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广西桂林十八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广西桂林十八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桂林十八中15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 历 史 命题人:廖会全 审题人: 龙惠敏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姓名和考号张贴和填写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 样, 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淡漠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强大 ‎2.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四个基础性制度——郡 县制度、尊儒制度、 、国有专营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中央集权的“大厦”。划线部分应填的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3.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787年美国宪法 ‎4.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 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C.杜绝了腐败 D.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 ‎5.《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 A.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B.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 ‎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 ‎7.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8.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C.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9.1919年7月,苏俄政府表示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不平等条约。于是,“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上述“亲俄之风”表现在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中共“一大”的召开 ‎③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10.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 ‎ ‎ 11.“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哪一项制度实行的必要性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作者评价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13.法国歌谣《两只老虎》传入中国后衍生出多个版本的歌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下列歌词版本产生于国民革命时期的是 ‎ A.“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 B.“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D.“打倒日本,打倒日本,除汉奸!除汉奸!”‎ ‎14.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 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 ‎ 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 ‎ 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的 ‎15.屈文生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 英方官本 中文官本 中译本 Cade 给予 割让 to be possessed in perpetuity 长远据守主掌 永久占用 A.中英两国君主的政治地位不同 B.中英两国对香港问题针锋相对 ‎ C.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D.清朝否认英国拥有香港主权 ‎16.“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B.实现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17.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18.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 ‎ ‎ ‎ ‎19.“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刊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B.中国意图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C.新中国外交带有很强的敌视性 D.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20.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 ①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2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这次会议 ‎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 ‎23.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 ‎ ‎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24.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25.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 ‎ ‎26.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 ‎27.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 ‎ ‎28.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9.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30.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 ‎ ‎31.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 ‎ ‎32.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 ‎ ‎33.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 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 ‎ ‎34.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35.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6.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37.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38.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 ‎ ‎39.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40.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41. 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 ‎ ‎ ‎ ‎ ‎ ‎ ‎ ‎ ‎ ‎42. 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4.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 ‎4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 ‎46.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 ‎ ‎ ‎ ‎ ‎ ‎ ‎ ‎ ‎ ‎ ‎ ‎ ‎ ‎47.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48.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9题15分,50题25分,51题12分,共52分。)‎ ‎4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 ‎ ‎5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汉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 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林十八中15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 历史参考答案 ‎1---5CBCDB 6---10AACCB 11—15DBCBC 16---20ADADA 21—25BCCAC ‎26—30BBACD 31—35BDBDD 36—40BCBAC 41—48ACBDCCBD ‎ ‎ ‎49.(15分)‎ 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0.(25分)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51.(12分)‎ 答案: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桂林十八中15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 历史参考答案 ‎1---5CBCDB 6---10AACDB 11—15DBCBC 16---20ADADA 21—25BCCAC ‎26—30BBACD 31—35BDBDD 36—40BCBAC 41—48ACBDCCBD ‎ ‎ ‎49.(15分)‎ 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0.(25分)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51.(12分)‎ 答案: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