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魉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不是
B.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
D.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世界皆是神的意志。这一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的观点
5、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6、18世纪英国哲掌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点相一致的有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9、唐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风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富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先予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0、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一句,素来无人能对,王安石借用王籍原诗“鸟鸣山更幽”来对,这样对仗体现了
①联系的观点
②静止和运动是统一的
③静止和运动是对立的
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
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表明
A.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静止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
12、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予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欷日胜春朝”
13、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入退”趋势如不得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规律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有句名言:“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这句话体现
A.客观规律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D.要善于发挥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15、“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滚水。滚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商坏都舍。”从哲学上讲,荆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充分发挥入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
C.不懂得实际情况是变化发展的
D.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6、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蠃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18、下图漫画《感受不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B.物质依赖于意识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9、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②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③三思而后行
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 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①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②正确昀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漫画《“点子”从哪儿》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知识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来获得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22、“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无限性
D.条件性
23、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下列说法中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苟子》)
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行》)
A.①②③ B.③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爱你一生一世”这一臆想违背了联系的
A.多样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普遍性
26、“地球村”一词的出现,体现了世界各地交通通讯联系的密切性,促进了各圈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说明
A.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新的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一切联系的基础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也是全面的
27、“忌,属蛇属猪属猴者。”这是成都一家公司招聘广告的条件之一。属蛇属猪属猴者犯了什么大忌呢?公司负责人的解释非常雷人:和他的属相相冲。该公司的这一做法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28、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下边漫画文字:如果你睢一的工具是把锤子,你往往会把一切问题都看成钉子。)
A.办事情必须弄清事物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性
B.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事物间的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D.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的
29、“上好信,则民莫不敢不用情”(《论语·子路》)蕴涵的哲理是
A.部分的性能状况决定整体的性能状况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原因是第一性的,结果是第二性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0、宋朝陈模说:“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其所学甚大。”陈模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A.否认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B.否认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否认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31、有人说,中图出手全球金融危机,既是拯救自己,也是帮助他国。若各困央行的联手行动缺少了中国这一环,则中国会失去一个最佳机会,世界也会失去一份重要力量。这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②要搞好局部,重视发挥部分的作用
③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④事物的关键部分决定其整体的性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32、下侧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霾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33、中国古代哲学家苟况认为:“始则终,终贝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认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B.否认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否认了物质运动的普遮性
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5、近年来,我国自主手机品牌小米迅速崛起,走入千家万户.赢得广大老百娃的喜爱。随后其创始人雷军提出了“飞猪”理论,即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该理论在网上迅速走红,得到部分网友的一致认同,我们不能只顾埋头苦干,不去抬头看路。应该花足够的时间研究风向,研究风口,这样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然而争议也由此而来,马云认为:“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掉死的还是猪,因为你还是猪”。百度李彦宏在出席IT领袖峰会时也对“飞猪”理论表示不满,认为其充满投机思维,没有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出发,具有主观随意性。
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1)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为何大家对“飞猪”理论看法不一。(6分)
(2)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雷军理论和李彦宏的不满。(6分)
36、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相当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顺应这样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愿意流转经营权的需要,采用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叉-重大制度创新。事实证明,三权分置并行政筑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既保持了桌体所有权、承包关系的稳定,同时又使土地要素能够流动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三权分置”并行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6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三权分置”并行制定和实行。(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策略等。
37、2017年9月19日上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与会代表并发袁重要讲话。
材料一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向全国综治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看问题、想问题,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坚决打好防范和管控重大风险攻坚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6分)
材料二 习总书记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治理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结合材料二,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第二个要求。(6分)
高二政治文科第一次月度监测答案
1-33 DCDBC BDDBA BCABC DADAA AACDB CCBDB AAD
(2)①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去制定,且发挥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35、(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大家对“飞猪”理论的不同看法就是由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多方因素造成的。
(2)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雷军的“飞猪”理论把风向与成功联系在一起。
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李彦宏认为理论没有从事物的固有联系出发,具有主观随意性。
36、(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农村土地改革。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愿意流转经营权需要是“三权分置”并行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并行的实行是顺应这群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愿意流转经营权的需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三权分置并行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37、(1)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从整体出发。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和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就是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我们要遵循治理规律就是尊重规律办事。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国家社会治理理论不断升级生动体现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