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潍坊市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 所有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和加工,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A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场所,B错误。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组成,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以及绝大多数细胞器,因此没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为一定流动性,与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磷脂分子的流动性有关,D错误。‎ ‎【点睛】学生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理解不清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C. 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 D. 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答案】D ‎【解析】‎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A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B正确。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C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酶的参与,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错误。‎ ‎【点睛】学生对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理解不清 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由图可以看出:‎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图像,并作出如下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 根据细胞的形态可以判断观察部位是分生区 B. 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因为分裂期时间相对间期短 C. 视野中细胞分散较好是解离和压片的结果 D. 视野中被标注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D ‎【解析】‎ 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图中存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根据细胞的形态可以判断观察部位是分生区,A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于分裂期,因此实验中,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少,B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根据图中细胞分散状态,可判断细胞分散较好是解离和压片的结果,C正确。图中③为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目是①②时期染色体数目的两倍,D错误。‎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果树进行打顶处理,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 B. 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抑制其伸长 C. 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其萌发 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打顶处理是去除顶端优势,以促使侧芽萌发、增加侧枝数目或促进侧枝生长,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A正确。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导致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其伸长生长,B正确。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进其脱落,抑制其萌发,C错误。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D正确。‎ ‎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基本骨架由C、H、0、N、P等元素组成 B. 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 C. 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 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DNA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由C、H、0、P元素组成,A错误。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断裂,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是氢键,B错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并非所有片段都有遗传效应,C错误。DNA的复制和转录能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都能在细胞 质中进行,D正确。‎ ‎6.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β链发生了缺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β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染色体检査可明确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 B. 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 甲患者β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 D. 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通过染色体检査可明确诊断的疾病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而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β链发生了缺损,A错误。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均为β珠蛋白的基因,其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正确。甲患者的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说明甲患者β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的缺失所致,C错误。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说明其发生基因突变后导致翻译过程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而发生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与酶有关的问题:‎ ‎(1)真核细胞内酶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2)酶的特性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现有质量分数为10%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麦芽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清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长颈漏斗、烧杯、底部中央可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各一个。请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选用一套装置设计实验,实验现象能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体现等量原则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请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思路及实验预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核、核糖体 (2). 能 (3). 实验思路:在底部中央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再在两侧各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实验预期:蔗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升高,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或: 麦芽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降低,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 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及专一性。要求学生熟知酶的本质、以及会设计实验分析酶的专一性。‎ ‎(1)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少数酶是RNA,其合成场所是细胞核。酶可以通过影响细胞代谢,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2)实验中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因此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蔗糖酶溶液可以分解蔗糖、不能分解淀粉、麦芽糖。实验思路是在放置半透膜的U型管两侧放置不同的溶液,从而根据液面的变化判断出酶的催化作用。但质量分数为10%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溶质微粒数目不相等,即两者的初始液面不一致。因此U型管一侧放置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一侧放置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0%麦芽糖溶液,这样初始液面两者一致,然后在两侧各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若蔗糖溶液一侧液面明显升高,则支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8.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突触进行的。请回答下列与突触传递相关的问题:.‎ ‎(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对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功能。若发现某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严重超标,则可确定该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病。‎ ‎(3)神经-腺体接头处也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如寒冷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___________;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还受________等信息分子的调节。‎ ‎【答案】 (1). 钠离子(Na+) (2).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 自身免疫 (5).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6). 甲状腺激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学生熟知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体液调节的过程,以及神经递质在这三种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动作电位的产生依赖钠离子内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 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与肌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严重超标,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出现异常,从而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结构属于自身免疫病。‎ ‎(3)体温恒定调节中,寒冷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可以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使其分泌的激素减少,因此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还受甲状腺激素等信息分子的调节。‎ ‎9.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历史上是—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建国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里已是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群落演替的角度看,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________演替,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洁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造林时人们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___________的复杂程度有关。‎ ‎(3)如今,塞罕坝每年能释放氧气55万吨并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在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价值中,通过以上叙述得到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次生 (2). 速度和方向 (3). 抵抗力 (4). 营养结构 (5). 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6). 不能 两地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要求学生熟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由于演替的起点存在生物,所以塞罕坝林海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变成茫茫荒原。而后由于植树造林,建设了人工林海,塞罕坝现已成为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洁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物种多样性增加,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该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3)塞罕坝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和科研教学基地,属于直接价值。塞罕坝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属于直接价值。‎ ‎(4)由于两地的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 ‎10.秀丽线虫是一种线形动物,多为雌雄同体,只有少数为雄性个体,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根据以下两类秀丽线虫个体的特点回答问题:‎ ‎(1)若要研究秀丽线虫的基因组,应检测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突变型雌雄同体(XnXn)与野生型雄虫(XNO)做亲本混合培养。F1中秀丽线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选出F1中的野生型个体进行培养,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与突变型雄虫(Xn0)做亲本混合培养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认为是否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6 (2). 3 (3). 野生型(雌雄同体):突变型(雌雄同体)=3:1 (4). 不合适 (5). 杂交过程中,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也会发生自体受精,导致后代无法出现预期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要求学生熟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以及会根据题目所给情景作出相应的分析。‎ ‎(1)该秀丽线虫的雌雄同体中,有2条X染色体和10条常染色体;而雄性个体中,有1条X染色体和10条常染色体;因此研究秀丽线虫的基因组,应检测6条染色体的DNA序列(1条X染色体、5条常染色体)。‎ ‎(2)突变型雌雄同体(XnXn)与野生型雄虫(XNO)做亲本混合培养,由于雌雄同体间不能杂交,因此只存在雌雄同体自体受精和雌雄同体与野生型雄虫杂交两种情况。雌雄同体自体受精后代为雌雄同体(XnXn),雌雄同体与野生型雄虫杂交后代为雌雄同体(XNXn)和雄虫(XnO),F1中秀丽线虫的基因型有3种。选出F1中的野生型(XNXn)个体进行培养,野生型(XNXn)个体能产生的配子为XN、Xn,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XNXN):突变型雌雄同体(XnXn)=3:1‎ ‎(3)由于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会发生自体受精,将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与突变型雄虫(XnO)做亲本混合培养,并不会出现野生型雌雄同体(XNXn):突变型雌雄同体(XnXn):野生型雄虫(XNO):突变型雄虫(XnO)=1:1:1:1,所以不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随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人们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酿制果酒、果醋,与酵母菌相比,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作腐乳时,需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工业生产中,可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在分离时需用_______做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土壤中提取的细菌,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经分离得到的菌种,通常再进行_______处理才可能得到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4). 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5). 石油 (6).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7). 诱变 (8). 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作用。要求学生熟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过程,以及筛选微生物的方法。‎ ‎(1)酵母菌为真核生物,醋酸菌为原核生物,醋酸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产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 ‎(2)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用盐腌制,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和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3)需要分离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因此应将细菌培养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4)为了获得更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可对菌种进行诱变处理,使其发生基因突变,然后从众多的菌种中选择出能高效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可采用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点睛】学生对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理解不清 选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1)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CO2制造有机物生存。‎ ‎(3)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4)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 ‎12.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研究人员运用转基因技术构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参细胞表达系统,为珍贵药用植物与疫苗联合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其构建过裎如图所示,图中SmaⅠ、SstⅠ、EcoRV为限制酶。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②的构建过程除限制酶外还需要_________酶;想要从②中重新获得HBsAg基因,所用的限制酶不能是EcoRV或Sma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常用__________处理細胞;要使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到人参细胞的染色体上,该过程所采用的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可知,②中应含有的标记基因是_______________;过程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该疫苗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能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的_____________,同时还 能产生______使机体长期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答案】 (1). DNA连接 (2). 两平末端连接后的重组序列不能再被EcoR V和Sma Ⅰ识别(重组质粒无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 钙离子(Ca2+) (4). T-DNA (5).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6). 筛选出含有HBsAg基因的人参细胞 (7). 抗体 (8). 记忆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免疫调节。要求学生熟知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尤其是限制酶的选择,以及体液免疫的过程。‎ ‎(1)②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除需要限制酶外还需要DNA连接酶;EcoRV、SmaⅠ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后,所形成的重组序列不能再被EcoR V和Sma Ⅰ识别。‎ ‎(2)将目的基因转入微生物的方法是钙离子处理細胞;农杆菌的质粒中含有一段可以转移的DNA,即T-DNA,它能将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到人参细胞的染色体上。‎ ‎(3)⑤过程中是将受体细胞放入氨苄青霉素中培养,以筛选出含有HBsAg基因的人参细胞,因此②中应含有的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4)在体液免疫中,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同时还能产生记忆细胞使机体长期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