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2018届高三生物9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浙江温州市2018届高三生物9月适应性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18届高三9月选考适应性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 ‎1. 花生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A. 油脂 B. 核苷酸 C. 纤维素 D. 麦芽糖 ‎【答案】B ‎2.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 多肽 B. 丙酮酸 C. 色氨酸 D. 吲哚乙酸 ‎【答案】D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 根尖分生区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各种细胞,该过程称为 A. 细胞分化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凋亡 D. 细胞癌变 ‎【答案】A ‎【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因此,根尖分生区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各种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A项正确,B、C、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 ‎4. 科学家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供给l4CO2,检测发现最早出现在 A. 三碳酸 B. 三碳糖 C. RuBP D. 蔗糖 ‎【答案】A ‎【解析】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酸,三碳酸再进一步被还原生成葡萄糖和五碳化合物,故科学家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供给l4CO2,检测发现最早出现在三碳酸中,A项正确,B、C、D项错误。‎ ‎5. 动物细胞内发生的某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b表示 A. 高尔基体 B. 溶酶体 C. 内质网 D. 线粒体 ‎【答案】B ‎【解析】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图示为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线粒体的过程,故图中的b表示溶酶体,B项正确,A、C、D项错误。‎ ‎6.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所有代谢活动都需要ATP参与 B. 放能反应释放能量都可用于ATP再生 C. ATP水解时释放2个磷酸基团生成ADP D. ATP-ADP循环可以持续为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细胞中绝大多数的代谢活动都需要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另外,GTP、CTP也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A项错误;放能反应释放能量不一定都可用于ATP再生,例如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就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项错误;ATP水解时释放1个磷酸基团生成ADP,C项错误;ATP-ADP循环可以持续为细胞提供能量,D项正确。‎ ‎7. 下列属于遗传咨询基本程序的是 A. 婚前检査 B. 适龄生育 C. 系谱分析 D. 血型测定 ‎【答案】C ‎【解析】根据遗传方式进行系谱分析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属于遗传咨询范畴,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包括:‎ ‎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8. 在金鱼草花色的遗传实验中,纯合红花品种(RR)与纯合白花品种(rr)杂交,F1 (Rr)全为粉红花。下列关于金鱼草花色遗传中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R基因、r基因都不表达 B. R基因对r基因为完全显性 C. R基因、r基因表现为共显性 D. R基因对r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答案】D ‎【解析】纯合红花(RR)与纯合白花(rr)杂交,F1杂合子全表现为粉红色,即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说明R基因对r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现,D项正确,A项错误;若F1 (Rr)全为红色,即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质,则说明R基因对r基因为完全显性,故B项错误;若F1 (Rr)全表现为红色和白色,则说明R基因、r基因表现为共显性,C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区别: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称之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又叫做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包括细胞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生物多样性是一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C. 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 D.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是一些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B项正确;物种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基因不同,所以每个物种的基因库都是独一无二的,C项正确;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故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D项正确。‎ ‎10. 雄鼠睾丸内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细胞是 A. 精原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精细胞 ‎【答案】B ‎【解析】雄鼠睾丸内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也称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时期的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1.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导致的是 A. 中暑 B. 糖尿病 C. 低血钾症 D.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答案】D ‎【解析】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导致的,A项错误;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B项错误;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C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遗传病,与内环境的稳态无关,D项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点: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解题时可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2. 某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Na+、K+分布如图所示,A-表示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据此推测Na+、K+转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依次是 A.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B.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 C.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D.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答案】C ‎【解析】据图知,Na+转运进入细胞内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转运方式为被动转运;K+转运进入细胞内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转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解题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转运,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转运。‎ ‎13. 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结构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 有的轴突长达‎1米以上,肉眼清晰可见 C. 有的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 D.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答案】B ‎【解析】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A项正确;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有的运动神经元的轴突长达‎1米以上,但肉眼可见的一般是运动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故B项错误;有的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例如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即有此现象,C项正确;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D项正确。‎ 有的可直接 ‎14. 在温度和pH适宜、底物充足的条件下,酶量为a时测得酶促反应速率为v,则酶量增至‎2a时测得的酶促反应速率为 A. v B. v~2v C. 2v D. 大于2v ‎【答案】C ‎【解析】在温度和pH适宜、底物充足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关系。若酶量为a时测得酶促反应速率为v,则酶量增至‎2a时测得的酶促反应速率为2v,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5.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均有实验分组 B. 均有同位素示踪 C. 均有细菌培养 D. 均有对子代的研究 ‎【答案】B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故B项错误;两个实验均有实验分组、细菌培养和对子代的研究,故A、C、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多利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识记相关知识。‎ ‎16. 蛋白质的合成(翻译)过程如图所示,认读mRNA上遗传密码的是 A. 核糖体 B. tRNA C. 反密码子 D. 氨基酸 ‎【答案】A ‎【解析】在蛋白质的合成(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再由对应的tRNA转运,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17.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通过母婴遗传 B. 患者的血液、精液中均会有HIV C. 会通过蚊虫叮咬、共用注射器针头而传播 D. 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攻击脑细胞 ‎【答案】B ‎【解析】艾滋病可以在母婴间传播,但不会遗传,A项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患者的血液、精液中均会有HIV,B项正确;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共用注射器针头而传播,C项错误;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其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最终使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8.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 从①或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F1(Bb)产生配子 B. 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产生F2‎ C. 从①②③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Dd)产生F2‎ D. 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Dd)随机交配 ‎【答案】D ‎【解析】①②两个松紧袋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①或②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F1(Bb)产生配子,A项正确;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F1(Bb)产生F2,B项正确;同理,从①②③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两对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过程中的自由组合,即模拟F1(BbDd)产生F2,C项正确;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F1(BbDd)产生配子,故D项错误。‎ 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彩球的颜色代表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选项中亲本是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不符合实验要求 ‎【点睛】‎ 要正确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搞清楚①和②是一对等位基因,模拟分离定律,①③和②④是两对等位基因,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19. 下图表示一条染色体断裂后发生错误连接的过程,该过程导致的变异类型是 A. 易位 B. 基因重组 C. 倒位 D. 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该染色体锻炼后发生错误连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故B、D项错误;据图可知,变异后的染色体中,n、p所在片段与m褐q所在片段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染色体倒位。而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故A项错误,C项正确。‎ ‎20.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 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C. 毀林开荒、囤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D. 群落演替中新出现的物种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北方针叶林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A项正确;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故B项正确;毀林开荒、囤湖造田等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 ‎21.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细胞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B. 成熟T淋巴细胞接受体液中病原体的刺激 C. 成熟B淋巴细胞被体液中病原体所致敏 D. 抗体使病原体凝集成团 ‎【答案】B ‎【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包括病原体)、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A、D项正确;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暴露在巨噬细胞表面,呈递给成熟T淋巴细胞B项错误;成熟B淋巴细胞可被体液中病原体所致敏,C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 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下丘脑神经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细胞,有些可以分泌激素 B. 下丘脑调节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到腺垂体 C. 垂体分泌的激素统称为促激素 D. 若切除垂体,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将会下降 ‎【答案】C ‎【解析】下丘脑神经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细胞,有些可以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 能分泌抗利尿激素,A项正确;下丘脑合成的调节腺垂体功能的激素,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腺垂体,B项正确;垂体分泌的激素除了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促激素外,还包括生长激素,C项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若切除垂体,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将会下降,D项正确。‎ ‎23. 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NADH生成 B. 1分子葡萄糖中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能量相等 C. 丙酮酸转变成乙醛需NADH提供氢 D. 乙醛转变成乙醇需ATP提供磷酸基团 ‎【答案】A ‎【解析】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中的一部分氢原子变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A项正确;1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可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所以1分子葡萄糖中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能量不相等,B项错误;丙酮酸经脱羧过程生成乙醛,乙醛接受NADH提供的还原性氢被还原为酒精,故C项错误;乙醛转变成乙醇不需ATP提供磷酸基团,D项错误。‎ ‎24. 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个1000人组成的人群里(男:女=:性患者4人,携带者32人,男性患者58人,则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 5% B. 6.2% C. 7% D. 9.8%‎ ‎【答案】C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基因频率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再结合具体题意作答。‎ ‎25. 在一段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 t2时,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C. t2~t3,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 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将无限增长 ‎【答案】C ‎【解析】图示为考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无法比较二者的增长速率大小,A项错误;t2时,甲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项错误;t2~t3,甲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多,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项正确;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数量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故D项错误。‎ ‎26. 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连续分裂,依据细胞内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不同,可以把他们分为甲、乙、丙三组,如下表所示。‎ 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相对值 甲组(‎2c)‎ 乙组(‎2c~‎4c)‎ 丙组(‎4c)‎ 细胞数占全部细胞的百分数 ‎43‎ ‎34‎ ‎23‎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甲、乙两组细胞内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丙组细胞内染色体数是甲组的2倍 C. 丙组部分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 D. 若培养液中3H标记的脱氧核苷,仅乙组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相对值可知,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 期(DNA合成前期)、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合成期),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合成后期)和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甲、乙两组细胞内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的丙组细胞内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其染色体数是甲组的2倍,但其余时期的丙组细胞内染色体数与甲组相等,故B项错误;体外培养的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细胞内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C项错误;乙组细胞进行的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若培养液中含3H标记的脱氧核苷,且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则乙组和丙组细胞内均能检测到放射性,若考虑一个细胞周期以上的细胞,在三组细胞内均能检测到放射性,故D项错误。‎ ‎27. 下图表示植物体内三种激素的合成过程,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所需酶的量随之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秋季短日照会促进①④⑤过程 B. 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 C. 日照长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 D. 不同激素分别调节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植物的叶片在秋季会衰老变黄并逐渐脱落,说明体内脱落酸含量逐渐增多,由此可推知A项正确;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可推知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B项正确;由题意“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所需酶的量随之发生改变”可知,C项正确;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项错误。‎ ‎28. 将株高‎70cm的小麦(以下株高值代表相应的植株)和‎50cm杂交,F1自交得到F2,F2中‎70cm:‎65cm:‎60cm:55:‎50cm的数量比例约为1:4:6:4: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1只有一种基因型,F2中‎60cm有三种基因型 B. 若F1与‎50cm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2:1‎ C. 若‎60cm杂合子和‎65cm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中‎60cm的比例为1/4‎ D. 若F2中‎60cm随机授粉,理论上自由交配后代中‎70cm的比例为1/3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麦株高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属于数量遗传。株高为‎70cm的植株应含有4个显性基因,株高为‎50cm的植株不含显性基因。任一隐性基因对株高的影响是相同的,任一显性基因对株高的增加效应也是相同的,所以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高度为(70-50)÷4=‎5cm。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1的基因型只有AaBb一种。F2中‎60cm的基因型中应含有2个显性基因型,有三种基因型AaBb、AAbb和aaBB,A项正确;若F1(AaBb)与‎50cm(aabb)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 ∶aabb=1∶2∶1,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60cm∶‎55cm∶‎50cm=1∶2∶1,B项正确;一株‎65cm的基因型中应含有3个显性基因型,所以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一株‎60cm的基因型中应含有2个显性基因型。若‎60cm杂合子(AaBb)和‎65cm(AaBB或AABb)杂交,先写出‎60cm杂合子(AaBb)产生的4种配子1/4AB、1/4Ab、1/4aB和1/4ab,‎65cm(AaBB或AABb)产生的2种配子1/2AB和1/2aB(或1/2AB和1/2Ab),然后再用棋盘式图解可推知,理论上杂交后代中‎60cm的比例为2/8AaBb+1/8aaBB(或AAbb)=3/8,故C项错误;F2中‎60cm的基因型为1/16AAbb、1/16aaBB和4/16AaBb,这些自由交配的植株中AAbb占1/6、aaBB占1/6、AaBb占4/6。理论上,只有AaBb植株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才能出现‎70cm的植株,故后代中‎70cm(AABB)的植株所占比例为4/6×4/6×1/16=1/36,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9.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所示,字母a~h表示相应的能量值。请回答:‎ ‎(1)能量输入该生态系统的形式是________。能量在食物链中以______形式流动,并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两年前,人们在该草原超载放牧,使_______(填图中字母)急剧增大,造成草场退化。近两年由于进行封闭养护,使_______(填图中字母)逐渐增大,牧草资源越来越丰富。‎ ‎(3)利用药物降低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性激素水平,可降低鼠种群的_______,进而控制种群密度,防止鼠害爆发。‎ ‎【答案】 (1). 光能 (2). 化学能 (3). 单向∕不可逆、逐级递减 (4). c (5). e (6). 出生率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思路是先正确分析题图,再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意进行综合分析作答。图中c、d表示能量沿着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流动值;a、b分别表示第一、二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值;e、g分别表示第一、二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值;f、h分别表示第一、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 ‎(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能量以光能形式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该生态系统;能量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流动,并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超载放牧会导致由生产者流向植食动物的能量c急剧增大,造成草场退化;对草原进行封闭养护,由于植食动物的减少,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逐渐积累,导致图中e逐渐增大,牧草资源越来越丰富。‎ ‎(3)性激素能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若利用药物降低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性激素水平,可降低鼠种群的出生率,防止鼠害爆发。‎ ‎30. 在4月下旬一个晴天的9:00~11:30,研究龙井茶树的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中层叶光合速率显著小于上层叶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大量采摘上层叶、中层叶,则下层叶的叶绿素含量将会_______,呈现上层叶和中层叶的特征。‎ ‎(2)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中,其参与的光反应可以把______转变为NADPH,同时在NADPH中储存_________。‎ ‎(3)叶温能通过影响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若要研究叶温对茶树上层叶光合速率的影响,请简要说明控制自变量的方法:__________。‎ ‎【答案】 (1). 光强度小 (2). 增大(升高) (3). 类囊体(膜)/基粒 (4). NADP+ (5). 能量/化学能 (6). (光合作用有关)酶 (7). (各组)上层叶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柱形图的形式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可通过认真读图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1)据图可知,中层叶接受的光照强度明显小于上层也接受的光照强度,导致中层叶光合速率显著小于上层叶;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适宜的光照,若大量采摘上层叶、中层叶,则下层叶接受的光照强度会增大,其叶绿素含量将会增大(升高),呈现上层叶和中层叶的特征。‎ ‎(2)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基粒)中,其参与的光反应可以把NADP+转变为NADPH,同时在NADPH中储存能量。‎ ‎(3)叶温能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若要研究叶温对茶树上层叶光合速率的影响,则温度是自变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其他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控制自变量的方法为(各组)上层叶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 ‎31.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X染色体上的某个区段重复,使果蝇正常的圆眼(记为X+)变成了棒眼(记为XW)。为研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1:1‎ 雌性♀‎ 雄性♂‎ 甲组 一对:棒白眼♀×棒红眼♂‎ 全为棒红眼 棒白眼:圆白眼=1:1‎ 乙组 多对:棒红眼♀×圆红眼♂‎ ‎?‎ 棒红眼:圆红眼:棒白眼:圆白眼=1:1:1:1‎ 请回答:‎ ‎(1)果蝇的棒眼性状源于__________(填变异来源),属于________(显性/隐形)遗传,该性状与眼色的遗传________(符合/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让甲组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则理论上F2中圆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乙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F1雌果蝇有_____种表现型。‎ ‎【答案】 (1). (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 (2). 显性 (3). 不符合 (4). X+aXW a (5). 3/16 (6). X+aXW A和X+ AXW a (7). 2‎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可先根据表格信息判断分别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眼色基因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题意,根据表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对于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的题目,可先分开考虑,最后再综合。‎ ‎(1)由于X染色体上的某个区段重复,使果蝇正常的圆眼(记为X+)变成了棒眼(记为XW),由此可推知果蝇的棒眼性状源于(染色体片段)重复(或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畸变);甲组中两棒眼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圆眼性状,可推知棒眼属于显性遗传;甲组中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后代雌雄蝇的性状表现不同,可推知果蝇眼色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故果蝇的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乙组实验中两红眼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性状,可推知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推知甲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W a;只考虑棒眼和圆眼一对相对性状,甲组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1/2XWX+、1/2XWXW,F1雄果蝇的基因型是1/2X+Y、1/2XWY。若让甲组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只有①1/2XWX+×1/2X+Y和②1/2XWX+×1/2XWY的后代才可能出现圆眼果蝇。其中①的后代中圆眼果蝇(X+X+和X+Y)所占的比例是1/2×1/2×1/2=1/8,②的后代中圆眼果蝇(X+Y)所占的比例是1/2×1/2×1/4=1/16,因此,理论上F2中圆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8+1/16=3/16。‎ ‎(3)乙组实验中,若只考虑棒眼和圆眼基因,根据乙组亲本的表现型可推知亲本的大致基因型为XWX_(棒眼雌蝇)和X+Y(圆眼雄蝇),由于F1雄蝇中棒眼∶圆眼=1∶1,由此可推知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XWX+;若只考虑眼色遗传,根据乙组亲本的表现型可推知亲本的大致基因型为XAX_(红眼雌蝇)和XAY(红眼雄蝇),由于F1雄蝇中红眼眼∶白眼=1∶1,由此可推知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XAXa。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考虑可知乙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WA和X+ AXWa。乙组亲本中雄蝇(圆红眼)的基因型是X+AY,因此,F1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圆红眼)、XWAX+A(棒红眼)、X+AX+A(圆红眼)和XWaX+A(棒红眼),故F1雌果蝇有2种表现型。‎ ‎3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分析回答关于葡萄酒生产和检测方面的问题:‎ ‎(1)各大酒庄酿制葡萄酒时,为保持各产区葡萄酒的特有口感,发酵菌种主要来自附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该菌种在学生实验中也被频繁使用。实验室在保存该菌种时,通常将该菌种接种到________培养基上,再放入冰箱中冷藏。‎ ‎(2)某实验小组酿制的葡萄酒有一股酸味,从发酵条件分析,可能原因是______导致醋酸菌大量生长产生醋酸,其反应式为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为研究过滤、沉淀后葡萄酒中的活菌数,检测流程如图所示。‎ ‎①检测过程中,应将不同稀释度的样液用_______法分别接种于若干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出现_____后计数。‎ ‎②下列关于检测流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调节酸碱度以前灭菌 B.为防止外来微生物污染,应将培养皿倒置在超净台上培养 C.根据培养结果,只需统计适宜稀释度样液组的菌落数 D.理论上,统计分析结果会略高于实际活菌数 ‎(二)2016年4月突破的“三亲婴儿”技术有望解决一些生育问题,技术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采集卵母细胞:经______处理后,用______仪器确定卵泡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卵泡液,取出卵母细胞。‎ ‎(2)图中“去核”和“取核”的操作方法______(可以/不可以)相同。‎ ‎(3)过程A使用的技术是________。过程B必须借助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技术。‎ ‎(4)若需要鉴定胚胎的性别,为了降低可能的风险,可取囊胚的_________细胞进行鉴定。‎ ‎(5)从遗传角度分析,“三亲婴儿”技术还可以避免“母亲”的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的缺陷基因传递给孩子。‎ ‎【答案】 (1). (野生)酵母菌 (2). 斜面 (3). 有氧条件∕有氧环境 (4). (5). 涂布分离 (6). (单)菌落 (7). C (8). 超数排卵 (9). 超声监视器/B超 (10). 可以 (11). 核移植 (12). 胚胎移植 (13). 滋养层 (14). 线粒体/细胞质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答题时需要先梳理和回忆所学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结合题意综合作答。‎ ‎(一)(1)为保持各产区葡萄酒的特有口感,可利用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作为菌种进行发酵;要保存菌种,可先将要保存的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配以,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冷藏保存。‎ ‎(2)某实验小组酿制的葡萄酒有一股酸味,从发酵条件分析,可能原因是有氧条件导致醋酸菌大量生长产生醋酸。其反应式为。‎ ‎(3)①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在检测过程中,应将不同稀释度的样液用涂布分离法分别接种于若干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出现(单)菌落后计数。‎ ‎②培养基的pH值(酸碱度)直接影响培养物对离子的吸收,配制培养基时应在调节酸碱度以后灭菌,A项错误;倒置培养一方面可防止凝结在皿盖上的水蒸气流到培养基表面导致染菌,另一方面有利于菌种利用培养基营养,加快生长速度。但不是将培养皿直接倒置在超净台上,而是培养皿的盖子朝下,带培养基的底朝上,B项错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有多少个活菌,因此,可根据培养结果,只需统计适宜稀释度样液组的菌落数即可,C项正确;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理论上,统计分析结果会比实际活菌数目低,D项错误。‎ ‎(二)(1)采集卵母细胞时,经超数排卵处理后,用超声监视器(B超)确定卵泡位置,插入穿刺针吸取卵泡液,取出卵母细胞。‎ ‎(2)图中“去核”和“取核”都可以通过显微操作法进行。‎ ‎(3)图中过程A是将“母亲”的卵母细胞核移植到捐献者的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使用的技术是核移植;过程B必须借助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4)若需要鉴定胚胎的性别,为了降低可能的风险,可取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 ‎(5)“母亲”只是给“三亲婴儿”提供了细胞核,从遗传角度分析,“三亲婴儿”技术还可以避免“母亲”的线粒体(细胞质)中的缺陷基因传递给孩子。‎ ‎33. 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受到降钙素(降血钙作用)和甲状旁腺素(升血钙作用)的共同调节。为验证两种激素的上述作用以及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肌肉抽搐,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3组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白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降钙素溶液和甲状旁腺素,注射器,钙离子测定仪器等。‎ ‎(要求与说明:注射的剂量、用具的操作方法不做具体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分组设计:‎ A组:作为对照组 B组:‎ C组:注射甲状旁腺素溶液 ‎(2)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测定结果,并将注射激素的实验处理在图中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将3组大白鼠编号为A、B、C;用钙离子测定仪器 测定每只鼠的血钙含量并记录;‎ ‎②给A组注射生理盐水,给B组、C组分别注射降钙素溶液;‎ ‎③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每只鼠的血钙含量并记录;‎ ‎④待B组、C组发生肌肉抽搐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状旁腺素溶液;‎ ‎⑤重复步骤③,直到C组大白鼠恢复正常;‎ ‎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需要考生补充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对于补充实验步骤,需根据实验目的准确确定实验变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实验设计。 对于预测实验结果,需认真分析实 验目的和相关知识,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一定要辨别实验是属于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性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无论是哪种情况,文字描述应力求简练、准确、科学。‎ ‎(2)要验证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的作用以及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肌肉抽搐,可作如下操作:①将3组大白鼠编号为A、B、C;用钙离子测定仪器测定每只鼠的血钙含量并记录;‎ ‎②给A组注射生理盐水,给B组、C组分别注射降钙素溶液;‎ ‎③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每只鼠的血钙含量并记录;‎ ‎④待B组、C组发生肌肉抽搐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状旁腺素溶液;‎ ‎⑤重复步骤③,直到C组大白鼠恢复正常;‎ ‎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预测实验结果:‎ A组属于空白对照,实验前后血钙含量不变;步骤②中,B组和C组分别注射了降钙素溶液,使血钙含量均降低;步骤④中,B组注射生理盐水,血钙含量不变,C组注射具有升血钙作用的甲状旁腺素,导致C组血钙含量逐渐升高。实验结果的坐标曲线图见答案。实验中B组和C组在注射降钙素后发生肌肉抽搐,之后给C组大白鼠注射具有升血钙作用的甲状旁腺素,C组大白鼠恢复正常,验证了“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肌肉抽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