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高一上期
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姓 名: 班 级:
本卷总分为100分,60分钟内完成。请将每题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
2.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 所任官职名 B. 所在地方的地名
C. 母亲的族姓 D. 因功得到的封地
3.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华网“讲习所”也推出《习近平春节“走亲戚”:满满的都是牵挂》。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平民百姓,春节是中国人万水千山的追逐,牵挂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情愫。这一切是对哪种制度的历史传承?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禅让制 D. 世袭制
4.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商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夏朝的制度 B.周朝完全照搬和继承了商朝的制度
C.夏、商早期制度对西周的影响微弱 D.夏、商、西周三代的制度是相沿袭的
5.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宗法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7.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皇位世袭 B. 皇权至上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帝独尊
9.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的客观效果主要在于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C.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巩固发展统一的国家
10.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太尉 D.御史大夫
11.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A. 三公九卿制的实行 B. 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 工匠技艺水平高超 D.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2.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13.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
富豪
平民
贫民
69.6%
6%
15.7%
8.7%
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14.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据此判断所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唐朝
15.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 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16.《旧唐书》中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赐之旌节……专制军事。”由此可知,唐朝设节度使的本意为
A. 驻军边陲,防止外来民族侵扰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拥有政治自主权、财权等
C. 主持沿边地区政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D. 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合作
17.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18.阅读下表,从秦朝九卿到唐朝六部职能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 B. 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转变
19.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和困局
20.藏文史籍《萨迦世系表》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积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以,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西藏行省
C. 巡检司 D. 宣政院
21.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C.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2.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明代
A. 君权至上 B. 法律严酷
C. 等级森严 D. 伦理治国
23.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 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 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 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24.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5.下表为官方统计的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部分时期官民之比信息。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前期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 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B. 官员的增加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C. 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D. 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26.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27.《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 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 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C. 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D. 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28.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然后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共组成了10个行政区。这表明
A. 环境对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B. 民主制度进入繁荣时期
C. 城邦制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D. 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29.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的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闭着嘴、不提建议”,公民大会也同样如此,城邦甚至通过发放开会津贴的办法来吸引公民出席公民大会。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模式的终结 B.城邦至上的公民观念减弱
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繁琐 D.民主政治物质基础遭破坏
30.下面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适合该章的标题
一、人之初
二、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
三、 从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
三、 华夏:从酋邦到国家
五、从宗法制度到专制主义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
3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做出“最后的裁断”的雅典城邦机构应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32.柏拉图曾评价希腊民主制度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其中穷人“流放他们的反对派”依据的是
A.希腊神话中的传统做法 B.克利斯提尼创设的陶片放逐法
C.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D.伯里克利时期公职人员津贴发放办法
33.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34.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评论雅典政治时指出:“我们习惯于指责雅典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对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材料意在说明
A. 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
C. 雅典的直接民主有明显的局限 D. 直接民主制度具有示范性
35.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能够作为反驳证据的是 ( )
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材料一
图示三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图示一、二、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有何作用(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6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 ,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大矛盾及两大矛盾的演变趋势(8分)
高一上期10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 ADBDD 6—10 BCDDD 11—15 DAACC
16—20 ADCAD 21—25 CADDD 26—30 CCDBC
31—35 ABDBB
36.(1)秦朝、元朝、明朝(6分)
(2)三省六部制(2分)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6分)
(3)分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6分)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
(4)两大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4分)
演变趋势: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总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