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90.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卷(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 欺侮 wǔ 嘱咐 fù 怠 dài 慢 撺掇 cuān duo 凫 fú 水 B. 踊跃 yǒng yuē 屹 yì 立 白羊肚 dù 糜 méi 子 油馍 mó C. 眼眶 kuàng 亢 kàng 奋 晦 huì 暗 羁绊 jī bàn 蓦 mù 然 D. 冗 rǒng 杂 戛 gá 然而止 磅礴 páng bó 神龛 kān 渺 miǎo 远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脑畔 挑衅 褪色 酝藻 燎原 潦草 世外桃源 B.争讼 瞳仁 怅惘 干燥 烦燥 噪音 大彻大悟 C.磅礴 束缚 震撼 战栗 颤栗 锵然 张灯结彩 D.斡旋 幽悄 幅射 点缀 辍学 棹着 垂珠联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B.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杂技演员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一段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钢丝,表演结束,背景音 乐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 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B.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社戏》---------------鲁迅--------------《呐喊》----------------散文 B.《回延安》---------贺敬之---------《贺敬之诗选》---------抒情诗 C.《安塞腰鼓》----------刘成章--------《人民日报》-----------散文 D.《灯笼》---------吴伯萧----------《吴伯萧散文选》----------散文7、诗文名句默写(7 分) ①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 ② ,悠悠我心。 ③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④挑兮达兮, 。 ⑤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8、名著阅读。(4 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 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 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这封信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 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__________(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__________的习 惯。 9、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下列句子够成排比句(3 分)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 , , ; , , ;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从 大自然的一副副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阅读理解(44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 露:露中,露水之中。 10、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2 分) 11、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共 17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 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 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4 分) (1)渔人甚异之( ) (2)欲穷其林( ) (3)屋舍俨然 ( ) (4)老人引杨氏入山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请以军礼见 C、杨氏谢而从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15.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 为线索,甲文段按“发现桃花林—— ——离开桃花 源—— “”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 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4 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3 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 17——19 题。(共 11 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 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都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 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 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 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 回自己屋里。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有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 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 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她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儿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 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 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 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呀,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 “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 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 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 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笛子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孩子初一那年, 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里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 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 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 “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 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 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子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 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 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蔓延开来,飞扬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 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 分) 1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3 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 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19.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3 题。(12 分) 世界还很年轻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 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 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 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 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 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 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 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 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 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 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 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 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 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 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 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 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权子,一边仔 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 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 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 展开的枝权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 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 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 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 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 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 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 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 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 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20.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 是什么?(3 分) 21.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3 分) 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2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3 分)23.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3 分) 三、写作(50 分) 24.请以《那句话,说得有点________》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将标题补写完整(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委婉、大胆、暖心、扎心、 离谱、冒昧);(2)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1.A 2.C 3.A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 一面对二面,在“保持”前加“能 否”。B 缺少主语,去掉“从……中”或“使”。C“的原因”和“造成的”句式杂糅,删除“造成的”。D 正 确。据此,答案为 D。 5、B 6、A 7、骄阳似火,绿树成荫,,书写着盛夏的热烈, 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燃出秋天的色彩. 9、傅雷家书 莫扎特 傅聪 干净 10、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 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11、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12.(1)惊异,诧议。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2)尽 (3)整齐的样子 (4)带领 13.A 14.(1)香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2) 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 取得食物罢了。 15. 行踪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人物对话 16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 译文: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大聚落。到了一个人家, 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 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 丝纱、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 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 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到了夜晚,姓 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17. 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他飞来新长笛,又吹起了长笛。 18.示例一:①用“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用比喻 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③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 笛声的悦耳动听。 示例二:①正面(直接)描写。(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笛声比作小河流水,表现笛声的清脆悠扬。或:用 “清脆悠扬”直接描写笛声给人的感受。或:用“漫延”形象地写出笛声的扩散、飘扬。②侧面(间接)描 写。通过描写大人和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笛声的悦耳动听。 19.①从情节上看,母亲的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有波澜, 更完整合理。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③ 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她哼唱时流露出的幸福,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四) 20.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 1 年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21.“竟然”, 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22.示例: (1)爱子心切。如母亲为给我做新铺盖垦荒种棉。(2)吃苦耐劳。如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 屈。(3)富有耐心。如在棉苗面前,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4)朴实而容智。如鼓励我参加演讲比赛。 (5 孝顺顾家。如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23.(1)引用诗歌作为标题,新颖且富有 诗意,能够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题目充满朝气,启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 努力,一切都将会发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