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朿,将答题卡交回。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人口热力图”。人口热力图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的人口密度。通过人口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据此完成1 — 2题。
1.据材料推测,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主要有
A.GPS RS B. GIS RS C. GPS GIS D.数字地球 RS
2.通过对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B.协助地震应急救援
C.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D.估算景区灾害损失
2016年12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 展”在甘肃兰州市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入选作品,反映了丝绸之路沿线独特的民俗风情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图1是其中一幅剪纸作品。据此完成3 — 4题。
3.该剪纸作品中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三江平原
4.该景观反映的区域自然特征是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形封闭, 排水不畅
C.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D.山河相间, 降水均匀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2),读图完成5 — 6题。
5.对图中山脉判断正确的是
A.贺兰山 B.②昆仑山 C.③秦岭 D.④长白山
6.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A.①山脉是年降水里800 mm分界线,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②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C.③山脉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与水稻种植仄分界线的一 部分
D.④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Z级阶梯、种椬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卷如火如茶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图3是《中国国家地理》社策划的“三纵一橫”四条寻访秋天的路线,据此完成7-9 题。
7.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 级阶梯的是
A.路线I B.路线Ⅱ
C.路线[R D.路线IV
8.沿路线IV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秋水共长天一色 B.千里冰封,万里雪供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9.乙所在区域的代表性农产品是
①棉花②柑橘③葡萄④揶子⑤天然橡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⑤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图4)”,完成10—11题。
10.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内蒙古 B.甘肃
C.青海, D.新疆
11.图中所示的外力是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读中国农业“十三五”规划“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图5),完成12 —14题。
12.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长江流域主产区
A.土壤肥力高
B.作物熟制高
C.商品率高
D.机械化水平髙
13.图中各主产区中,将“水产”列为优势农产品的是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汾渭平原 主产区
B.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 产区
C.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
14.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甘肃新虛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C.河套灌区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华南主产区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洛阳的李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款跑步机,他利用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表1的结果。据此完成15 — 16題。
15.货物从广州运到洛阳最近便的铁路线是
A.京九线、陇海线 B.京广线、陇海线
C.京广线、焦柳线 D.京沪线;焦柳线
16.物流是网购的主要环节,物流公司能够及时掌握货物的位置信息,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GIS D.数字地球
读“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图”(图6),完成17-18题。
17.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A.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B.③地工业区以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为主,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C.④地工业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石化基地
D.能源矿产缺乏,是制约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将植物地上部分全部剪下,并将根系完整挖出,除去黏附的土壤,烘千至恒重,称量样品烘干重量,可以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生物量。读新疆某地荒漠与农田地上、地下生物量比较图(图7),完成19-20题。
19.该地荒漠地下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土质疏松 B.根系发达
C.水分充足 D.枝叶繁茂
20.增大该地农田地下生物量的有效做法是
A.秸秆还田 B.植树造林
C.减少耕地 D.种植水稻
某科学考察队从我国东北的边境出发向西,一直到达塔里木盆地(田8所示虚战为考 察路线).途中他们拍摄了许多照片,图9是其中的一张。据此完成21-22题。
21.考察队发现沿线的自然景观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图9最有可能拍摄于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大兴安岭 D.东北平原
22.图9中“天坑”的成因最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开采煤炭
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淇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读我国某地区荒漢化形势图(图10),完成23 — 25题。
23.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釆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过度开采 D.过度放牧
24.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小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爪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据图10推测,甘肃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河运便利③水源丰寓④能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題,某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了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图11示意风速为11 m/ 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26-28题。
26.在距地面45厘米的高度上,受石方格沙陣影响风速下降最快的为
A.0—20cm 段
B. 60 —80cm 段
C. 140 — 160cm 段
D. 180—200cm 段
27.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A.高空输沙量 B.地表祖糙度
C.近地面输沙量 D.风沙活动高度
28.与植被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截留水分 D.适应恶劣环境
读“森林的度盖率和表面土流失栈度的关系图”(图12)和“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图13),完成29-30题。
29.图12反映的森林生态环境效应是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30.图13中,防护林发挥的主要作用与图12中一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1.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和江苏省简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从自然方面,分析新疆和江苏两省区发展衣业有利条件的不同点。(6分)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崈的风能资源.简述两哲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省区,说出.其建设风电场的有利条件。(4分)
32.喀斯特与責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胧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岣,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素观是其最支接的标志,读“我国部分地区喀斯持分布图 ”(图15)和“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图16),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图中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并分析儿石漠化现象严重的自然原因。(5分)
(2)据图16分析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形成的过程。要想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可以采取哪些措施?(7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尤江省西部,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材料二 :扎龙湿地分布示意图(图17)
(1)简要分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目前,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正在加强人工湿地的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4分)
三、实践探究题:(共10分)
3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对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附近的M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绘制出了M地的等高线分布图(图18),并查阅相关资料,调查了 M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将调查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表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表2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86 年
55.0%
19.8%
4.9%
15.4%
4.9%
2016 年
40.2%
44.1%
6.2%
1.3%
8.2%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6分)
(2)根据他们的调查,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R河水文特征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