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旅游 ②地形开阔平坦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最大温差可能达
A.4℃ B.6℃ C.8℃ D. 10℃
4.导致M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
A. 受纬度影响 B.距离海洋较远
C. 受地形影响 D.受洋流影响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冬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5.据图可推断出
A. 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6.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差异
B.地形差异
C.洋流性质不同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7.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8.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A. 沙滩
B. 梯田
C. 小溪
D. 平原
9.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10.下列农作物中,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A.青稞
B.谷子
C.甜菜
D.水稻
读图,完成问题。
11.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中,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与北京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表示沿116°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3.下列地区春雨比重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江淮地区
14.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
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C.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④地区少
D.夏雨比重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读下图,回答问题。
15.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A.④ B.③ C.② D.①
16.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A. 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读“我国某地不同地形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完成问题。
17.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8.结合地形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
A.小麦种植为主
B.山地林、牧业为主
C.水稻种植为主
D.淡水养殖为主
19.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A.橡胶—轮胎厂
B.棉花—纺织厂
C.甜菜—制糖厂
D.茶叶—茶厂
20.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
C.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
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21.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和最深的大洋分别是
A.非洲、太平洋
B.南极洲、大西洋
C.南极洲、太平洋
D.南美洲、印度洋
22.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南部的三大半岛都濒临印度洋
C.里海是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D.朝鲜、韩国两国陆界均与我国相邻
23.亚洲河流分布特点是
A.呈放射状分布
B.呈形分布
C.呈羽毛状分布
D.呈同心圆状
如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24.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25.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
B.③
C.④
D.⑤
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完成下题。
26.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河流总长度
C. 河流的多少
D.河流年径流总量
27.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8.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9.甲、乙两处的自然带类型分别为
A.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0.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C.高原沙漠广布
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31.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A.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2.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33.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4.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35.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图是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36.B、C、D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为西风漂流,自东向西流动
B.②处经度为西经度
C.③处是南太平洋中部,经度约为180°
D.④处是南半球最大渔场所在地
38.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有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39.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
D.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40.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因此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②资源丰富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③④⑤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位于A处的大洲边界是 山脉;C处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2)图中D城气候类型对应的气候统计图是 ,其气候特征是 。
(3)E河流北段的大致流向是 ,决定其流向的因素是 。
(4)F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从气候、地形、水源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 、
。
42.(16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出访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6分)
(2)说出中亚地区两种主要的水体类型,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 088千米(中国境内270千米),设计年输油量5 000万吨。
(3)简述中哈石油管道开通对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意义。(6分)
4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产区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优势蔗区。
材料二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和甘蔗种植区分布图。
(1)指出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2)试分析该地形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有人建议在该地区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制糖、制酒精)。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河流的上、中、下游及山区都可能有聚落分布,但这些聚落能否发展成为城市要看这些地点是否具备优越的自然或社会经济条件。地形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城市的优越区位。a位置是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最容易在早期形成城市。故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a位置是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图示中没有体现旅游和资源状况,无法判断。②④正确,故选C。
3.C【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的相关知识。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相邻等温线之差为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温度最高,在34℃--36℃之间,④温度最低,在26℃--28℃之间,所以最大温差范围是:大于6℃,小于10℃,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4.C温线距离海洋较近,故排除选项B;纬度因素影响气温,等温线应该基本与纬线平行,故排除选项A;夏季时沿岸洋流对气温影响较小,故排除选项D;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国为澳大利亚,其M处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高,等温线走向基本与山脉走向相同。故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等温线分布的影响。冬季时,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故甲为陆地,乙为海洋,B、C错误;图示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故该图表示的应是北半球,A正确,D错误,本题选A。
6.D【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等温线分布的影响。据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乙地气温明显高于甲地,结合上题解析,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故冬季时气温稍高于同纬度陆地),D正确;图示甲乙两地几乎无太阳辐射、地形和洋流性质差异,A、B、C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D。
7.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和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①图等高线数值,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②图中等高线凸出方向是由数值大的凸向数值小的,由高处凸向低处,是山脊;③图中可以看到两侧均有山顶存在,是鞍部;④图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故选C。
8. B【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来看,数值相同且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距大,说明地势平坦,数值不同且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平坦的地形和坡度相间分布,所以判断为梯田景观。故选B。
9.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可知,该景观为梯田,梯田主要位于我国江南丘陵,B正确;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和图中等高线不符,AC错误;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周围山地海拔高,内部地形平坦,与图中等高线不符,D错误。故选B。
10.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农作物的分布。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都十分丰富,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故D对;甜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糖料作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旱作物,在黄土高原地区有广泛的分布;青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故ABC错。故选D。
11.B【解析】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甲图中最低气温高于0℃,并且月降水相对均匀,则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气候,乙图气候类型雨热不同期,则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丙图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丁图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气候。
12.C【解析】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与北京气候类型相符的是丙图,故选C。
13.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读图,根据材料可知,春雨率最高的地区位于115°E 经线,纬度约27°N 附近,珠江三角洲纬度低,A错。黄淮平原纬度较高,B错。鄱阳湖平原经纬度位置相符,C对。长江三角洲经度约120°E ,D错。故选C。
14.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气候降水特征。据图判断,春雨率①地区比②地区少,不代表春季降水量的多少,A错;春雨率①地区和和③地区差不多,但不代表降水量一样,B错;②地区夏季有伏旱天气,降水较少,④地区年降水少,但降水集中夏季,夏雨率高,C
对;②地区年降水量多,夏季受伏旱影响,夏雨率较低,①地区年降水多,主要集中在夏季,夏雨比例高,D错。故选C。
15.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结合东亚地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可以判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①日本北海道,D对;②为日本本州,包括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③为日本九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朝鲜半岛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错。故选D。
16.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日本工业分布的因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市场狭小,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运入所需要的原料和产品出口。故选D。
17.A【解析】读表可知,该地最低温高于0℃,为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18.B【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坡度大于25°的地区面积比重较大,农业发展应以山地林木业为主,故选B。
19.D【解析】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种植茶树,D正确;橡胶是热带作物,A错误;甜菜是中温带作物,C错误;棉花是暖温带作物,B错误。
20.D【解析】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属于大西洋)。选D。
21.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地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为南极洲,平均海拔为2350米,最深的大洋为太平洋,结合选项,故选C。
22.B【解析】亚洲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世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而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朝鲜和韩国均在朝鲜半岛上,陆界与我国相邻的是朝鲜,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故选B。
23.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河流从中间往四周呈放射状分布,A正确。
24.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概况。世界上大洲面积由小到大排列为:大洋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对照图形比较各大洲的面积可选择C项。
25.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概况。亚洲南亚部分被赤道穿过,北亚部分被极圈穿过,D项正确;南美洲不经过极圈,A错;北美洲不经过赤道,B错;非洲不经过极圈,C错。
26.A【解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故答案选A。
27.A【解析】衡量水资源丰富程度的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从图中分析可知,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水资源最少的是大洋洲。故答案选A。
28.A【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线可以判断,①、②位于西经度,③位于东经度,纬度为23°26′S,因此,可以判断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A正确。
29.C【解析】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甲地在南美大陆西海岸,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再加上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由于乙地在非洲南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综上,C合适。
30.D【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形成的原因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D正确。
31.C【解析】本题考察世界地图,根据地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故选择C。
32.C【解析】根据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等高距全图一致的原则,图中4000m等深线和10497m之间若以1000米作为等高距,则应该再补6条等深线。
33.B【解析】图中显示岛屿东部有一条南北狭长的深陷沟槽装区域,该区域最有可能为海沟。
34.C【解析】根据图中各维度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即可。
35.D【解析】结合世界海陆分布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世界陆地面积最大的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面积最大。
36.B【解析】根据海陆轮廓的特点可以判断:B为南美洲,C为非洲,D为大洋洲,故B正确。
37.D【解析】①处洋流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A错误;②处于非洲和大洋洲之间,应为东经度,B错误;③处是南太平洋中部,经度约为150°,C错误;④处于南美洲西岸,有南半球最大的渔场为秘鲁渔场,故D正确。
38.D【解析】本题考查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本区深居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故D对,ABC错。故选D。
39.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特征和成因。由图形可知,富山市降水冬季多于夏季,主要是受东亚地区冬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将湿润空气带到富山市(岛上山地西侧迎风坡)形成降水所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0.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日本IT工业分布的因素。IT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更新周期快,需要高速交通;需要科研人才和洁净优美的环境;日本资源贫乏,②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对数量要求较低,④错误。“硅岛”即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高科技、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美的环境,①③⑤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
41.(每空1分,共10分)
(1)乌拉尔 (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处)位于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
(2)甲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由南向北 地形
(4)水稻种植业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42.(16分)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中部,距离海洋远;邻国多(东邻中国、南邻阿富汗等)。(6分)
(2)河流水,湖泊水(或冰川水)。(2分)
河流水为农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灌溉水源,在河流流经地区灌溉农业比较发达。
湖泊水可用来发展渔业(或冰雪融水为东部地区发展山地畜牧业提供水源)。(2分)
(3)促进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使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6分)
43. (14分)
(1)地形:盆地。理由:等高线数值四周高、中间低,故该地区为盆地地形。(2分)
(2)四川盆地北部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且盆地地形不容易散热,故该地区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纬度较低,盆地内冬季最低均温在0℃以上,积温量大;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充足;四川盆地多紫色土,较肥沃。(共8分)
(3)(4分)赞同。理由: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