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山东临沂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山东临沂市)》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历 史 ‎2017.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到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发现了九组19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该发现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这反映出 A.正史记载的历史并非都是信史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史学著作的可信程度相对更高 D.不同史料的互证有利于认定史实 ‎2.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 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KS5UKS5UKS5U]‎ 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 ‎4.‎ 表1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 C.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 D.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 ‎5.‎ 图l为《雪夜访普图》,画面展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 A.宰相权力被分割并受监督 B.宋太祖礼贤下士求策问计 C.文职官员的地位日益突出 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6.‎ 表2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城市地位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程度 B.商业发展状况深受区域条件影响[KS5UKS5U]‎ C.海外贸易的发达促进了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 ‎7.1376‎ 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这反映了明朝初期 A.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 B.地方权力间形成了相互制衡 C.布政使掌握着一省全部权力 D.行省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8.‎ 表3为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单位:万石)的研究分析。‎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 B.运河沿岸是粮食的主要产区 C.内陆水运是运输的主要途径 D.粮食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9.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淡化 B.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 C.八股取士制度的施行 D.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 ‎10.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说明耆英 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 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 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 ‎11.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确立了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这一举措表明 A.中国海防空虚局面根本上扭转 B.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显著提升 C.中国军制现代化改革开始起步 D.国防战略调整到以海洋为主 ‎12.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许多章程,例如《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院章》以及《钦定宪法大纲》。这体现了 A.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资产阶级开始参政议政 C.西方宪政在中国的最初试验 D.清朝统治基础大大加强 ‎13.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 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 B.增强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彩 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 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 A.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 C.鼓舞全国人民继续争取独立民主 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 ‎15.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A.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 B.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 C.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 D.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 ‎16.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的语种变迁说明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使护照语种发生变化B.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C.中国以开放姿态逐渐融入世界大家庭D.出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影响护照语种变化 ‎17.公元前406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处决6位将军的决议,但冤案不久获得平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处决动议的卡里克塞诺斯等人须对此负责,因此被法庭收押审判。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B.维护政治精英利益 C.确保公民人身安全 D.崇尚法律至上精神 ‎18.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19.1550—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意图是 A.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 B.将路德教传播到美洲 C.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 D.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 ‎20.1833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在本土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向蓄奴者提供2000英镑赔偿费的法令。其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完善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废奴人士的努力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1.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这表明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 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 C.工厂的动力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 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 ‎22.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但是在法案通过后的10年里,工业垄断组织从24家增加到157家,资金总额增加了近7倍。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国会力图维护美国的中小企业制度 C.反垄断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垄断组织适应了大工业发展的需要 ‎23.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 ‎24.关于“新政”,沃尔特·李普曼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这表明新政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B.维护了美国工人阶级利益 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稳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25.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 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 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 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共4个试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 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西移和日军对我国际交通线的严密封锁,改变后方交通的问题就提到了国民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上。1938年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决定“整顿交通系统,举办水陆空联运,增加铁路、公路,加辟航线”。国民政府遂在后方各省迅速发展交通事业。“为使战时首都与各战场所在之各省交通便利”及“得一国际路线与国外沟通起见”,国民政府决定赶筑多条省际和国际交通要道。其中包括:滇缅路、滇越路、桂越路、甘新路和中印路等国际要道。同时加快航运的整治和开辟新的空中航线。‎ ‎——摘编自周勇《重庆抗战史》‎ 材料二 在1957年1月各省、市、区党委书记会议上,陈云作了《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的重要讲话。就交通运输已经暴露的矛盾,指出“煤、电、运输等先行工业部门,已经暴露出过去投资不够的问题,先行成为落后,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否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很不利。”1959年4月,陈云致信中央财经小组,指出:在拟定明年的工业生产指标时,要根据今年年底现有企业已经达到的综合设备能力(包括动力、运输等),作为编制明年计划的出发点,拟出明年生产指标的必成数。不仅要计算本部门内部的设备能力,而且要计算有关配合部门的设备能力,如计算煤炭、电力、运输等部门的设备能力。总之,要加以综合计算。‎ ‎——摘编自肜新春《陈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交通运输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改善交通问题的举措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交通运输紧张的原因并评价陈云的交通运输思想。(7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由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合并而成。多年以来,美国钢铁公司在美国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经过自身的改革发展,已跻身于美国三大钢铁企业之首。在企业辉煌时期,曾控制美国钢产量的65%。二战后,随着企业的发展美国钢铁公司也逐渐实现了企业的转型,逐步成为一个涉足钢铁、石油、煤炭、化工、建筑、金融、物流运输等领域的跨国集团公司。‎ 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预防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大了对煤炭、钢铁、能源、高科技等领域的干预管理,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参与经营等方式加强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美国钢铁公司在政府加大干预措施的推行下,积极吸纳政府投资资金,五六十年代,企业又获得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 [KS5UKS5UKS5U]‎ ‎20世纪70年代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钢铁公司的经营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没有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因为在罗斯福新政后,政府对企业的用工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二战后,政府对企业工人的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失业工人有了完善的救助措施。所以,美国钢铁公司在发展中不再担心因裁员引发劳资矛盾而影响企业发展。‎ ‎——以上材料据赵浩《一本书读透金融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钢铁公司发展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美国钢铁公司发展的因素。(6分)[KS5UKS5U.KS5U[KS5UKS5UKS5U]‎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 ‎ 从表中提取政治或经济变化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或古今贯通,史论结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