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七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科试题
(分宜中学、会昌中学、莲花中学、南城一中、任弼时中学、瑞金一中、遂川中学)
命题人:分宜中学 黄嗣生 会昌中学 梁念荣 莲花中学 彭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骨架或支架”常形容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无关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
C.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D.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2.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4.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2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5.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6.在双链DNA分子中,A和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m%;其中一条α链中C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n%.则另一条β链中C占β链碱基的百分比是( )
A.n% B.(m-n)/2 C.1-(m+n)% D.[ (m-n)/2]%
7.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8.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体现其潜在价值
D.生态系统中信息仅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1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1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②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CO2固定和C3的还原
③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1、2中的膜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C.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D.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①③⑤②⑥④
13.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1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15.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消耗量少
C.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和CO2浓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16.下列各选项描述的科研方法、试剂使用、观察现象、实验条件等,与相应的实验不符合的是 ( )
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B.实验中使用酒精
C.观察颜色变化
D.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生活状态
①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
②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实DNA的复制方式
①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
②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①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中CO2的生成
②用重铬酸钾检测无氧呼吸酒精的生成
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②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1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18.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③到④的育种方法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若⑧为三倍体西瓜,则在育种过程中遵循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的育种方法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19.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
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 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 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如图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先升后降
21.S型(有荚膜)和R型(无荚膜)肺炎双球菌均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种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突变株,记为PentS型菌。现利用上述三种菌株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出现R型和S型菌落
B.R型菌DNA与S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出现R型和S型菌落
C.Pent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仅出现PentS型菌落
D.R型菌DNA与PentS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仅出现PentS型菌落
22. 某二倍体植物掌形叶(M)对圆形叶(m)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现有一掌形叶抗病突变体,其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通过与图丁所示植株杂交所得F1性状分离比分析判断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假定甲、乙、丙、丁的其他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B.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C.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D.掌形叶抗病与圆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23.将两个抗虫基因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 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
2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受影响的只是细胞免疫
D.B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特定的抗原
2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
C.图中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到达全身,传递信息
D.图中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26、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IAA的浓度和材料托的倾斜程度
B.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而茎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
C.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
D.实验3中几个琼脂块所含生长素的量的关系是A3>A2>A1=a1>a2>a3
27.图中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28.有人推测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使水稻患恶苗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题分析可知,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
B.赤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都相同
C.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受基因组调节控制
D.植物体内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冠、叶片、成熟的种子
2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内斗争会降低种群密度,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C.围湖造田等人为活动会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D.群落的结构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
30.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了满足人们需求,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宠物
B.为控制大米草在我国造成的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C.为保护牧场防止沙漠化,灭绝危害草原的鼠类和昆虫
D.将大熊猫迁入动物园繁育,将部分大熊猫进行野外回归实验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
31.(10分)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30℃)、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1)。图2中的 X、Y、Z 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单位:klx)、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klx)时植物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___mol·m-2·h-1。
(2)分析图2可知,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 。
(3)若比较图2中Z曲线的k、a两点,____________点更有利于蔬菜的储存。
(4)图2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对应图1中的光照强度为_____klx。
32.(8分)下图中甲表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表示其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曲线③→④变化的原因是 。甲图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有 (用序号表示)。
(2)图乙中,该动物体内符合Ⅱ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 ,在Ⅲ处绘出甲图④对应的细胞中三者的数量关系。
33.(12分)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
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果皮表现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亲本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实验二为异地种植的结果。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
一
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
褐色:黄色:绿色=6:6:4
二
全为褐色
褐色:黄色:绿色=10:2:4
(1)某分生组织细胞中的B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经间期复制后,在后期结束时该DNA甲、乙两链分布于_____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根据第一组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研究者将第一组亲本引种到异地重复实验如第二组,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基因型为________对应的沙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
(4)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不是引种后某个基因突变所致。若是某个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为 ,F2代表现型情况为________ ______,则与杂交结果不一致,从而判断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
(5)若在异地条件下的第二组F2代个体自交,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4.(10分)近日中科院公布了一项名为“NS1笫三代免疫缺陷小鼠”的技术。这意味着在不久之后,肿瘤患者在选择治疗、用药方案时,可以拥有一名小白鼠“替身”,用以提高治疗精准率,降低患者痛苦。请回答:
(1)通常制备免疫缺陷小鼠时,要去掉骨髄、吞噬细胞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此外,还需要全去掉小鼠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等特异性免疫细胞。
(2)该“免疫缺陷小鼠”是通过基因敲除来实现的。首先选取老鼠的_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干细胞/T细胞),去掉__________(免疫基因/免疫抑制基因),再将该细胞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获得第一只基因缺陷小鼠。
(3)构建多只带有癌症患者等量肿瘤细胞的NSI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通过检测小鼠肿瘤细胞的数量,可评估不同药物抗肿瘤的效果。方案见下表。 已知药物1和药物2均有一定抗肿瘤活性,请补充预期结果和结论:
甲组
注入等量小分子药物1
乙组
注入等量小分子药物2
丙组
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若甲、乙、丙组中肿瘤细胞的数量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小分子药物1的抗肿瘤效果更强。
若甲、乙、丙组中肿瘤细胞的数量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小分子药物2的抗肿瘤效果更强。
35.(10分)下图表示某天然湖泊中能量流动简图(数值单位为×103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的不同水层分布不同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该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已知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若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浮游植物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科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小题每题1分,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C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D
B
D
D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D
B
D
C
B
D
二、非选择题(5道题,共50分)
31.(10分,每空2分)
(1)8
(2)温度上升,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3)a
(4)c、g 4
32. (8分,每空2分)
(1)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无后句不得分) ①③④
(2) 体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3个条柱画的不规范不得分)
33. (12分,每空2分)
(1)不同的
(2)遵循
(3)AaBb
(4)AABb或Aabb 自交后代无黄色产生(F2表现型全为褐色或褐色:绿色=3:1)
(5)1/2
34.(10分,每空2分)
(1)T细胞和B细胞
(2)早期胚胎干细胞 免疫基因
(3)甲组甲组) 乙组乙组)
35.(10分,每空2分)
(1)垂直 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2)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
(3)18.7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