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云南玉溪一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云南玉溪一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2018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命题人: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填涂在规定位置;‎ ‎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客观题填涂使用2B铅笔,主观题作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 ‎ 4、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可折叠、污损、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贴)、胶带纸等,不得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或做标记。‎ ‎ ‎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所有植被都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 ‎21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原点”,诗歌、艺术曾经就是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绝对使命”“最高存在”。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 (摘编自鲁枢元《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某一时代的一般命运,由此可见诗歌之重要,诗人也因此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 B.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 D.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 A.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3.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 B.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 D.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诗歌与艺术。‎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 ‎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 ‎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 ‎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 ‎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 ‎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 ‎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 ‎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 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 ‎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 ‎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 ‎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绝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 ‎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 ‎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 ‎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 ‎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 ‎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 ‎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了何爹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找”“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这样一来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就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提到何爹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只收三块钱,从侧面批评了何爹没有商业头脑,这也是导致他生意越来越冷清的原因之一。‎ D.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5.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5分)‎ ‎6.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 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 郑彬)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可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B. 对于同一旅游现象,“旅游者意愿” “出游方式”“市场秩序”“经营者业绩”“游客体验满意度”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C. 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 游市场新近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 C.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这对今后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E. 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9.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惇,字子厚,豪俊,博学善属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惇来。”既还,神彩不动,轼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杀人。”惇曰:“何也?”轼曰:“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惇大笑。‎ 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朱服为御史,惇密使客达意于服,为服所白。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诉惇,惇系之开封。坐二罪,罢知蔡州,又历陈、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丰稷奏曰:“官府肇新而惇首用,非稽古建官意。”稷坐左迁。谏官赵彦若又疏惇无行,不报。‎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开熙、河,谋灵、夏,师行十余年不息。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惇以为蹙国弃地,罪其帅臣,遂用浅攻挠耕之说,肆开边隙,绝夏人岁赐,进筑汝遮等城,陕西诸道兴役五十余所,败军覆将,复弃青唐,死伤不可计。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优立赏逻,告讦之风浸盛。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竟论杀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为山陵使,灵举陷泽中,逾宿而行。言者劾其不恭,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论其欲追废宣仁后,又贬雷州司户参军。初,苏辙谪雷州,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券甚明,乃已。至是,惇问舍于是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徙睦州,卒。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不肯以官爵私所亲,四子连登科,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铨仕州县,讫无显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 ‎10.下列各句中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揖:作揖,拱手相请 B.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判:判定,判别 C.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 僦:租赁 D.惇敏识加人数等 加:超出,超过 ‎11. 下列各项中关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B.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C.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D.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12.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章惇才能出众,行事激进。章惇势大才高,学问广博精深,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因耻于排名在他的侄子章衡之下,扔掉敕诰离开京城。‎ B.章惇行事果决,深得信任。元丰五年,朝廷诏章惇入朝,委以重任。官员丰稷、赵彦若先后上疏反对,前者受到了降职处分,后者受到了朝廷的叱责。‎ C.章惇凶残跋扈,独断专行。章惇力主对西夏用兵,制造边境矛盾,在多处发动战争,军队战败,国土沦丧,致使民怨沸腾。 ‎ D.章惇执拗偏狭,不近人情。章惇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自己旧时朋友的兄弟痛加打击,即使是他的儿子们他也不愿私受官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服为御史,惇密使客达意于服,为服所白。(5分)‎ ‎(2)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1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15. 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的无礼对待,自己的兄弟不了解情况,反而对自己“ ”,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之情。‎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3)《鱼我所欲也》中用“ , ”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 ‎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在这次辩论赛中,来自各大学的辩手们都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得到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②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利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③8月12日,天津港海瑞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附近大量房屋倒塌,不少住户毁家纾难,陷入困境。‎ ‎④为了理想,我们面对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⑤许多流行词汇的来历背景并不好,但是,在媒体的反复操作下,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人已经习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 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评价过:“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做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A.②⑤⑥ B.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曾响彻中华大地。激昂的歌声、慷慨的歌词,不仅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同样也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B.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C.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D.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_____① __ ?首先,大数据必须是随时随地能调用,并且马上被计算的,而不是储存在磁带、U盘等软件工具中的数据。其次,___ ②_ __。我们上天猫搜索一个商品,数十亿商品、几百万个卖家、一亿的消费者,瞬间完成匹配呈现,这才能称之为“大数据”。最后,大数据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数据的全面性。大数据不是样本思维,它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系统。‎ 与传统数据相比,____③____,但是,传统数据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某些特殊的领域,传统数据发挥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回首过去,文学是我们最深的青春记忆。因为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坐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和馆前那一排银杏树朝夕相对,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坐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抱着厚厚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深切地体会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纷纷扰扰的平凡生活中,有了文学,必定能使你的人生精彩。‎ ‎①不是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 ‎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2018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教学用)‎ 命题人: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填涂在规定位置;‎ ‎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客观题填涂使用2B铅笔,主观题作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 ‎ 4、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可折叠、污损、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贴)、胶带纸等,不得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或做标记。‎ ‎ ‎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所有植被都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 ‎21世纪初,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原点”,诗歌、艺术曾经就是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绝对使命”“最高存在”。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 (摘编自鲁枢元《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某一时代的一般命运,由此可见诗歌之重要,诗人也因此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 B.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 C.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 D.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 ‎1. A(原文指出这是“在以往的时代”)‎ ‎2.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 A.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 B.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看到自然美景。‎ C.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 D.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 ‎2. C(艺术欣赏加深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但并不能证明“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不存在了。)‎ ‎3.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 B.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 C.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 D.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诗歌与艺术。‎ ‎3. B(原为没有表达“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这个意思。)‎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 ‎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 ‎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 ‎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 ‎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 ‎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 ‎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 ‎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 ‎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 ‎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 ‎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绝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 ‎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 ‎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 ‎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 ‎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 ‎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 ‎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了何爹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找”“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这样一来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就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提到何爹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只收三块钱,从侧面批评了何爹没有商业头脑,这也是导致他生意越来越冷清的原因之一。‎ D.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4、C(3分) C项中描写只收三块钱并不是对何爹的批评。 ‎ ‎5.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5分)‎ ‎5、答: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2分)②将情节推向高潮。(1分) ③深化主题,既有对何爹未来手艺的担忧,也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2分) ‎ ‎6.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6分)‎ ‎6、答: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2分)(言之成理即可。)‎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调查显示,除了探索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2017年03月27)‎ ‎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2017年5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 郑彬)‎ ‎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广大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可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可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 B. 对于同一旅游现象,“旅游者意愿” “出游方式”“市场秩序”“经营者业绩”“游客体验满意度”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C. 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旅游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因此材料二所反映的云南旅游业绩下降情况,只是旅游整顿造成的暂时现象。‎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7. D(A “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错,只有材料三反映了发展趋势;B“经营者业绩”不是游客关注的重点;C“云南旅游业绩下降”说法不准确,扩大了范围。)‎ ‎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导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报道了旅 游市场新近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 C.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这对今后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E. 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8.A E(A“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错,主要目的应该是为旅游市场决策者提供依据;E“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错,本文没有提到旅游业的次数增多等发展情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9.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4分)‎ ‎(1)了解,把握旅游者的消费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服务。‎ ‎(2)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开发旅游资源,占领文化旅游市场。‎ ‎(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惇,字子厚,豪俊,博学善属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惇来。”既还,神彩不动,轼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杀人。”惇曰:“何也?”轼曰:“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惇大笑。‎ 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朱服为御史,惇密使客达意于服,为服所白。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诉惇,惇系之开封。坐二罪,罢知蔡州,又历陈、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丰稷奏曰:“官府肇新而惇首用,非稽古建官意。”稷坐左迁。谏官赵彦若又疏惇无行,不报。‎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开熙、河,谋灵、夏,师行十余年不息。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参考译文:‎ 章惇势大才高,学问广博精深,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因耻于排名在他的侄子章衡之下,扔掉敕诰离开。后开又考中进士甲科,调任商洛县县令。与苏轼一同游历南山,抵达仙游潭,潭下面临着万丈绝壁,潭上面横着一块木头,章惇请苏轼在绝壁上题字,苏轼因害怕不敢写。章惇平步绕过他,垂下绳索拉住树,提起衣服而下,用蘸了黑墨的笔在石壁上大写道:“苏轼、章惇来此。”写完上来以后,神情一点不变,苏轼拍着他的背说:“你将来一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什么呢?”苏轼说:“能自己把命豁出去的人,是能杀人也。” 章惇大笑。‎ 元丰三年,章惇被授予参知政事。朱服担任御史,章惇秘密地派他的门客向朱服传达意旨,被朱服告发。章惇的父亲侵占百姓沈立的田地,沈立拦路向章惇告状,章惇把他抓到开封。因为犯了这两个罪,章惇被罢免,任蔡州知州,后又改任陈、定二州的知州。元丰五年,下诏授予门下侍郎。丰稷上奏说:“官府开始新政而章惇首先被任用,这不是考察古代设置任命官员的本意。”丰稷因而被贬官。谏官赵彦若又上疏章惇没有德行,没有得到答复。‎ ‎。惇以为蹙国弃地,罪其帅臣,遂用浅攻挠耕之说,肆开边隙,绝夏人岁赐,进筑汝遮等城,陕西诸道兴役五十余所,败军覆将,复弃青唐,死伤不可计。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优立赏逻,告讦之风浸盛。民有被酒狂讹者,诏贷其死,惇竟论杀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为山陵使,灵举陷泽中,逾宿而行。言者劾其不恭,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论其欲追废宣仁后,又贬雷州司户参军。初,苏辙谪雷州,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券甚明,乃已。至是,惇问舍于是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徙睦州,卒。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不肯以官爵私所亲,四子连登科,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铨仕州县,讫无显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 起初,宋神宗采用王安石的建议,开挖熙河,谋取灵州、夏州,用兵十多年没有停息。等到听说永乐城战败的消息,宋神宗在宫室的门屏之间痛哭,从而导致生病,所以元祐年间的宰相推断他的意图,专门对外实行怀柔政策。西夏请求归还故地,因为不是要害的城寨,就还给西夏了。章惇认为这是减缩国土丢弃土地,就治那些边帅大臣的罪,于是采用“浅攻挠耕”的政策,大肆开启边境的纷争,断绝每年给西夏的财物,重建汝遮等前沿哨站,在陕西各道五十多处发动战争,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又丢掉了青州、唐州,死伤不能计数。章惇知道天下人怨恨自己,想堵住他们的议论,请求诏令朝廷内外审察任意乱说的百姓,并按照法律定罪。给巡察的人立即以优厚的奖赏,诬告揭发的风气逐渐兴起。有一个喝醉了酒后胡乱说话的人,诏令已经宽恕了他的死罪,章惇最后还给他定罪并杀了他。章惇用刑虽然越来越残酷,但是却不能遏止人们的言论。‎ ‎(章惇)任山陵使,灵车陷入泥泽中,过了一夜才走出。谏官弹劾他不能谨守其职,被罢免,任越州知州,不久被贬为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追究他想追废宣仁后之罪,又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当初,苏辙被贬谪雷州,不允许他占用官舍,就租赁民房居住,章惇又认为他强占民房,下令州里追查百姓对他治罪,因为租赁的票据非常清楚,才作罢。到了这时,章惇向这里的百姓寻找房子,百姓说:“先前苏公曾来,因为章丞相几乎使我家破败,现在不能租给你了。”调任睦州,去世。章惇机敏才识超过人数等,穷凶极恶,不肯用官爵对亲近的人行私情,四个儿子连续考中进士,只有小儿子章援曾经任校书郎,其余的都是随着文书选授到州县任职,最终没有显达的。‎ ‎10.下列各句中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 揖:作揖,拱手相请 B.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判:判定,判别 C.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 僦:租赁 D.惇敏识加人数等 加:超出,超过 答案:B(判:舍弃)‎ ‎11. 下列各项中关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B.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C.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D.迨闻永乐之败/神宗当宁/恸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辅推本/其意专务怀柔远国/西夏请故地/以非要害/城砦还之 答案:C ‎12.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章惇才能出众,行事激进。章惇势大才高,学问广博精深,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因耻于排名在他的侄子章衡之下,扔掉敕诰离开京城。‎ B.章惇行事果决,深得信任。元丰五年,朝廷诏章惇入朝,委以重任。官员丰稷、赵彦若先后上疏反对,前者受到了降职处分,后者受到了朝廷的叱责。‎ C.章惇凶残跋扈,独断专行。章惇力主对西夏用兵,制造边境矛盾,在多处发动战争,军队战败,国土沦丧,致使民怨沸腾。 ‎ D.章惇执拗偏狭,不近人情。章惇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自己旧时朋友的兄弟痛加打击,即使是他的儿子们他也不愿私受官爵。‎ 答案:B(“后者受到了朝廷的叱责”,说法有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服为御史,惇密使客达意于服,为服所白。(5分)‎ 朱服担任御史,章惇秘密地派他的门客向朱服传达意旨,被朱服告发。‎ ‎(2)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议,请诏中外察民妄语者论如律。(5分)‎ 章惇知道天下人怨恨自己,想堵住他们的议论,请求诏令朝廷内外审察任意乱说的百姓,并按照法律定罪。‎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1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答案:A B。 A项“属于古体诗的一种”错,律诗是近体诗。 B项,应该是“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15. 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6分)‎ 答案:①点题。出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内容,对句点明“野泊”的原因。②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出句一个“乱”字已显出诗人对荒乱时世的感慨,对句中的“逋逃”则传出漂泊无家的愤激之情。③统领全诗,引出颔联和颈联,呼应尾联。颔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写望月所见所闻;颈联则紧承对句,抒发怀归之情;尾联所写的兵荒马乱的情景正与首联“乱”字遥相呼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的无礼对待,自己的兄弟不了解情况,反而对自己“ ”,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之情。‎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 ‎(3)《鱼我所欲也》中用“ , ”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1) 咥其笑矣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在这次辩论赛中,来自各大学的辩手们都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得到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②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利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③8月12日,天津港海瑞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附近大量房屋倒塌,不少住户毁家纾难,陷入困境。‎ ‎④为了理想,我们面对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⑤许多流行词汇的来历背景并不好,但是,在媒体的反复操作下,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人已经习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 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评价过:“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做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A.②⑤⑥ B.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④‎ ‎17.答案:A。解析: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毁家纾难: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牺牲自我,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行为。具体而微:‎ 指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形状和规模比较微小而已。不明就里:指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曾响彻中华大地。激昂的歌声、慷慨的歌词,不仅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同样也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B.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C.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D.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答案:C。解析:A项,“慷慨的歌词”与“唱响着”搭配不当;分句间关系不当。B项,句式杂糅,删掉“为名”,或将“借口”改为“以”;D项,“彻底”与“根治”重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答案: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_____① __ ?首先,大数据必须是随时随地能调用,并且马上被计算的,而不是储存在磁带、U盘等软件工具中的数据。其次,___ ②_ __。我们上天猫搜索一个商品,数十亿商品、几百万个卖家、一亿的消费者,瞬间完成匹配呈现,这才能称之为“大数据”。最后,大数据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数据的全面性。大数据不是样本思维,它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系统。‎ 与传统数据相比,____③____,但是,传统数据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某些特殊的领域,传统数据发挥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 答案:①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差别何在 ②大数据必须反应迅速及时 ③大数据的价值和优势更加凸显(6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回首过去,文学是我们最深的青春记忆。因为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坐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和馆前那一排银杏树朝夕相对,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坐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抱着厚厚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深切地体会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纷纷扰扰的平凡生活中,有了文学,必定能使你的人生精彩。‎ ‎①不是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 答案:(2)不是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3)有了文学,不一定能使你的人生更精彩(5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立意:‎ ‎1、善告善道,把握尺度;2、成长来自自身的体验;3、从善如流——成长的捷径;‎ ‎4、辩证地谈论成长和忠告的关系;5、辩证地谈论友谊和忠告的关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