,观察效应器及刺激部位另一侧的传出神经以及跨过神经中枢的传入神经的电位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刺激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现象为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答案】(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 ‎ ‎(2)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 ‎(3)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 ‎(4)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 维权 声明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