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佛山市普通髙中教学质量检测(一)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2019.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Ti-48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不同肽链之间可通过化学键连接
B.不同的核苷酸之间的差别是含氮碱基不同
C.在原核自养型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合成
D.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含有较高比例的H,彻底氧化后放能多
2.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生物学过程,错误的是
A.利用15N标记亲代DNA,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B.利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追踪RNA合成
C.利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D.利用14C标记蛋白质和DNA,探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黑暗环境中某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第1阶级,种子由于吸水,呼吸速率上升
B.第2阶段,种皮限制O2进入,呼吸作用停止
C.第3阶段,胚根穿破种皮,有氧呼吸速率迅速升高
D.第4阶段,种子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营养物质被消耗
4.据报道,近日美国人罗伯特·杨被判罚1.05亿美元,当庭承认其“酸碱体质理论”为骗局。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体质为碱性体质,摄入碱性食物可改善体质
B.许多慢性病、癌症及亚健康状态都与酸性体质有关
C.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进食不会导致内环境pH明显上升或下降
D.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人体液pH都在7.35以下,属于酸性体质
5.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主要有三种: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位置状态都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当环境资源和空间充足时某种杂草可能呈现随机分布
C.调査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呈集群分布的地块取样
D.种群的空间特征可能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6.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深色个体代表患者。已知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Ⅲ代的5和6很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Ⅱ代6号个体与某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C.需要对Ⅲ代的8号个体进行基因诊断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9.(9分)光补偿点(a)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b)是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当光强在a点以上继续增加时,光合作用速率呈比例地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呈直线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假如光照12h,黑暗12h,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平均光照强度至少应控制在_________以上。
(2)种植过密的作物群体中,底层叶片所受的光照往往在a点以下。这些叶片由于_________,进而造成作物减产。
(3)从结构上看,阴生植物用于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输导组织欠发达,据此解释为什么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较低。
30.(11分)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神经系统功能。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狂犬疫苗时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1
用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兔发病
2
用干燥了几天的己感染狂大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兔
发病程度减轻
3
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大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
兔不发病
4
实验3完成后再注射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
兔不发病
(1)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与位于_________的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使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减弱。部分狂犬病患者因垂体功能障碍导致尿量大增,可推测患者体内的_________激素的释放量少。
(2)巴斯德实验中,兔脊髓提取物的作用是_________,进行干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能作为狂犬疫苗的是_________。
(3)第4组兔对狂犬病毒具有免疫能力的原因是再次注射后,_________。
31.(9分)传统果园常进行单一化种植,经常爆发病虫害。某生态果园采用“果一草一禽(牧)”立体种养模式(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传统果园容易爆发病虫害的原因是_________。
(2)图中果树、饲草可以为鸡、鹅、兔等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果园相比,该生态果园具有哪三个方面的优势?
32.(10分)
某种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具有红果和黄果,长蔓和短蔓两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植株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性状统计结果为红果:黄果=9:7,长蔓:短蔓=3:1。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1)红果和黄果这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F2黄果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2)为确定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探究方案如下:选用纯合的红果长蔓和隐性纯合的黄果短蔓植株杂交,然后再进行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说明相关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说明相关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完成了精彩的太空授课,在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太空舱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在太空舱中将红色液体注入悬浮的水球,虽失重,但红色液体还是很快充满了整个水球,这是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在太空舱中两个自由飘浮的小水滴缓慢正碰后,会像弹性球一样弹开
D.小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太空舱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后,小球绕悬点做圆周运动,说明在太空更容易制造出永动机
E.如果太空舱空气中水蒸气压强等于饱和汽压,水的蒸发与凝结速率会相同,此时人体感觉并不是最舒适的
(2)(10分)炎热的夏天,我们在课室打开空调后,由于课室并非是完全密闭的空间,室内空气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已知标准状况下(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空气的密度为p0,且降温前后,室内外压强始终保持1个标准大气压。欲估算降温前后室内空气质量变化的大小,则
i.需要直接测量哪些物理量?
ii.根据这些测量量(分别用字母表示),写出演算过程及结果。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为x=0.5m处的质点,N是平衡位置为x=2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N由该时刻起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周期是0.20s
C.该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
D.t=0.15s时,质点N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E.从t=0.20s到t=0.30s,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5cm
(2)(10分)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O为圆心,半径为R,PQ为直径,A为OQ的中点,PQ与竖直放置的足够大的平面镜平行,两者间距为d=,一单色细光束沿垂直于玻璃砖上表面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光从弧形表面上某点B射出后到达平面镜上某处C点,从C点出来的反射光线恰好经过D点,D点到P点距离为R。求:
i玻璃砖对该光的折射率n
ii.光束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到达平面镜上C点所用的时间(不考虑玻璃砖中的反射光,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碳、氮、铜形成的单质及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简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铜位于_________区(填“s”“p”“d”或“ds”)。
②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③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中,Cu2+的配位数是_________,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2)C60是富勒烯族分子中稳定性最高的一种,N60是未来的火箭燃料,二者结构相似。
①有关C60和N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C60和N60均属于分子晶体 B.N60的稳定性强于N2
C.C60中碳原子是sp3杂化 D.C60易溶于CS2、苯
②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具有“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它是把足球形分子C60容纳在足球形分子Si60中,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 (填“极性键”“非极性键”)。
(3)原子坐标参数和晶胞参数是晶胞的两个基本参数。
①图a中原子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C(,0,),则D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
②图b为铜的晶胞,铜原子半径为Rnm,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铜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用含R、NA的式子表示)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酯)可被微生物几乎完全降解,成为包装、医疗和农用薄膜等领域的新兴材料,可由聚合物PBA和PBT共聚制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C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
(2)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②、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所有的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以下条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核磁共振氢谱四组峰,峰面积比为1:6:2:1
(6)设计由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单体的合成路线_________(其它试剂任选)。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15分)
某课题组就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培养对纤维素降解的效果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大致如下:取250mL三角瓶装入50mL基础培养基,接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种,放入滤纸条,150r/min摇床振荡培养。根据滤纸条的分解情况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固氮菌接种量%
纤维素分解菌接种量%
纤维素酶活性
I
2
8
53.2
II
4
6
38.5
III
6
4
34.9
IV
0
10
15.6
V
10
0
——
(1)上述实验中,培养基中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琼脂,滤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时,还必须进行_________。
(3)由上表可得出如下实验结论:_________。
(4)有同学推测混合培养也能促进固氮菌的生长,理由是_________。若想比较I、II、III、V组的固氮菌数目,实验思路如下:_________,最后统计各组固氮菌的菌落数。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紫杉醇是目前最好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其药源植物红豆杉十分稀缺。大多数红豆杉细胞培养物的紫杉醇产量较低,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紫杉醇合成关键酶(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来提高紫杉醇产量,其流程如下。
(1)过程①②使用的工具酶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p1303载体上有一种叫增强子的元件,结合题意推测增强子的作用是_________
。除了与目的基因表达有关的功能元件之外,p1303载体上还应有_________标记基因和_________。
(3)能否通过Bapt基因探针来检测步骤⑤是否成功?为什么?
(4)为检验最终的实验目的是否达到,还应检测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