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河北张家口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河北张家口市)》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张家口市2017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北京市区划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北京市区划中 A. 海淀区和密云区都是行政区 B. 朝阳区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C. 平谷区是按照自然要素划分的 D. 昌平区与门头沟区的界线不明确 ‎2.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A.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D. 第二、三产业比重呈反向变化 ‎3. 2016年西城区GDP约3533.56亿元,而密云区GDP却只有243.6亿元,二者GDP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面积 ②经济密度 ③产业结构 ④自然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基本含义。‎ ‎1. 图片为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图,是按行政区管辖范围划分的。故A正确,B、C错误。行政区界限明确。故D错误。‎ ‎2. 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故C正确。第一、二产业均波动下降。故A、B、D错误。‎ ‎3. 密云区面积大于于西城区,而GDP远小于西城区。因此排除①④,故B正确。‎ ‎【点睛】(1))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注意区分。‎ ‎(2)注意关键词。第2小题中的“逐年”。‎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4. 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土地条件不同 B. 矿产资源条件不同 C. 海陆位置不同 D. 气候条件不同 ‎5.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不利于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 秋雨较多,光照不足 B. 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 C. 水旱灾害频繁 D. 紫色土壤不适宜棉花种植 ‎6. 甲区域所在省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该省区输出的能源主要有 ‎①煤炭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水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4. D 5. A 6.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4. 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发展的为水田农业;乙地位于黄河三角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发展的为旱地农业。由此判断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差异,影响因素为气候条件。故答案选D项。‎ ‎5. 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不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于采摘。甲地位于我国的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秋季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于采摘。故答案选A。‎ ‎6.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近年来,有些地理学家从均衡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角度,提议将三大经济地带进行调整,调整为新三大经济地带:东北及东部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三大经济地带图和调整后新三大经济地带各区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7. 表中的甲和戊分别代表 A. 东部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 B. 中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C. 西部地带、东北及东部地带 D. 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8. 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和城市民生用水缺水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分别出现在三大经济地带和新三大经济地带中的是 A. 甲、丁 B. 甲、戊 C. 乙、己 D. 丙、丁 ‎【答案】7. D 8.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 ‎7. 甲和戊均表现为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所占比值低。因此应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故D正确 。‎ ‎8.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排污量也大。北方地区为资源性缺水,南方地区因污染而导致水质性缺水。乙、己第一产业比重低,二产业比重相对其他地区高,经济发达,为东部地区。故C正确。‎ ‎【点睛】东部地带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地形平坦,因此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但工农业发展和生活也带来较大污染。‎ 读乌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9. 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大力开发煤炭、铝土矿、磷矿、森林等自然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乌江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 A. 华东地区 B. 华北地区 C. 珠三角地区 D. 西南地区 ‎11. 下列关于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植树造林,育林、育灌、育草 B. 石漠化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居民全部移出 C. 局部地区适当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 D. 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力度,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答案】9. B 10. C 11. B ‎【解析】‎ ‎9. 通过图例分析,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沿线多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实现了对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所以可以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因此②③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0. “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乌江流域的水电属于南线,主要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选C项。‎ ‎11. 为了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全部实施生态移民不符合实际,B不合理;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植树造林,育林、育灌、育草,恢复自然植被,A合理;局部地区适当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C合理;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问题,可以采取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力度,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D合理。故答案选B项。‎ 点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2.合理开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3.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环境 ;‎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 ‎5.控制工业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 ‎6.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 ‎7.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用地变化导致 ‎①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该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 B. 交通 C. 劳动力 D. 市场 ‎【答案】12. A 13.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特征及影响。‎ ‎12. 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故①正确④错误。城镇由无到有,到发展成大城市,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故②正确③错误。故A(①②)正确。‎ ‎13. 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花卉、蔬菜用地数量增加。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故D正确。‎ ‎【点睛】关注图例,分析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 欧洲工业中心曾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读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向东流动 B. 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15. 制造业转移后,对“香蕉带”产生的影响是 A. 增加劳动力需求 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答案】14. C 15.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 ‎14.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成本,故C正确。‎ ‎15. 产业转移也伴随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欧洲将污染较大的制造业向外转移后,会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故D正确。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故A错;研发中心一般位于技术水平高的地区,不会随制造业转移,故B错。产业转移会促进移出区产业结构升级,故C错误。‎ ‎【点睛】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促进产业升级,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另一方面是改善区域环境。‎ 从南海、东海、黄海到渤海,我国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通过图示GIS空间分析 ,能得到近年来我国 A. 填海区人口迁入数量 B. 填海区植被类型 C. 填海区土地利用类型 D. 填海区面积 ‎17. 图示GIS应用的领域是 A. 环境评估 B. 国土管理 C. 城市规划 D. 灾害预测 ‎【答案】16. D 17.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 ‎ ‎17. 填海影响的是陆地面积,属于国土管理。故B正确。‎ 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超过2150万名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体验了这场盛会。本次博览会参展方共有166个,会场面积为100万m²。读会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某参观者想在短时间内参观多个展馆,需要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这应借助于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19. 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利用GPS可以 A. 了解各展馆的信息资料 B. 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 C. 提供会场内的交通状况 D. 确定展览馆的具体位置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功能,可结合各展馆的位置合理设计参观线路。故答案选C项。‎ ‎19.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检索、查询等功能,可用于查询展馆的信息;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直接计算即可,不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会场内的交通拥堵状况可结合遥感技术;确定展馆的经纬度位置需借助全球定位系统。故答案选D项。‎ 下图为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 遥感(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21. 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海拔最高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答案】20. B 21.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依据,故D正确。全球定位系统(GPS)为用户提供的是定位、授时和导航功能。遥感(RS)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北斗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故A、B、C错误。‎ ‎21. 乙处有终年积雪,海拔最高,堰塞体在堰塞湖的下游,甲比丁海拔高,丙地为堰塞体的顶部,海拔应略高于甲地。故B正确。‎ ‎【点睛】易错原因:1、对于四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不熟悉、难以区分。2、忽略图中的辅助信息,例如冰川、堰塞湖与堰塞体。‎ 下图为‎1987年5月8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卫星影像解译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与这次监测森林大火火势蔓延变化情况毫无关系的手段是 A. 数字地球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 D. 全球定位系统 ‎23. 由图可知,该地当天主要风向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22. A 23.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22. 确定森林大火火势蔓延变化情况应该知道火灾发生的地点(GPS),火灾范围(RS),当地的风向等信息,并对此展开综合分析(GIS)。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与火灾无关。故D错误。‎ ‎23. 图中烟带向东南延伸,因而是西北风。故D正确。‎ 随着网购业务的发展,在网上你只需输入订单号,就可实时地了解快递的最新状态。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24. 表中的结果是某消费者利用网站的货物跟踪查询功能得到的,支撑该项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是 A. RS、GIS B. GPS、RS C. GPS、GIS D. RS、INTERNET ‎25. 据《央广新闻》报道,为提高交通线路的通达性,国家电网将在一些主要交通线路建设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高速公路每个休息区都建设有汽车快速充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可利用GIS系统作综合分析,需调取的参考图层有 ‎①交通图 ②公共停车场分布图 ③电力网络图 ④地形图 ⑤住宅区图 ⑥充电设备生产商分布图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 为消费者提供物流信息,需要根据胡武的运输链路和站点进行分析和查询,需要的技术为GIS技术,而货物所在站点的地理位置需要GPS技术来定位,故答案选C项。‎ ‎25.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位置主要受交通流量、公共停车场位置、电力网络分布、住宅区位置等影响,而与地形、充电设备服务商的位置关系不大。故①②③⑤正确,故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区简图 材料二 油菜籽是甲省区的主要食用油,该省区油菜籽千粒重4g-6g,每株产量10g-20g。甲省区油菜籽不仅单产高于乙省区,而且质量较优,是真正地绿色食品。该省的菜油要比从外地进入的菜油高出20%的价格。‎ ‎(1)比较图示两省区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 ‎(2)简述甲省区(相对于乙省区)发展油菜种植的优势条件。‎ ‎(3)与乙省区相比,甲省区水路与陆路交通都十分落后,试分析原因。‎ ‎【答案】(1)甲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乙省地势西部、南部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油菜单产较高;工农业污染较轻,油菜品质较优 (3)甲省区西北部河流短小、水量少,东南部河流湍急,不利于发展水运;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陆路交通建设的自然环境恶劣,困难大;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小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地势的分析与比较、农业区位以及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 (1)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特征的分析与比较,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特点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甲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乙省为我国的湖南省,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西部、南部高,东北低。‎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甲地 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以晴天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油菜单产较高;,人口密度较小,人类经济活动较小,工农业污染较轻,油菜品质较优。 ‎ ‎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甲省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西北部河流对数短小,而且由于该地降水较少,河流水量较小;不适合航运;东南部河流流经峡谷地区,河流湍急,不利于水运发展;该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线路的建设难度大,而且由于该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小。‎ ‎27.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第Ⅰ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和 的特点。‎ ‎(3)试简述第Ⅲ阶段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答案】(1)位于河流汇合处 原因: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多样化 网络化 (3)交通拥堵;住房拥挤;(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严重(或环境恶化);绿化面积不足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知识点。‎ ‎(1)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在河流交汇处发展起来。第Ⅱ阶段和第Ⅰ阶段相比,港口、公路线增加,城区面积扩大。图片显示了煤和铁的分布。由此获取答案。‎ ‎(2)图中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铁路、公路、河流交叉成网,因此体现了多样化和网络化。‎ ‎(3)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城市规模逐渐提高。伴随城市规模逐渐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工业化水平提高。因此会产生交通拥堵等环境问题。‎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新华网‎2013年2月26日 消息,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日前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双方就扩大原油贸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时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1)对比图中天然气管道的东西线工程,分析东线工程建设意义更大的原因。‎ ‎(2)图示能源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经济发达而又能源短缺的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对俄罗斯: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对我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相关问题。‎ ‎(1) 由图可知,东线工程经过了更多的油气田,且天然气直接输往能源紧张的东部地区,缩短输送距离,提高能源输送效率。‎ ‎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而言,可以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等;对输入区而言,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等。‎ 点睛:资源调配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分析思路(模式) : 从三个角度(国家、调入区、调出区)和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 ‎ 对调出区:‎ ‎①促使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⑤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清洁能源)⑥大规模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对调入区:①缓解资源紧缺状况;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 ‎③有利于改善调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清洁能源)‎ ‎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⑤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29.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部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在城市职能和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出应采取的合理化措施。‎ ‎(3)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迁往长江三角洲。试分析原因。‎ ‎【答案】(1)差异: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主要原因中部为上海、南京、苏州等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2)问题: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力发展石化、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3)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珠江三角洲政策优势不再明显;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减弱;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其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市场条件相比长江三角洲较差等 ‎【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长三角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南京、上海、镇江、苏州等城市化水平较高;而嘉兴、南通等处于区域南北两方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和中部城市的位置、地位、发展历史等有关。‎ ‎(2) 城市职能和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包含职能多少、分工情况;工业部门齐全与否、比例是否合理等。根据图示材料,珠江三角洲存在的问题:各城市职能混杂,功能不清,结构 趋同;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产业层次偏低等。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针对工业部门不协调现象,大力发展石化、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3) 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迁住长江三角洲是因为珠江三角洲不具备长江三角洲的很多优势,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珠江三角洲政策优势不再明显。上世纪,珠江三角洲工资低,劳动力优势明显,进入本世纪,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减弱;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其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且市场条件也比长江三角洲较差等。‎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产业转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