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Fe 56 Cu 64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可以防腐
B. “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A. 肉制品加入适量的食盐氯化钠可以防腐,A正确;B. “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不是一种烃类化合物,B错误;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最终转化为硫酸钙,因此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D. 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D正确,答案选B。
2.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人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
【答案】C
【解析】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萃取与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g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可以得到NA个NO2分子
C. 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 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NA
【答案】A
【解析】A. 常温下,23g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虽然与N2O4之间存在平衡关系,但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B. 标准状况下,将22.4 LNO和11.2LO2混合后生成1molNO2,但由于存在平衡关系:2NO2N2O4,因此得到的NO2分子个数小于NA个,B错误;C. HF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常温常压下,1L0.1mol/LHF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NA个,C错误;D. 0.1mol的羟基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0.9NA,D错误,答案选A。
4.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 的二氯代物有6种
D. 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
【答案】D
【解析】A.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消去反应,A错误;B. 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只能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不能检验是否完全水解,还需要碘溶液,B错误;C. 根据定一议一可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10种,C错误;D. 有机物是烷烃,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一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可以采用基元法、替代法和等效氢法;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5.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酸性高锰酸钾
浓盐酸
NaHCO3溶液
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B
浓硫酸
蔗糖
澄清石灰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浓硝酸
铁片
NaOH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稀盐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Cl>C>Si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氯气,但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结论不正确,A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炭化,生成的碳又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C、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错误;D、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答案选B。
6. 某温度下,将1.1molI2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I、KIO、KI0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IO-与I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 I2的还原性大于KI的还原性,小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
C.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
D.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7:5
【答案】B
【解析】A. 反应中只有碘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因此I2在该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A正确;B. I2的还原性小于KI的还原性,大于KIO和KI03的还原性,B错误;C. 设生成碘化钾是xmol,碘酸钾是3ymol,则次碘酸钾是2ymol
,所以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可知x+3y+2y=2.2、x=2y+3y×5,解得x=17y=1.7,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7mol,C正确;D. 根据C中分析可知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碘元素与被氧化的碘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x:5y=17:5,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明确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以及配平时注意利用好电子得失守恒这一关系式。
7.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W
B. 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原子序数按W、X、Y、Z依次增大,W与Z是同一主族的元素,而X、Y、Z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只有X是金属元素,则这四种元素分别是N、Al、Si、P。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X>Y>Z>W,A正确;B.W的含氧酸可能是HNO2、HNO3,Z的含氧酸是H3PO4,酸性HNO2< H3PO4,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W>Y,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C错误;D.若W、X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W,D错误。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数排在前20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8. 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硫酸钙的K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
B. 图中b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
C. 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a点变化到c点
D. 在25℃时,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K=3250
【答案】C
【解析】A. 根据图像可知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是7×10-6×4×10-4=2.8×10-9,小于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因此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A正确;B. 图中b点在曲线上方,是过饱和溶液,因此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C正确;C. 通过蒸发,溶液体积减小,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均增大,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化到c点,C错误;D. 在25℃时,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K==3250,D正确,答案选C。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苯萃取碘水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C. 用50mL的量筒量取6.8mL盐酸
D. 中和滴定实验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 用苯萃取碘水时,有机层在上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错误;B.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缓缓注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乙酸,B错误;C. 用10mL的量筒量取6.8mL盐酸,C错误;D. 中和滴定实验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D正确,答案选D。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 2OH-=SO32-+H2O
B. 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 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答案】C
【解析】
1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中:I-、Fe2+、NO3-、Na+
B. 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NH4+、HCO3-、SO42-、AlO2-
C. 水电离出c(H+)=1.0×10-12mol/L的溶液中:Cl-、Na+、ClO-、NH4+
D.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SO42-、NO3-
【答案】D
【解析】A. 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I-、Fe2+均被NO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CO3-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根,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水电离出c(H+)=1.0×10-12mol/L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如果显酸性Cl-与ClO-发生反应生成氯气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显碱性,铵根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SO42-、NO3-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D。
12. 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
A
B
C
D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饱和氯水中
将盐酸滴入到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
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浓硝酸中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发生的反应为SO2+Cl2+2H2O=2HCl+H2SO4,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A不符合题意;B.将盐酸滴入到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
中首先发生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因此生成气体时消耗的盐酸体积大于前者,所以图象错误,B符合题意;C.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方程式知,Cu和二氧化氮的曲线斜率大、和NO的曲线斜率小,C不符合题意;D.发生的反应为 Fe+2FeCl3=3FeCl2,溶液质量增大,但氯离子的质量不变,所以氯离子质量分数减小,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图象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易错选项是A,注意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3. 298K时,甲酸(HCOOH)和甲酸钠的混合溶液中HCOOH、HCOO-的浓度存在关系式c(HCOO-)+c(HCOOH)=0.100mol/L,含碳元素的粒子的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98K时,加蒸溜水稀释P点溶液,溶液中n(H+)·n(OH-)保持不变
B. 0.1mol/LHCOONa溶液中有c(HCOO-)+c(OH-)=c(H+)+c(HCOOH)
C. 298K时,HCOOH的电离常数Ka=1.0×10-3.75
D. 0.1mol/LHCOONa溶液和0.1mol/LH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75(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14.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中均为1mol/L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时光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表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合K1,断开K2后,B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 闭合K1,断开K2后,NO3-向B电极移动
D. 闭合K1,断开K2后,当转移0.1mole-时,乙池质量减少17.0g
【答案】C
【解析】A.闭合K1,断开K2后,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B极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闭合K1,断开K2后,阳极金属银被氧化,阴极析出银,NO3-向阳极移动,乙池浓度增大,甲池浓度减小,B正确;C.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可知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O3-向负极移动,即向A电极移动,C错误;D.断开K1,闭合K2后,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可知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O3-向负极移动,当转移0.1mole-时,乙池质量减少
0.1mol×108g/mol+0.1mol×62g/mol=17.0g,D正确,答案选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题一第18题为必考题,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3分)
15.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
(l)三氟化氮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4NH3+3F2=NF3+3NH4F。NH3的电子式为______,反应中氨气显示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当有17.0g氨气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在潮湿的空气中,NF3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产物有HF、NO和一种酸,则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NF3、F2、NO三种气体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
(3)三氟化氮在空气中泄露时,很易被发现,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NCl3结构类似NF3,但NCl3中N元素显-3价,NCl3遇水发生反应,目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2). 还原性、碱性 (3). 1.5mol (4). 1:2 (5).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