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北京带到天宫一号的陀螺的质量会减小
B.从北京带到天宫一号的水球的质量为零
C.在太空中声音可以传播
D.在天宫一号中,旋转的陀螺是运动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在空气传播最快
C.击鼓时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3.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书
C.桌面 D.桌面静止的橡皮
4.有一体积为20cm3的橡皮泥,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4g,则( )
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橡皮泥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橡皮泥的密度为1.2g/cm3
C.把此橡皮泥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将橡皮泥扭成空心小船,它的质量会增大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2
A.激光通过糖水 B.铅笔“折”断
C.水中倒影 D.手影
6.2014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水是岳阳的最大的生态优势,水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冒“白气”是水的气态
B.温度达到100℃时水就沸腾
C.水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7.图中不是应用凸透镜的是(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8.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9.下列做法能加快蒸发的是( )
A.夏天将移栽的树搭建遮阴棚
22
B.农民用塑料膜覆盖培育蔬菜
C.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10.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减小一半,密度增大一倍
B.质量减小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C.体积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D.体积减小一半,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1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北方冬天的雾淞挂熔化 B.笼罩树林的雾
C.冬天早晨的霜 D.枝条上冰
12.如图所示,2013年6月20日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我们看见倒立缩小的王亚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水球相当凹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在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中,李娜同学跑800m所用时间是3min20s,她的平均速度是 m/s.她以1.2m/s的速度行走40s 的路程是 m。
1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反射角是 ,看见水中的游动的鱼是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2
15.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冰棒周围会冒“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装满500g水的瓶子的容积是 cm3,装满酒精的质量是 g.(ρ酒精=0.8×103kg/m3)
三、作图题(第17题3分,第18题3分,共6分)
17.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8.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科学探究(第19题6分,第20题6分,第21题12分,共24分)
19.下表是思敏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1)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是 ℃;
(2)测得水的沸点是 ℃;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李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李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如图刻度线处,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cm,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2
(2)如果李明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如图所示,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1.罗方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cm3。
(3)将量筒中的酱油倒如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59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酱油的质量是 g,密度为 kg/m3。
(5)罗方同学测量这种酱油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五、计算题(第22题9分,第23题9分,共18分,计算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原理,只写出结果的不给分.)
22.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上的宇航员王亚平从地球上携带体积为0.02m3的冰到天宫一号上。
(1)冰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冰熔化成水的体积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3)将天宫一号上的拍摄的图片以3×108m/s的速度传到地球需要1.3s,天宫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23.“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内99.8%的空间都是气体,密度仅为3kg/m3.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有非常强大的隔热功能。在1200℃才会熔化,它的导热性和折射率很低,绝缘能力比比最好的玻璃纤维还要强39倍。由于具有这些特性,气凝胶便成为航天探测中不可替代的材料。
(1)在一个表面积为5m2的金属板面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
22
的炸药中气凝胶毫发无损。求覆盖在金属板上的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克?
(2)已知神舟轨道舱采用表面镀铝的聚酯薄膜作为隔热材料,其密度是0.5×103kg/m3,总体为2m3,聚酯薄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如果用气凝胶代替聚酯薄膜,可使飞船质量减轻多少千克?
22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北京带到天宫一号的陀螺的质量会减小
B.从北京带到天宫一号的水球的质量为零
C.在太空中声音可以传播
D.在天宫一号中,旋转的陀螺是运动的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位置变化;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解答】解:
AB、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而变化,故水球和陀螺在天宫一号和北京的质量相同,故AB错误;
C、太空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故C错误;
D、旋转的陀螺随天宫一号围绕地球转动,其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质量、声现象、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综合题;参照物的选择绝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在空气传播最快
C.击鼓时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22
(4)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击鼓时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乐器发出的声音如果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是噪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噪声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书
C.桌面 D.桌面静止的橡皮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对于正在运行的书,铅笔相对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铅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书;
对于正在运行的书,铅笔相对于地面、桌面、桌面上的橡皮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铅笔应该是运动的。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4.有一体积为20cm3的橡皮泥,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4g,则( )
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橡皮泥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橡皮泥的密度为1.2g/cm3
C.把此橡皮泥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22
D.将橡皮泥扭成空心小船,它的质量会增大
【分析】(1)用天平测质量时,应坐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固体的密度;
(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解答】解:A、用天平测质量时,橡皮泥应放在天平的左盘,故A不正确;
B、此橡皮泥的密度ρ===1.2g/cm3,故B正确;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因此把此橡皮泥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C不正确;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因此将橡皮泥扭成空心小船,它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实验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激光通过糖水 B.铅笔“折”断
C.水中倒影 D.手影
【分析】光现象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从以下知识的角度可做出判断:
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激光通过糖水发生了偏折,是光通过不均匀的介质时发生了折射,不合题意;
B、铅笔“折”断是光在空气和水的介面发生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22
C、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6.2014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水是岳阳的最大的生态优势,水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冒“白气”是水的气态
B.温度达到100℃时水就沸腾
C.水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水蒸气遇冷容易液化;
(2)沸腾有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其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记住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即可判断。
【解答】解:
A、烧开水冒“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小水滴,所以白气是液态的,故A错误;
B、温度达到100℃后继续吸热水才能沸腾,故B错误;
C、同种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故C错误;
D、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沸腾的条件、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以及密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7.图中不是应用凸透镜的是( )
22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不同位置时,可以成不同特点的像,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针对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才行。
【解答】解:A、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放大虚像的原理,所以不合题意;
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近视眼镜没有使用凸透镜,所以符合题意;
C、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所以不合题意;
D、投影仪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因为凸透镜可以成不同特点的像,因此它的应用特别广泛,我们应在全面理解其成像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它的各类应用。
8.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解答】解: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符合题意。
22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象与非晶体凝固、熔化图象的区别,关键是搞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9.下列做法能加快蒸发的是( )
A.夏天将移栽的树搭建遮阴棚
B.农民用塑料膜覆盖培育蔬菜
C.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A、夏天将移栽的树搭建遮阴棚,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又使液体表面的温度降低,蒸发减慢,不符合题意;
B、农民用塑料膜覆盖培育蔬菜,即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降低了温度,所以会使蒸发减慢,不符合题意;
C、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D、把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即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降低了温度,所以会使蒸发减慢,利于保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要会从分析中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注意要符合题意。
10.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减小一半,密度增大一倍
B.质量减小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C.体积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D.体积减小一半,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22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解: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含有的物质减半,质量减小一半、体积减小一半;但仍是水,所以密度不变。
可见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和密度的改变。
1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北方冬天的雾淞挂熔化 B.笼罩树林的雾
C.冬天早晨的霜 D.枝条上冰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A、雾凇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D、枝条上的冰是由液态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12.如图所示,2013年6月20日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我们看见倒立缩小的王亚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
A.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水球相当凸透镜,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水球相当凹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分析】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我们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
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1~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在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中,李娜同学跑800m所用时间是3min20s,她的平均速度是 4 m/s.她以1.2m/s的速度行走40s 的路程是 48 m。
【分析】(1)知道李娜800m跑的时间,利用v=求她的平均速度;
(2)知道李娜行走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行走的路程。
【解答】解:
(1)李娜800m跑的时间t=3min20s=200s,
她的平均速度:
v===4m/s;
22
(2)由v=得:
她行走的路程:
s′=v′t′=1.2m/s×40s=48m。
故答案为:4;48。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属于基础题目。
1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反射角是 60° ,看见水中的游动的鱼是光的 折射 所形成的虚像。(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为60°。
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
故答案为:60°;折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15.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冰棒周围会冒“白气”,这是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一般情况下,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解答】解:把冰棍从冰柜里拿出来,冰棍周围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由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16.装满500g水的瓶子的容积是 500 cm3,装满酒精的质量是 400 g.(ρ酒精=0.8×
22
103kg/m3)
【分析】一个瓶子能装多少体积的水,也就能装多少体积的酒精。故本题需先求出500g水的体积,即能容纳酒精的体积,再求出这些体积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
由ρ=得500g水的体积:
V水===500cm3;
瓶子的容积:V=V水=500cm3;
ρ酒精=0.8×103㎏/m3=0.8g/cm3,
装满酒精的体积:
V酒精=V=500cm3,
由ρ=得装满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500cm3=400g。
故答案为:500;400。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同一个瓶子,能容纳的液体体积是相同的。
三、作图题(第17题3分,第18题3分,共6分)
17.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析】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答】解:过入射点O做法线ON,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C.光路如图所示。
22
【点评】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8.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点评】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是中考作图考查的重点。
四、科学探究(第19题6分,第20题6分,第21题12分,共24分)
19.下表是思敏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1)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是 96 ℃;
(2)测得水的沸点是 98 ℃;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根据确定液柱是远离零刻度还是靠近零刻度,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2)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水沸腾时的特点,找出沸腾时的温度即沸点。
22
(3)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90℃上,有6个小格,即水的温度为96℃。
(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故答案为:(1)96。
(2)98。
(3)不变。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及沸点的概念,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20.李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李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如图刻度线处,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30 cm,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如果李明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如图所示,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分析】(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1)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50cm﹣20cm=30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如果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将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成的像会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1)30;缩小。
(2)靠近。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考查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2
21.罗方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端移动。
(2)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60 cm3。
(3)将量筒中的酱油倒如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122 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59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酱油的质量是 63 g,密度为 1.05×103 kg/m3。
(5)罗方同学测量这种酱油的密度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分析】(1)游码归零后,横梁哪端高平衡螺母向哪端调;
(2)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
(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标尺示数的和,看清标尺的分度值,读出示数加上砝码质量数就为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
(4)求出酱油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液体密度。
(5)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解答】解:
(1)根据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0.5mL,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60cm3;
(3)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100g+20g+2g=122g;
(4)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为59g,则酱油的质量为m′=122g﹣59g=63g
因此液体的密度为:ρ′===1.05g/cm3=1.05×103kg/m3;
22
(5)由题意可知,测液体密度时,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在量筒中的液体向烧杯中倒时,量筒壁一定会沾有一部分液体,使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变小,则由ρ=可知,体积准确,质量偏小,所以密度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1)右; (2)60; 122;(4)63;1.05×103;(5)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方法,本实验中由于把液体从量筒向烧杯里面倒的时候,倒不干净,使得质量测量值偏小、从而使得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再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解。
五、计算题(第22题9分,第23题9分,共18分,计算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原理,只写出结果的不给分.)
22.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上的宇航员王亚平从地球上携带体积为0.02m3的冰到天宫一号上。
(1)冰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冰熔化成水的体积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3)将天宫一号上的拍摄的图片以3×108m/s的速度传到地球需要1.3s,天宫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1)知道冰的密度和体积,利用m=ρV求得冰的质量;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再利用V=求水的体积。
(3)知道速度和时间,利用s=vt求路程。
【解答】解:
(1)由ρ=得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9×103kg/m3×0.02m3=18kg。
(2)因为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所以水的质量:
m水=m冰=18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0.018m3;
22
(3)由v=得路程:
s=vt=3×108m/s×1.3s=3.9×108m。
答:(1)冰的质量是18kg;
(2)这些冰熔化成水的体积是0.018m3;
(3)天宫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是3.9×108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冰化水质量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23.“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内99.8%的空间都是气体,密度仅为3kg/m3.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有非常强大的隔热功能。在1200℃才会熔化,它的导热性和折射率很低,绝缘能力比比最好的玻璃纤维还要强39倍。由于具有这些特性,气凝胶便成为航天探测中不可替代的材料。
(1)在一个表面积为5m2的金属板面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中气凝胶毫发无损。求覆盖在金属板上的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克?
(2)已知神舟轨道舱采用表面镀铝的聚酯薄膜作为隔热材料,其密度是0.5×103kg/m3,总体为2m3,聚酯薄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如果用气凝胶代替聚酯薄膜,可使飞船质量减轻多少千克?
【分析】(1)根据气凝胶的表面积和厚度可求得其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质量。
(2)知道聚酯薄膜的密度和体积,利用m=ρV求聚酯薄膜的质量;
(3)用气凝胶代替聚酯薄膜时,所需材料的体积相等,再利用m=ρV求气凝胶的质量,质量之差即为飞船减轻的质量。
【解答】解:
(1)气凝胶的厚度h=6×10﹣3m=0.006m;
气凝胶的体积V=Sh=5m2×0.006m=0.03m3;
气凝胶的密度ρ=3kg/m3,
由ρ=得,气凝胶质量:
22
m=ρV=3kg/m3×0.03m3=0.09kg=90g;
(2)ρ气凝胶=3mg/cm3=3kg/m3,
由ρ=得聚酯薄膜的质量:
m聚=ρ聚酯薄膜V=0.5×103kg/m3×2m3=1000kg。
(3)体积相等V聚=V气,
气凝胶薄膜质量m气=ρ气凝胶V=3kg/m3×2m3=6kg。
减轻质量△m=m聚﹣m气=1000kg﹣6kg=994kg。
答:(1)覆盖在金属板上的气凝胶的质量为90g;
(2)聚酯薄膜的质量是1000kg;
(3)如果用气凝胶代替聚酯薄膜,可使飞船质量减轻994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用气凝胶代替聚酯薄膜时所需材料的体积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