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应 县 一 中 高 一 年 级 期 中 考 试
语 文 试 题 2017.10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
第1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出一个书香中国
当网络横行全球,当微博华丽登场,阅读与写作的碎片化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若是在这个盛夏光顾上海书展,看到那些酷暑中排长队购买入场券的读者,且大部分是年轻的面庞,不但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可以稍缓,也颇能体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这几天的上海,是最为全国读者、出版社、作家瞩目的地方。书展的成功,也向我们发出疑问:读书人的节日,能否可持续发展?阅读能否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相约,更成为润物无声的日常习惯?
比如,可否让传统的书店不那么急吼吼地退出历史舞台?尽管网上购书已成常态,但读者仍然需要阅读的氛围。在网络时代,如果还固守着当年新华书店的站柜卖书方式,书店的没落可想而知。而上海书展每天数十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签售,网上信息的充分发布,全场提供免费Wi-Fi,读者呼朋引类相约而来,既是阅读与购书的场所,也有了解作家、见识明星的机缘,还可以拿到小纪念品,或者只是一场以书为媒的社交、约会……正像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读书,本来就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8本,而韩国人读11本、法国人20本、以色列人64本……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原来竟鲜有读书人么?除了教科书,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没了阅读习惯么?
试想,倘若官员忙于应酬惰于读书,我们只能坐视各处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层出不穷,更无法指望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倘若学生深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机勃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欲望与能力,更可能耽于本能冲动而拙于理性表达;倘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追逐物质、不屑读书的风气,更会与书籍带来的“高贵、力量、优雅和美”绝缘,挡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开卷与否,兹事体大!
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有出了家门抬眼就能看到的社区图书馆,有在地铁站台相约时可以兜兜转转的人文书店,有班级里的图书角、学校里的阅览室,也有像年复一年的上海书展那样,成为这座城市读书人的节日,公众就有机缘体会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体验思考的尊严,享受与智者对话的快乐。这也让我们温暖:未必是“大雅久不作”,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无书使人俗,没有书香的城市更会显得伧俗无礼。一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也散发了令人欣慰的讯息:书事可为,阅读可期,民气可用,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种,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书香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营造阅读的氛围,使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签售等,让读书成为人们社交、约会的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让官员从应酬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好好读书,杜绝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发生,以增强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
C.让学生跳出题海,拒绝应试,通过好好读书来增强创新的欲望与能力,远离本能的冲动,扎实地提高理性表达能力。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的氛围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充满文化内涵,进而高雅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网络尤其是微博,使阅读与写作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上海书展让人们在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中看到了希望。
B.我国公民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也只有8本。
C.作者希望读书人的节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阅读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D.文章通过论述官员、学生不读书,社会没有读书风气的后果,指明了不读书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它有可能使阅读与写作出现碎片化现象,但传统的阅读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B.在网络时代,读书仍然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能够使人变得高贵、聪明,意义十分重大。
C.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是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D.这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但是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二、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
B.秦王必说见臣 说:答应
C.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D.臣左手把其袖 把:抓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可以表明荆轲勇而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③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⑤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⑥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刺秦的“信物”而诱使樊於期自刎。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全文的主旨句是?(2分)
9.联想与想象是诗词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3分)
10.词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观?“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退为进,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 。
(3)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曰:“
, !”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鸿门宴》中的一些词句,如“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大礼不辞小让”、“竖子不足与谋”等已流传千古。
三、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常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2.给文章第8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A.掩面 狂笑 顿足 太息 B.狂笑 掩面 顿足 太息
C.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 D.顿足 狂笑 太息 掩面
13.本文叙事的同时也有抒情,主要运用了直接和含蓄两种抒情方式。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D.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14.第7~9这三个自然段文字是怎样表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的?简要概括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点和演讲特点。(6分)
15.第10自然段的反问句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概括。(2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30分)
1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终于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B.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C.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尤其读到第四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时,我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D.为了迅速扑灭山火,消防队员们个个努力上前,火烧着了头发,烧灼着皮肉,他们忘乎所以,直到把火扑灭为止。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朗读诗歌要认真准备,在反复吟诵品味中,我们要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
B.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难道途径只有阅读经典吗?
C.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川草木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没有一种不能说不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
D.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怀。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19.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3 分)
①立马千山矮,迎春万木荣
②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③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④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A. 清明节 重阳节 端午节 中秋节
B. 春节 芒种节 重阳节 中秋节
C.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元宵节
D. 清明节 端午节 端午节 元宵节
20.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分)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②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③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请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先后对上述四个节气进行排序(只排序号):___________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海峡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经历多少风雨, ① 。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反之 ② 。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 ③ ,甚至彻底倾覆。
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3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下列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5个,填入下面一段话的①~⑤处(请把所选词语依次填写在答题卡上)。(5分)
不止 不可逆性 积累 间接 严重 经过
积淀 传染性 由于 不只 直接 可逆性
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①危害人类健康,或是通过影响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②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重金属污染通常会在人体中③一段时间才导致发病,一开始往往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病变大多具有④,一旦发病便难以医治,以致对个人健康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像痛痛病、水俣病等,⑤危害患者健康,还影响患者生活的尊严,让患者在痛苦中去世。
五、写作(60分)
24.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你心中的英雄也许还有烛之武、荆轲、项羽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高一期中语文答案2017.10
1.(3分)C(曲解文意。文中说“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机勃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并没有说要“拒绝应试”)
2.(3分)B(无中生有。“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3.(3分)C(说法太绝对,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说“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
4.(3分)B(应为“喜欢,高兴 ”,同“悦”)
5.(3分)A
6.(3分)D
7.(8分)⑴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⑵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8.(2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9.(3分)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以及观沧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
10.(4分)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这几句寓情于景,倾注了词人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切之情。
11.(11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5)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
12(3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人物特点以及上下文可以确定答案。
答案:C
13.(3分)解析:D项是含蓄的抒情。A、B、C三项都是直接抒情。答案:D
14.(6分)【答案】 (1)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正面描写主要是动作和神情的刻画,动作有“敲打他的秃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掩面”“顿足”“拭泪”等,神情有“狂笑”“太息”“痛哭流涕”“大汗淋漓”等。侧面描写有“我们屏息以待”“跟着他欢喜”“泪下沾襟”“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等。(2)性格特点:才华横溢,博闻强记,认真细致,风趣幽默。演讲特点:极为投入,有很强的感染力。
15.(2分)【答案】 ①侧面赞扬先生的为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②呼唤像先生一样的学者出现。
16. (3分)D(应为“奋不顾身”)
17. (3分)B(A项缺动词谓语,“我们要”后加“寻找”。C项语序不当,“风土人情”与“山川草木”对调;“没有一种不能说不是”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能说”。D项搭配不当,“关怀”改为“关注”)
18. (3分) B
19. (3分)答案:C
20. (5分,每空一分)①霜降、②立夏、③白露、④惊蛰。④②③①
21. (5分,写好1句给1分,写好2句3分,写好3句5分。注意喻体的连贯性,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即可。)
①都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两岸同胞分开
②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③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
22. (3分,写好1句给1分,写好2句给3分。)
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3.(5分,每空1分)①直接 ②间接
③积累 ④不可逆性 ⑤不只
24.(60分)对于命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考生首先要明确写哪位英雄,例如题目既提示了岳飞、林则徐、邓世昌、黄继光等战场英雄,也提示了邓稼先等可被称作“英雄”的杰出人才;第二要选择适合展现英雄形象的“一天”,例如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时,与在风波亭含冤而死时,显然对应着不同的风貌,这与考生的选择有关;第三要在这“一天”中,通过再现历史事件或虚构“我”与英雄的交流,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其中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不可缺少。此外,还要体现“我”与英雄的关系,例如思想境界的相同与不同、英雄人物对“我”的感召,“我”对英雄人物的钦敬之情和效仿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