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荆州中学高一年级2017~2018学年上学期阶段考试(一)
历史试卷
第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2.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3.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该政治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规模推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4.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功臣的子弟 B.郑国是西周末年分封的诸侯国
C.郑国版图在战国时期发生变化 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5.《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反映了:
A.礼乐制度受到破坏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6.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7.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
A.三公九卿制 B.推行郡县制 C.土地私有制 D.统一了货币
8.汉武帝时的《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9.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11
.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2.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13.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色”的变换。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更替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反映出:
A.儒学宣扬以德治国 B.君权神授深入人心
C.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D.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14.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15.“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17. “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秦汉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18.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
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D.三分相权,加强皇权
19.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0.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21.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将其赐死于家。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22.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
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 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
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 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
23.《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文官集团制约皇权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内阁首辅位高权重 D.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24.“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A.枢密院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25.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防止吏治腐败 C.杜绝地方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该题共3个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约发轫于姬周,实立于嬴秦,至西汉乃臻完备。故研究中国监察制度,一般均自秦汉开始”。 ——《中国文化新论》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一个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历代统治者都在继承前朝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朝特色的新的监察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监察制度形成独立的体系,监察官不受其他行政长官的干预,“台(御史台)无长官”……在专制集权的社会,监察官没有皇帝的支持,很难行使其职权,唐睿宗曾说:“御史绳奸慝,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为奸慝所噬矣”……汉代颁布《刺史六条》,唐朝也制定《六察法》,明清时期亦有《责任条例》和《钦定台规》,以此明确监察职责。
——吴凤霞《略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几个特点》
材料三 唐太宗指出,天下之事,千头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如果日断十件事,有五件有误,日积月累,“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因此,太宗把大臣谏诤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方针。宋代哲宗朝,谏官梁焘和王觌共同奏劾军器少监蔡硕“盗用官钱,乞取货赂,计赃共及万緡”。宋英宗朝,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秦汉开始”的史实依据。(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演变过程中体现的特点。(6分)
(3)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监察制度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6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守土、勤王、纳贡、述职等义务,但纳贡的时间、内容、数量以及述职等并没有制度性的规定,诸侯在封过内行驶君权,可以设置臣僚、拥有军队。从周天子到诸侯、大夫、士,都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解决接班人和土地的再分配问题,用血缘关系解决继承问题,从而形成了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全国就是一个大家庭,天子是这个大家庭的大宗,诸侯是他所在国的大宗。分封制实质上是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既讲究等级、尊卑,又不乏和谐、亲善。
——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摘编自《郡县制的来历与内乡县的历史沿革》等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的特点。(6分)
(3)综上所述,分析秦汉以来中国能长期保持大一统的主要原因。(6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荆州中学高一年级2017~2018学年上学期阶段考试(一)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BBBA 6-10 DBDDC 11-15 DDCAC 16-20 BBCAA 21-25 ABADB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50分)
26.(20分)
(1)史实:秦朝时,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在地方设监御史,掌管地方监察职权。(4分)汉朝时,在中央,由御史大夫掌管最高监察权;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4分)
(2)特点:继承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有独立的体系;依附于皇权;注重监察立法。(6分)
(3)作用:积极性: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行政效率;打击官员的腐败行为,规范执政。(4分)局限性:专制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2分)
27.(16分)
(1)不同:分封制——地方分权、贵族政治;郡县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4分)
(2)特点: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势趋;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6分)
(3)原因:行政区划相对稳定,促进了地方管理体制的稳定,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宗法礼乐促进形成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条件;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6分)
28.(14分)
【答案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2分)
说明:(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10分)
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2分)
【答案示例2】 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2分)
说明:(1)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
(4)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10分)
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分)
【考生还可以选择下列角度】①“南北榜”制度是科举制的一大变革,更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性。②围绕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的一系列事件,印证了古代中国大臣“伴君如伴虎”的感慨。③科举考试的成绩与文化教育水平是相统一的。④北方落榜考生的行为本身反映了他们所受教育的失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