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认识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证明
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D)
2.【教材延伸】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且ab=6,则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B)
A.5 B.13 C.4 D.3
知识点2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3.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为(B)
A.13 B.13或119
C.13或15 D.15
【变式拓展】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D)
A.13 B.5
C.4 D.13或5
4.如图,在△ABC中,∠B=∠C,AD平分∠BAC,AB=5,BC=6,则AD=(B)
A.3 B.4 C.5 D.6
综合能力提升练
5.点A(-3,-4)到原点的距离为(C)
A.3 B.4
4
C.5 D.7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6,斜边长比另一条直角边长大2,则斜边长为(D)
A.4 B.6
C.8 D.10
7.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5,BE=12,则EF的长是(C)
A.7 B.8
C.72 D.73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60°,∠B=∠D=90°,AD=8,AB=7,则BC+CD等于(B)
A.63 B.53
C.43 D.33
9.等腰三角形的腰长5 cm,底长8 cm,则底边上的高为 3 cm.
10.如图,在5×5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网格中,格点上有A,B,C,D,E五个点,如果要求连接两个点之后线段的长度大于3且小于4,则可以连接 AD(答案不唯一) .(写出一个答案即可)
11.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A7A8=1,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那么OA1,OA2,…,OA25这些线段中有 5 条线段的长度为正整数.
12.如图,在△ABC中,∠BAC=120°,∠B=30°,AD⊥AB,垂足为A,CD=1 cm,求AB的长.
4
解:∵在△ABC中,∠BAC=120°,∠B=30°,
∴∠C=180°-120°-30°=30°,∠DAC=120°-90°=30°,
即∠DAC=∠C,
∴CD=AD=1 cm.
在Rt△ABD中,∠B=30°,BD=2AD=2 cm,
∴AB=BD2-AD2=22-12=3 cm.
13.如图,△ABC中,CD⊥AB于点D.若AD=2BD,AC=3,BC=2,求BD的长.
解:设BD=x,则AD=2x,
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BC2-BD2,
即32-(2x)2=22-x2,解得x=153(舍负),
即BD的长为153.
14.在△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a=4,b=12,求a,c.
解:在△ABC中,∠C=90°,∴a2+b2=c2,
∵c-a=4,b=12,
∴a2+122=(a+4)2,解得a=16,
∴c=20.
拓展探究突破练
15.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AD向下折叠,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CD=8 cm,BC=AD=10 cm,求EC的长.
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FE≌△ADE.
∴AF=AD=10 cm,EF=ED,
4
∴EF+EC=DC=8 cm.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BF=AF2-AB2=6 cm,
∴FC=4 cm.
设EC=x cm,
则EF=DC-EC=(8-x) cm.
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得EC2+FC2=EF2,
即x2+42=(8-x)2,解得x=3,
∴EC=3 c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