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
1.商人在夏朝原始内外服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分封制。商人没有全部直接占领,而是采取扶植代理人的方式。西周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与商朝相比,西周分封制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了西周的管辖疆域
C.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 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管理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商朝的分封没有直接派人进行管理,而西周则是派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直接进行统治,这有利于西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选A项。B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符,故排除。分封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制度,不是直接管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而是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3.如图为“史”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据此可知
A. 史官记录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
B. 历史记录难免会有主观色彩
C. 后人能够改变前人的历史
D. 历史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史,记事者也”,即认为史就是从事历史记录的史官,并不意味着他们记录的历史就是真实的,A错误。从甲骨文造型来看,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且“史,记事者也”,意味着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难免会有人为主观的痕迹,B正确。历史是不可复制和逆转的,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历史概念的争议,D错误。
4.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5.据《明史》记载,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由此可见
A. 监察御史必要时可参议军国大政
B. 明朝的都察院拥有部分司法权力
C. 纠察百官是监察御史的首要职能
D. 监察御史的监督权有较强依附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都察院。材料表明,但凡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军事与民生的利与弊,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应该直言不应该回避。当国家有重大政事的时候,应该集合到朝廷积极参与讨论,即监察御史可参议军国大政,A项正确。司法权侧重对案件和罪犯的审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不在纠察百官和行使监督权,而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讨论,C、D两项错误。
6.唐朝规定:商人必须向政府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同时要持有过所和公验,以此作为经过商业要塞的通行证和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由此可见,唐朝
A. 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经商的行为
B. 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C. 严格控制商业活动范围和规模
D. 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信息可知,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指出经商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和公验,并未涉及打击无证经营的行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排除C项。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并不等于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唐朝商业政策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从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方面思考问题即可知道答案。
7.南宋周必大的《周益文忠集·与程元成给事札》中记载:“近用沈存中(括)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元初王桢在《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中记载,当时有人用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这表明,活字印刷术
A. 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B. 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
C. 制作工艺不断完善
D. 还不是成熟的技术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已经发明,但在南宋仍是“胶泥铜版”、印书“偶成”,元朝“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据此可知此技术的推广、制作并不完善,说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仍未成熟,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与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活字印刷术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而是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而不是制作工艺不断完善,故C项错误。
8.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特别是等级较高官职的人数和比例较大,然而到了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的人数和比例减少,祖辈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大大增加,说明越来越多没有政治家庭背景的平民有机会能够在朝中担任宰相一职,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排除A,选B;材料反映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增强,排除D。
9.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A体现的是分封制,B体现的是宗法制,都没有强化中央集权;C体现的是强调发挥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的作用,属于中央官制,也与题意无关;D体现的是元朝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10.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B. 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C. 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起初因隋炀帝爱好文辞研究鸿都门学而设,并非作为选才之用,随着后世对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成为中央依据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体现公平公正,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体现德行对于选才的影响,故排除。C项,科举制度自设立后沿用至明清,选官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故排除。题干未体现选官考试内容的变化,故排除D项。
11.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A
【解析】
“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
12.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13.除了“风水”观念作祟之外,湖南民众因“耻闻”机器与轮船,致使本省新式产业与交通的诞生延迟。积极主张开矿的王先谦提出办矿可“不用机器”,技术人员“亦不用外夷”,以免“惊骇耳目”。这说明
A. 抵制列强侵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B. 思想近代化与经济近代化不同步
C. 军事工业挤占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D. 近代企业逐渐实现经营的独立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讨论的是部分民众的落后思想观念对经济近代化的消极影响,并未涉及抵制列强侵略,A项错误。建设新式产业与交通和开矿是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表现,但与此同时,部分民众将西方的先进技术成果视为敌人,盲目抵制西方文明,影响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本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思想文化落后阻碍近代化的情况,即思想近代化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不同步,B项正确。材料没有论及军事工业发展的情况,C错误。办矿可“不用机器”,技术人员“亦不用外夷”是为了减少部分民众的反对和破坏,并不是企业逐渐实现独立自主发展,D错误。
14.1897年,梁启超在《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此义不明,即好学之士亦每以独善其身为主义,而世变益莫之振救,不知栋折榱崩,其谁能免?即不念大局,独不思自保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将“亡国”与“亡天下”区别
B. 梁启超借顾炎武公民责任观宣扬主张
C. 维新派与顾炎武均一致反对君主专制
D. 梁启超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材料强调了“天下”与公民的关系,没有体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论证自己的思想主张,主张公民不能只想着独善其身,而要有社会责任感,救亡图存,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梁启超的主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D项错误。
15.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
点睛:2018年4月16日美国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无疑会重挫中兴的发展。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是个镜鉴,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本题隐性契合民族工业的热点问题,强调民族工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能受制于人。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16.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答案】D
【解析】
《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C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海上第一名园》的年画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晚清社会生活的认识。本题契合了社会转型的长效热点,涵盖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17.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据此可知
A. 五四时期中央政府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B. 五四时期民众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自由
C. 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 五四精神对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的必要条件”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时期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观念,形成了新的道德规范、新的价值体系,这是五四精神创新性的体现,这些精神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D项正确。当时的中国处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之下,文化政策并不开明,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没有获得应有的尊严和自由,B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
18.《全球通史》中说道:“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据此可知,启蒙运动
A. 成为欧洲革命的根源
B. 使封建制度趋向灭亡
C. 加速了欧洲社会转型
D. 使欧洲掀起改革浪潮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这些哲人使法国……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加速了欧洲社会转型,C项正确。欧洲革命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封建制度灭亡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排除B项。欧洲掀起改革浪潮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启蒙运动的结果,排除D项。
19.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进化论的传播
C.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量子论的提出
【答案】D
【解析】
电子的运动轨迹属于微观世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经典力学就是牛顿力学,故A
项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化的理论,故B项错误;电气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
20.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l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B. “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理解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18世纪末叶以后”可判断出西方是工业文明,对华夏的农业文明的冲击,也给近代中中国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蒙昧中的中国人,开始思想启蒙,给中国带来了动力,由此分析可知BCD的表述符合材料,而A的表述语题意不合,因此A为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1.《全球通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法律条文的文字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 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 条文明细且直接受行政官意志的影响
C. 虽有随意性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D. 继承了习惯法的传统
【答案】A
【解析】
“不必僵硬地按照法律条文的文字含义进行判决”说明罗马法使用的灵活性,故A项正确; B项强调主观性,较片面;材料是根据案例来判案,并不是有随意性,排除C项;材料所列的是成文法,至多是保留某些习惯法的做法,但不是继承关系,故排除D项。
22.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有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材料反映的实质是古代雅典
A. 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
B. 对外扩张战争比较频繁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约束
D.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权利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没有对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的描述,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对外扩张战争频繁,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我们看到参训青年自愿接受与承担誓言,无强制性之说,故C项错误;参训青年愿意自己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服从于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与合理的法规可以看到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自由至上,故D项正确。
23.1937年12月7日,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在南京前线听取中岛今朝吾关于日军“已攻破了南京城周围所有的环形防线,约有30万的中国军队就要被包围,逃不出南京城”的报告后,立即签署了“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这说明,南京大屠杀
A. 是日军有组织开展的
B. 只针对南京城中的俘虏
C. 激起国人的强烈愤慨
D. 是日本长期预谋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南京城被包围后,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的授命“杀掉全部俘虏”,故A项正确。南京大屠杀的对象包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而是强调日军有组织地开展南京大屠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长期预谋”,而是强调日军有组织地开展南京大屠杀,排除D项。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立即签署了‘机密,阅后销毁’的密令:‘杀掉全部俘虏。’”,结合日本侵华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4.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答案】D
【解析】
材料数据说明,欧共体成立后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欧共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A项错误;此时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主导的,故B项错误;欧共体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C项错误。
二、材料题(25题25分,26题1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明清时期的家训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传统家训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传统家训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答案】(1)特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将家风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具有家国情怀。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农业、手工业不断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世俗文化发展繁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3)实践:融合中西方思想;教育子女自主学习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独立人格);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历史价值:社会教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从家训的内容核心、来源形式、家国情怀的体现进行归纳概括。
(2)通过认识明清传统家训的特点,明清传统家训特点形成的原因可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阐述。
(3)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让子女自主学习…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人必有爱国心…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人人独善其身”,从思想融合、人格修养的培养、爱国教育及道德引导进行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践以践行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故可立足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构建和谐社会进行阐述。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电影发展史(节选)
19世纪末
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1896年,中国第一次放映外国电影。
20世纪初
1905年,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1914年,从欧洲进口胶片困难,中国电影业不得不就此歇业。直到1916年,美国胶片输入中国,中国电影业又一次开始艰难地跋涉。
20世纪20年代
1923年《爱国伞》讲述了侠义青年林国魂刺杀卖国贼的故事。1926年《和平之神》讲述了两省军阀发动战争,凌云飞与未婚妻林素薇历尽险阻,促使双方督军通电停战的故事。
20世纪
三四十年代
1933年左翼电影《铁板红泪录》反映了当时的农村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4年国民党成立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打压左翼电影。1938年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1942年上映的《塞上风云》是我国抗战时期第一部表现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影片。
1945—1949年
从1945年到1949年,上海进口美国好莱坞影片达1896部,这种状况给我国电影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摘编自《中国电影观念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订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折射了时代变迁。
阐述: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的电影《难夫难妻》正是这种社会变迁的反映;电影《爱国伞》、《和平之神》反映了列强侵略和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电影《铁板红泪录》、《塞上风云》反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共分裂对峙及走向合作抗日的时代主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电影业必然反映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各阶级救亡图存以及近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特点。
示例二
论题: 外国侵略对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双重影响。
阐述: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1896年外国影片传入中国。1905
年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说明随着西方电影及电影技术传入,中国的电影业兴起。
欧洲、美国进口胶片直接影响中国电影业的生存,美国好莱坞进口影片数量巨大,沉重打击国产电影业,说明中国电影业依赖于西方技术,难以和外国电影竞争。
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兴起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侵略与掠夺,阻碍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从材料“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我国抗战时期第一部表现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影片”“从1945年到1949年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上海进口美国好菜坞影片就达1896部,几乎独占上海首轮影院。这种状况給国产电影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中分析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自己观点即可。
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中期以后,出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的状况。由于长期用兵,战事频繁,兴师动众,人民的徭役负担繁重。同时军费开支庞大,人民遭受的赋税剥削残酷。地主阶级大放高利贷,坐食租税,大肆聚敛。民困国穷,财政枯竭,经济处于崩溃状态。为此,陆贽上疏提出以下经济改良政策:限制土地兼并,“凡所占田,约为田限”。实行轻徭薄赋,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降低剥削率,十分取一,“裁减租价,务利贫人”。适当缩小“贪富悬绝”的巨大差别。“微损有余,稍优不足,损不失富,优可赈穷”,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节约国家开支,“量入以为出”,使用度有节。认为“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为了“啬用节财”,他提出“窒侈欲以荡其贪风,息冗费以纾其厚敛”。这些措施总的指导原则是“安富恤穷”,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陆贽推行经济改良政策前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陆贽推行的经济改良政策。
【答案】(1)社会状况:土地兼并严重;社会贫富差距巨大,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负担加大,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困难;政府财政困难。
(2)积极意义: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解决面临的经济危机,加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局限性:经济改良政策表现出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阶级本质;缺乏统治者强有力的长久支持。
【解析】
(1)结合材料“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即可知土地兼并严重。结合材料“人民遭受的赋税剥削残酷”即可知农民负担沉重。结合材料“地主阶级大放高利贷,坐食租税,大肆聚敛。民困国穷,财政枯竭”即可知政府财政困难,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其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首先,根据材料可知,陆贽推行经济改良政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土地兼并,减少赋税,限制高利贷,节约财政支出。然后,结合唐朝中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影响。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3年,在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鉴于晏阳初“将中国几千字简化且容易读,使书本上的知识开放给以前万千不识字的人的心智……”,与爱因斯坦、杜威、福特等人一起,被美国评为“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晏阳初认为,人人都有接受公民教育的权利,但由于中国人口素质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有层次地进行公民教育,首先是识字教育,尔后是继续教育。务必所施的为真正中国的公民教育,不是由他国摹仿来的公民教育,各国教育有各国教育的制度和精神,各有它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万不能乱七八糟拿来借用。公民教育要搞合作能力的培养,就应当给他们合作的机会;搞自治能力的培养,也应给他们政治参与的机会等。总之,不能将公民教育搞成纯理论的,也不能把公民教育与民众生活离得远远的。中国民众大都受经济的压迫,而且,他们每汲汲于谋生计,自不能有多少时间来抚育。实施公民教育,应研究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来实施“最不可少的公民教育”。在中国这样的历史和文化氛围里,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晏阳初时常告诫大家“勿以一星期的运动,就算了事”,大家需要“继续努力,彻底研究,群策群力,共求良效”。
——摘编自赖长春《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晏阳初公民教育思想的实施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与实践。
【答案】(1)原则:层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生活化与参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持久性原则。
(2)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其教育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具有国际意义。局限性: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公民教育实践的开展有一定困难。
【解析】
(1)根据材料“但由于中国人口素质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有层次地进行公民教育”即可知层次性原则,根据材料“不是由他国摹仿来的公民教育……万不能乱七八糟拿来借用”即可知是适应性原则,根据材料“也应给他们政治参与的机会等……也不能把公民教育与民众生活离得远远的”即可知是生活化与参与性原则,根据材料“应研究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最不可少的公民教育”即可知是经济性原则,根据材料“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即可知是持久性原则。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故答为: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其教育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具有国际意义。局限性: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公民教育实践的开展有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