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二调试卷(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二调试卷(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題(本大題共60小題,每小題1分,共60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当人们发现,这里有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焉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D.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 ‎2.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的原因是 A. 海拔高 B.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大气散射作用 D. 纬度高,有极昼现象 ‎3. 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东去种麦 B. 南下踏青 C. 西山牧羊 D. 北山滑雪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试题分析:‎ ‎1.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美的西部地区,而且处于西风带的纬度范围,结合北美地形的分布可知,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愈接近地面,温度愈高;故选项D正确。‎ ‎2. 所谓白夜,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在高纬度地区,有时出现的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即题中“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出现白夜的地区从纬度48°34′起,纬度越高白夜出现的时期越长,天空也越亮。到了北极圈(66°34′)以后,就成为极昼。而这种天还没黑就出现黎明的现象正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使得空中隐有光 亮。因此C项正确。‎ ‎3. K城的河流位于山地背风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当该河进入主汛期时,说明此时是夏季;东去种麦是春季或秋季;南下踏青是春季;北山滑雪在冬季;西山牧羊属于山地牧场,在夏季,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气温升高的原因、白夜现象的成因。‎ ‎【名师点睛】白夜现象是发生在高纬度的一种现象。所谓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在我国最北端漠河附近,夏季接近夏至日时,会发生白夜现象。出现白夜的地区从纬度48°34′起,纬度越高白夜出现的时期越长,天空也越亮。到了北极圈(66°34′)以后,就成为极昼。‎ 近来,日光温室鲜切花产业发展较快,但反季节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下面为冬季某地日光温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种天气条件下,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4. 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 A. 江苏 B. 江西 C. 海南 D. 黑龙江 ‎5.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的天气为 A. 晴天 多云 雨天 雪天 B. 多云 雨天 雪天 晴天 C. 雪天 青天 多云 雨天 D. 雨天 雪天 晴天 多云 ‎6. 研究表明 A. 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 B. 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小 C. 雪天融雪过程释放热量,导致室外温度不断下降 D. 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 ‎【答案】4. A 5. A 6. D ‎【解析】试题分析:‎ ‎4. 有材料可知,该地冬季四种天气中,室外温度在晚上会低于0℃以下外,其他时间的气温度都高于0°以上,说明该地应该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故D错;又因为该地会出现降雪天气,说明该地一定没有在热带,所以C错误;江西所在的纬度比江苏所在的纬度更低,所以其出现降雪天气的纪律更小,因此左右可能的是力南北风那个界线更近的江苏,故答案选A项。‎ ‎5. 晴天室外的温差最大,①为白天;多云天气,室外温度白天气温有所降低,晚上由于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度比晴天较高,②是多云;雨天白天温度较低,晚上温度较高,故温差较小,③为雨天;降雪天气的温度是最低的,④为雪天,故答案选A项。‎ ‎6. 室外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室内鲜花的生长,A错误;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大,B错误;雪天融雪过程是不断吸收惹来那个的过程,从而导致室外温度不断下降,C错误;地面的温度变化大,所以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D增强、‎ ‎【考点定位】天气和气温,大气的受热过程。‎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聚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完成下列问题。‎ ‎7.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8.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9.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 气旋 缓慢过境 B. 冷锋 缓慢过境 C. 反气旋 缓慢过境 D. 暖锋 缓慢过境 ‎【答案】7. C 8. D 9. C ‎【解析】试题分析:‎ ‎7. 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水汽。正确答案选C。‎ ‎8. 气温骤升导致严重洪灾,说明此前积雪很多,降水量大、气温低。正确答案选D。‎ ‎9. 此地纬度较高,5月不会出现暖锋;气温骤升,为晴朗天气,为反气旋控制。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下图为1月份南极附近水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 ‎10. 1月,船只从长城站到乌斯怀亚途中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11. 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A. 高压脊 甲地晴朗 B. 低压槽 乙地阴雨 C. 暖锋 甲地阴雨 D. 冷锋 乙地阴雨 ‎【答案】10. D 11.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1)南美洲南端海域西风强大,洋流多为风海流。1‎ 月,船只从长城站到乌斯怀亚途中会逆风逆水。(2)虚线L处为低压槽,该天气系统为暖锋,暖锋将由乙向甲方向移动,暖锋锋前多阴雨,锋后相对晴朗。‎ ‎10. 1月,长城站到乌斯怀亚之间的海水受西风影响主体向西流,故此时,船只从长城站到乌斯怀亚途中会逆风逆水,选D.‎ ‎11. 该图是南极附近地区,虚线L处为低压槽,该天气系统为暖锋,暖锋将由乙向甲方向移动,受其影响,甲处多阴雨,乙处相对晴朗,选C.‎ ‎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了我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后,随即赶往营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后准备撤离时被四周涌来的浮冰围困,受困位置为(66°39’S,144°25’E)。之后,雪龙号抓住风向转变的有利时机,向东南方向突围。带来大量浮冰的天气系统及吹散浮冰的风可能是 A. 反气旋 强劲东风 B. 气旋 强劲东风 C. 气旋 强劲西风 D. 反气旋 强劲西风 ‎13. ‎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时,泰山站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是 A. 极昼 约28° B. 昼长夜短 约28°‎ C. 极昼 约24° D. 昼短夜长 约24°‎ ‎【答案】12. C 13. B ‎【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时差计算。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1)1月,是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所以图中的援救位置此时被副极地低压带控制,低压带控制多阴雨天气,所以带来大量的浮冰。又因为该海域在中纬度,所以是在西风带的控制下,因此吹散浮冰的风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所以在30-60度的中纬度,西风风力强劲。(2)‎‎2月8日 ‎,太阳直射点大约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大约为12°S,此时,出现极昼的地点为78°S及其以南地区,泰山站纬度为73°51’S,未出现极昼,但位于夏季,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90°-73°51’+12°=28°09′。‎ ‎12. 图中的援救位置所处海域位于中纬度,此时为1月,该地被副极地低压带控制,低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所以最可能是气旋带来大量的浮冰。海域在中纬度,所以是在西风带的控制下,因此吹散浮冰的风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大,所以在30-60度的中纬度,西风风力强劲,据此选C。‎ ‎13. ‎2月8日,太阳直射点大约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大约为12°S,此时,出现极昼的地点为78°S及其以南地区,泰山站纬度为73°51’S,未出现极昼,但位于夏季,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90°-73°51’+12°=28°09′,选B最接近。 ‎ 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单位:℃),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14. 最能反应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A. B. ‎ C. D. ‎ ‎15. 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A. 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 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 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 D. 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16. 该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一气压状况(单位:hPa)里 A. B. ‎ C. D. ‎ ‎17. 若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 ②沙尘暴  ③寒潮 ④梅雨 ⑤对流雨 ⑥大雪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14. C 15. C 16. B 17. B ‎【解析】‎ ‎14.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P地上空出现等温线弯曲处出现了逆温现象,为锋面系统所在位置。锋面下方随海拔高度,气温降低,锋面上方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锋面附近出现逆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5. 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锋面过境产生阴雨天气,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6. 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图中B选项为低压气旋系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7. 此天气系统快速由甲地向P地移动,为冷锋系统,快行冷锋能带来暴雨、寒潮、沙尘暴、降雪等天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下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甲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19. 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 A. 地形条件 B. 洋流影响 C.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20. 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A. B. ‎ C. D. ‎ ‎【答案】18. D 19. D 20. B ‎【解析】‎ ‎18. 根据甲图的轮廓可知,该图所示为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故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应为越往南越小。洋流①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其流向为向南,等温线弯曲方向与其一致,选D。‎ ‎ ‎ ‎20. 乙图中③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其典型特点是雨热不同期,且1月为其夏季,据此,选B。‎ 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22. 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B. 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C. E和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D. E和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23. 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A.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21. B 22. C 23.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根据材料,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影响,结合纬度判断,是盛行西风带。P地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对。A、C、D错。‎ ‎22. 乙图中,E→F→G→H 自然带更替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分异,A错。E处纬度低,气温高,山地雪线高度高于G处,B错。E、G两处都是多雨区,E处是对流雨,G处是锋面雨,降水类型不同,C对。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气温、降水量不同,即气候类型不同,D错。‎ ‎23. 根据纬度,乙图中F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N地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A、B错。图示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是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C错,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区域地理特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为某大陆沿某一线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然带依次是 A.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5. 丁地为多雨季节时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C.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24. B 25.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分析。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信息可知,四地位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结合其具体位置可以判定其相应的自然带,南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雨季相反,据此解答问题。‎ ‎24. 由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四地是位于澳大利亚由东北部到西南部的四个地点。由四个地区的降水情况和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四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B。‎ ‎25. 由图文材料可知,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的多雨季节是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南半球冬季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选C正确。‎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 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 下列地区的组合中,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6. D 27. A ‎【解析】‎ ‎26. 根据图示信息,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且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的 10°N-20°N之间。②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7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北半球30°-40°N之间大陆西岸。③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位于回归线附近。④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1月份受副高控制,说明位于南半球30°-40°S之间大陆西岸。据此选D。‎ ‎27. 结合前面分析,①、③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大致相同,A对。②、④气候类型相同,都是地中海气候,但分列不同半球,季节相反,气候特征正好相反,不合要求,选A。‎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 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 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29. 该年 A.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答案】28. D 29. C ‎【解析】‎ ‎28. 根据图示,abcd的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别为1200、1000、600、600,根据四地的该年降水量,可以计算出四地降水的相对变率分别是-117毫米、-14毫米、79毫米、42毫米,四地不等,A错;降水越多绝对变率越大,B错;绝对变率并不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C错;但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选D。‎ ‎29. 结合上题计算可知,该年北方降水多于往年,而南方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呈现出南旱北涝的特点,这是由于夏季风强,向北推进过快导致的,选C。‎ ‎30. 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A. 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 一月份出现的阿留申低压 C. 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D. 七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图中实线是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是高压中心;图中虚线是等温线,向下凹,说明气温低,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与气压。‎ ‎31. 读某区域某时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题。‎ 甲地的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答案】B ‎【解析】根据风向判断方法,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北指向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东北风,选B。‎ ‎【名师点睛】‎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下图中m为等温线,n为等压线(单位:hPa),此时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2. 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 m数值小于2‎ C. 阴影部分为海洋 D. n数值大于1000‎ ‎33. P地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A. 潘帕斯草原 B. 长江三角洲 C. 西欧平原 D. 恒河三角洲 ‎【答案】32. A 33. B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32. 图示风向斜穿等压线,从四周向中心流,判断中心为低压,且风向向右偏,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33. 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且北印度洋洋流呈自东向西流,说明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图示等温线在阴影部分“凸高为低”,故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故图示p地区位于大陆东岸,冬季气温在2°C附近,故判断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单位:米/秒)。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4. 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是 A. 2时-3时 B. 5时-6时 C. 13-14时 D. 15-16时 ‎35. 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A. 5时30分-6时30分 B. 8时30分-9时30分 C. 13时30分-14时30分 D. 17时30分-18时30分 ‎【答案】34. A 35. B ‎【解析】试题分析:‎ ‎34.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读图分析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读图可知,2时~3时的风速距平为0.4米/秒,5时~6时的风速距平为0.6米/秒,13时~14时的风速距平为1.0米/秒,15时~16时的风速距平为0.8米/秒,题干设问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根据材料可知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故岳阳吹东风时为陆风,而C选项与D选项的时段为西风,属于湖风。综合比较2时~3时的陆风最小,故选A。‎ ‎35. 本题考查热力环境及读图分析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判断湖风和陆风的风向,即湖风为西风,陆风为东风。然后找出东风变成西风的时刻即可。根据材料可知,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陆风的风向是东风,湖风的风向是西风,结合图中信息,图中风速距平曲线在8:30~9:30时由东风转为西风,即从陆风转湖风,故选B。‎ ‎【考点定位】局地热力环流、湖泊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 ‎【知识拓展】湖泊气候:‎ ‎(1)成因 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露天采矿场凹地积水和拦河筑坝形成的水库也属湖泊之列,称人工湖。湖泊因其换流异常缓慢而不同于河流,又因与大洋不发生直接联系而不同于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湖泊不断演变。‎ 湖泊形成之后,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与周围陆地相比较为和缓,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日雨。由于湖泊的存在使冬季和夜间近地气层不稳定,夏季和白天则气层稳定,因此湖面上日雨量减少,雷暴多发生于夜间。由于夏季和白天雨量较少,使年总降水量偏少,但冬季和夜间湖区降水量反可比陆地多。由于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形成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夜间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风从湖吹向陆。由于湖风的调节,湖滨地区夏季白天气温偏低,冬季偏高。湖泊面积愈大,湖水愈深,湖泊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周围陆地的影响愈明显。‎ ‎(2)特点 由于湖泊(包括水库)水体的存在而造成异于周围陆地的一种局地性气候。其特征以湖泊范围大者显著。湖泊气候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与周 围陆地相比较为和缓,冬暖夏凉,夜暖昼凉。例如,贝加尔湖中大乌西根岛一月份平均气温比湖东的巴尔古津高13℃,而七月份低7℃。‎ ‎②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日雨。由于湖泊的存在使冬季和夜间近地气层不稳定,夏季和白天则气层稳定,因此湖面上日雨量减少,雷暴多发生于夜间。由于夏季和白天雨量较少,使年总降水量偏少,但冬季和夜间湖区降水量反可比陆地多。例如,中国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库区夏季降水量比建库前约减少90毫米,冬季降水量约增加10毫米,年降水量减少在80毫米以上。‎ ‎③由于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形成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夜间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风从湖吹向陆。由于湖风的调节,湖滨地区夏季白天气温偏低,冬季偏高。例如,中国洞庭湖畔的岳阳和沅江平均每年最高气温≥35℃的炎热日数,分别为14.5和15.8天,而距湖较远的常德和长沙平均每年分别为24.8和33.0天。‎ 湖泊的影响可波及附近一定距离的陆地,使之具有湖泊气候的某些特点。湖泊面积愈大,湖水愈深,湖泊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周围陆地的影响愈明显。‎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读北京市2010-2013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36. 北京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7. 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 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 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 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 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答案】36. D 37. C ‎【解析】试题分析:‎ ‎36. 热岛效应显著,说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大。读图,根据等值线分析,大致在11-1月城 区与郊区温差最大,即为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对。其它月份温差较小,城市热岛效应不显著,A、B、C错。‎ ‎37. 温度差值减小,可能是城区温度下降或郊区温度上升。由于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用地紧张,城区的绿地增加有限,温度不可能下降,A错。郊区人口增加,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使郊区温度上升,C对。机动车限行正午不是主要原因,B错。郊区城市化过程中,注意保护湿地,水域面积不会大量减少,D错。‎ ‎【考点定位】热岛效应的季节变化,城区、郊区温差减小的原因。‎ ‎【名师点睛】了解热岛效应是指城区比郊区温度高。根据图中数值,判断城区、郊区的气温差值,差值越大,说明热岛效应越强。注意根据横轴的月份,判断季节。城区 、郊区的温度差值减小,可能原因是郊区城市化,与城市的差距缩小,其它因素变化不大,不是主要因素。‎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百米),完成下列问题。‎ ‎38. 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 8时-16时30分 B. 17时-23时 C. 16时30分-次日7时 D. 23时-次日5时 ‎39.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 500米 B. 100米 C. 350米 D. 150米 ‎40. 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 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 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 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答案】38. C 39. C 40. B ‎【解析】本题组考查逆温及其影响。注意图中“垂直温度梯度(℃/100米)知,‎ 图中所给的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对流运动减弱,不利污染物的净化。‎ ‎38. 图中所给“垂直温度梯度(℃/100米)并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据此,图示区间均发生逆温,选C。‎ ‎39. 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其中垂直递减率等于零处对应的海拔高度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350米,选C。‎ ‎40. 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空气对流减弱;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污染物净化慢;一般不利于大气成云致雨;对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无影响。‎ 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地区,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西六区)乘氢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1. 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热层 D. 散逸层 ‎42. 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43. 鲍姆加特纳落地后,当地时间为 A. ‎10月14日12时12分03秒 B. ‎10月14日11时12分03秒 C. ‎10月14日10时12分03秒 D. ‎10月14日9时12分03秒 ‎【答案】41. B 42. D 43. A ‎【解析】试题分析:‎ ‎41. 地球对流层厚度是距地面8-12千米;距地面39044米是在大气层的平流层。选B正确。‎ ‎42. 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温度降低,平流层温度向高空温度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选D正确。‎ ‎43. 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当地西六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4小时,当 地时间是‎10月14日12时12分03秒。选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及时间计算。‎ ‎【知识拓展】地球的大气层可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 在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由于臭气的存在,底部空气冷上部空气热,气流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为平流层。‎ 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的一层为中间层。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氮,这就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 暖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散逸层,又叫外层。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4. 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45. 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A. 气温日较差小 B. 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 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 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答案】44. A 45. B ‎【解析】试题分析:‎ ‎44.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蓝紫波散射较多,即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6. 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甲、乙同属一个风带 C. 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 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47. 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 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 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 D. 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46. B 47. D ‎【解析】‎ ‎46. 请根据图中气流方向,丙是高气压带,可能是极地高压带,所以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极地东风带),B对。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相同,A错。甲、乙中不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C错;丙气压带夏季可能向高纬度移动,D错。‎ ‎47. 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甲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我国是北半球国家,不可能受甲或乙风带影响,A、C错。乙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少雨天气,B错;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选D。‎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回答下列问题。‎ ‎48. 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是 A. 晴天 阴雨天 B. 晴天 晴天 C. 阴雨天 晴天 D. 阴雨天 阴雨天 ‎49. 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正南风 ‎【答案】48. A 49. A ‎【解析】试题分析:‎ ‎48. 如甲乙两地地面气压一样高,都是1000百帕,在距离地面6000米处甲地气压降低了414百帕,甲地气压就是586百帕,乙地气压降低了394百帕,乙地气压就是606百帕。因此甲地处是低气压,乙地处是高气压。近地面高低气压与高空相反,甲地近地面就是高压,乙地近地面就是低压,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 ‎49.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往右偏,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西南风,所以D正确。‎ 考点:大气运动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面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0.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1.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50. C 51. D ‎【解析】试题分析:‎ ‎50. 从光照角度考虑,落叶阔叶林分布在阳面,夏季宽大树叶遮阳,使房屋温度不太高,冬季树叶落,减少对阳光的阻挡,冬季主要是偏北风,阴面种植常绿针叶林,对风的阻挡效果较好,所以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③,所以C正确。‎ ‎51.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应尽量与阳光垂直,该地纬度是40°N,太阳直射点位置最南时纬度是23.5°S,纬度差是6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是26.5°,选项中最接近与阳光垂直的热水器安装角度是60°,合理的是④,所以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52. 甲、乙两处所处的海底地形分别为 A. 海盆 海岭 B. 大陆坡 海盆 C. 海盆 海沟 D. 大陆坡 海沟 ‎53. 乙、丙两处的高差不可能为 A. 800米 B. 1500米 C. 2000米 D. 2500米 ‎【答案】52. D 53. A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 ‎52. 甲处为从浅海到深海的过渡地带,为大陆坡;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乙处的等深线低于周围,判断为海沟,故选D项,‎ ‎53. 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理,乙处等深线为5000—6000M;丙处等深线为3000---4000M,故两地的高差为1000---3000M,故A项错误。‎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火焰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如下左图所示。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54. 构成火焰山的岩石属于上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5. 形成图中a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阳光暴晒崩落,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答案】54. A 55. C ‎【解析】‎ ‎54. 冷凝形成的①为岩浆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②;沉积岩②可以形成变质岩④,则③为岩浆。根据材料,火焰山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选A。‎ ‎55.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侵蚀作用的结果,结合材料及图示信息,a处居于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温差大,风力强劲,选C。‎ ‎【名师点睛】‎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某地某日地理环境要素分布图。图中曲线a、b为等压线,曲线c、d为等高线。该日甲城为阴雨天气,有4级东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6. 关于图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 c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