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河北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四第一学期第2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让可拆卸的奥运会场馆“伦敦碗”成为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旺季,但进入九月以来,各大一线城市房地产业销售纷纷遭遇“滑铁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造成的。‎ C.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对于故宫保卫处而言,是整个国庆长假中安保压力最大的一项工作,上午11时,此前规定的8万限流人数就已突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 D. “天宫一号”将会在升空一个月后和神舟八号进行对接试验,并将在两年内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将为我国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B.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蝉蜕于浊秽 ②臣具以表闻 ③邪曲之害公也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⑥是秦昭王与楚婚 ⑦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⑧齐彭殇为妄作 A. 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B. ①④/③⑧/②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答案】A ‎【解析】14句中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25句加点字都是使动用法;3句中加点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67句中加点字都是活用作动词;8句中加点字是意动用法。‎ 点睛: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四、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五、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六、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的地位上,名词活用成动词。七、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B. 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关于自己的谣言深恶痛绝,也会对关于他人、社会、国家的谣言坚决说不,这是微博良性发展的大气候。‎ C.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 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摧毁”和 ‎“犯罪嫌疑人”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再”相互冲突;D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 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 洗心革面 B.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C.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D.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脱胎换骨: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现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这三个词,“脱胎换骨”侧重于改后的好结果,“洗心革面”侧重于改的行动和决心,“改头换面”侧重于不是真改。①句中的“他”,已由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人变成好丈夫、好父亲,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故用“脱胎换骨”。②句讲的是要有决心和行动,所以用“洗心革面”。③句中“田婆婆洗灸堂”害人的本质未变,所以用“改头换面”。‎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大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_____________。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的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 ⑤③①④②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③①②④ D. ③⑤②④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本题,根据“而”不能与第一句衔接连贯,可排除A.C,与③链接最为紧密的是⑤,③在前⑤在后,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 亲 韦延才 父亲决定去一趟深圳。‎ 父亲两个月前就想去深圳了。父亲很早就听说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到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他觉得那个城市再好,也只能是别人的城市,他只要种好他的两亩地,他这一生就算是平稳了,也无憾了。‎ 然而命运就是捉弄人,父亲晚年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破了,确切地说那是他人生里的一个大悲痛----父亲的大儿子,我哥,他因病去世了。‎ 大哥是在深圳去世的。大哥最后没能看一眼含辛茹苦养育他的父亲,也没能看到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就匆匆走了。这个噩耗从深圳传来,我们一家人都无法接受。父亲听了走回他的房间,沉默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出来。‎ 大哥去深圳打工已经十多年了。每年大哥都要回来一趟,看看老父亲,每次大哥回来,都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说是给父亲补补身子。父亲对那些东西没有兴趣,每次都告诉大哥,下次回来,不要再带那些东西了,只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他就高兴。但大哥每次回来,还是少不了孝敬父亲的礼物。‎ 大哥今年春节回来的时候,还是带回很多的东西,有健身的酒,有补体的人参,有暖和的衣服。父亲也没有多看,他盯着大哥看了一会,说:工作不要那么拼命,干不下去就回来,家里还有两亩薄田呢。从父亲的话里,我发现大哥比去年消瘦了,估计在那里干得太累了吧。 大哥只是笑笑,说:没事儿。‎ 想不到半年之后,大哥就走了。‎ 大哥是被癌症夺去生命的。大哥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对于大哥的不幸,有人说大哥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职业病,甚至有人说是死于安全事故。对于这样的猜测,我也产生了怀疑,怀疑大哥的死是不是真的跟他的工作有关。后来了解到的事情,使我的怀疑更加加深了。‎ 听说大哥在住院期间,他所在的公司给了他一笔医疗费,公司又发动员工捐款。可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大哥的生命了,大哥住进医院没多久就不治了——原因是大哥的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到了晚期的后期了。‎ 那时候父亲是想亲自到深圳去处理大哥的后事的,但考虑到父亲内心的悲痛和他的身体状况,在我们的一再阻止下,父亲才没有去深圳。‎ 两个月后,父亲决定要南下了。任我们一再劝说,父亲就是一个死理,非要到深圳去不可。父亲说,不那样他的一生都会不平静的。我们无法说服父亲,也不知道父亲去那里到底 为了什么。‎ 我和父亲登上了南下的客车。父亲也看似平静,但我的心里却是波涛滚滚。面对失去儿子的城市,面对太多猜不透的死因,刚强的父亲会做出些什么呢?我无法预测。‎ 一如我所预料的,在大哥工作的那间公司,我们没有顺利地见到经理。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才见着经理。经理对两个月前他公司失去的那名员工还隐隐有些印象。‎ 经理安慰了父亲一番,然后就把他的秘书叫了来。‎ 经理让他的秘书到财务那里支两千块钱给我父亲。父亲听了,站了起来,摆了摆他那双有点干枯的手,说:经理,我来深圳不是向你要钱的。‎ 经理看着我父亲,一时不知说什么。‎ 这时,父亲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色塑料袋子,慢慢地解开。那是一沓崭新的票子。看着父亲的举动,我惊呆了。经理也愣愣地看着我的父亲。‎ 父亲上前几步,把那沓票子递给经理:这是你们工人给我孩子治病捐的款子,现在用不着了,请你转给他们,并转达一个父亲对他们深深的谢意。‎ 父亲说完,向经理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看着父亲深深弯下的脊梁,我的心一颤,眼里饱含着泪水。‎ 我们走吧。父亲拉着我的手,说。从他那平静的声音里,我知道,现在的父亲心里一定是很平稳的,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父亲很早就听说深圳是个美丽的城市,而自己的儿子又在深圳打工,所以他就想到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 B. 父亲听说大儿子去世的消息后,走回他的房间,沉默了整整一晚上,才出来,这里虽然没有写父亲的具体表现,但我们可以想象他内心巨大的痛苦。‎ C. 大哥从深圳回家,带回来很多东西,而父亲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这说明父亲看重的是亲情是家人的健康,不是钱财。‎ D. 大哥的经理见到“我”父亲后,让他的秘书到财务那里支两千元钱给他,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大哥肯定是死于安全事故,经理的做法反映了他的心虚 E. 小说中的“我”多次出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从行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出,“我”对父亲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 ‎7. 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8. 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中具体例子简要分析。‎ ‎9. 读完这篇小说后,你对文中“父亲”的做法持什么态度,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6. BC 7. 朴实、本分,只要种好他的两亩地就没有遗憾。(2)重亲情不重钱财,对大儿子带回家的东西不感兴趣,一家人能在一起吃顿饭就高兴。(3)关爱孩子,劝告儿子工作不要太辛苦。(4)刚强,得知儿子去世,能够强忍痛苦,并想亲自去处理儿子的后事。(5)善良无私,知恩图报。儿子死后,父亲不但没有趁此机会向儿子所在的公司要求补偿,反而归还了工人们的捐款。 ‎ ‎8. (1)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也可)如“父亲也没有多看,他盯着大哥看了一会……”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去世后,父亲“沉默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出来”,表现出父亲内心的巨大悲痛和强忍痛苦的坚强。(2)对比手法。如文中用“我”对“大哥”死因的猜测,“经理”对“父亲”的误解等,与“父亲”一定要到深圳归还捐款的行为形成对比,反衬出“父亲”这一形象的高尚人格。注:此题答出两个方面,准确并且分析正确即可得6分。 ‎ ‎9. 第一种观点: 赞成父亲的做法。①儿子去世对父亲是个打击,但面对这个打击,父亲想的不是自己。②父亲想的更远,他想办法要归还工人们为儿子捐的款。这体现了父亲的善良和纯朴。ƒ现今社会,我们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多用自己的善良去理解宽容他人。 第二种观点:不赞成父亲的做法。①儿子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不去追究,这是懦弱。②父亲不但不追究,反而去感谢,这反映了他的愚昧不懂法。③现今社会,正是这些老实人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嚣张地为非作歹,是他们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 ‎【解析】试题分析:(1) A项原文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到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且父亲后来去深圳主要是为了把儿子单位捐的钱送回去并表达谢意,D项说法太绝对 E项看不出“我”反对父亲的做法.‎ 点睛:解答此类题①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 ‎②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 ‎③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 (2)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②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③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点睛: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 ‎(3)解答此题:①明确手法;②分析作用,小说的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指对场景中最不引人注目的细枝末节所进行的描写,如对人的行动、眼神、下意识的动作等等,细节描写运用得当,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人物的可信度。“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如果缺乏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整篇文章就显得干瘪乏味,没有感染力。③联系全文主旨,发掘深意; ④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 点睛:解答这类题,要了解表现手法种类和作用,本题涉及的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4)这是一道较为规范的探究题,它所提出的问题一定与考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同步。解答此题,既要联系文章内容,又要适当地进行拓展,联系自己对人生的认识进行阐述。因此,在答题时只要考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联系自身,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点睛:回答此类题目时,力求调动生活的积累,敢于大胆发表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并能将自己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写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魏书生老师所说的“坚持道德长跑”。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是:先答出观点,再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谈及自己对现行教育制度的观察、理解、认识即可。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要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应符合文段所写的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地铁在叮咚声中关上门,车厢里的人挤作一团。手机不在手上,你开始默不作声地观察周围的人。这个符合审美的多看几眼;那个不敢恭维的就此作别。前方的小伙子满头大汗,大概是要迟到了。短短几站,你感觉自己已经观察过了车上各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却对你一无所知。‎ 别被这美好的感觉骗了——其实别人也一样在观察你,只是你没意识到而已。最近,耶鲁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仿佛他们在挤地铁或者在餐厅吃饭时,都是穿着隐形斗篷在看别人。‎ 我看你,我看他,你们却不看我?‎ 研究者艾莉卡·布斯比等人做了六个实验来证明这“隐形斗篷错觉”的存在。他们先从网上招募被试,让他们在完成一个无关测试后回答一系列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你会多常观察自己周围的人”或“一个普通人会多常观察他周围的人?”这样的问题。结果表明,被试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会比一般人更常观察别人,而觉得随机某个人对自己的观察会较少。‎ 这种效应并不只存在于想象的场景当中。他们的另一个实验地点更加生活化——耶鲁大学一个大受欢迎的食堂门口。刚吃完饭的学生们被要求回忆自己刚结束的午餐,回答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在观察别人,又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有人在观察自己。提交答卷之后,研究人员会给学生们发糖作为酬劳。‎ 结果显示,尽管这些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在对诸如餐桌这样的物体上投入的关注度没什么差别,但96%的被试认为自己在餐厅里看别人的次数要比别人看自己来得多。后续实验发现,哪怕这个“别人”不是某个陌生人而是自己的朋友,结果也是一致的。甚至,就算只有两个人共处一室,这种错觉也还是存在。‎ ‎【上图】:隐形斗篷错觉示意图。箭头的颜色从浅到深表示观察量从少到多。研究显示,被试(自己)相信他或她观察他人最多(路径a),他人观察自己最少(路径b),而他人之间的相互观察介于两者之间(路径c)。但自己和他人对非社交物体的观察大致等同(路径d、e、f)。‎ 更显尴尬的是,就算出现了两人目光相接的情形——你都看到对方在看你了——也还是只有24%的人相信这是有人观察自己被自己发现了,而剩下的76%都认为那应该是自己在偷偷观察别人然后被对方发现了。不得不说,这真是无药可救的谜之偏见。‎ 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基洛维奇表示,隐形斗篷错觉体现了人类那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基洛维奇自己也发现过类似的偏见:当他让学生穿上图案令人尴尬的T恤时,他们会认为自己获得的关注变得高于平时(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偏见叫做“聚光灯效应”。‎ 乍看之下,聚光灯效应与隐形斗篷错觉描述的心理似乎恰恰相反呀?但实际上,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在最后的实验中,布斯比等人召集被试两两会面,一人负责看对方,另一人负责被看。当被看的人穿上一件正面印有巨大人脸的长袖T恤时,他们会显著高估对方对T恤的关注,尽管对方其实不在乎他或她穿的是什么。然而,当评价对方对自己(这个人)的关注程度时,他们又会低估了对方。换言之,他们显眼的T恤触发了聚光灯效应,却没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也引人注目起来——隐形斗篷错觉得以同时存在。‎ ‎【上表】:在目标穿着自己的衣服或实验室提供的特殊衣服这两种状况下,研究者调查了观察者观察、注意及想到目标(图a)或目标的衣服(图b)的频繁程度,以及目标认为对方投入这些关注的程度。评价通过一个7分量表进行,1表示从未关注,7表示很多关注。‎ 为什么这个错觉看起来如此稳固?研究者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能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在观察别人,却很难捕捉到他人观察自己的目光,这加剧了偏见本身。‎ 在多数人的生活中,观察别人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察言观色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别人的行为及态度,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研究者指出,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获得了更多关于别人的信息,而非相反。这种“掌控世界”而不被世界掌控的感觉,可能给人带来了某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可能成为人们愿意躲在隐形斗篷错觉中生活的动机之一。‎ 现在,轮到你来选择了。我知道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停止观察别人的(因为这实在是有趣),那么,你会愿意沉浸在隐形斗篷错觉中获取一些虚无的掌控感,还是面对现实,接受观察你的人比你想象中多?‎ ‎——摘自果壳网,有删改 ‎10. “隐形斗篷错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列对“聚光灯效应”的相关信息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观察。‎ B. 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总是很难捕捉到他人观察自己的目光,因而更加剧了偏见。‎ C. 当自己出丑时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但别人或许并不会像自己那样关注自己。‎ D. 为了克服聚光灯效应,个人应该更多关注观察他人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及态度。‎ ‎12. 下列对材料信息、结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示意图和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和易懂,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B. 文章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入实验者的调查,这样循序渐进,符合读者认知过程。‎ C. “每天坐地铁都在偷偷摸摸观察人家?别人也望着你呢”可作为本篇文章的标题。‎ D. 文章的结尾以类似对话的方式引发了读者阅读思考,有利于文章表达写作目的。‎ ‎13. 文章第段能否删去?试判断并说明理由。‎ ‎14. 第段“现在,轮到你来选择了。”结合本文,谈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及理由。‎ ‎【答案】10. 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 11. C 12. C ‎ ‎13. 不能。第(10)段较详细地分析了隐形斗篷错觉产生者的心理状态(原因),是对 第(9)段原因推测的进一步有力补充,删去后不仅减少了结构的严密性,而且使得(9)(11) 段衔接不太自然。 ‎ ‎14. 我会选择面对现实,接受自己也被他人观察的事实。在公共场合的察言观色对 在社会上生存有点帮助,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隐形斗篷错觉带来的“掌控感”,应该跳出自 ‎ 我中心主义,放下心理包袱,以免造成自我不必要的纠结和困扰。‎ ‎【解析】选文为一篇学术论文。文章通过调查研究阐释了“隐形斗篷错觉”形成的原因,启示人们思索不能过度依赖隐形斗篷错觉带来的“掌控感”,应该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放下心理包袱,以免造成自我不必要的纠结和困扰。文章有一定的学术味,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设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及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考查全面,梯度性明显,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现代文的阅读水平。‎ ‎10.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回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文中说“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仿佛他们在挤地铁或者在餐厅吃饭时,都是穿着隐形斗篷在看别人”,这是一个比喻句,这一比喻的本体“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其他人的观察总是要多于其他人对他们的观察”就是句子的本来意思。‎ ‎11.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指隐形斗篷错觉;B项不是根本原因;D项与文意相反。‎ ‎12.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C项考查对题目的理解,“望”显然不妥,用词较生硬。‎ ‎13. 本题考查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透彻第10段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段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段内容较详细地分析了隐形斗篷错觉产生者的心理状态,是对第(9)段原因推测的进一步有力补充,删去后不仅减少了结构的严密性,而且使得(9)(11) 段衔接不太自然。因此不能删去。‎ ‎14. 本题考查探文章的写作意图。探究时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展开,文章明确告知读者“你在观察别人的同时别人也观察你且并不比你观察得少”,根据这一中心就可围绕“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隐形斗篷错觉带来的‘掌控感’,应该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放下心理包袱,以免造成自我不必要的纠结和困扰”等类似意思展开。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 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 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精液。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李渔《闲情偶记·卷五》)‎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种供奉 供奉:享受 B. 终是笋之剩义 剩义:次品 C. 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大凡:总褚 D. 益人者不尽可口 益:使……受益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鲜即甘之所从出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B. 何足比肩 其间旦暮闻何物?‎ C. 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莫过于此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通过比较,认为蔬菜在鲜美上要超过肉类,而生长在山林中的笋是天下所有蔬菜中最美味的,是肥羊乳猪等无法比姒的。‎ B. 作者提到笋的食用方法,认为最好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即可,也可和肥猪肉一起煮,用醋和酒作调料,这种合煮合吃的方式也很美味。‎ C. 作者认为真正高明的厨师,他会留着煮笋的汤,每做一个菜都拿来调和,味道会更鲜 美,但人们又往往不知道是笋的鲜味。‎ D. 本文运用了对比、类比、引用等多种手法,既有情趣,又见理性,充分展示了笋的美味特点,提到笋的食用方法时也蕴含很多哲理。‎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2)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19.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 ‎【答案】15. C 16. D 17. B ‎ ‎18. (1)在市场上买的尚且如此,何况山里刚刚挖出来的呢?(2)(他)却不知道(竹这种)能够医治庸俗的东西,也能够医治瘦弱,只是有已成竹和未成竹的区分罢了。 ‎ ‎19. 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中C项解释错误,大凡:大要,概略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虚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题中,A结构助词/动词,往B疑问副词,哪里、怎么/疑问代词,什么C那么、就/却 D介词,表比较。‎ ‎17.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由原文可知,题中B项,.作者认为煮熟以后,肥肉都要去掉。‎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8.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购于市” “然” “旋掘者”;(2) “医” “分”。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原句翻译为:吃斋的人如果在煮笋的时候拌上别的东西,再调上香油,那些东西的味道会把笋的鲜味夺走,笋的真正美味就失去了.正确的做法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最美好的东西适宜单独做,笋就是这样.‎ ‎ ‎ 参考译文:‎ 要讲到蔬菜的美味,就是清淡、干净、芳香、松脆这几样。人们不知蔬菜的美味是在肉食之上,可以用鲜这个字来形容。《礼记》上说:“甘受和,白受采。”鲜是甘美的来源。这种享受,只有山里的和尚、野外的人家和那些亲自种植的人才能够得到,城市里向菜贩子购买蔬菜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但是别的蔬菜,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吃,也可以享受这种乐趣。‎ 至于笋这种东西,好的就只能是生长在山林,城市里出产的,再怎么芳香鲜美,都只是笋的次品。这是蔬菜中味道最好的,肥羊乳猪,怎能相比?只要笋和肉同锅煮,合盛在一个盆里,人们都只吃笋而留下肉,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笋比肉更可贵。在市场上买的尚且如此,何况山里刚刚挖出来的呢?‎ 吃笋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能记录周全,周两句话概括:“素宜白水,荤用肥猪。”吃斋的人如果在煮笋的时候拌上别的东西,再调上香油,那些东西的味道会把笋的鲜味夺走,笋的真正美味就失去了.正确的做法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最美好的东西适宜单独做,笋就是这样.用来和肉食—起煮时,牛羊鸡鸭等都不合适,惟独猪肉合适,还特别适宜和肥肉一起煮。不要肥肉的爬腻,而要肥肉的甘,甘味被笋吸入,而后感觉不到这种甘,只觉得鲜到了极点。快煮熟时,肥肉都要去掉,汤也不要多留,只留下一半,再加上清汤。调味的作料,只用醋和酒。这是烧制荤笋的大致方法。笋这种东西,不管单独吃还是合煮都能表现出美味,而且食物中不论荤的素的,都可以用来作笋的调和物。‎ 蔬菜中的笋就像中药中的甘草一样,都是必需的东西,含有这种东西的食物都会很鲜,只是不用渣滓,而用汁液。会做菜的厨师,只要有煮笋的汤,就留着,每做一个菜都拿来调和。吃的人只是觉得很鲜,而不知道鲜的原因在于笋。《本草》中记载的多种食物,对人有好处的不一定可口,可口的不一定对人有好处,想要两全其美,没有比笋更好的了。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却不知道(竹这种)能够医治庸俗的东西,也能够医治瘦弱,只是有已成竹和未成竹的区分罢了。‎ 四、默写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了曹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琵琶行》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是为自己的壮志难申而哭。‎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说明“古之圣人”在才智上与一般人的差距以及他们对从师的态度。‎ ‎【答案】 (1). 月明星稀 (2). 乌鹊南飞 (3). 座中泣下谁最多 (4). 江州司马青衫湿 (5). 其出人也远矣 (6). 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选材集中于唐宋诗文,均为高中教材内容。书写时注意“鹊”(易写作“雀”)、“座”(易写作“坐”)、“泣”(易写作“涕”)、“犹”等字。‎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山居即事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①,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鸂鶒:一种水鸟,又名紫鸳鸯。‎ ‎21. 词的上、下阕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2.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如何理解词人的“足”与“未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21. 上阕描写的是优美的山间自然风光:轻鸥飞来,点破一泓绿水;水鸟嬉戏争浴;飞泉流泻,涌珠溅玉。下阕描写的是宁静祥和、生机盎然的田园图景:春雨过后,水满秧绿;陇上黄牛闲眠;绿油油的麦苗直铺云际;簇上蚕丝,正似朵朵白雪。 ‎ ‎22. “足”体现的是山居生活带给词人内心的美好感受:山村风景优美,田园生活宁静,乡间人情淳朴;“未足”表现的是词人志愿未得实现的遗憾,“何时足”含蓄地流露出词人不甘满足于眼前山居生活的惆怅与无奈。‎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词人充满喜悦地向读者指点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田陇上快成熟的麦子,恍若连天的黄云;蚕房里已吐出的蚕丝,正似朵朵白雪。至此,五月乡野的生机,被绿色的秧苗、黄色的麦穗、白色的新丝勾勒出一幅简朴而大方的图画。难怪词人在描写了乡野的自然美景和田园美景之后,要发出满足的叹息。"若要"一韵,情中含理又带有以理遣情的痕迹,滋味最是蕴藉隽永。它写出了词人对此田园风景的满足感,也传递了词人志愿未得实现的微憾感,而终归于以理遣情的平静旷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命题作文 ‎2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作文。‎ 桑地亚哥的硬汉精神感动了我们,是源于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有位成功人士也说过:“我们应该有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生活中,你有哪些类似的经历?有过怎样的反思?请以“勇气·胸怀·智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勇气、胸怀、智慧 成功,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生活中的我们,有谁不想成功,有谁不想展现自己,从而得到一点点的满足与自信?但是,成功不是说一说就行的。冰心奶奶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是惊叹它盛开时那一刻灿烂,然而它萌芽时却浸透了艰辛的汗水。”‎ 所以,要想成功,勇 气是基础。‎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勇气,遇挫则退、遇败则馁。你说,这样的人还能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勇气,说来轻巧,到底什么是勇气?和同学闹矛盾时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大大一场?不,这不是勇气,这是意气用事。那什么才是勇气呢?霍金面对病魔时对生活的不放弃是勇气;鲁滨孙独自在孤岛生活二十多年是勇气;中国在抗日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也是勇气。这些就是勇气,你具备了吗?‎ 胸怀是条件。‎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胸怀。胸怀宽广的人受到爱戴,胸怀狭窄受到鄙夷。要想成功,胸怀很重要。生活中的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在受到别人指责的同时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去接受。当别人犯了错时,我们不要一昧的去追究,而应该要学会宽容的对待。你知道刘邦吗?当他还是一个亭长的时候倍受别人的唾骂、嘲笑,当时的他只是笑笑,并没有理采。然而他称王后也没有追究那些曾经嘲笑他,玷污他的人,这就是胸怀。但想成功这样就可以了吗?不。‎ 智慧是成功的关键。‎ 其实每一个人都拥有智慧,但有些人做了智慧的傀儡,而有一些人则做了智慧的主人。什么是智慧?智慧不是你平时耍耍小聪明,智慧是一个人善于观察和发现、勤于动脑去思考 的结晶。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智慧;爱迪生的电灯是智慧;孔子的《论语》也是智慧。仅仅拥有勇气与胸怀的人并不能成功,你说: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会成功吗?况且当今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没有智慧的人会被社会所淘汰。‎ 回首想想,从古至今,成功的人士哪一位不具备勇气、胸怀与智慧呢?比如刘邦,他从一个小亭长开始时就胸怀大志,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不退缩,这就是勇气;面对别人的污辱和嗤笑时的一笑而过,拥有权力时的不追究,这是胸怀;当面对强大的对手仍旧成为了关中王,这就是智慧。‎ 勇气、胸怀、智慧你都具备吗?如果你都具备的话,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就是成功者。‎ ‎【解析】试题分析:“勇气・胸怀・智慧”这一文题的写作有两个难点:一是题意的把握之难――这是一个“三元关系”类的文题,二是材料的选择之难――一个材料中要能兼容这三个有机联系的元素。在构思上,本文既可以把“勇气”、“胸怀”作为明线来处理,把“智慧”作为暗线来处理――在对“勇气”、“胸怀”的抉择中彰显“智慧”;也可以将“勇气”、“胸怀”、“智慧”均作为明线来处理。当然,最佳的构思还要能找到一条贯穿“勇气”、“胸怀”、“智慧”三者的内在红线,这样才能把文章收绾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焊接的“拼盘”。‎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相会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敘写的重点。‎ ‎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