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含答案黑龙江大庆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试卷(含答案黑龙江大庆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I卷(选择题、共计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盐铁论·水早》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 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 ‎2. 麻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3.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D.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4.在汉语中“城市”是“城”与“市”的结合。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5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其贯穿历史演变的原因主要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B.坊市制度废除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D.工业革命推动 ‎5.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C.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6.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件遇流通的货币 ‎7. 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A. 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世界贸易量的增长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 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8. 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和美国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条件是 A. 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B.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 D.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9. 1873年,卡内基创办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适应生产力发展 C.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D.联营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0.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 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11. 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俱,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 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1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势力限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山由竞争日趋激烈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13.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不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其中“这项事业”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14.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己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这场“思想革命”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罗斯福新政 ‎15.1935年,某中国学者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说:“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全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反映出 A.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B.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 C.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 D.对新政评价全面客观 ‎16.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己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D.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17.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喻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 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18.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到:“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的局面 D.强调了政府要允当“守夜人“的角色 ‎19.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20. 1979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首次在中国电视上播放了一条长达l分钟的广告。同一天,上海《文汇报》上也登载了瑞士雷达表手绘插图的通栏广告。这说明了 A.中国己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 C.中国己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1.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改革开放的促进 C. 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的推动 D.市场经济的发展 ‎23. 1958年一年国家职共人数增加了2093万人,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从1957年的2115万人猛增到1958年的7034万人,一年时间增加了4919万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加速城市化进程 B.国家实行户口迁移自由的政策 C.国家缩小城乡差别 D.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24.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5.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26.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 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27. 2011年l月l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十七周年的日子,有人说该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 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对以上说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墨西哥很快成为发达国家 B.墨西哥不应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有弊 D.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意味着灾难 ‎28.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l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29.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30.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31小题16分、32小题18分、33小题6分,共40分)‎ ‎31.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教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 ‎——阎照祥《英国史》 ‎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 请回答: ‎ ‎(1)比较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革”?(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6分) ‎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8分)‎ 材料一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二(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既得利益),……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而不去工作。 ‎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l)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8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6分)‎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一、选择题 ‎1-5:CCDCC 6-10:BAABD 11-15:CBDDC 16-20:ABDAC 21-2:ABDBA 26-30:CCBBD 二、非选择题 ‎31.‎ ‎(l)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3分)经济特征:传统的农业经济。(3分)‎ ‎(2)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 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8分)‎ ‎(3)借鉴: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6分,任答3点)‎ ‎32. ‎ ‎(l)正:① 洋务运动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8分)‎ ‎② 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反:①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 ‎②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基本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2)①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6分)‎ ‎② 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 ‎③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 ‎(3)① 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壁垒和第三产业的冲击;(8分)‎ ‎②发达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魔价劳动力、土地、原材科价格等的冲击。‎ ‎33.‎ 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