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卷I 一、单选(每个1分,共32分)‎ ‎1.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说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强调等级,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察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且是对“任何人开放”,根据“学养”选拔。A、D是地方行政制度,故排除;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排除C。B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对所有人开放,所以答案选B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过程中几种制度。郡县制和行省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作为选官方式,有利于为封建政府选拔有一定素质的人才。‎ ‎3.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 “封建政治”是 A. 封邦建国 B. 宗法世袭制 C. 礼乐制度 D. 封建社会 ‎【答案】A ‎【解析】略 ‎4. 《唐樜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 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 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 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答案】C ‎【解析】“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等字眼意在强调唐朝进士科地位是重要的,并且是为世人敬仰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统治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材料只是在强调进士科地位是重要的。‎ ‎5.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B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6.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俊贤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 “令天下郡国毎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三大选官制度相关内容——汉代的察举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选项,不难判断出:A项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B项反映的是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D项反映的是科举制相关内容——明清“八股取士”,均不符合题干要求。而C项反映的正是西汉时期主流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大选官制度•察举制 ‎7. 萧功秦教授在做客风凰网时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势? ”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 A. 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 B. 指出了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 C. 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 D. 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强调的是国家统一、全民族的抗战。‎ ‎8. 有人说:“英囯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鸦片贸易合法化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协定关税 D. 获得最惠国待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准确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注意题干“最能说明这一观点”,此题是程度选择题,找出最佳答案。协定关税有利于降低英国商品的成本,增强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故C项最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AD先排除,B不是最佳答案。故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名师点睛】南京条约中,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体现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进行商品侵略。马关条约,一是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通商口岸深入内地,体现外国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二是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说明列强由商品侵略深入到资本侵略。‎ ‎9. ‎ 史学家孟森在《淸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淸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中国军事的落后 B. 中国科学落后 C. 中国无世界知识 D. 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军事、科学落后,人才的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全球化的角度”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易错警示】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都容易误选,但题干要求是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这种史观也得到了充分阐发和体现,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如何理解并运用这种史观评价历史事物、进行科学有效地备考,是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0.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代理人 ‎“满洲国”‎ ‎1932年8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0年3月 南京 汪精卫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②日军实行以华冶华的方针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进了对中国的侵略,从东北到江南,控制了大半个中国。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11.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淸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淸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 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可知,义和团运动失败,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专制卖国的本来面目,拥护、支持清廷的态度变成反对、推翻清廷的态度,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12.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是 A. 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 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临时约法在当时的意义是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也是孙中山等在拉拢袁世凯支持的同时对其有所限制(袁世凯有专制统治的野心)的协议产物,故本题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 湖北军政府成立 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淸帝退位 D.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中国的共和政体,它不是由君主专制政体直接演变而来的,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奋斗的结果;它也不是由各省扩大到全国,而是从开始就具有全国性的规模,故B项正确;A是临时性的组织;C此时政府还没成立;D中不熟共和制建立标志。‎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共和政体建立 ‎14. 与中共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答案】B ‎【解析】中共“二大”制定了最低纲领,即适合当时国情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一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一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一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中共二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15.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 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 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 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 在敌后授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召开,与材料中“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等信息不合,故A项排除;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与题意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故C项正确;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是在1944年,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16. 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的建设。根据材料中所说,我们很明显的发现谈及的是党派的问题。对于党派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其余选项与党派关系无关。‎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7.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亊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 重庆政协会议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去上海会见宋庆龄,而且商讨的是关于新中国成立的问题,所以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正确,这次会议商讨新中国成立问题。‎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8. “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五星红旗啊,五星红旗,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每当听到这首激昂、深情、优美的旋律时,作为中华儿女,眼前就会浮现那面魂牵梦萦的国旗——五星红旗。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囯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上海公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1949年的《共同纲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表于1912年,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提出建立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故B项错误;《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上海公报》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材料中国体的规定无关,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定位】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诞生•《共同纲领》‎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但是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所叙述的是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民族问题在政治上体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上体现为全民族共同发展政策。在全国人大上,少数民族都有至少一个名额,这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 新中国始终贯彻的一个外交原則是 A. 求同存异的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原则 C. 和平共处的原则 D. 对外开放的原则 ‎【答案】B ‎【解析】办独立自主外交的原则是新中国始终贯彻的一个外交原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求同存异属于万隆会议上的方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平共处的原则是同其他国家的关系的具体原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外开放的原则属于对外开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2. 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比较不同方针的内涵,理解材料内容可知是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方针,应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国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为了 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C. 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 D.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淸除美国势力 ‎【答案】C ‎【解析】面对两个阵营的形成,中国为了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而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淸除美国势力也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4. 19世纪中期工人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条“阳光大道”是指 A. 封建主义 B. 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 D. 修正主义 ‎【答案】C ‎【解析】“阳光大道”是指无产阶级要进行暴力革命,要建立自己的政权,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意思,而非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 ‎25.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己开始显示出其伟大的力量,请问,你是先后经历哪几次工人运动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受的?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英国宪章运动③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1834年、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合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按照时间早晚顺序,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各自的具体的时间。‎ ‎26.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 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 B. 无产阶级还不成熟 C. 没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答案】D ‎【解析】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是必然的,失败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必须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是原因但不是根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产阶级还不成熟是原因但不是根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也是原因但不是根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7.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③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俄国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美俄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再存在分歧,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解体后的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国家,美俄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不存在分歧的。‎ ‎28.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关于其演变历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相互制衡②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走向分裂和解体③“第三世界” 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制衡两扱的作用④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多极化格局只是一个趋势,还尚未形成,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 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世界格局仍然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格局仍然未形成。‎ ‎29.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刀耕火种属于原始农业,不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本题凡是含①均是错误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0.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暗风露下,采桑时节皙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丝织业 B. 制瓷业 C. 冶铸业 D. 造纸业 ‎【答案】A ‎【解析】“蚕桑、绢机”等字眼体现的是丝织业,材料不涉及制瓷业、冶铸业、造纸业,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1.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这两幅图片分别是耕耘和纺织,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选A。古代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与市场联系较少;为了糊口生存,农业者和手工业者辛苦劳作。因此BCD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 ‎32. 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①用灌钢法炼钢②用煤做燃料冶铁③丝织技术④瓷器烧制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灌钢法、煤做燃料冶铁、丝织技术、瓷器烧制技术均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所以本题全部都是正确的,所以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 卷II ‎33. 阅读下列材抖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亊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亊堂兼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五花判事),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 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成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 材料二表明唐代中央官制有何特征? ‎ ‎(3)材科三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在政治文明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 ‎【答案】(1)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2) 宰相集体议事,三省相互制约,避免个别宰相专权;相权较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3) 制度;君主立宪制 影响:确立了议会至上或法律至上原则。‎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等字眼意在强调雅典民主政治是主权在民的。‎ ‎(2)材料二涉及唐代中央官制两个特征,一是三省相互制约,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权的权力是较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就连皇帝也不能独裁。‎ ‎(3)《权利法案》是英国的,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度,它在政治文明史上的影响其实就是回答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意义——议会至上,议会的权力高于君主之类的答案均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