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8 届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017.9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 卷.纸.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日前,某地民办学校用“奇葩”试题考查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再次 ▲ 公众的神经。 教育资源的不均,家长心态的失衡,加上整个社会功利心的 ▲ ,让这一事件备受关 注。而要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规范市场,避免培训机构 ▲ ,家长也要深 刻反省,回归理性。
A. 撩拨 驱策 火上浇油 B. 拨弄 鞭策 火上浇油 C. 拨弄 驱策 火中取栗 D. 撩拨 鞭策 火中取栗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此次的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 力度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B. 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破 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
C.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 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
D.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超过 3 亿,其中付费用户比免费用户的黏性更强,呈 现阅读频率更高、阅读时间更长的特征。
3. 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3 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 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反复 B.设问 C.对偶 D.对比 4. 在下面一段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惊讶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 ▲ 。 ▲
。 ▲ 。 ▲ 。 ▲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 作永远从根部开始。
①我读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出了切肤之痛。
②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的。
③而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力量的。
④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
⑤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④⑤③②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④⑤③①
5. 下列对联中,都是歌咏衡山的一组是(3 分)
①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②雄镇南维,九曲湘流皆浪静;望隆东岱,千里岳岫又重开。
③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④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 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 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构隳辱,宜当其辜。 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他日, 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 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粟者五百 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 其有贪功害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 无所加也。”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②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 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 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 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 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 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 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 “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 顾。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选自《太平广记·器量》,有删节) 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贵人害.其功 害:妒忌
B. 向使崇垣扃.户 扃:关闭
C. 回纥皆舍.兵降马曰 舍:休息
D.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 罹:遭遇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 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 龟玉毁于.椟中
B. 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 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8.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
南歌子·山中夜坐
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10. 请赏析词中画线句的妙处。(5 分)
11. 词中两个问句表达的感情和方式有何不同?(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见贤思齐焉, ▲ 。(《论语·里仁》)
(2) ▲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3) 尔曹身与名俱灭, ▲ _。(杜甫《戏为六绝句》)
(4) 师者, ▲ 。(韩愈《师说》)
(5) 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6)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一枪两个
伊巴涅斯
森托一打开茅屋的大门,就发现锁孔里有张纸……
原来是一封匿名恐吓信,信中要他拿出四十块银元,当夜放在屋对面的灶头里。
整个地区都给土匪搞得惶惶不安。若是有人拒不答应这样的要求,那他的田地就会遭到
践踏,收成就会被毁掉,甚至可能半夜醒来,来不及逃出被烈火烧坍、浓烟呛人的茅屋。一 到天黑,家家户户就把大门关得紧紧的,一片惊慌。巴蒂斯塔大叔是当地的治安官,每逢当 局对他谈到这件事,他就大发雷霆,保证他和他忠实的法警西格罗能尽快破案。
尽管如此,森托却不想去找治安官。他不愿无益地去听治安官乱吹一通。
他看看房屋,就像看看濒临死亡的儿子一样。茅屋的墙壁白得耀眼,发黑的屋顶两端各
有个小十字,窗子是天蓝色,大门上方的葡萄藤宛如绿色的百叶窗,太阳光透过葡萄藤照射 下来,金黄色的光点跳动着。屋子四周装点着天竺葵和牵牛花的花坛,花坛用芦苇栅围了起 来。在那株老无花果树过去一点,就是灶头,泥和砖砌的,圆圆的,扁扁的,好像非洲的蚂 蚁窠。这就是他的全部家产,里面藏着他最最心爱的东西:老婆、三个孩子、一对老驽马和 一条毛色红白的奶牛。
他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全地区的人都可为他作证。他既没有为了灌溉跟人吵过嘴,也没 有上过小酒店,更没有拿着枪招摇过市。为佩佩塔和三个孩子辛勤地干活,就是他惟一的乐处。
夜已经渐渐降临,森托却一筹莫展,便去向一位年迈的邻居讨教。据说,老人年轻时曾 不止叫一个人送了命。
老人听着他讲,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双颤抖的、满是伤疤的手。他不想把钱拿出去,做得 很对。让他们明火执仗地在大路上抢劫吧。他有胆量保护自己的财物吗?
老人的那种镇定自若感染了森托。只要能保住儿子们的面包,森托什么都愿干。老人郑
重其事地,从门背后拿出家中的宝贝:一支雷管枪。他抚摸着被虫蛀了的枪托,亲自给它装 弹药:五六颗小铅弹,一小撮霰弹,又加些大粒砂弹,最后是填弹塞。
森托对老婆说,夜里轮到他浇地。全家人都信以为真,很早就睡觉了。
他走出屋子,把大门紧紧关上,借着星光看到无花果下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给枪安雷管。 要瞄准灶口,要沉着冷静。一有人弯下身子,到灶里寻找“钱袋”……就开火!
森托遵照老人的劝告,俯伏在两个天竺葵花坛之间,在茅屋的阴影里。那重重的枪托搁
在芦苇栅子上,一动也不动地瞄准着灶口。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但愿他们不来! 枪筒在芦苇栅子上抖动时发出了响声。他不是冷,而是害怕得发抖。要是老人在这儿,会说 些什么呢?
森托数着教堂敲打的钟点。已经十一点啦!大概不来了?说不定上帝使他们心软了吧? 青蛙猛然不叫了。小路上有两个黑糊糊的东西在向前走来,森托以为是两条大狗。那两
个东西伸直了身子:原来是人。他们猫着腰悄悄地向前走,差不多跟膝行一样。
“来了。”他喃喃地说,牙床骨打起颤来。
那两个人朝四下里看看,像是害怕遭到突然袭击似的。他们走近芦苇栅,仔细察看了一
番,然后走到大门口,把耳朵贴在锁上听听;他们的头和脸用毛毯包着,只有枪露在毛毯外 面。
他们向灶头走去。其中一个俯下身子,把两只手伸进灶口,正好在瞄准着的枪前面。好 打极了。可是还有一个打不着怎么办?可怜的森托开始感到又恐惧又苦痛,额上沁出汗珠。 如果只打死一个,就要向另一个缴械。倘若让他们一无所获地走掉,他们就会进行报复,放 火烧茅屋。
但是望风的那个人对同伙的笨拙感到不耐烦,便帮他寻找。这两个家伙凑成黑乎乎的一 堆,堵住了灶口。这真是个难得的机会。沉着点,森托!扣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震动了整个地区,激起了狂风暴雨般的叫喊声和犬吠声。森托只看见扇 形的火花,觉得脸上灼伤了。枪从他手里飞了出去。
茅屋的大门打开了,佩佩塔穿着裙子,擎着蜡烛走了出来。红色的烛光摇曳不定,照到 了灶口。两个人躺在地上,交叉地叠在一块。打中了,一枪打死了两个。
森托和佩佩塔怀着又恐怖又好奇的心情,照照尸体的脸,不禁惊骇得失声叫起来,往后 直退。
原来是治安官巴蒂斯塔和他的法警西格罗。
13.请简要概括森托的形象特点。(6 分)
14.第五段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森托的家?(4 分)
15.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 分)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
(有删改)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7—19 题。
恬笔伦纸
钟叔河
《千字文》说“恬笔伦纸”,蒙恬造笔和蔡伦造纸从此得到普遍承认,秦始皇的将军和 东汉时的太监也从此登上了文化名人的宝座。《千字文》成书于宋,其实宋时便有位马永卿, 著了部笔记《懒真子》,对此提出了质疑:“蒙恬造笔,然则古无笔乎?”
这一问问得好。本来嘛,蒙恬是秦时人,如果笔到秦时才造出来,秦以前经史百家的文 字又怎能书之竹帛,流传至秦,焚都焚不尽呢?
《懒真子》还举出了不少先秦时的证据,如《尔雅》曰“不律谓之笔”,《曲礼》曰“史 载笔”,孔子“绝笔于获麟”,庄子描写“舐笔和墨”……结论是“古非无笔”,毛笔非蒙 恬所造。这当然是有说服力的,但接下去又说,蒙恬虽然不是笔的发明人,用兔毛制笔却是 从蒙恬开始的,理由是“《毛颖传》备载之”,这就明显不对了。
蔡伦造纸之说出于《后汉书》,其实《后汉书》也只说,蔡伦由小黄门(小太监)做到 尚方令(总管太监)后,监督管理过宫中应用器物(包括纸)的制造事务。所云“用树肤麻 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者,只能是专业造纸的工匠,决不可能是身居高位的蔡伦。事实不过 是由蔡伦呈进的一批纸张特别好,“帝善其能”,予以奖励,“蔡侯纸”就这样出名了。
至于蒙恬造笔,根本就于史无据。《史记》历述蒙氏三世为秦将,始皇命恬破齐国,逐 戎狄,筑长城,修驰道,都言之凿凿,而无一语言及造笔,只说“恬尝书狱典文学”,不过 是少年时的一种历练。而秦法繁苛,书狱者众,难道都得等这位将门之子造出笔再来“书” 么?
蒙恬后五百多年,张华写《博物志》,才说“蒙恬造笔”,《志》中其他内容,如说“五 月五日埋蜻蜓头于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为青真珠”之类,多不可信。但因为蒙恬 是名人,蔡伦也是名人,后人便将笔和纸的发明权归之于他们,此皆“名人效应”,去事实 甚远。
《懒真子》不信蒙恬后五百年张华的《博物志》,坚持“古非无笔”,却相信蒙恬后一 千年韩愈的《毛颖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也是大名人,《毛颖传》亦是篇好作品, 此文一出,“管城子”和“中书君”便成了毛笔的别名,直至如今。但《毛颖传》压根就是 一篇
寓言体的游戏文章,“毛颖”就是一只毛笔头。游戏文章毕竟不能充历史文献,《懒真 子》的作者却奉假为真,对之五体投地,居然将《毛颖传》“备载”的当成史实,将自己原 有的一点质疑精神完全缴了械。
民智未开之时,群众惯于吹捧名人,膜拜偶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附他们,总希望 给他们“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人间的业绩也总往他们名下挂。小炉匠奉太上老君为行业 神,戏班子尊唐明皇作祖师爷,看似荒唐,其实无非是典籍中黄帝造舟车、神农作耒耜的通 俗化,二者并无高下之分,都不过是偶像制造和膜拜的表现罢了。
车、舟楫和锄犁,都是追求文明进步的多少代人不断创改的成果,根本不可能是某个伟 大人物灵机一动“造”出来的,笔和纸也一样,也决不会是谁和谁的发明。长沙左公山战国 木椁墓中发现的毛笔,杆用竹管,一寸多长的笔头全用兔毫,西汉时的麻纸,近年来也多次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这都是蒙恬和蔡伦之前的制成品,是否定“恬笔伦纸”的铁证。
话虽如此说,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膜拜偶像上了瘾也难以戒除。如果有人硬要相信 “恬笔伦纸”,正如硬要相信三宝太监用木头造得出比航空母舰还大的船,比哥伦布还先发 现美洲,也只能由他吧。
17.作者否定“蒙恬造笔”一说的依据有哪些?(6 分)
18.通过对“恬笔伦纸”的辨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6 分)
19.我们应如何对待前人成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有删改
七、作文(70 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你相信吗? 也许我们忘记了第一次和雨的嬉戏,也许我们失去了对下雨的惊喜,也许, 我们失去惊喜的不止是下雨……
2018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 页。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
2017.9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 卷.纸.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于淮楚。“寒鸦千 万点,流水绕孤村”,本 隋 炀 帝 诗 也 少 游 取 以 为 满 庭 芳 词 尤 为 当 时 所 传 苏 子 瞻 于 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 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 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 为病,故常戏云: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
21. 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6 分)
22.文段中的“乐府”指 ▲ ,“柳屯田”指 ▲ 。(2 分)
23.秦少游乐府的特点是什么?(2 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 分)
......
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红楼梦》中李纨倡导成立诗社,起名为“海棠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 魁;第二次史湘云起社作菊花诗,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B.《边城》中爷爷在听歌的第二天,找到天保,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委婉劝翠翠 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
C.《茶馆》结尾,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在茶馆互诉不幸,慨叹世道的不平,知道这 个世界容不得他们,含着眼泪撒纸钱来“祭奠”自己。
D.《狂人日记》中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 既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
E.《哈姆雷特》中克劳狄斯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想要借机处死他以绝后患,哈姆雷特 察觉后装疯卖傻,克劳狄斯的阴谋未能得逞。
25. 简答题。(10 分)
(1)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个锦囊授予了谁?这一妙计是如何实施的?(6 分)
(2)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针对弟弟的破产纠纷采取了哪些措施?(4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从达尔文开始,进化论一直强调生物界“适者生存”的观念,但是生物对于周围环境的 适应,仍有许多差别。有的只是一般性适应,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能变化的余地;有的却发展 出某种特别的器官或生理机制,而变成某一个特定生态区域里的最适者。这就是生物上所谓
的“特化现象”。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某一个环境下特化的最适者,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非常 适应那个环境,但是太适应太特化的结果,也可能走入演化的死胡同。
在演化的历史中,人类的演化可以说是一个很独特的例子。人类在四百万年的演化过程 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特化”的现象。事实上,至今近一百万年里,人类在体质上面几乎没有 任何重大的改变。在没有生理改变的情况下,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衍后代,并且成功地 移居到世界各地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有文化。换句话说,因为文 化,使得人类不必像其他生物一样,必须凭借生理器官的改变而适应环境。因此,人类学家 将文化称为人类的“体外器官”。
另一方面,文化也同样必须服从生物演化的法则。如果人类一直过分依赖某些特定的文 化设施或文化内容,最后也可能造成整个文化的僵化而丧失了演化上的优势。因此,和生物 体一样,文化也必须讲求内容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多元性,使文化的内容不断更新而保持活力, 这样整个人类的种族才有前途。在这个层次上面,生物演化与文化演进的理念是相通的。
(节选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有删改)
26.解释文中“走入演化的死胡同”的具体含意。(3 分)
27.人类演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6 分)
28.作者对“文化演进”的看法有哪些?(6 分)
2018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答案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A 2.D 3. B 4.D 5.C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6.C
7. D 8.(1)而今空空荡荡,没有隔阂,四门打开,即使出现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
(4 分,每句 1 分)
(2)当时郭子仪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犯,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去征讨,他 从不曾因为危险而顾念。(4 分,每句 1 分)
9. 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出入不问。(4 分,每点 2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 照应题目;暗示作者山中夜坐,彻夜未眠;视听结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情境;情景 交融,烘托了作者的难言之愁。(5 分)
11. 第一问,以拟人的手法,借问夜深犹鸣的清溪,传达出自己内心的不平;第二问,自 问,表达了躲进深山也难逃尘世纷扰的无奈。(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钟鼓馔玉不足贵(3)不废江河万古流(4)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5)唯见江心秋月白(6)奈何取之尽锱铢(7)岸芷汀兰(8)渺沧海之一粟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 温和勤劳,热爱家庭,关键时刻勇敢沉着。(6 分)
14.渲染了幸福安宁的氛围,暗示了森托挺身而出的原因,预先交待了下文伏击的环境。
(4 分)
15.刻画了老人镇定自若的形象,体现他对森托的激励,对土匪的仇恨,为下文一枪两个 埋下伏笔。(4 分)
16.揭示真相,照应前文;出人意料,耐人寻味;鞭挞了当时警即是匪的黑暗现实。(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秦以前文献证明古非无笔;蒙恬造笔于史无据;称“蒙恬造笔”的《博物志》多不可 信;长沙战国墓已发现毛笔。(6 分)
18. 笔和纸都是多少代人创造的成果;“恬笔伦纸”之说是偶像膜拜的产物;偶像膜拜 其来有自,难以戒除。(6 分,每点 2 分)
19. 不轻信盲从,有质疑精神;用事实和材料说话,有实证精神。(6 分,每点 3 分)
七、作文(70分)
20. 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21. 本隋炀帝诗也/少游取以为满庭芳词/尤为当时所传/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 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为病 (6 分)
22. 词 柳永(2 分)
23. 语工而入律,气格偏弱。(2 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 分)
24. AE(李纨应为探春;哈姆雷特在出使英国前就已经装疯卖傻)
25.(1)杨仪(1 分);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杨仪诱骗魏延连叫三声“谁敢杀我”; 一声未毕,预先埋伏的马岱手起刀落,斩杀魏延。(5 分)
(2)让查理签定了放弃遗产申明文书;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拍卖弟弟遗产支付部分 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许诺剩下的债务等侄儿发财后归还。(每点 1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6.一旦周遭的环境改变,过分特化的物种反而会因为无法改变而灭绝。(3 分)
27.人类借助独有的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特化”现象。(6 分)
28.文化演进要适应周围环境;但文化演进也必须警惕 “特化”现象,追求多元化与多 样性。(6 分)
2018 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答案细则
语 文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8.(1)而今空空荡荡,没有隔阂,四门打开,即使出现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
(4 分,每句 1 分)
第一分句:“间”1 分,可译为“隔阂、间隔、阻隔”等。
第二分句:意思对即可。
第三分句:宾语前置 1 分,“虽”字不做要求。
第四分句:“加”1 分,可译为“施加、落”。
(2)当时郭子仪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犯,皇帝下诏书命令他去征讨,他 从不曾因为危险而顾念。(4 分,每句 1 分)
第一分句:“兵”1 分,可译为“军队、部队”。“兵器、士兵”不给分。“强兵” 可译为“重兵”。
第二分句:“临”1 分,可译为“面临、面对”。
第三分句:“诏命”省略句,要将主语补出,译为“皇帝(朝廷)下诏书命令”。1
分。
第四分句:“回顾”1 分,可译为“顾念、顾虑、担心”。
9. 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出入不问。(4 分,每点 2 分) 概括时,要有情节意识。第一点可答为先人坟墓被掘,不追究。第二点可答为听任普
通百姓出入。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 照应题目(1 分);暗示作者山中夜坐,彻夜未眠(1 分);视听结合(1 分),营造 出清冷孤寂的情境(1 分);情景交融或烘托了作者的难言之愁(1 分)。(5 分)
11. 第一问,以拟人的手法(1 分),借问夜深犹鸣的清溪,传达出自己内心的不平(2
分);第二问,自问(或反问 1 分),表达了躲进深山也难逃尘世纷扰的无奈(或对世 人汲汲功名的嘲讽或对社会追求功名的批判、愤慨,2 分)。(6 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 温和(1 分)勤劳(1 分);热爱家庭或顾家(2 分);关键时刻勇敢沉着或勇于反抗
(2 分)。(共 6 分)
14.渲染了幸福安宁的氛围(2 分),暗示了森托挺身而出的原因或为下文森托挺身而出 作铺垫(2 分),预先交待了下文伏击的环境(2 分)。(共 4 分,1 点 2 分,3 点任意 2 点即可满分)
15.刻画了老人镇定自若的形象(1 分);体现他对森托的激励(或鼓励或赞赏)(1 分), 对土匪的仇恨(1 分);为下文一枪两个埋下伏笔(1 分)。(共 4 分)
16.揭示真相,照应前文(2 分);出人意料,耐人寻味(或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而 又在情理之中)(2 分);鞭挞了当时警即是匪的黑暗现实(或揭示当时社会黑暗、警 即是匪的主旨)(2 分)。(共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秦以前文献证明古非无笔;蒙恬造笔于史无据;称“蒙恬造笔”的《博物志》多不可 信;长沙战国墓已发现毛笔。(共 6 分,1 点 2 分,4 点任意 3 点即可满分)
18. 笔和纸都是多少代人创造的成果;“恬笔伦纸”之说是偶像膜拜的产物;偶像膜拜其来有自,难以戒除。(共 6 分,每点 2
19. 不轻信盲从,有质疑精神(或不惧权威,大胆怀疑);用事实和材料说话,有实证精 神。(意思对即可)(6 分,每点 3 分)
语文附加题补充答案细则
一、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21. 本隋炀帝诗也/少游取以为满庭芳词/尤为当时所传/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故 他文未尝不极口称善/岂特乐府/然尤以气格为病 (6 分)
22. 词 柳永(2 分)
23. 语工而入律,气格偏弱。(2 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 分)
24. AE(李纨应为探春;哈姆雷特在出使英国前就已经装疯卖傻)
25.(1)(6 分)杨仪(1 分);诸葛亮死后,魏延造反(1 分);杨仪诱骗魏延连叫三声“谁 敢杀我”(2 分);一声未毕,预先埋伏的马岱手起刀落,斩杀魏延(2 分)。
(2)(4 分)让查理签定了放弃遗产申明文书(1 分);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1 分);拍卖 弟弟遗产支付部分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1 分);许诺剩下的债务等侄儿发财后归 还(1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6.(3 分)一旦周遭的环境改变(1 分),过分特化的物种(1 分)反而会因为无法改 变而灭绝(1 分)。
27.(6 分)人类借助独有的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特化”现象。(每点 3 分, 第一点能答成“人类有文化”也可。)
28.(6 分)文化演进要适应周围环境(2 分);但文化演进也必须警惕 “特化”现象(2 分),追求多元化与多样性(2 分)。
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相信吗?也许我们忘记了第一次和雨的嬉戏,也许我们失去了对下雨的惊 喜,也许,我们失去惊喜的不止是下雨……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段以诗化语言表达深刻哲思的文字。“你相信吗?”“也许”以探问 悬揣的口吻启发读者对习焉不察的生活和渐被尘蔽的心灵进行反思和拂拭。
对材料中“失去惊喜”这一核心词的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是立意和 行文的关键。
由下雨的“惊喜”,我们会自然联想到雨后彩虹带给我们的惊喜,看见一株 幼芽破土而
出的惊喜;除了这些五色斑斓的自然景象,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气
象万千的人情时态、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等等,都会让我们惊奇喜悦,赞叹自然 的神奇、生活的美好、人情的珍贵、创造的伟大。
然而,单调庸常的生活、无休无止的物质追求等渐渐地让我们五官迟钝,内 心粗粝,精神卑琐,于是对失去了“惊喜”。
“失去惊喜”,就是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新鲜感受、热情领略和强烈喜悦。 材料针砭时弊的情感导向十分明显,矛头指向功利化、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
心灵的粗糙和生活的倦怠。 考生应对失去对美好世界领略感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
和反思,并表达积极思想和美好愿景:淡泊物质追求,提高精神境界,丰富生活 情趣,欣赏生活美好,投身伟大创造,惊喜着这个丰富华美的世界,并为这个世 界创造一个个惊喜……
二、判分说明
1.判分原则
从每一篇作文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公正公平;议论 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 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 63 分以上;二类卷 56~62 分;三类卷 49~55 分;四类卷 42~48 分; 五类卷 41 分;六类卷 27 分以下。
3.特别说明
①对材料的旨趣要整体把握。不能单单抓“第一次”“和雨嬉戏”“失去” “惊喜”中的某个词语联想想象构思立意。阅卷时要抓住“失去惊喜”这一核心 词,看考生能否摆事实、讲道理,能否述说故事、圆合主旨。还有,“失去惊喜 的不止是下雨”把带给我们的惊喜的对象推展开来。
作文现实性的有无和强弱很重要,对那些生活气息浓、现实针对性强、建言 献策识见高的作文要积极鼓励。
②议论文看“是否讲理”、“会不会讲理”。要审视文与题、材料和观点是 否统一浑成,看论证和分析是否严谨深刻,是否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一类卷应 该是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有充分分析,
议论有层次,说理有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庸浅表, 论证分析简单幼稚,尽管形式上中规中矩,应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对似连实断、 似是而非、貌合神离、半途改道的作文,原则上判为 “五类卷”(不及格)。
切合题意的作文的立意大都相似,跑题作文的立意篇篇不同。同时,不同之 中又有相同,那就是:无视材料,自说自话,一厢情愿,不顾其它。
③记叙文与议论文应一视同仁。记叙文评判更难更复杂。既要防止贴标签的
作文侥幸获得高分,又要避免“暗合”材料旨趣的作文遭到偏题跑题的误判。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看其思想内涵与材料是否存在联系,本质上
是否相同或相似。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判卷时要着眼于全篇,作整体评价;既看些什么,
也看怎么写。每阅一篇文章力求以质赋分,不屈其文,分所应当,分文相称。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
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10 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 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 50 字扣 1 分,扣
满 3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 过 46 分(不满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6~10 分;300 字左右,11~20 分;400 字左右,21~30 分;500 字左右,31~40 分;600 字左右 41~46 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调笑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40 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0 分;如果
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
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 2 分。
分 类
一
赋分
切 题
切 题
立 意
独
到
深 刻
结 构
精
巧
严 谨
语言
记叙文
议论文
70~63
精
辟、 生动
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 心处,且写作有巧妙
而机智的构思,有生
动传神的细节,有浓 郁而清新的文采,故 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 核心处,且写作有构 思,有细节,有文采, 故事真实,富有生活 气息
对立意的关键词句进行准 确界定,论证有合理的逻辑
性;或直能敏锐地就材料的
某一要害处进行立论或者 反驳,且有相当的思想和写 作的智慧
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 的正确观点,并能对此进行 “分解”和“剖析”,能在 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 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 义的结论
二 62~56
准 确 正 确
完
整 有 特 点
准
确、 恰当
附评分表解
三 55~49
基 本 切 题
基
本 正 确
基 本 完 整
通
顺、 平实
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
的核心,且写作在故 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 或者真实性、生动性 某方面有可圈点处
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 料核心,有完整的故 事演绎,但在行文中 反复点题,显得多余; 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 老套,技法上也缺少 变化
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 没有关联,且故事虚 假,继续描写能力较 弱
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
在论证(反驳)或在论据选 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 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
四 48~42
略
有
牵 强
基本 通顺
观点熟套,仅限常识常理, 且说理止于浅表;或论证方
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一味 “例证”
五 41~28
不 切 题
牵 强
贴
标 签
逻 辑
层
次 不 清
不通 顺
有明
显语 病和 多个 错别 字 低幼 稚 嫩、 粗俗 庸俗
基本没有论证,关键词句 “整体打包”;或者一味例
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
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贴 标签
六 27~0
不
正 确
无
章 无 法
主题与材料不沾边,
胡编乱造,故事低俗, 表达能力很差
完全不会写议论文,无阐
说,无论证,没有条理和逻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