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中学高2015级高三11月考试试题
语 文
命题人:姚丽娟 审题人:张艳霞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1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词汇。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我们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3 000 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会有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社会容易爆发信仰危机。据 2013 年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6 767 美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信仰领域也问题重重。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
毋庸置疑,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放眼全球,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法国有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德国有日耳曼民族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法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完全接受德国文化,反之亦然。这本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常识。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势力非常强大,这无异于摧毁自己的精神长城。其实,文化创新决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传统,相反,文化创新恰恰应该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为此,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头活水”问题。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中华元典”那就是要重视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最基本的文化经典,比如“五经”“四书”等。“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其对于一个民族的存续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说:“叶断犹可将,根断心永绝。”但对于这一根脉,我们向来是不太重视的。上世纪初曾经积极倡导政治革新的梁启超对此深以为忧,他说:“今日非西学不兴之为患,而中学将亡之为患。”从梁启超的时代算起,到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中国文化传承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断裂,真正能读懂“五经”这几部“中华元典”的人微乎其微。“中华元典”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二是作为“源头活水”的人才培养,这里重点应该关注高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要能够对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都设有“古典学系”,以古希腊文献、古罗马文献等为依据,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等等。古典学甚至成为这些大学的招牌学科和专业。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代经典对
于子孙后代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它们进行研究和传承是后世学者的天职和责任。 而我国一定程度上把自己民族的“元典”学(即经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需要反省。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需要将上述两个层面的“源头活水”结合在一起,即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教育体制中来。事实上,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才有文化创新的根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
(选自姜广辉《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能探索出解决时下所面临的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不在于能否
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
B.我国当前进行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而人们
精神信仰领域产生危机。
C.对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创新都应该立足于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
能抛弃本国的文化传统。
D.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要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否
则,文化创新只能成为空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重新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当下人们信仰领域出
现的种种问题,与传统的断裂有直接的关系。
B.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统一,需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中华元典”的传承,二是人才的培养。
C.西方一些著名大学极其重视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与传承,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的“元
典”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这种做法要反思。
D.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文化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反而容易爆发信仰危机。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精神信仰领域也出现诸多问题。
B.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沿着自己的传统发展。但遗憾的是,自近代以来,中国却有很
强的势力主张放弃本民族传统文化。
C.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五经”“四书”,但人们对其重视不够,
真正能读懂的人也微乎其微。
D.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乃至高校学科设置中不合理之处,如设立“古
典学系”,研究并传承古代经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苏童
儿女们没有见到过那只白鹤。老人说每天黄昏那只白鹤会到水塘边饮水,长长的嘴巴浸在水中,松软的羽毛看上去比新轧的棉花更白更干净,它就站在离核桃树三步远的地方饮水,有时候青蛙从水草丛中跳到岸上,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有时候牛在地里哞哞地叫起来,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但儿女们说他们就在水塘边灌溉耕地,他们从来没见过什么白鹤。
又是黄昏,天边的云朵像一堆未被燃尽的柴堆,他所熟悉的原野、孤树、池塘和房屋又发出一种低沉的叹息声,这种声音只有他能听见,儿女们有耳朵,但他们不相信天黑前的家园会发出叹息。老人想等会儿天就黑了,天一黑儿女们就要来喊他回去吃饭了,他们对他还不坏,没有嫌他老来多病,但他们只会对他说,爹,回家吃饭了,爹,上床睡吧。他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老人捡起一根树枝,在池塘与核桃树之间的地上来回走了几步,最后他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
一个小男孩在池塘边捉泥鳅,一个小女孩在核桃树下捕蝴蝶,而老人靠着核桃树睡着了。
白鹤怎么还不来呀?小女孩没有抓到蝴蝶,就伸手去抓老人的耳朵。
老人睁开惺松的双眼望了望天空,他说,太阳一下山白鹤就会来的。
小男孩抓到了一条泥鳅,对他祖父说,你把泥鳅切碎了扔进水里,那只大鸟就会来的。
那不是大鸟,老人说,是白鹤,白鹤是最吉祥的鸟,人可以乘着白鹤到天堂去。
你要乘着白鹤去天堂吗?小男孩问。
老人唇边掠过一丝悲凉的微笑,他说,不是什么人都能乘上白鹤的,我也不敢想我能乘上白鹤,可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们把我拉到西关去。
他们拉你到西关去干什么?小男孩说。
西关有个火葬场,老人对孙子比划了几下,嘴里发出噼啪啪模拟火焰的声音,他说,人到了西关就化成一股黑烟。
小男孩发现祖父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他用手去抹了抹祖父的眼睛,你别怕,小男孩想了想安慰祖父道,人不会变成烟的。
人会变成烟,老人一动不动地靠在核桃树上说,人是会变成一股烟的。
春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祖孙三人,蜻蜓在池塘的水面上飞,粮食种子在池塘边的泥土下生根发芽,蒲公英在路边开出了黄色的小花,那些年幼的生命都环绕着七十三岁的老人飞翔或者生长。
小女孩跳到地上的大圆圈里蹦着跳着。
别在里面玩,老人朝孙女摇着头说。那是爷爷睡觉的地方。
你要是把自己藏在这里,他们找不到你就不会拉你去西关了。小男孩忽然眼睛一亮,拉住祖父的胳膊说。
老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说,可是谁来给我挖这个坑呢?
我来挖,男孩说,我会挖坑!
老人笑了笑,他不再说话。他闭起眼睛,老人的嘴角上残存着那丝宽和的微笑,但他知道眼泪正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他听不见眼泪滚落的声音,只听见四周的土地仍然散发着沉沉的叹息声。
我还在呼吸,我还活着呢,老人仍然闭着眼睛靠在核桃树上,他说,带你妹妹到池塘
那边去玩吧,别太吵,你们不是想看白鹤吗?太吵就会把白鹤吓跑的。
后来哥哥就模仿大人挥起铁镐,在大圆圈的中心挖下了第一块泥土。
小女孩伏在祖父的膝盖上看着她哥哥挖坑,她说,爷爷你别把自己埋起来,埋起来透
不出气,你会死的。
爷爷是会死的,可是死在土里比死在火里好,死在火里爷爷就变成一股烟,死在土里
爷爷还能看见白鹤,爷爷想让白鹤带着走呢。老人说。
没有白鹤,小女孩说,爷爷你骗人,我爹说你老眼昏花,把池塘里的鹅当成鹤哩。
白鹤会来的。老人抬头望了望天空,他说,等太阳落山白鹤就会来的。
爷爷,你是不是不想进去了?男孩端详着祖父的脸,他说,你怎么哭了?是你自己要
这样的,你要是不想埋就别埋了,我们回家吧。
不,我就要进去了,老人缓缓地站起来。
老人朝池塘上空观望了一会儿,自言自语着,太阳下山了,白鹤该飞过来了。
老人扣好了衣服的扣子,小心翼翼地滑进了深坑中,老人站在坑内,仰着脸对孙子露
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他说,好孩子,现在开始铲土吧,记住,一铲接住一铲,我不让
你停你就千万别停,来,开始铲土吧。
男孩顺从地开始铲土,除了几声沉闷的咳嗽声,他没再听见祖父的嘱咐。祖父已经嘱
咐过了,不让他停他就不能停。于是男骇一铲接一铲地往坑里填土,他看见潮湿新鲜的黑
土盖住了祖父花白的头发,这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说,爷爷,再填你会透不过气的,他
听见了祖父在泥土下面的回答,祖父说,别停,再来一铲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泥上下面传来的声音听来很遥远,但却清晰……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的“白鹤”,不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且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神秘而美好,孤独而优雅,寄寓着老人的理想与希望。
B.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展示了中国乡村的生活风貌并揭示出社会转变所带来的问题,批判
了一些农村人观念的传统落后,也透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C.阳光下飞舞的蜻蜓,发芽的种子,开花的蒲公英,散发出生机与活力,与老人并不幸福
的晚年生活以及悲剧结局形成反差,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
D.老人的死,并不是因为他的生命真的到了尽头,而是他的儿女们和孙辈们共同埋葬了他,
小说用了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引领读者思考。
E.老人在地上画的一个圈,其实是他为自己选好的墓址,当孙子主动提出要为老人挖坑的
时候,老人流下了得偿所愿的眼泪。
5.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
6.根据本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插入了影视剧中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镜头。你认为这种改
编是否成功?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功能。
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21日)
材料二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拖阶段。
为了对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3.35米直径的货物舱和2.8米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倒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共三板),后部安装了4台变轨用主发动机。此外飞船还安装了24台姿控发动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质量13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约6.5吨。无论是直径、质量还是运载能力,“天舟一号”都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6.5吨,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M型(2.5吨)以及日本航空研究研发机构的H -Ⅱ运载飞船(6.0吨),低于欧洲空间局的自动运载飞船(7.6吨)。下行运载能力约为6.0吨。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达48%,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
材料四
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消息一经披露,人们不禁扼腕痛惜。
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周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的实施阶段。
B.“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官一号”的技术研发,足中国首个货运飞船。
C.“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用于装载货物的货物舱和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的推进舱两部分组成。
D.“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因为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航天足高风险事业,航天人承受着巨大压力,甚至献卅宝贵的生命。在失败中砥砺前行,方可登顶世界科技之巅。
B.运载“天舟一号”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今年4月20日发射成功,长征五号遥二火箭今年7月2日发射失利。
C.推进剂补加技术等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需要突破并验证的关键技术。
D.如果能及时补给推进剂、空气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就能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E.“天舟一号”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介于日本H-Ⅱ运载飞船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进步号M型运载飞船之间。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及现实意义。(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秀发,喜读书,究心儒者体用之学。弱冠,世祖召见,俾入枢密院御史台肄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时年二十有四。
元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丁内艰,不赴。十年,除安西路总管。安西,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陕民饥,省台议请于朝赈之,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延祐
元年,省臣奏:“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帝曰:“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汉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书参知政事。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至夔路,遇赦。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帖木迭儿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煅炼使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狱,就舍以养疾。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
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卒,享年七十有七。
至正二年,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有修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
活者众。
B.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
者众。
C.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
者众。
D.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
者众。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 “御史台”是元代的中央监察机构,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
肃正纲纪。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延祐”是元朝元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选文
中的“元贞” “至顺” “仁宗”“至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世延才华横溢,年少得志。20岁就被世祖召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24岁被授予承
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
B.赵世延做官时爱惜百姓,为百姓着想。陕西饥荒,不等朝廷赈济,他以自己的身家财产
担保,希望先开仓赈民,救活了许多人。
C.赵世延为官有道,深受朝廷重视。他以年老为由多次上奏请求解职,告老还乡,但皇帝
不同意,还又给他加封官职。
D.帖木迭儿多次陷害赵世延,不仅指使其党羽诬陷赵世延,更亲自向皇帝诬告赵世延有罪,
直至帖木迭儿去世,这件事才罢休。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5分)
答:
(2)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此诗写于 829 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遥想”表明空间之远,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虽然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距离遥远,但都在月下牵挂彼此。
E.颔联和颈联,均用“对面落笔”的手法,写友人的行动和所处的环境,表达诗人的思念。
15本诗前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诗经·氓》中,“ , ”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2)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环境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3)《醉翁亭记》概括描述滁洲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共7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4小题,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这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②当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七载的研究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 ,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③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的作风。成都市政府近年来安土重迁
,拨给搬迁的农民一笔拆迁费,帮助他们在建设新家园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④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奖”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蔚为大观 。
⑤男人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⑥这几十年的中国大学院校,象钱老这样有良知,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一心做学术研究的真正学者专家实属百里挑一了。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
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针对“AI 机器人会抢美国工人饭碗”,新版路线图指出,过去五六年里美国新增约 60
万个制造业岗位。
C.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
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D. 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
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1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
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①_____________,也应注重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② _______________,比如有的地方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承诺”“双认定”的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制度建设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特点,③__________,来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1)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2)
(3)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学校里成立协会,开荒种地,养花种菜做“农夫”……近段时间,南方一所大学一群学生“不务正业”的行为,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则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务正业”?“无用之用”在生命中会发挥哪些作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体验?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11月考试试题答案
1.D 解析 “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不准确,原文是“中国
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原文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
谈起”,这一点指“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而不是“将经典文化
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
2.C 解析 “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元典’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不正确。
根据原文,我国是“一定程度上”把民族的“元典”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
3.C 解析 “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元典”,“五
经”“四书”只是其中的代表。
4.BE。B 项,文中没有批判一些农村人观念的传统落后。E 项,当得知孙子要挖坑时,
流下的眼泪一方面是可以实现愿望,另一方面也有对人世的不舍与无奈。(5分,选对一项得2 分,选对两项得5分)
5.(1)交代老人生活状况,老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不被理解,突出了人物形象。
(2)老人在地上画圈,是个悬念,同时也为下文主人公对死亡方式对选择作铺垫。
(3)表达出老人和土地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揭示老人悲剧的原因。
6.示例一:改编不成功。(1)故事围绕老人展开,介绍了他的生活状态,交代了人物
结局,插入的片段反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2)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已经刻画得很
丰满,加入的部分,显得累赘。(3)小说主旨明晰,插入其他内容,反而会对主题的
理解造成干扰。(4)小说语言风格富有诗意,《西游记》的插入会打破这种诗意的宁
静之美。
示例二:改编成功。(1)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西》是大家熟悉的内容,使读者更有
认同感。(2)孙悟空是渴望自由,追求梦想,反抗现实的典型形象,以此来映照主人
公,更显突出来人物形象。(3)被压五指山象征老人的理想被现实阻碍,也得不到儿
女的理解,更加深化了文章主题
7.D【解析】强加因果。
8.D、E((5分,选对一项得2 分,选对两项得5分)
【解析】D.说法过于绝对;E.运载能力均高于俄罗斯以及日本的运载飞船。
9.
①主要任务: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②现实意义: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每点2分)
10.D
11.D(“仁宗”是庙号)
12.C(并不是 “告老还乡”,而是“专心纂修”)
13.(1)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
(2)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
世延不为所动,在狱中囚禁了两年。
参考译文:
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聪慧,朝气蓬勃,喜爱读书,专心推究儒家关于本体
与现象的学说。二十岁时,世祖召见,让他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至元二十一
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仅二十四岁。
元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于母丧,未赴任。十年,授安西路总管。安
西,过去是京兆行省与御史台衙门所在地,号称会府。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
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陕民闹饥荒,省台决定请求朝廷赈灾。世延
说:“救灾如救火,应先开仓赈济,以后朝廷如不同意,愿倾尽我的家产偿还。”省
台听从了他的意见,救活的人很多。
延祐元年,省臣奏:“近奉诏汉人参政用儒生,赵世延为适当人选。”皇帝说:
“世延确实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汉人,其官职应该居右。”于是授中书参
知政事。第二年,仁宗驾崩,帖木迭儿又居相位,他极力报复世延,叮嘱他的同党何
志道,诱导世延的堂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并指对,至夔路遇赦。世
延因病到荆门并留下就医。帖木迭儿派使者强迫他至京师,并让他的党羽罗织罪名使
他的罪状成立。适逢皇帝下旨,终于赦免,不再问罪。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
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
中书左丞相拜住屡次说世延无罪,得旨出狱,回家养病。不久,帖木迭儿死,这件事
才罢休。
至顺元年,诏令世延与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多次上奏:“臣衰
老,请求解除中书政务,专心纂修。”皇帝说“:老臣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没几个了,
求退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这年秋天,因病
给中书省写信谈辞去官职的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至正二年,谥
号文忠。
14C D(C 中的“如约”一说无依据 D 漏掉了在越州的元稹,是三人的彼此思
念)(5分,选对一项得2 分,选对两项得5分)
15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 分)。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明月
(1 分);中间两联虚写,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1 分);
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景(1 分);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的思念,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1 分)。
16. (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2)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 环滁皆山也
17.D.(①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
速。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对象错误。②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正确。③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
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望文生义。④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
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正确。⑤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
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正确。⑥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
出众。不合语境,应该为“凤毛麟角”。)
18.C(A. “近年来”与“将”不和逻辑;B“针对”缺少宾语中心语; D 项结构混
乱,应把“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改为“拿政府的科研经费来研发技
术”。)
19.D(A 项说自己“将专程前来”不得体。 B 项“高见”“洗耳恭听”不当。C 项
“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20.(1) 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1分);(2)一些地方的措施值得借鉴(2 分);(3)
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2 分)
21.②顺境未必只会消磨人的意志 ③一个人未必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符合文意,推理合乎逻辑即可。对一句给3分,对两句给5分。)
22.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思辨类的时评作文题,切合生活,很接地气,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对于网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的考生该怎么看呢?又如何正确看待所谓的“不务正业”呢?一些“无用之用”在我们的生命中到底会发挥哪些作用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考生均可思考,可以选择其中一条或两条加以分析,阐述白己的看法、见地。另外,本次作文题目后面有个重要信息,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体验”。它告诉我们,可以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也可写白己与此相关的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或散文。只要切合材料内容范围,能够就事说理,做到白网其说,文章就符合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作文应该还是属于任务驱动型的,所以考生必须审清题意,不可信马由缰、无的放矢。
参考立意:(1)人生需要“无球跑动”。在足球和篮球运动中,有一种战术叫“无球跑动”。不持球的球员持续跑位,看似无用,却往往能达到“创造进攻空间”的目的。大学生养花种菜,也是一种“无球跑动”。它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将爱与责任注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本身就意味着成长。喜欢“鼓捣”科学小发明的爱迪生,“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的达尔文,视热爱为“最好的老师”的爱因斯坦……回望人类历史的璀璨星空,正是诸多的“不务正业”,才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2)少一些功利的追求。泰戈尔说:“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这盘菜,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少一些功利的追求,给生命留点白,看准了,就别放弃,这样的人生会更精彩。其实,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不会辜负你。那些看似“无用”的“不务正业”,实则在引导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日标。
(3)在专注中塑造自我。“不务正业”并无不可,兴趣确实重要。“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业余爱好,初看或许并不会产生什么价值,但它们往往会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强健着我们的心灵。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原是中学教师,但他从小生活在乡间,对自然充满兴趣,业余时间便全身心投入到对昆虫的研究中,而这最终让他写下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不朽作品——《昆虫记》。凶为兴趣,所以热爱;凶为热爱,所以专注。法布尔的故事,启示正在于此。唯一需要警惕的,是缺少恒心和毅力。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从来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在心的呼唤与引领下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