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
第一次双周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9月14日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 )
A.用进废退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基因频率
2.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②共同进化既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④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6.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7.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基因频率越大,基因突变率也越大
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
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变异现象中不属于此类变异范畴的是( )
A.人的猫叫综合征 B.把纯合的高茎豌豆培养成四倍体
C.人的色盲 D.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都是高茎
9.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
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
10.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离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1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
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2.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13.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B.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14.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1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区别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6.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就没有进化
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不可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但不能使有利变异积累下来
17.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
B.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在杀虫剂的刺激下,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将此性状遗传给后代,并且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
C.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
D.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
18.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如下图乙所示。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
化最可能是( )
A.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 C.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
19.用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20.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的环节
D.一些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
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 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
22.在某一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基因型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可以是 ( )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23.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24.在一个种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每年aa的个体减少20%,AA和Aa的个体分别增加20%,一年后,aa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
例为( )
A.23.7% B.20% C.18.2% D.15.6%
25.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 )
基因型
rr
Rr
RR
对灭鼠灵的抗性
敏感
抗性
抗性
对维生素K依赖性
无
中度
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基因型为RR的个体数量增加,rr的个体数量减少
C.抗性个体RR∶Rr=1∶1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26.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27.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28.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29.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
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30.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32.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3.下列各种病症中,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是( )
A.组织水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3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的
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3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共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6.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关
C.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②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37.下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38.下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
D.④与⑤相比,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3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40.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41.(10分)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图示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2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图11显示太平洋某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图12 显示其中的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
(1)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_______多样性减小。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现型,当S鸟迁至Y
岛后,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统计发现灰羽个体只占1%,Y岛S鸟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2)据图12判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 B.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C.群体越大,种群遗传多样性越易消失 D.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3)除自然因素外,影响鸟类群体数量的人为因素有______(多选)。
A.栖息地开发 B.烈性病毒的出现 C.栖息地污染 D.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
(4)已知某植物的高茎与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T与t控制;绿茎与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绿茎为显性,由基因R与r控制。在随机受粉的该植物种群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如下
表现型
百分比
表现型
百分比
高绿茎
63%
矮绿茎
12%
高紫茎
21%
矮紫茎
4%
请计算 基因型为TTRR植株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5)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在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43.(8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写数字,在“ ”上写名称.4表示细胞,1、2、3表示三种细胞外液,A、B表示液体流动方向.)
(1)图中4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与2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 。
(2)1﹣4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2与3进行物质交换需经过的结构是 ,1的来源是[ ]。
(3)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渗透压升高,可能出现 现象。
高二第一次双周练生物答案
1—10 DAAAD CDDDB 11—20 CBCBA ADCDB
21—30 BAACD BBCAC 31—40 AACCC CBCAC
41(10分) (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
(2) 选择 定向 生存斗争
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农药的选择作用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 (2分)
(3)会使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数量(2分)
(4)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2分)
42(12分)(1)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0.9
(2)AB (3)AC (4) 9% (5)1/88
43.(8分) (1)3 组织液 2→3→4 蛋白质
(2)4 毛细血管壁 3
(3)3 组织水肿(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