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一
政 治 试 题 2017.9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王新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 )
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
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
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
④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注: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从材料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C.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D. 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叠加过程
3、2016年涌现出许多网络热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duang”、“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细思极恐”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被群众广泛使用。这表明( )
A.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起来的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4、《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 )
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7、国产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摒弃说教式的灌输,采用“你懂的”的隐喻手法阐述历史事件,赢得网友赞赏,迅速在网上“走红”。于是,在国内动漫界中,有一种爱国主义叫“幸福并感激着”;于是,越来越多的网生代青少年在现实中成为努力奋斗的“兔子军”。由此,可以感悟到( )
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②文化对人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力,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完美的人
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④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创造幸福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我无数次表达过我对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
①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③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在羊年新春贺词中提出,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强调重视家庭文化建设的依据是( )
①文化决定人的发展未来和发展高度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走进新开通的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很多乘客惊喜地发现,地铁内部装饰体现着杭州特色,在公共艺术墙上有白居易卸任太守、白娘子与许仙等故事传说,石凳上则画满水墨画,一步一景尽显江南风情。在杭州这座人文城市,地铁也成了人文载体,80%的广告墙位为艺术让位。这(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反映了当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③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体现了地铁首要的功能是承载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的影响力取决于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悠久的历史,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合理性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艺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美国有一位宇航员,在向太空出发之前,媒体问她,“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你带什么?”她说,“我要带书,我在宇宙中第一件事是要读书。”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影响其人生轨迹。可见(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人们的实践活动影响阅读的选择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阅读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1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时序”表达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
A.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B.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C.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
15、2016年是中国汤显祖、英国莎士比亚两位世界级文学巨匠逝世400周年。9月24日至26日,包括中英两国官员、学者在内的众多人士在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联合纪念两位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牡丹亭》、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超越了文化与时空的限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旨在( )
①领略他们的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③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④增进中英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下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技艺失去实用空间、缺少利益回馈,二是传承人不愿意开放共享和改革创新。面对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立退出机制,摒弃失去实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建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保障机制
③通过创新性开发、创造性转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要求传承人服从大局,无偿开放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正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如韩国人一直保留着以农历一月一日迎接新年的习俗;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把春节作为法定假日来庆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发行了中国生肖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在巴西,有些人学中国人贴“福”字,以求新年好运。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①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增进各国文化之间的理解,实现趋同
④使中化文化渗透到发达国家,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 文化交流,看似隔着一层难以描述的轻纱,但却内里交融,魅力无穷。如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曾饱含深情地为梅兰芳先生赋诗一首“认不出你,亲爱的,你用陌生的语言蒙着面孔,远远地望去,好似一座云遮雾绕的秀峰”。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要善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找到“公约数”
②把突出文化公共性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③把握文化的相通性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陆续制定颁布10余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下列可能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医药认可的因素是( )
①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②我国发布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加强了中医药的对外交流
③中医药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比西药更科学规范,受到国际社会青睐
④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我国重视文物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物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物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
③保护文物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向
④保护文物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二十四节气”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誉”,是先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活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
①巩固和强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②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促进和助推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④完善和丰富了国民认知,增强了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16年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
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6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27、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这些老字号能够世代传承,主要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承载着品牌的文化记忆与情怀
③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④老字号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④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9、“书入有魂,字在指尖行”,2016年12月12日,由搜狗输入法主办,一得阁、华夏万卷协办的“字媒体·书法大赛”复赛在北京嵩祝寺顺利举行。“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再优美的文字似乎也无法形容书法艺术的精髓。历时一个多月,书法大赛虽然已完美收官,但作为国民好评的输入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似乎还任重而道远。此举的直接文化意义在于( )
①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使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
②增强用户对输入法的体验
③唤起公众对传统书写方式的记忆和重视
④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0、2016年6月16日,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下发通知,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贵州省石阡县五德镇大寨村等750个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国家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能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
④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智慧和民族地域特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总分40分)
31、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并完成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如“伽马暴偏振探测”项目,将对伽马暴和太阳耀斑进行高灵敏度偏振观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最新成果。搭载的探测设备由中国科学院与瑞士日内瓦大学联合研制,比过去国际上类似仪器的探测效率高数十倍。这将有助于验证并深化中欧科学家对宇宙结构、起源、演化问题的认识。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航天战线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励,开拓创新,推动航天科技、带动航天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航天精神是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的。(12分)
32、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重视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意义。(8分)
33、北京时间2016年7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证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8分)
34、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建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2分)
高二月考一政治答案2017.9
1D 2A 3D 4D 5A 6B 7C 8B 9B 10B 11D 12B 13A 14B 15D 16B 17B 18A 19C 20A 21D 22C 23A 24D 25B 16C 27C 28C 29D 30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总分40分)
31.①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弘扬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弘扬航天精神,有助于推动航天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政治发展。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航天精神,有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优秀文化塑造人。载人航天精神有助于激励全体人民在各自的岗位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2.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33.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要着重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4.【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并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围绕材料的这一主旨,作答时既要答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依据,又要答出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1)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起人们强烈的认同感。
(3)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
(4)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文化的继承中发展,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