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预测--物质结构与性质2(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考化学大一轮预测--物质结构与性质2(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权威预测·直击高考 教材母题VS高考 ‎1.(RJ选修3·P57改编题)实验室中可用乙醇在P2O5作用下脱水制备乙烯。‎ ‎(1)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为________杂化,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________。‎ ‎(2)乙醇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1 mol C2H5OH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丙烷相近,但其熔沸点远高于丙烷,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2O5的分子式为P4O10,可由白磷燃烧得到,反应为P4+5O2P4O10。白磷和P4O10的分子结构如下图:‎ 白磷分子立体结构为________,分子中键角为________。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解析】(1)乙烯的结构式为,碳原子为sp2杂化,分子中含有5个σ键和1个π键,因此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5∶1。‎ ‎(2)乙醇分子中的碳碳键为非极性键,碳氢键、碳氧键、氧氢键均为极性键。1 mol C2H5OH含有8 molσ键。‎ ‎(3)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因此乙醇的熔、沸点远高于丙烷。‎ ‎(4)根据白磷的分子结构,可以确定白磷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60°。‎ 根据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 P4+5O2P4O10的Δ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 ‎=(‎6a+5d‎-4c-12b)kJ·mol-1。‎ 答案:(1)sp2 5∶1‎ ‎(2)非极性键、极性键 8NA ‎(3)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 ‎(4)正四面体形 60° (‎6a+5d‎-4c-12b)kJ·mol-1‎ 金榜预测PK高考 ‎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 ‎(1)a、d、e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2)c、d、e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b两种元素可形成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写出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4)写出a元素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写出d元素基态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 ‎(5)d、e两元素的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 ‎(6)e可形成含有3个、4个氧原子的含氧酸根离子,这两种含氧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容易确定a、b、c、d、e依次为O、Na、Al、P、S。‎ ‎(1)O、P、S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2S>PH3,三种氢化物中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水的沸点最高。‎ ‎(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和ⅤA族由于最外层电子为全充满或半充满,较稳定,因此第一电离能略大,因此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S>Al。‎ ‎(3)Na和O可形成Na2O和Na2O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2O2,电子式为 ‎(4)a元素的电子排布图为,d元素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5)PH3和H2S分子中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6)S和S中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这两种离子的立体构型分别为三角锥形和正四面体形。‎ 答案:(1)H2O>H2S>PH3 H2O ‎(2)P>S>Al (3) ‎ ‎(4) 3s23p3‎ ‎(5)sp3、sp3‎ ‎(6)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形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元素h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b、c、f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写化学式),e、g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b‎3a4分子的结构式是________,该分子中存在的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 ‎(4)c、d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其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f的氢氧化物与水电离出的OH-可形成配位键,则生成的含有配位键的离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标出配位键),该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b、c、d、e、f、g、h分别是H、C、N、O、F、Al、Cl、Zn。‎ ‎(1)h是30号元素锌,其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2)b、c、f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N>C>Al,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2CO3>Al(OH)3。e、g的电负性F>Cl。‎ ‎(3)b‎3a4分子是丙炔分子,其结构式为,分子中单键都是 σ键,碳碳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所以丙炔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6∶2=3∶1。‎ ‎(4)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当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空、全满、半满时较稳定,氮原子2p轨道上有3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氧原子2p轨道上有4个原子,所以氮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5)含有空轨道的原子和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在配位化合物中,配位键由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指向含有空轨道的原子,氢氧化铝中铝原子含有空轨道,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铝原子和氧原子能形成配位键,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为[]-。[Al(OH)4]-中铝原子为sp3杂化,立体构型为四面体形。‎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2)HNO3>H2CO3>Al(OH)‎3 ‎F>Cl ‎(3) 3∶1‎ ‎(4)N 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2p轨道半充满,能量较低,较稳定,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2p轨道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5)[]- 四面体形 ‎4.丁二酮肟()是检验Ni2+的灵敏试剂。‎ ‎(1)Ni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丁二酮肟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1 mol丁二酮肟分子所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2)Ni能与CO形成四羰基镍[Ni(CO)4],四羰基镍熔点‎-19.3℃‎,沸点‎42.1℃‎,易溶于有机溶剂。‎ ‎①Ni(CO)4中Ni的化合价为________,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 ‎②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Ni2+与Mg2+、O2-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i2+未画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Ni是28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Ni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或[Ar]3d8。甲基上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sp3杂化,连接甲基的碳原子含有3个价层电子对且不含孤电子对,为sp2杂化。已知丁二酮肟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13个单键和2个双键,则共含有15个σ键,所以1 mol丁二酮肟含有σ键数目为15NA。‎ ‎(2)①Ni(CO)4中Ni的化合价为0价。四羰基镍熔、沸点较低,所以该物质为分子晶体。‎ ‎②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CN-。‎ ‎(3)氧离子位于该晶胞的棱上,氧离子个数=×12=3,所以该晶胞含有3个氧离子;镁离子处在面上,镁离子个数=×4=2,该晶胞中含有2个镁离子,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该晶胞中含有1个Ni2+,所以该晶胞的化学式为Mg2NiO3。‎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8(或[Ar]3d8)‎ sp3和sp2 15NA(或15×6.02×1023)‎ ‎(2)①0 分子 ②CN-‎ ‎(3)Mg2NiO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