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化学(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河北大名一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化学(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河北大名一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名一中重点实验班月考化学试卷 卷I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合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B.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取氨气 C.用图3装置蒸发饱和食盐水 D.用图4装置制取、收集氢气 ‎ ‎2. NH 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 4 Cl和NaHCO 3 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 4 Cl、HNO 3 和Na 2 CO 3 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 3 和NO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3.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SO42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和Cl— C.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Cl— D.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也可能含有Cl—‎ ‎4. 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 2 +FeI 2 =FeCl 2 +I 2    ②2Fe 2+ +Br 2 =2Fe 3+ +2Br - ③Co 2 O 3 +6HCl=2CoCl 2 +Cl 2 ↑+3H 2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 2 、Fe 3+ 、CoCl 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 2 >Fe 3+ >Co 2 O ‎3 ‎ C.在③反应中当1molCo 2 O 3 参加反应时,2mol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Cl 2 +FeBr 2 =FeCl 2 +Br 2 ‎ ‎5.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H4 + 、Cu2+ 、ClO —、Cl — B.(NH 4 ) 2 Fe(SO 4 ) 2 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K + 、Cu2+ 、Cl— 、MnO4 — C.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 +O 2 +2H 2 O=2I 2 +4OH— D.NaHCO 3 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2HCO3 —+Ca2+ +2OH— =CaCO 3 ↓+2H 2 O+CO 3 2 —‎ ‎6.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1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7. 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电离平衡常数(‎25℃‎)Ka=1.75×10 -5 Ka=2.98×10 -8 Ka 1 =4.30×10 -7 Ka 2 =5.61×10 -11 Ka 1 =1.54×10 -2 Ka 2 =1.02×10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少量CO 2 通入NaClO溶液中:CO 2 +H 2 O+2ClO - =CO +2HClO B.少量的SO 2 通入Ca(ClO) 2 溶液中:SO 2 +H 2 O+Ca 2 + +2ClO - =CaSO 3 ↓+2HClO C.少量的SO 2 通入Na 2 CO 3 溶液中:SO 2 +H 2 O+2 CO=SO+2HCO3- D.相同浓度NaHCO 3 溶液与NaHSO 3 溶液等体积混合:H + +HCO3- =CO 2 ↑+H 2 O ‎ ‎8. 向‎27.2 g Cu和Cu 2 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 3 ) 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铜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 2 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l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 2 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 3 为0.2 mol ‎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涤纶、纤维素、酚醛树脂都是合成材料 B.汽油和植物油都是混合物,主要成份是烃和酯 C.甲酸与乙酸是有机酸,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葡萄糖、蔗糖、淀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②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③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④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可制普通玻璃⑤石灰石高岭石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 ‎2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纳米级者(1nm~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 B.胶体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 D.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12.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FeI 2 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 N A B.‎1L2molL -1 K 2 S溶液中S 2 - 和HS - 的总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 4 中含有的CCl 4 分子数为N A D.50mL18molL -1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8N A ‎ ‎1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18g D 2 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② 1mol Na 2 O 2 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③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 ;④ 在标准状况下,22.4LSO 3 的物质的量为1mol;⑤ ‎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3N A ;⑥ ‎28g 硅晶体中含有2N A 个SiSi键⑦ 200mL1mol/LFe 2 (SO 4 ) 3 溶液中,Fe 3+ 和SO 4 2 - 离子数的总和是N A ⑧ 在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Cl 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⑨ 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 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N A ⑩ S 2 和S 8 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 A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③⑤⑥⑩ D.⑤⑧⑨⑩ ‎ ‎1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 ①③⑥             B. ①②⑤⑦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 ‎15. 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含有NH 4 + 、K + 、Na + 、Fe 3+ 、Al 3+ 、Fe 2+ 、CO 3 2- 、NO 3 - 、Cl - 、I - 、SO 4 2 - 中的4种,且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一定有上述离子中的NO 3 - 、Al 3+ 、SO 4 2 - 、Cl - 四种离子 B.实验消耗Cu ‎14.4g,则生成气体丁的体积为‎3.36L C.沉淀乙一定有BaCO 3 ,可能有BaSO 4 D.一定没有Fe 3+ ,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I - ‎ ‎1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 -1 的KNO 3 溶液:H + 、Fe 2 + 、Cl - 、SO 4 2- B.通入过量SO 2 气体后的溶液:H + 、Ca 2+ 、Fe 3+ 、N0 3 - C.通入足量CO 2 的溶液:H + 、NH 4 + 、Al 3 + 、SO 4 2-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 + 、K + 、CO 3 2- 、NO 3 - ‎ ‎17.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 + 、Cl - 、Na + 、MnO 4 - 、NO 3 - 、SO 4 2 -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 3 2- 、Na + 、AlO 2 - 、NO 3 - 、S 2- 、SO 3 2- ③水电离的H + 浓度c(H + )=10 -12 molL -1 的溶液中:Cl - 、HCO 3 - 、NO 3 - 、NH 4 + 、S 2 O 3 2- ④加入Mg能放出H 2 的溶液中:Mg2+ 、NH 4 + 、Cl - 、K + 、SO4 2 -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 3+ 、MnO 4 - 、NO 3 - 、Na + 、SO 4 2 - ⑥酸性溶液中:Fe 2+ 、Al 3+ 、NO 3 - 、I - 、Cl - 、S 2-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Ca(HCO 3 ) 2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 2+ +2HCO 3 - +2OH - =CaCO 3 ↓+CO 3 2 - +H 2 O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 + +4H + +NO 3 - 3Fe 3 + +NO↑+3H 2 O ‎ ‎ C.向含有0.4 mol FeBr 2 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 2 充分反应:4 Fe 2+ +2 Br - +3Cl 2 =4Fe 3+ +6Cl - +Br 2 D.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 +2H 2 O Cl 2 ↑+H 2 ↑+2OH - ‎ ‎19.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 + 、K + 、NH 4 + 、Fe 2+ 、A1 3+ 、CO 3 2— 、SO 3 2— 、SO 4 2— 、C1 — 、NO 2 - 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Na + 、Fe 2+ 、A1 3+ 、NH 4 + 、SO 4 2— 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 C.沉淀C一定是BaSO 4 、 沉淀G一定是Fe(OH) 3 、沉淀I一定是Al(OH )3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 3+ 、Na + 、K + 和C1 — ‎ ‎20.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1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 非选择题 ‎21. (10分)X、Y、Z是三种常见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X是淡黄色固体,A、D是无色无味气体,G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白色胶状沉淀,W是红褐色沉淀。各物质之间存在下列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 ‎ (1)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____;D的结构式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B+Z→I+Y: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G→E+H: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M→W: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X):n(Y)=2:1时与水混合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22. (12分)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   →   →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 2 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 2 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 2 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 2 ‎ 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   ,B的作用是   . (4)用量筒量取20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 4 ,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层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 ‎23.(10分)‎ 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张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制取氧气 装有足量干燥剂的干燥管 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管 盛有足量浓 硫酸的洗气瓶 测定生成氮气的体积 试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 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 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 g、洗气后装置后D的质量m‎4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时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 乙小组 ‎ ② ‎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③ ‎ ‎ ‎ ‎(4)甲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名校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 ‎24(8分)‎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屯,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 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 一、选择题 ‎1、 B ‎ 解析: A.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A错误;B.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因此可以用浓氨水和氧化钙混合制取少量氨气,B正确;C.蒸发饱和食盐水时应该用蒸发皿,不能用坩埚,C错误;D.氢气应该用向下排气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B。 ‎ ‎2、 C ‎ 解析: A.目前常用的化肥有①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如尿素、碳铵等;②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如过磷酸钙;③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等;④复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为二元复混肥料,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复混肥料称为三元复混肥料,NH 4 Cl是氮肥,NaHCO 3 不是化肥,A项错误;B.NH 4 Cl、HNO 3 受热时易分解,Na 2 CO 3 受热时不分解,B项错误;C.NO 2 跟NH 3 可以发生反应:6NO 2 +8NH 3 =7N 2 +12H 2 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CO 2 和水,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 ‎ ‎3、 D ‎ 解析: 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的离子有SO 4 2- 或Ag + ,由于步骤①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引进了Cl - ,步骤③也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氯离子,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故选D。 ‎ ‎4、 C ‎ 解析: A.还原剂被氧化转化为氧化产物,则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 2 、Fe 3+ 、Cl 2 ,A错误;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o 2 O 3 >Cl 2 >Fe 3+ ,B错误;C.在③反应中当1molCo 2 O 3 参加反应时,2molHCl被氧化,另外4molHCl转化为CoCl 2 ,C正确;D.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则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因此不能得到Cl 2 +FeBr 2 =FeCl 2 +Br 2 ,D错误,答案选C。 ‎ ‎5、 D ‎ 解析: 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 + 、ClO 、Cl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NH 4 ) 2 Fe(SO 4 ) 2 溶液中,含有Fe 2+ ,Fe 2+ ‎ 有还原性,而MnO 4 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是反应产生了I 2 ,但是在酸性不能存在大量的OH - ,错误;D.NaHCO 3 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要以不足量的Ca(OH) 2 为标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 3 +Ca 2+ +2OH =CaCO 3 ↓+2H 2 O+CO 3 2 ,正确。 ‎ ‎6、 D ‎ 解析: 由图像可知,从开始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没有沉淀生成,说莫原溶液中硫酸溶解金属后有剩余,此时反应为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氮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00毫升时,沉淀量最大,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和为0.35摩尔,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此时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20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的一半,从200到240毫升,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当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40毫升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为0.15摩尔,所以氢氧化铝为0.35-0.15=0.2摩尔,由于从200毫升到240毫升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则该阶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0.2摩尔,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0.24-0.2)=5mol/L。A、由元素守恒可知铝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0.2摩尔,镁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0.15摩尔,则镁和铝的总质量为0.2×27+0.15×24=‎9克,正确,不选A;B、由图像可知,从开始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镁,铝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硫酸和氢氧化钠,所以正确,不选B;C、沉淀量最大,此时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所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5/2=0.5摩尔,所以硫酸的浓度=0.5/0.2=2.5mol/L,正确,不选C;D、由A中可知,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氢气的物质的量=(3×0.2+2×0.15)/2=0.45摩尔,所以氢气体积为0.45×22.4=10.‎08L,错误,选D。 ‎ ‎7、 C ‎ 解析: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就越强,A、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碳酸的第一级电离,而大于碳酸的第二级电离,因此少量的CO 2 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的反应,CO 2 +H 2 O+ClO - =HCO 3 - +HClO,故错误;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4价S氧化成+6价,转变成CaSO 4 ,故错误;C、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碳酸,根据碳酸钠和酸反应的实质,因为SO 2 是少量的,因此发生的反应为SO 2 +H 2 O+2Na 2 CO 3 =Na 2 SO 3 +2NaHCO 3 ,故正确;D、亚硫酸根属于弱酸酸式根,不能拆写,故错误。 ‎ ‎8、 B ‎ 解析: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NaNO 3 )=n(NaOH)=1.0mol/L×‎1.0L=1mol,沉淀为Cu(OH) 2 ,质量为‎39.2g,物质的量为‎39.2g÷‎98g/mol=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 2 O)=n[Cu(OH) 2 ],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 3 ) 2 ]=n[Cu(OH) 2 ]=0.4mol。设Cu和Cu 2 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有 64x+144y=27.2,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0.4,联立方程解得x=0.2,y=0.1。A、由上述分析可知,n(Cu):n(Cu 2 O)=0.2mol:0.1mol=2:1,A正确;B、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 3 )=n(NO)+n(NaNO 3 )=0.2mol+1.0mol/L×‎1.0L=1.2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2mol÷‎0.5L=2.4mol/L,B错误;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3n(NO)=2n(Cu)+2n(Cu 2 O),所以3n(NO)=2×0.2mol+2×0.1mol,解得n(NO)=0.2mol,所以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C正确;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最后为硝酸钠溶液,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HNO 3 )+2n[[Cu(NO 3 ) 2 ]=n(NaNO 3 ),所以n(HNO 3 )=n(NaNO 3 )-2n[[Cu(NO 3 ) 2 ]=1mol-2×0.4mol=0.2mol,D正确,答案选B。 ‎ ‎9、 B ‎ 解析: A项中涤纶、酚醛树脂都是合成材料,而纤维素是天然材料,错误;B.汽油和植物油都含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汽油的主要成份是烃;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酯,正确。C项甲酸中含有醛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酸分子无醛基,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错误;D项中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再水解,错误。 ‎ ‎10、 D ‎ 解析: ①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正确 。②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正确。③硅酸钠的水溶液有粘性,不能够着火燃烧,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正确。④以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可制普通玻璃,正确。⑤高岭石是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而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 2 ,错误。因此上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选项是D。 ‎ ‎11、 B ‎ ‎【解析】分离胶体和溶液应用渗析的方法。‎ ‎12、 A ‎ 解析: A、氯气先和碘离子反应,再和亚铁离子反应,共转移1×1+1×2×1=3mol电子,故说法正确;B、缺少H 2 S,根据物料守恒n(S 2 - )+n(HS - )+n(H 2 S)=2,故说法错误;C、CCl 4 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说法错误;D、铜只能跟浓硫酸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反应停止,故说法错误。 ‎ ‎13、 C ‎ 解析: ①D 2 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1 ,‎18g重水的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8×10/20mol=9mol,故错误;②2Na 2 O 2 +2H 2 O=4NaOH+O 2 ↑,过氧化钠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有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电子1mol,故错误;③石墨中一个碳原子被3个环共有,一个六元环真正占有的碳原子为6×1/3=2,‎12g石墨烯中含有的碳原子为12/12mol=1mol,因此‎12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 ,故正确;④SO 3 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错误;⑤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物质的量为3mol,‎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物质的量为7.8×3/78mol=0.3mol,故正确;⑥硅晶体中一个硅实际占有2个硅硅键,‎28g硅晶体含有硅硅键的物质的量为28×2/28mol=2mol,故正确;⑦硫酸铁属于强酸弱碱盐,Fe 3 + 要水解,因此两离子的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错误;⑧2Fe+3Cl 2 =2FeCl 3 ,根据量的关系,氯气不足,0.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0.1×2mol=0.2mol,故错误;⑨2NO+O 2 =2NO 2 ,2NO 2 N 2 O 4 ,分子物质的量应小于1mol,故错误;⑩‎6.4g是硫原子的质量,因此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4/32mol=0.2mol,故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 ‎ ‎14、 A ‎15、 A ‎ 解析: pH=1,说明溶液显强酸性,说明有H + ,CO 3 2 - 一定不存在,A、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H 4 ) 2 CO 3 溶液,Fe 3 + 和CO 3 2 - 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红褐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Fe 3 + ,但溶液乙中加入Cu和硫酸,产生气体丙,气体丙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丁因此,丁为NO 2 ,丙为:NO,说明原溶液中有NO 3 - ,但是NO 3 -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因为Fe 2 + 、I - 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大量存在,因此白色沉淀甲为Al(OH) 3 ,原溶液中含有Al 3 + ,根据溶液显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总物质的量浓度为3n(Al 3 + )+n(H + )=3×0.1+0.1=0.4molL -1 ,而NO 3 - 所带电荷数为0.1molL -1 ‎ ‎,又因为各离子浓度为0.1molL -1 ,因此原溶液中含有SO 4 2 - 、Cl - ,故正确;B、题目中没有说标准状况,因此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错误;C、因为加的是过量的(NH 4 ) 2 CO 3 ,所以有Ba 2 + +CO 3 2 - =BaCO 3 ↓,根据A选项的分析,原溶液中有SO 4 2 - ,因此也就有Ba 2 + +SO 4 2 - =BaSO 4 ↓,因此沉淀乙一定是BaCO 3 、BaSO 4 ,故错误;D、根据A选项的分析,原溶液中一定没有I - ,故错误。 ‎ ‎16、 C ‎ 解析: A.1.0 molL -1 的KNO 3 溶液中,NO 3 - 、H + 和Fe 2 +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通入过量SO 2 气体后的溶液中,SO 2 能被硝酸氧化,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通入足量CO 2 的溶液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是酸性或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 + 和CO 3 2-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 ‎ ‎17、 C ‎ 解析: ①MnO 4 - 是紫红色,①错误;②使pH=11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CO 3 2- 、Na + 、AlO 2 - 、NO 3 - 、S 2- 、SO 3 2- ,能大量共存,②正确;③水电离的H + 浓度c(H + )=10 -12 molL -1 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HCO 3 -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③错误;④加入Mg能放出H 2 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Mg 2+ 、NH 4 + 、Cl - 、K + 、SO 4 2- ,能大量共存,④正确;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Fe 3+ 、MnO 4 - 、NO 3 - 、Na + 、SO 4 2- ,能大量共存,⑤正确;⑥酸性溶液中NO 3 - 与Fe 2+ 、I - 、S 2- 不能大量共存,⑥错误。能大量共存的有②④⑤,故选C。 ‎ ‎18、 C ‎ 解析: A.Ca(HCO 3 ) 2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HCO 3 ) 2 过量,应该以不足量的NaOH为标准,HCO 3 的系数为1,错误;B.磁性氧化铁为Fe 3 O 4 ,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用化学式表示,错误;C.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0.2mol溴离子被氧化,所以离子方程式为:4 Fe 2+ +2 Br - +3Cl 2 =4Fe 3+ +6Cl - +Br 2 ,正确;D.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Cu失电子,离子方程式为:Cu+2H 2 O Cu(OH) 2 ↓+H 2 ↑,错误。 ‎ ‎19、 D ‎ 解析: ① 强酸性溶液中CO 3 2— 、SO 3 2— 、NO 2 - 不能存在;② X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 3 ) 2 溶液生成沉淀C是BaSO 4 ,说明有SO 4 2— 存在;生成气体A为NO,说明有Fe 2+ ‎ 存在,(即3 Fe 2+ +4H + + NO 3 - =" 3" Fe 3+ +NO↑+2H 2 O)。③ 溶液B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G为Fe(OH) 3 ;生成的气体F为NH 3 ,说明有NH 4 + 存在。④ 溶液H通入CO 2 生成沉淀I,由于前面加入过量的Ba(NO 3 ) 2 溶液,引入了大量Ba 2+ ,所以沉淀I中一定有BaCO 3 ,又由于前面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A1 3+ ,所以这里也不能确定沉淀I中有A1(OH) 3 ;溶液J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J中有Na + ,但由于前面加入过量NaOH溶液,引入了较多的Na + ,因此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Na + ;因为焰色黄色能掩盖紫色焰色,所以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有K + ;另外,上述实验过程还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C1 — ,答案选D。 ‎ ‎20、 D ‎ 解析: 从图象中看到,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l后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 2 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 2 和Al(OH) 3 ; A、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Mg(OH) 2 ,n(Mg)=n[Mg(OH) 2 ]=0.15mol, m(Mg)=0.15mol×24gmol -1 =‎3.6g,n(Al)=n[Al(OH) 3 ]=0.35mol-0.15mol=0.2mol,m(Al)=0.2mol×27gmol-1=‎5.4g,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A项正确,B项正确。C.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Al(OH) 3 :NaOH+Al(OH) 3 =NaAlO 2 +2H 2 O,则此过程消耗n(NaOH)=n[Al(OH) 3 ]=0.2mol,c(NaOH)="0.2mol÷0.04" L=5molL -1 ,C项正确;D、由Mg+H2so4=Mgso4+H 2 ↑,2Al+3H2so4=2Al2(so4)3+3H 2 ↑可以计算出生成n(H 2 )=0.45mol,标准状况下V(H 2 )=0.45mol×22.4Lmol -1 =‎10.08L,D项错误。答案选D。 ‎ 二、推断题 ‎21、【答案】(12分)(1) (2分);O=C=O(2分); (2)①3FeO+2Al 3Fe+Al 2 O 3 (2分); ②2Mg+CO 2 2MgO+C(2分); ③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2分); (3)2Na 2 O 2 +Al 2 O 3 +H 2 O=4Na + +2OH - +2AlO 2 - +O 2 ↑(2分)。 【解析】 ‎ ‎ 试题分析:X、Y、Z是三种常见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X是淡黄色固体,则X是Na 2 O 2 ,X的电子式是 ;Na 2 O 2 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A是O 2 ;C是NaAlO 2 ;Y电解产生O 2 ,则Y是Al 2 O 3 ;B是Al;A、D是无色无味气体,G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白色胶状沉淀,W是红褐色沉淀则W是Fe(OH) 3 ,则Z是Fe元素的氧化物,Fe的氧化物与Al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产生的I是Fe,Fe与盐酸发生反应产生的J是FeCl 2 ;FeCl 2 与氨水混合发生反应产生的M是Fe(OH) 2 ;Fe(OH) 2 被氧气氧化产生W是Fe(OH) 3 ;因此Z是FeO。氧气与 C 发生反应产生的 D 是 CO2,CO2 被NaAlO 2 溶液吸收生成 F  Al(OH) 3 ;CO 2 与Mg在点燃时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是MgO和E是C单质。D是CO 2 ,CO 2 是直线型分子,其结构式是O=C=O;(2) ①B+Z→I+Y的反应方程式是:3FeO+2Al 3Fe+Al 2 O 3 ;②D+G→E+H的反应方程式是2Mg+CO 2 2MgO+C;③Fe(OH) 2 被氧气氧化产生Fe(OH) 3 的反应方程式是: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3)当n(Na 2 O 2 ):n(Al 2 O 3 )=2:1时,与水混合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 2 O 2 +Al 2 O 3 +H 2 O=4Na + +2OH - +2AlO 2 - +O 2 ↑。 ‎ 三、实验题 ‎22、【答案】(1)4H + +2Cl - +MnO 2 Cl 2 +Mn 2+ +2H 2 O,c,b;(2)2Cl 2 +C+2H 2 O(g) 4HCl+CO 2 ;(3)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 2 ,避免Cl 2 对环境造成污染;(4)下层液;上层液;(5)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改进后的装置图为 【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A是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 +4H + +2Cl - Mn 2 + +Cl 2 ↑+2H 2 O,因为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因此应是长管进气,短管出气,即a→c→b→d;(2)依据信息,氯气做氧化剂,化合价有0→-1↓1碳粉做还原剂化合价有0→+4↑4,最小公倍数为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得出反应方程式为:2Cl 2 +C+2H 2 O(g) 4HCl+CO 2 ;(3)B装置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氯化钠溶液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烧瓶中剩余部分氯气,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氯气;(4)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Cl 2 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黄绿色溶液在下层液,Cl 2 +H 2 O ‎ HCl+HClO,次氯酸溶于水而不溶于四氯化碳,因此应在上层;(5)装置D中产生HCl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容易形成倒吸,E装置错误,应改进成防倒吸的装置,应是 ‎ ‎23.答案:解:(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故答案为: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①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故答案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②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NH3?H2?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B;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NH3?H2?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氧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为 ‎;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个数为 ‎×2,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则氮气中氮原子的个数为 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2=5V1:7(m1-m2), 故答案为:5V1:7(m1-m2); (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因此在 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实验仪器只吸收水,减小误差,‎ ‎ 故答案为: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24(14分)‎ ‎(1)反应物 溶剂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3H2O=H3PO4+5HF ‎(3)过滤 冷凝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