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高2015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8分)
1. 1838年6月,大臣黄爵滋上奏道光帝严禁鸦片。道光帝将此奏折下发各地将军督抚,令其“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不久,收到29份议复奏折。检视这些奏折,基本上没有提到英国,对禁烟可能导致英国的反应亦未提及。这反映了( )
A. 官场中结党营私现象严重
B. 鸦片走私与英国政府无关
C. 地方大员都反对严禁鸦片
D. “夷夏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基本上没有提到英国,对禁烟可能导致英国的反应亦未提及”,说明清政府是以“天朝上国”观念对待英国以及禁烟活动,反映出“夷夏之辨”观念根深蒂固。故答案为D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夷夏之辨”认为中国文化比其他国家先进,因此存在强烈的优越感,无视或歧视其他国家。材料所述反映的就是这种状况,据此确定答案。
2.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 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 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 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D. 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1872年”“兵工厂”“造船厂”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答案为B项。材料所述现象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排除A项;CD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72年”,正是洋务运动开展期间,材料所述事实应当是洋务运动带来的变化。从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可以确定本题答案。
3. 清政府于1884年在天山南北地区改军府制为州县制,建新疆省;1907年又将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的东北三个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并相继启动蒙古建省和西藏改制,只是尚未完成,清王朝即寿终正寝。上述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说明清末统治者( )
A. 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的侵略
B. 仍有扩大统治区域的意图
C.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
D. 通过巩固边疆以抵制革命
【答案】C
【解析】清统治者对这些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并不是为了防范外国侵略势力,而是为了便于管理,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对边区撤将军建省,对民族地区加强管理,都是国家观念的进步,说明清朝统治者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采取更为有效的统治,体现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只是对现有辖区的治理方式进行了改变,并没有体现扩张意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革命的内容,并且对于革命来说,只是巩固边疆并不能起到抵制作用,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
4. 1887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
实现与洋商的平起平坐
B.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
C.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D.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西方的公司签订“齐价合同”,并分利,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产ABD项。
点睛:盛宣怀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在同外国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5. 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 )
A. 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 B.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C. 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 D.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答案】B
【解析】白话文容易让普通群众接受,更好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答案为B项。提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募集资金”,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D项不是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排除。
6.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D.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
【答案】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西学 。
7. 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大地主”。这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
B. 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协调
C. 民族工业所需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D. 民族工业得到封建政府的大力支持
【答案】A
【解析】地主属于封建势力,与封建政府关系密切,他们创办民族工业不可避免地对封建政
府保持妥协性。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8. 1912年8月22日,孙中山在《致宋教仁函》中指出:“民国大局,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由此可知孙中山( )
A. 改变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核心的观念
B. 强调民生主义才是建立民主政府的根本
C. 认为发展民族经济才是践行民主的根基
D. 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说明孙中山认为发展民族经济才是践行民主的根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所属是发展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排除BD项。
9.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以上论述,意在( )
A. 指出救亡图存具有阶段性
B. 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强调改造传统道德的重要性
D. 论证以前的探索不符合国情
【答案】C
............
【名师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主要信息“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然后论证各个选项与材料信息的关系。
10.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答案】C
【解析】“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是近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养,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 据下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革命政党的推动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民主思想的传播
D. 维新力量的衰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1905年革命此书出现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中成立同盟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第二次1921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导致这一现行再次出现,故A项正确;B与题意无关;C不是主要因素;D不适合20世纪革命思想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同盟会
12.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
A. 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 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C. 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D. 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说明内因对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影响很大,从而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二、非选择题(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民国初年,边疆问题突出,但是北京政府由于诸多原因,无暇筹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注意边疆问题。为实现边疆的内地化,国民政府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以达到政治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一些列经济政策,如在边地屯垦及移民实边,改善边疆的交通与邮政,改良边疆民众的生产技术,设立边疆金融机构并兴办实业等,以此来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国民政府政府还下令改正西南少数民族称谓,取消歧视称呼。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古代治边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治边政策相比,国民政府的治边政策有何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特点:突出有效、直接的统治;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卫功能;贯彻“夷夏之辨”的思想;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影响: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巩固了国防;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发展:实行与内地统一的政治体制,注重经济开发与发展社会事业,体现了民族平等。
原因: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强化了民族认同感;近代列强的侵略,边疆危机突出,迫使国民政府高度重视;西方民主与平等观念的传播,淡化了民族歧视意识;内地近代实业的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推行郡县制、行省制等制度直接有效的统治地方、通过军镇屯戍制度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卫功能以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边疆政策即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古代治边政策的影响则要从政治方面(扩大国家的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经济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等多方面考虑。
(2)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国民政府的治边政策的发展主要包括边疆和内地政治的一体化、重视开发和建设边疆以及取消民族歧视称呼即民族平等等。至于其原因主要强调一方面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西方民主与平等观念的传播,也起到了淡化了民族歧视意识的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与近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内容。民族地区的治理,是一个热点话题,与时下区域经济发展,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国家统一,国防建设,国家治理等话题具有较高的相关度。通过对古代治边政策的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近代国民政府治边政策的分析,学生可以理解到近代民族平等意识逐渐确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密切的融入整个国家的发展。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外贸易中各国所占比重
国别
输自(输入)
输往(输出)
1868
1888
1896
1906
1913
1868
1888
1896
1906
1913
英国
33.4
24.0
21.1
18.4
16.5
61.8
18.1
8.6
5.6
4.1
英国属地
(不包括香港)
37.6
7.9
13.7
9.7
10.2
5.5
6.6
4.1
2.7
3.7
香港
21.4
55.1
43.2
33.8
29.3
13.0
36.3
41.2
35.0
29.0
日本*
3.6
4.6
8.2
14.3
20.4
1.3
3.9
8.7
14.1
16.2
美国
1.1
2.5
5.6
10.4
6.0
9.5
9.7
8.5
10.9
9.3
俄国
0.1
0.4
1.1
0.1
3.8
1.2
7.9
11.4
7.9
11.1
法国**
——
——
——
1.0
0.9
——
——
——
10.7
10.1
德国**
——
——
——
4.0
4.8
——
——
——
2.4
4.2
其他各国
2.8
5.5
7.1
8.3
8.1
7.7
17.5
17.5
10.7
12.3
*1895年后包括台湾 **1906年以前的数字包含在“其他各国”栏内
——郑友揆《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外贸易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可以综合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结论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得出的结论要明确,可以综合材料得出结论,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结论,或根据某一年的进、出口情况得出合适的结论。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角度合理,逻辑清晰。
信息
说明
1
与西欧的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衰落,美、日迅速崛起,成为工业强国,趁机抢占中国市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2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率先打开中国大门,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地位,并长期控制中国海关。
19世纪末英国及附属国始终支配着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
英帝国拥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且与中国都有较好的贸易往来。
3
香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
鸦片战争后英国逐步控制香港;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4
中日战争后,尤其是1905年后,中日对外贸易总额增长显著。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工业强国,积极抢占中国市场;《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迅速扩大;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东北的特权,对华贸易额进一步上升。
5
美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整体上呈上升态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向帝国主义过渡,大力对外扩张;19世纪末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贸易比重上升; 俄国1861年改革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日俄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在中国的贸易额一度急剧减少。
6
法德比重较小,中国对德国是逆差,对法国是顺差
法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设备比较陈旧,市场竞争力不强;法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对中国的商品有较大的需求;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且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市场竞争力强。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外贸易发展特点。本题的解答应当首先分析材料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多种结论,如(1)与西欧的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2)中日战争后,尤其是1905年后,中日对外贸易总额增长显著;(3)美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整体上呈上升态势等,以及香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法德等国与中国的贸易状况。然后联系史实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中日之间的贸易状况涉及到的因素有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工业强国积极抢占中国市场、《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中国所占市场份额迅速扩大、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东北的特权对华贸易额进一步上升等等。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甲午后,应诏陈言的刘坤一、张之洞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摺》中强调,为造就有用的人材,传统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1901年,清廷谕令从1902年起各省科举考试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的书院改为学堂,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功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4年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1905年,清廷下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的废除加快了学堂建立的步伐。到1905年,除去教会学堂,官、公、私立和大中小学、师范、专门学校等各类学堂8277所,学生达25万人。随着形势的发展,作为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的机构---学部,于1905年正式设立。这样,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2)特点:内容上中西结合,以西学为主导方向;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教育管理开始制度化;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出现;教育体系初具规模。
影响: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新式人才;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培养了反清的力量。
【解析】(1)晚清教育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教材所学,从当时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阶级矛盾、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回答。
(2)晚清教育改革的特点,可以通过对材料“1901年,清廷请令从1902年起各省科举考试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1904年公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作了具体规定。1905年,清廷下令停止科举考试,科举的废除加快了学堂建立的步伐”等信息的分析归纳来回答。晚清教育改革的影响,可以联系教材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
本题考查晚清的教育改革,要联系教材内容,从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改革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