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讲座十二 评析类主观题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是以现实热点问题为材料创设情境,结合材料提出观点,让学生对试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分析。这类试题由于能够比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课标卷、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评析类主观题,山东文综卷、江苏单科卷也经常以评析题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
2.解题方法
评析类主观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1)结合材料提出一个正误混杂或者片面的观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福建文综卷、浙江文综卷、山东文综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说明观点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第二步,说明观点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第三,总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2)结合材料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表态,是赞同还是反对,并说明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或结合材料提出两个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表态,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明理由。课标卷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第一步,表态,指出对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赞同试题中两个观点中的哪一个观点。第二步,说明理由,这是回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这一步要注意两点:第一,对题中观点既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对题中的两个观点,既可以赞同这一个观点,也可以赞同那一个观点,但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统一,论据一定要能说明观点,这是能否得分的关键;第二,理由、论据要充分、要全面,要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在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
近年来,合肥市某小学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他们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他们还建立“云教室”,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成视频,放入“云教室”,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线上自学,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的场所。对有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随着“云教室”的发展和完善,该校上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部分网瘾学生的网瘾程度也大大减轻。
5
有评价指出,该校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学生学习个性的缺陷,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该校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在对该校进行调研后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水平决定教育教学水平。”对此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从实践观的角度阐明理由。
(3)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我国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请结合材料,就倡导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拟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每条限20字以内。
解析: 第(1)问属于小切口式设问,审读设问可知本问实际上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材料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实践的有关知识,解答时首先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阐述理由。持赞成态度的话,可以从科技创新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的角度分析;持反对态度的话,可以从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其他因素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式问题,所拟的标语必须围绕“倡导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一主题,注意字数的限制,且要主题鲜明。
答案: (1)①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教师可以获得更多更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身发展;可以更新教学手段,扩充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课程。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拓宽学习途径,丰富学习内容,扩展知识视野。
(2)示例一 赞成。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科技创新水平等历史条件影响着人们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科技创新水平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制约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科学实验活动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从而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
示例二 反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教学水平最主要的还是受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等主观因素制约。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教育教学水平除受科技创新水平影响外,根本上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社会因素制约。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教育教学水平除受教育教学手段制约外,还受教育实践主体、教育实践对象等多种因素影响。
(3)示例:运用现代科技,助推教育发展;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隐形翅膀。(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
题型训练 评析类主观题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在原有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试点的基础上,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5
营改增是我国目前推出的最重要的税制改革,也是最大的一项减税计划。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营改增也将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营改增”的意义。
(2)有人认为,“营改增”将部分税款返还给了纳税人,发挥了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 第(1)问,分析“营改增”的意义时,首先要明白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这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故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公平竞争;然后阐述在原有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试点的基础上,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的意义,这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2)问,首先应明确,“营改增”只对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征税,并不是将税款返还给纳税人,因为税收具有无偿性;然后应明确,税收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税收引导资源配置,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和调节经济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 (1)①有利于避免偷漏税和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公平竞争。②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①税收具有无偿性,“营改增”后,只对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进行征税,并不是将税款返还给了纳税人。②“营改增”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实行的宏观调控,发挥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做法一:政府沿用传统包办代替方式,主导地方品牌建设,追求“知名品牌”数量,脱离产品质量实际,认定、评选品牌,并给予财政扶持。结果是造就了许多市场认可度较低、华而不实的“品牌”。同时,政府包庇、放纵本地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阻挠、干预司法机关对辖区内质量违法行为的追究。
做法二:政府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法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行为;鼓励企业执行高标准,奖励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先进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商标、品牌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材料中任选一种做法,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政府的作为加以评议。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两种做法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然后分别指出合理之处为什么合理,不合理之处为什么不合理。做法一中政府沿用包办代替方式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做法二中,政府正确履行了职能,尊重了市场规律,正确处理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5
答案: 做法一: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政府履职,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要合理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②做法一中,政府沿用包办代替方式,主导品牌建设,缺乏市场调研,没有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包庇、放纵本地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干预司法工作,角色定位不准,履行职能不当,没有坚持依法行政,没有处理好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做法二: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政府履职,要合理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②做法二中,政府能够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能,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规划组织、引导督促,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正确处理了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成果的普惠化,民间财富积累和慈善事业同时得以快速发展,慈善行为的社会总量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法律规则的缺位,人们无法依据法律判断慈善行为的合法性,使得自发的慈善行为和慈善事业出现了不少乱象。
无论是良善社会的培育,还是对现存民间慈善乱象的解决,都需要法律来规范。2016年3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部法律通过其强制引导,既能使善者精神得以最大程度弘扬,也能更好地释放社会的慈善活动。
有人认为,发展慈善事业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 首先指出题中观点的正确之处,并阐明理由。慈善是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慈善事业是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由此可知,慈善行为是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慈善事业,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次指出题中观点的错误之处,并阐明理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也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等建设。由此可知,题中说法绝对。最后小结,说明题中观点是不准确的。
答案: (1)慈善行为是一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也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
(3)认为“发展慈善事业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片面的。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条、骚扰电话21.3个,其中,骚扰电话是网民最为反感的骚扰来源;76%的网民曾遇到过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冒充公安、社保等部门进行诈骗以及社交软件上进行诈骗的情况有增长趋势;37%的网民因遇到各类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
(1)有人认为,当前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个人信息泄露,是我国市场经济惹的祸。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的信息乱象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警示。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1)问属于正误混杂型评析题,首先要运用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知识说明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其次依据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最后指出如何根治当前的信息乱象。第(2)问知识限定为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方面,考生结合材料从这三方面具体阐述即可。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国家或个人角度提出根治信息乱象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不同意上述观点。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一些人、一些单位为追逐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从而导致当前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个人信息泄露。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个人信息泄露,与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④当前,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个人信息泄露等乱象,一定会得到根治。
(2)①必须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不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②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正当利益。③要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5